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女兒》21 導演來了
大家商量了一下一百塊錢怎麽分, 之前大家為了舞劇都多多少少出了些錢,顏嘉明的意思是把大家自己掏的錢還給他們。
不過沒有人願意收,他們都覺得, 就留在組裏吧,萬一再碰上之前團裏不願意給他們出錢的情況, 可以直接派上用場。
還定了以後由焦夢玉專門負責記賬, 她為人溫柔細致, 不容易出錯。
這次團裏評優評先, 沈嬌寧是唯一一個既評上優秀個人,又評上先進個人的演員,一下子團裏的人都知道她了, 風頭無兩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頒獎結束後,李嘉斌就給沈依依打了電話:“你妹妹這次同時被評了先進和優秀, 我聽人說, 他們去省會表演的芭蕾舞劇,是你妹妹主導的。”
沈依依心裏其實是不相信的, 沈嬌寧兩輩子跳的都是古典舞,自己就是因為這個, 這一世特意也去學了古典舞,舞種怎麽可能說變就變呢?
但她想不明白,不妨礙她暴躁:“之前就讓你想辦法把她舞鞋扔了,你非說她只是個伴舞, 少她一個人沒妨礙, 要領舞上不了臺才行。結果呢?李嘉斌,我以為我們應該是一條船上的吧?我現在怎麽覺得你其實是在幫他們啊?”
早在沈依依知道沈嬌寧到了綿安市文工團開始,她就聯系了正好也在那裏的李嘉斌。那裏有他想對付的人, 沈依依想辦法幫他了,現在讓李嘉斌也順手坑一把沈嬌寧,可事情就沒順利過。
“我們當然是一條船上的,當時沈嬌寧真的還是個伴舞,跟他們領舞沒法比的那種。那個時候要是整個芭蕾組都上不了臺,她不也跟着遭殃嗎?你也沒告訴過我她有這麽厲害的編舞水平,學習能力這麽強啊?”
李嘉斌沒想到,那一回劉思美沒了舞鞋,芭蕾組居然還是不動聲色地把窗花舞表演下來了,沈嬌寧直接代替劉思美跳了喜兒。
“李嘉斌,你是在指責我嗎?你想想你的舞劇是怎麽出來的,要是沒有我,你能這麽順利在綿安市文工團站穩腳跟嗎?”沈依依淩厲道。
“好好好,我們不要吵架,現在重要的是想辦法解決。你不希望沈嬌寧過得太好,我也不希望他們芭蕾太風光,我們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問題是現在我們怎麽做?芭蕾這個勢頭現在看來是擋不住了,八一廠都已經聯系了文工團,雖然現在沒有确切消息說要拍,但是我很擔心。你一定不希望他們真把電影拍出來吧?”
“八一廠?”沈依依不敢置信地加大了音量,“這舞劇真有這麽好?不是,李嘉斌,你人不就在他們隔壁嗎,當初怎麽會讓他們排出來的啊?你是嫌自己之前太順了嗎?”
“他們芭蕾總共就七個人!我怎麽會想到他們真能排出來?我現在也很煩!”
沈依依冷笑一聲,捋了一把頭發:“你煩?你現在告訴我有什麽用?我能認識八一廠的人嗎?我要是認識,我幹嘛不自己去拍電影啊。”
“依依,我想的是,你媽媽不是話劇演員嗎?要不問問她,萬一她有人認識呢?”李嘉斌想,芭蕾的演出是阻止不了了,但能整黃一樣是一樣。
Advertisement
沈依依聞言,認真想了想,道:“行,我去問問。”
……
一晃眼,《女兒》已經在綿安市內進行了四場演出,三場下鄉演出,一場是在市中心劇院進行的開放性公益演出,免費觀看,任何人想進去看都可以進去。
這四場演出無一例外地非常成功,尤其是在中心劇院的那一場,獲得了空前反響,綿安市婦女在思想上前所未有地覺醒,連市政府都被驚動了,蔣秘書連夜聯系婦聯,表示接下來要在市內開展一系列婦女權益相關活動。
夏主任高興得不得了,說實話,她們婦聯雖然一直被稱為重要部門,但實際上跟其他部門沒法比,一直不太被市政府重視,像現在這樣的情況是從來沒有過的。
為了表示感激,她直接給文工團送了一面錦旗,上面寫的是“當代巾帼”四個字,誇沈嬌寧的。
要不是這小姑娘厲害,整出一部舞劇,哪來她們婦聯今天備受關注的好日子呢?哪來婦女權益連市長都高度重視的好結果呢?
