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章節
潤變化一一表現出來,字畫俱好,繡更是上品。把那畫意表現的淋漓盡致。那兩方印,繡得極佳。更不用說是雙面繡了。這年代,雙面繡還未問世,絕對很有世價。
臺屏用玻璃裝置,更是讓它富麗。<紅樓夢>裏賈蓉向鳳姐借玻璃屏風請客顯擺。可見那時是件稀罕物件。這時被蝴蝶效應了。玻璃沒有那麽稀罕了。可是,玻璃屏風還是少見。
華家一幹人是第一次見梅蘭妮繡雙面繡。這個比後世的旅游商品,不知要好多少倍了。
梅蘭妮把兩件雙面繡玻璃臺屏包好。
楚濂的蠟染畫也畫好了,這次他沒有打稿,在紙上略比劃了幾筆,就直接在布上畫了。梅蘭妮擔心,萬一又有人把蠟染屏面截了去。連個底稿都沒有。楚濂拍胸保證,畫稿都記在這裏了。
梅蘭妮另外用布把它們包了。梅蘭妮做了一個大布包,把兩樣東西放如包裏。
楚源拿出兩個小木匣,每件只不過三寸長,一寸半寬。
梅蘭妮知道,每件裏面藍色的絲絨,襯着六顆貓眼石。
梅蘭妮把小木匣放入包底,帶着邊峰和三胞胎雇了小船,沿河北去到阊門方向去了。
先到了阊門大街臯橋下船,臯橋跨架在學士河上,連接阊門大街,相傳,漢議郎臯伯通居于此,因而得名。幾個人進了橋東側的無箴繡坊。
邊峰來過,三胞胎是第一次來。他們打量着繡坊,見臨街的窗上鑲嵌着玻璃。所以,室內光線很好。貨架上放着繡品。有帳圍,有衣邊,有方繡。等等,就像繁花盛開。
陳掌櫃一眼就見到了梅蘭妮,熱情的迎了出來。“華家娘子,有日子沒見了。近日家裏可都平安?”把梅蘭妮往次間裏讓。
梅蘭妮滿面春風,“陳掌櫃安好。”
邊峰見陳掌櫃如此态度,知道那些缂絲定是讓他賺着了。
陳掌櫃見了幾個小孩,便道,“這便是幾個小公子了,華家娘子好福氣,小公子個個精神。”
這話倒也不假,一個多月來,梅蘭妮合理安排飲食,幾個小孩日見玉潤。皮色也白裏透紅。
陳掌櫃問,“今日,可又有缂絲作品?自從,本店賣出缂絲作品,常有人來問訊。我這裏正盼着呢。”
梅蘭妮說,“今天,我來是想賣兩件繡品的。只是,這繡品與尋常的不同,還需要掌櫃的掌掌眼。”梅蘭妮邊說邊結開包袱。
“華家娘子,既如此說,我---,這就是?”陳掌櫃看了兩件臺屏,一時無語,只是拿起來細看。
看了半晌,才說,“華家娘子娘家原是姓梅。這繡倒是韓希孟一派,近百年來,倒是沒見過如此的精品。”
三胞胎心裏說,你還沒見過瑪利亞。特瑞莎肖像!
梅蘭妮謙虛地,“這只是小品。是雙面繡。”
陳掌櫃把臺屏翻過來,果然。
這畫稿只是小品。但刺繡把國畫的技法淋漓盡致的表現了。繡坊裏的繡品,只是繡。這兩幅是畫。雖說,也偶爾有繡畫作品問世,多數看上去象年畫。這兩件雖小,但文人畫的情趣,思想,盡有表現。憑着多年的經驗,陳掌櫃知道遇上了大家。
方想開口問價,只聽得店中夥計叫道,“掌櫃的,貝勒爺又來了。”
陳掌櫃聽得,放下繡品,準備迎出去。
只聽得一人說着京腔,“什麽叫做又來了。爺有那麽不受待見嗎。”邊說,邊進了此間,“掌櫃的,我要的東西你找着了嗎?喲!掌櫃的!你有了好貨也不和我說。”說完,他走近桌子,自拿起一件繡品細看起來,“好,好。”
梅蘭妮等人打量這此人,身穿團福藍緞長袍,頭戴瓜皮小帽。長的和帥實在搭不上邊。想來,滿人奉行滿漢不通婚,滿人長的實在不怎麽辦樣。所以,盡管他們入關已經一百多年,像貌沒有改良,依然小鼻小眼,尖嘴猴腮的。而且,個頭也不高大。按現代标準,還未到一米七十。年齡在二十上下。梅蘭妮知道,這就是貝勒爺了。
跟着他進來的管事模樣的人,見梅蘭妮坐在那裏,便喝道,“沒有規矩,見着了貝勒爺也不知起身行禮。”
梅蘭妮方不情願的站了起來。心裏很不高興。你說這是什麽世道,來了個豬小辮,就得起立。
那貝勒拿着臺屏愛不釋手。對陳掌櫃,“你這老不修,有了這等好貨也不報與我知。難不成,眼裏真沒了我不成?”
