第3章
在大燕宏德二十三年,也是一個秋風肅殺的八月。
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本是家家團圓的中秋佳節,宮中亦設宴,窮奢極欲,賓主盡歡。賢相楚靖與大将軍秦伯瑜合謀圍困皇城,殺無能皇帝,毒無德太子,清剿一衆**宗室,京城再無反聲。次年楚靖登位,取皇位而代之,改國號為楚,年號順和,取順應天意、合乎民心之意。
自此燕氏江山成了楚家天下。
順和元年初,前天韻公主驸馬楊天濟将軍領軍于西北憤然反抗,欲殺入京城,忠國君,報妻女之仇。順和皇帝坐鎮京城,封秦伯瑜為鎮西大将軍前去平定叛亂。秦伯瑜領兵十萬,勢如破竹,取楊天濟人頭,坑殺“叛軍”三萬,順利“平反”,于八月班師回朝。
朝中皆知秦大将軍性好漁色,此次平定西北叛亂,立了大功,凱旋歸來除獲金銀田地封賞無數,順和皇帝投其所好,不僅賜下二十位美貌宮婢,專門伺候秦大将軍床笫之歡,更是将前朝的十五公主燕姝送到了秦伯瑜的床上。朝中文武官員好此道者,莫不心生豔羨。
要知道這位前朝的十五公主自幼便長得膚如凝脂,美名遠播,稍長些更具傾城之姿,國色天香,男子見了無不驚為天人,心馳蕩漾,女子見了也黯然失色,自愧不如。她是前朝宏德皇帝最疼寵的小公主,要星星不給月亮,寵溺太過,即便王孫公子們趨之若鹜,到了十五歲也舍不得将她許配人家。後來宮變突生,朝代更疊,這位絕色名姬也沒有嫁人的機會了,天家珍寶成了低賤的階下囚,雖然被關押僥幸存活沒有像其他宗室那樣被殺死,但是沒了父皇王兄的庇佑愛護,徒有美貌、柔弱無依又能有什麽好下場?
到了今日,終于作為新帝籠絡大将軍的一件上好物件,被送到将軍府來犒賞鎮西大将軍秦伯瑜了。
美人命運固然可悲可嘆,卻更多人羨慕秦伯瑜豔福不淺。
然而不多時,再沒人羨慕了。因為在秦伯瑜離開宴席僅僅幾刻鐘之後,便傳來他身亡的消息。
這個消息傳來,整個熱鬧的宴客廳猛地一靜,霎時間人人噤若寒蟬。
暗地裏,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衆人首先面面相觑不敢置信,被殺?被誰殺了?這秦伯瑜是武将,本身就武功不俗,又正值壯年龍精虎猛,是那麽好殺的?
後來發現是真的,不由得想到了秦伯瑜之前是往哪裏去的,衆人腦筋一轉,震驚地發現,這大将軍,恐怕是死在了女人身上的啊!
這有兩個含義,一是這位美人确實厲害,讓身經百戰的秦伯瑜精盡人亡,牡丹花下做了風流鬼;另一個便是,這位前朝公主刺殺了大将軍,報了家仇國恨了,至于她是趁秦伯瑜意亂情迷快刀斬人還是另有亂黨同謀,暫且不得知。
一個大将軍死在女人床上,本是一件醜聞,宣揚不得。然而先前将軍府主母劉氏、二公子秦景逸并一群奴仆,浩浩蕩蕩闖進了将軍的卧室,被将軍橫死的凄慘場面吓得大驚失色,驚叫連連,一時竟然顧不得封鎖消息,消息便長了翅膀一樣,下人們都知道了,全府都知道了,前廳雲集的賓客都知道了!這時候遮也遮不住了!
将軍夫人劉氏一時吓得六神無主,二公子秦景逸和閨中的三小姐秦玉蓮也是不頂事的,只顧啼哭。
Advertisement
出了這等事情,哪裏還能留人?賓客們不敢多問,不敢多說,只想腳底抹油離開這前一刻還恨不得巴結逢迎的将軍府。
衆人正想趁亂離開,免得惹了一身腥,但第一個人走到門口的時候,一支軍隊便铿锵有聲地奔了過來,将大門圍地如鐵桶一般,水洩不通,更不要說讓人出去了。
此時,将軍府的後門、偏門也全由軍隊把持圍困,誰也出不去了。
賓客臉色一變,後退幾步,顫聲道:“怎、怎麽回事,你們将軍府......要幹什麽!”
