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吃完午飯,溫久山匆匆趕回生産大隊,臨走前仍不忘提醒:“善善關好門,五六點鐘我就回來了,要是餓了就去鍋裏敲個雞蛋,別省,家裏不缺。”
在八十年代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雞蛋絕對算得上好東西。
不少窮苦人家只有小小孩和孕婦才能吃上。
而像溫家這樣能天天吃上的,劉橋沒幾家。
所以劉橋不少人家都猜他家紅薯白菜不缺,米面應該也很多。
溫久山在生産大隊做賬,人機靈也會背地接點活,但一大家子的重擔加上兩男娃的學費,其實只能勉強糊口。
直到去年溫央畢業出來工作,工資也能掏出一些貼補家用,家裏生活才算是真正上來,過上大家口中的日子。
所以也沒刻意省着,該吃吃該喝喝,盡可能的給家裏幾張嘴提供些好的。
溫久山不像其他家大人籌算着要給自家兒子蓋房娶媳,現在家裏住的房子是他自己掙來的。
所以兒子以後結婚出去住要房,也得自己幹。
下午天整個放晴,暖洋洋的春光照在大地,溫善善搬來兩個凳子放到門口敞亮幹燥地。
她記得早上打掃衛生的時候看到了不少大哥、二哥上學時用的書。
歸類整理完,溫善善就拿出了小學會用到的所有書本。
長到十五歲,溫善善除了念書其他什麽都不精通,上高中以前還會每個周末去參加興趣班,後來高中課業繁忙,爸媽就停掉了她十年的舞蹈班。
如今的溫善善過完年剛剛十二歲,聽昨晚他們的談話,自己只念到了二年級就沒有再讀書。
這樣不行,讀書是有用的,知識改變命運,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告訴她。
Advertisement
如果可以,她想繼續上學。
小學的知識很簡單,溫善善快快翻完了全部。
天還沒黑,溫路回了家,進門就看見自家妹妹坐在小板凳上看書。
明亮的光穿過雲層直直照在她身上,溫善善聽到開門的動靜,擡首燦然一笑:“二哥回來啦。”
隔了些距離,溫路看的有些錯愣,恍惚間以為回到了從前,懷着孕的溫媽也會坐在相同的位置,勾着毛線對他溫柔的笑。
那時他還小,記事不多,而這就是為數不多對母親的印象。
溫柔恬靜,符合所有課本上描述的母親的模樣。
如今妹妹長大了,日漸秀氣,也越發像母親了。
溫路見她面前攤着書,自然而然問:“看書呢?看得懂嗎,需要哥哥教你不。”
也不怪他看不起人,他印象中自家妹妹小學念沒兩年就不上了,那時他也想不念來着,結果被溫爸按在門口用皮條抽了一頓。
嘶,現在想起來還疼。
溫善善晃着個小腦袋搖搖頭,她看過他的書了,好幾道簡單的數學題都算錯了。
字也不好看,還喜歡在上面畫小人,醜醜的,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
溫路沒想到自己會被溫善善看不起,只當是小姑娘自尊心作祟,怕他笑話她一字不識。
他慈愛?拍拍妹妹的腦袋,老父親式安慰:“沒關系的,哥哥不會嫌棄你笨的,以後你就跟着我。”
溫善善一副看傻子的表情沒有拆穿他。
天色漸暗,溫久山從生産隊回來了,剛踏進自家小院就聽見兩兄妹的嬉笑玩鬧聲。
放下手中的五花肉,溫久山叫來溫路幫忙。
他從地裏掐了幾根長得不錯的蔥,又拿出顆大白菜,只見溫善善乖乖巧巧站在竈臺旁要來幫忙。
溫久山張了張嘴,想說什麽,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出口。
泡上粉絲,他把白菜遞給溫善善,原本只是打算讓她洗一洗,結果一個轉頭炒肉的功夫,她已經洗完切好裝在大碟裏。
炊煙袅袅起,家家戶戶亮起燈,靜谧了一天的劉橋又熱鬧起來,飯菜香飄數裏,大人小孩圍坐在飯桌旁,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終于能輕松下來。
今晚做的白菜豬肉炖粉條,早上剩下的豆腐拌上蔥花。
中午的粥配上紅薯,一頓吃的有滋有味。
一頓飯結束,溫善善躊躇醞釀了許久才小聲叫了爸爸。
溫久山沉重的眼皮耷拉又擡起,看向她。
“爸爸,我想上學。”
披着藍布襖,溫久山斂去困意坐直腰板,這事他今早在路上看到村裏上學的孩子時就想到了。
大兒有出息有主意,他不擔心。