陳掌櫃陪着小心,“貝勒爺見笑了,這臺屏是剛到繡坊,我才看着,還未買下。這些是這位娘子的。”
貝勒爺這才擡眼看了梅蘭妮一眼。這一看,他眼睛就象是釘住了。梅蘭妮微低着頭。心中很不舒服。
那貝勒盯着梅蘭妮,“說說,多少錢,爺買下了。”
昨晚開家庭會議的時候,為這臺屏定價,大家都認為三百兩較合适。
此時梅蘭妮聽得貝勒問,心裏正惱怒,存心要加價,“只怕是價值不菲。”
那巴子果然上當,“爺什麽沒有,只是有錢。只要你敢報價,也就沒有應不了的。”
邊峰在梅蘭妮的左臂上劃了1200,梅蘭妮看了那貝勒一眼,“也不算高,只不過是每架屏一千二百兩銀。”
那跟班吸了口冷氣,想要說什麽。被貝勒打斷,“富平,付錢。”
富平很不情願,但貝勒口氣堅決,大有不蒸饅頭蒸口氣的氣勢。他只得付了銀票給梅蘭妮。梅蘭妮接過銀票,不慌不忙地數清了。放入一個荷包中。對陳掌櫃說,“日後再見了,多謝關照。”
貝勒說,“這位婦人,這些是你繡的?下回繡了直接送到我府上,我定給你好價錢。”
梅蘭妮說,“不敢高攀。”帶着兒子們出去了,把那荷包交給了邊峰。
他們聽的那富平說,“真沒規矩。”
貝勒說,“這等井市人家講什麽規矩禮儀。”
“爺,這也忒貴了。”
貝勒說,“你懂什麽。太後千秋節,送二百兩的禮值當,還是送一千二百兩的禮值當?”
梅蘭妮一行人沿着阊門大街朝東行來。邊峰特地看了看後面有沒尾巴。對梅蘭妮說,“我原本是說兩件一千二百兩。”
梅蘭妮笑道,“我以為你的意思是一件一千二百呢。不過那個巴子不斬他,就太對不住他了。”
走了一段路,見到一家珠寶店,梅蘭妮等人進去了。店家見客進來,熱情接待。
梅蘭妮先挑選了兩對米粒大的珍珠耳環。用了五百文。真是很貴啊。梅蘭妮心痛着。
然後,她要求見掌櫃。掌櫃見到梅蘭妮自然問她有何事。
梅蘭妮說,有祖傳的珠寶,想要出手。想先請行家掌眼。
當那掌櫃的看到那六顆貓眼石,拿出,對着陽光看了又看。又一顆顆仔細看了。并沒有評價,而是問梅蘭妮想要多少銀。梅蘭妮開價五千,讨價還價後,以四千兩成交。
梅蘭妮數清了銀票,交給了邊峰,帶着孩子們出去了。掌櫃送了出來,并關照,如果還有寶石出售,一定先來他們的店裏。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貓眼石出售的就熟練了。比第一家多賣了三百銀。
出來後,幾個人都很興奮。尤其是楚氏兄弟,第一次親眼看見自己的作品賣的好價錢。
為了慶祝,他們在瓊芝齋賣了松子糖,和一些蘇州腌制的果脯:糖蓮子,糖楊梅,李鹽餅。在十裏香買了些糕點。
見到鞋店,梅蘭妮想起雨天的雨鞋,就進去張望,出來是拿了一雙大人的,兩雙小人的草翁鞋。
梅蘭妮不敢帶小孩在外面吃飯。別的不說,那碗筷的清潔就很成問題。這年頭從不講碗筷消毒之事。
他們今天最後的任務是找家染坊,把蠟畫布染了。
好在蘇州城裏染坊多。此時的染坊分成大行邱和小行邱,大行邱以染成批匹布為主,小行邱卻是染各類衣服,小面料,等為主。走了幾家染坊。發現,每家染坊都有自己的特別顏色。有的是紅,有的是蘭,也有的是有好幾種顏色。
幾人走至接駕橋邊,見一家挂着‘沁潤‘招牌的染坊,門面并不大,是一家小行邱。和其他染坊一般,也是用硬木做成高高的櫃臺。
在蘇州開染房有很多是皖南人,這家的老板正用皖南話在數落着一個夥計,“……這下子好,青綠色都變成了黃不黃,綠不綠的,這整十斤絲,賠出去是大數,這兩個月都白做。”
梅蘭妮等人進門,他也沒注意,還在氣憤的數說。
梅蘭妮聽着老板的唠叨,想了想,心裏有了計較。
染店老板看見,一年輕婦人,帶着幾個差不多大小的男孩進來。打量着這行人,老板有些吃不準他們的身份。他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