大門的軍隊左右一分,一位面容冷肅的年輕将軍走了進來,正是秦伯瑜的長子秦景元,他沉着臉,道:“諸位大人怎可不告而別?”
秦大公子景元繼承父親衣缽,少年起便進入軍中歷練,幾年下來練得沉穩冷靜,頗具武将之風。今晚他并不在府裏,是接到消息才快馬加鞭趕回來的,如今府裏亂成一團糟,他不得不收拾起父親慘死的悲痛,強自鎮定,作為家裏的頂梁柱。
父親身亡,必要追查殺手的。
他喚醒精神渾噩的母親,讓她打起精神穩住賓客,自己立刻心情沉重地前往父親的院子。
在門外他不知道想到了什麽,腳步一頓,片刻後才大步踏進去。
将房裏仔細搜查了一遍,發現當今皇上賜下的前朝十五公主與前朝宏德皇帝賜下的龍吟寶劍一并消失了。
他強忍顫抖,仔細觀察父親頸間致命傷口,是被利器所殺,周圍全無打鬥痕跡,是一招致命。
秦景元閉了閉眼,掩去了眼裏的驚駭。
那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是不可能殺死父親跑了的,一定有人早早躲在房裏,殺了父親将她救走。
人走不遠,起碼是出不了城的。
秦景元當機立斷,派了一隊人馬連夜追查十五公主和龍吟寶劍,又派人快馬加鞭往城門處傳話,加緊城門堅守,明日開城起進出的不論人、車、馬要戒備嚴查!
而後他才親自率了一隊人馬對今夜來客一一盤查,當然這不能是明面上的,畢竟将軍府再勢大,也不能把朝中絕大多數人得罪了。
他只是讓人不動聲色地調查每家帶來了多少小厮丫鬟,出去的時候務必核準數目,且看看有沒有面生的,客人們停在府外的馬車車內車底,也要一一查過。
趁着劉氏穩住賓客,很快查了一遍,一無所獲,只好放客人離開。等着府外搜查人的消息。
另外,秦景元心底不由得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那便是順和皇帝借刀殺人,再把罪名推到前朝餘孽身上。畢竟那人是他送過來的,如今父親幫他奪得天下,又幫他平定叛亂,該是鳥盡弓藏了?想到此,秦景元沉重的一顆心直往下墜。
喜事變喪事,誰也不敢多留,親朋賓客很快盡數散去,宴席撤下,家丁連夜将滿府換了缟素。
手握重兵十萬、征戰沙場數十年、戰功赫赫、叱詫風雲的鎮西大将軍秦伯瑜,就這麽死了。這無疑會給新生的大楚政權造成極大的震蕩。
好不容易穩定了下來的京城,又變得劍拔弩張了。
大家心知肚明,這天下有一半是鎮西大将軍撐起來的呢。結果剛平定叛亂回來,就被殺了。
不管是前朝餘孽還是當今打算,都不是好事。一時人人自危。
***
秦伯瑜被殺了,用的是前朝宏德皇帝賜給他的龍吟寶劍。這多少有些諷刺。
宮裏很快接到了這個消息,堪堪登基的順和皇帝楚靖也勃然色變,驚駭莫名。
他是不相信一位徒有美貌的弱女子能殺掉秦伯瑜的,只怕是還有前朝餘孽相助。此時不禁一面震驚于前朝餘孽的殘留,一面又為秦伯瑜的貪色送命暗惱。秦伯瑜确是難得的領兵将才,又因為貪色秉性極好拿捏,乍然死了就損失一員大将。何況那女人還是他吩咐送去的,只怕秦府會對他有什麽不好的猜測,旁人也會暗自說他不仁,在天下初安的時刻,不該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此時已是秦伯瑜被殺次日早朝之後,楚靖留了二三心腹商議此事。另帶了大皇子、二皇子在身邊教養。
楚靖讓他們就昨夜之事說說看法。
一人說恐怕前朝餘孽不少,以那十五公主為首早有預謀,殺秦将軍只是其一,如今亟需加派人手清除餘孽以穩固大楚江山。