小兒子一天天也不去上學,跟些混混出去,打罵都不管用。
想到這裏,溫久山摸了摸口袋裏的煙:“行,小女孩讀點書,別讓人瞧不起了,過兩天我去請先生回來吃頓飯。”
說完眼珠又轉向溫路,不自覺說教起來:“你看看你妹妹都知道知識是好東西,供你吃供你喝,讓你念書跟要你命一樣……”
溫老太年紀大,加上之前幾個兒子推着拒她于門外,如今不大愛說話,只有這時會插兩句嘴。
“你大哥找個好工作,你也加把勁考個學校,夏天都要考高中了。”
溫路最不耐煩這時候,一說到學習就拿他和大哥比。
他一直覺得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可他爸他奶不這樣認為,尤其在看到他大哥分配到穩定工作後更甚。
不過争論沒用,多少次反駁都被罵了回來,溫路眼不對口敷衍道:“我知道了。”
這桌上誰都看出了他的不經心,不過說了這麽多次都無用,也就不想再說了。
鍋裏燒了一鍋熱水,全家人洗漱完上了床。
關上燈,劉橋的熱鬧夜晚回歸平靜,第二天要勞作,村裏人睡的都很早。
溫善善單獨一間小屋,隔壁就是她奶奶,半夜醒來能聽到她的起夜咳嗽聲。
她順手摸了摸脖間挂着的微涼白玉,昨天剛醒來沒注意,白天閑下趁亮觀察了這塊玉。
和現實中自己戴的一模一樣,連小時候磕破的小缺口也是。
她問過溫路,他說這是媽留下的,能辟邪擋災,傳了好幾代人。
當時,溫路偷偷貼在她耳邊:“聽媽說,這玉還能幫人實現願望。”
溫善善笑笑沒說話,也沒說信不信,只是下意識攥緊了玉。
溫久山辦事效率高,第二天就買了兩根排骨上門,想請先生收個學生。
那老先生姓何,是村裏少有的讀書人,父親是個秀才,後來回村辦了私塾,子承父業他也做了教書先生。
何老先生為人死板,除了正常入學外的學生,一律不收。
加上封建思想根深,向來不喜歡招收女娃娃。
所以溫久山拎着東西上門,剛委婉說出自己的意圖後,就被老先生趕出了門,連帶排骨一起還給了他。
溫久山拎着東西在門口,路過的村民都好奇他在幹嘛。
在屋裏的老先生也有點後悔,以前溫央溫路在他手下念書,這溫久山背地給了他不少方便。
可溫家那傻丫頭他不是沒見過,說話都不利索,還送來念書,糊塗!
何老先生坐了一會兒又起身,開門就見溫久山還站在門口。
他不情不願說出理由:“你家丫頭傻成那樣,不行。”
溫久山拎着排骨,褶皺的黑膚咧開嘴的笑:“不傻了不傻了,我家善善已經聰明了不少。”
何老哪裏會天真就相信他的話,那村頭的傻子阿來還天天說自己不傻要娶媳婦呢。
他擺擺手不想聽,想起以前受過的恩惠又嘆了口氣:“這樣吧,你過兩天帶她來我這邊看看。”
說完又加了一句:“做張卷,考得好我就收她。”
得這句話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溫久山眉笑顏開遞上肉,表示沒問題。
何老先生根本沒指望這溫善善能有什麽樣,算是特意刁難的加了張考卷,所以這排骨是萬萬收不下來的。
他告訴溫久山,一定讓溫善善好好準備準備,要是成績不好,說再多也不可能收的。
溫久山不停的點頭感謝,那排骨推來推去也不見他收下。
最後只好帶着返回,回去的路上迎面撞見不少熟人。
孫家媳婦正揪着她家二虎耳朵向家走去,看到溫久山獨身拎着排骨,笑打招呼:“剛從隊裏回來?買排骨去了啊?”
溫久山搖搖頭:“從何老那兒。”
何老先生是個教書的,村裏人都知道,孫媳婦順勢便問:“上那兒幹啥去?”
沒等溫久山說話,孫二虎先嚷嚷起來:“媽,溫叔家小傻子她不傻了。”
都說了多少遍別在溫家人面前直接叫小傻子,孫媳婦不好意思捂住自家孩子嘴,岔開話題:“小孩子不懂事,你千萬別計較。”
溫久山腰板挺的直,寬厚的脊背撐起溫家一片天,他憨厚笑出聲:“我家善善确實好了。”
孫媳婦啊了一聲,沒想到是真的。
昨天她家二虎回來也這樣說,不過自己沒當真,轉頭就忘了這事。
今天竟然聽到溫老五承認了。
那丫頭真不傻了?
孫媳婦笑呵呵沒說什麽,低頭看自家二虎的功夫就聽見溫久山告別。
一條小路,他昂着頭,光背影都能看出他高興的勁頭。
嘁
估計是和傻子呆久了,腦袋不清醒了,盡說鬼話。
而今晚之後,劉橋都在說,溫家傻姑娘好像不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