一人說秦将軍貪懷好色,不察來敵,喪命是死有餘辜,皇上雖然仁慈但是理應追究将軍府的責任。
楚靖聽了臉色沉沉,不說話。
樞密使卓永峰看皇上臉色鐵青,心中計較一番,拱手進言道:“皇上,恕臣直言,秦将軍手握重權,又有從前朝襲來的大将軍之名,威名煊赫,功高震主,民間多少人只知大将軍,不知國君易主……如今他被刺殺身亡是他命中該有此劫,也是他貪色不察之過。皇上不如下旨封其長子為大将軍,繼續統領兵力,再命其追查秦将軍身亡之禍,清剿前朝餘孽,恩威并施,想必他秦府再無話說。”
何況那秦景元一個年輕人也比不得他父親狡猾,到時候若是追查不到前朝餘孽,也可怪罪下來,慢慢收回兵力也是可以的……這些未盡之言,自然是留給皇上自己琢磨。
楚靖心中一動,心思轉了一轉,面上卻不悅,“秦将軍骁勇善戰,随朕打下大楚江山,怎麽會有功高震主這樣的話?”
卓永峰忙跪下磕頭說是,臣妄測君心該死。
楚靖冷着臉讓他起來,面色卻緩和多了。
其他人一瞧,哪裏還不明白的,都知道這事兒算是商議好了,遂紛紛告退。
幾位大人剛出了禦書房,又有人匆匆來報。
“禀皇上,從昨夜起城東巷乃至全城都搜查過了,沒抓住那孩子。”
楚靖聞言臉色尤其難看,怒拍禦案,站起來道:“派了這麽多人去,連一個七歲小兒都拿不住!”
皇上發怒,來者立刻冷汗涔涔,跪在地上不敢再言。
“父皇息怒。”立在一旁的大皇子溫聲勸道,“不過是一個女孩兒罷了,即便她僥幸活了一命,又能有什麽作為?”
他的父皇聽了臉色更加難看,“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即便是一個女孩兒,也要殺了幹淨!”
楚靖說完又想到了刺殺秦伯瑜逃亡的那位公主,也是昨晚,一樣的時間,又是皇室姑侄,想必是一起的了……
他神色一冷,看來前朝餘孽勢力不小,不鏟除不足以穩固大楚江山了!
大皇子看父皇臉色威嚴冷肅,忙道:“父親說的是,是兒臣思慮不周。”
順和皇帝楚靖今年三十有五,正值壯年,因成婚稍晚生育得遲,大皇子楚律不過十二歲的少年。
楚靖受燕氏啓發,對兒子事事要求嚴格,經常帶在身邊,親自教養。不過雖然他如此器重長子,大皇子還是稍嫌愚鈍,不盡如人意,聰慧遠不如次子。
比如此時,二皇子楚銘嘲諷地看了一眼大哥,道:“看來大皇兄功課做得不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那肖良娣生的是燕氏長孫,生怕引起太子妃嫉恨,養不活孩子,索性對外宣傳是女孩。東宮上上下下竟然沒有一個人發現,那個孩子竟這般被平平安安養到了七歲。若不是父皇拿住那肖良娣乳母,嚴刑拷打,恐怕也不知道有這等颠倒黑白、混淆視聽的事情!”
大皇子聞言,大吃一驚,又頗覺男孩當女孩養在深宮不為人知,實乃驚世駭俗之舉,愕然問道:“竟有此事?可是真的?”
二皇子覺得大哥這副樣子太蠢,不夠皇家風度,便皺眉道:“這自然是真的,不信你問父皇!”
順和皇帝臉色陰沉得有些吓人,也不理會兩個兒子,只是眼神冰冷地看向底下跪着的人。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燕氏血脈決不能留!”
作者有話要說: 前兩章被審了,希望不要鎖,讓我明天順利申榜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