這面錦旗後來就挂在了芭蕾組的排練室裏,來給他們伴歌伴奏的歌隊樂隊,一進門就能看到一面紅豔豔的錦旗。
不過芭蕾的人告訴他們,大家都參與了舞劇的演出,所以這面錦旗人人都有份,把歌隊樂隊說得心裏舒坦了,伴奏起來也更賣力了。
就在綿安市在全市範圍內展開轟轟烈烈的婦女權益活動時,八一廠那邊終于又有了消息。
大家本來心裏都覺得拍電影恐怕已經泡湯了,沒想到這次八一廠那邊說,廠裏之前就把這個項目報備上去了,一直在等審批,現在備案通過了,馬上就可以正式開拍!
衆人一聽,心裏不約而同地覺得,人家大電影廠就是不一樣,真能沉住氣,等備案通過了才告訴他們。
備案通過,那事情就基本上定了。沒過幾天,那位傳說中的大導演就來了文工團,好幾個領導一起出去迎接的。
導演名叫高文康,已經五十多歲了,看起來氣質儒雅。
他來了,沒有說什麽假大空的話,直接讓人把幾個主要的芭蕾演員都叫過來,大家一起開個會。
芭蕾舞成員本來就在等消息,一有人來喊他們,趕緊都過去了。
賀平惠路上還問沈嬌寧:“跟大導演一起開會,我得說點什麽啊?”
沈嬌寧笑道:“還不都跟其他人一樣嗎?他問什麽你就答什麽。”
等他們進了會議室,一坐下,這位高導演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原先的舞劇人太少了,拍成電影需要請其他地方的舞蹈演員過來,一起配合完成。”
沈嬌寧心裏暗暗點頭,是太少了,要是芭蕾組也有四五十個人,這部舞劇一定會更加豐富。
團裏的領導不太樂意,要知道,如果沒有其他地方演員的參與,這部電影的開頭就只寫綿安市文工團,要是借了人,那不得把別人的名字也加上去啊。
他們團自己的舞劇,憑啥讓別人也來分兩勺羹?
還不等領導說話,高導演又說:“至少要四十個吧,從滬市舞蹈學校或者京市舞蹈學校借人都可以,他們的芭蕾演員功底都不錯。對了,原來的編舞在不在這裏?”
沈嬌寧看了一眼顏嘉明,見他微微點頭,才開口:“是我。”
“噢是女主演啊,正好還有一點要說,電影裏面很少會三代人都用同一個演員,其實我本來是認為你适合演小妹的,但是我看過你在省會歌舞劇院的照片,那個動作定格下來非常漂亮,可以用在電影宣傳海報上,所以你演最後一幕的小女兒,怎麽樣?”
他一說完,整個會議室都沉默了。最後的小女兒,被婦聯撫養長大後投身社會的場景,那才多少時間的舞蹈啊!
這麽搞,電影還算不算他們綿安文工團的了?
沈嬌寧感受到各位領導和組內成員們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倒沒立刻否決,反問導演:“那麽您覺得,前面的母親和小妹由誰來跳比較合适呢?”
高文康道:“其實我也還沒有人選,但是兩所舞蹈學校人才濟濟,總能選出人來。”
沈嬌寧雙手放在桌下,食指一下一下地點着膝蓋。
她倒不是不願意把母親和小妹讓出來給別人跳,她作為編舞,演職人員表上一定是有姓名的,她是擔心這部好不容易排出來的舞劇,在電影版裏被人演砸了。
她搖搖頭:“這個不确定性太大了,我沒有辦法決定這麽重大的事項,需要我們領導決定。”
文工團主席接過話茬:“電影裏很少用,不代表不能用嘛。這個舞劇,上到省會歌舞劇院,下到鄉鎮,每場演出都成功了,這不就說明用同一個演員沒問題嗎?如果連主演都要換,那我們幹脆不拍了。”
全用外面的人,那還有他們文工團什麽事兒啊!
感受到文工團主席強硬的态度,高文康妥協了:“那行,主演不換,但是群衆伴舞必須要加,演婦聯幹事的也要換成專業芭蕾演員。”
主席還想讨價還價一番:“用我們的古典舞演員行不行?”
“舞種要統一才好看,他們只是過來當群衆伴舞,具體怎麽用,我後續會跟這位編舞同志探讨出一個方案。”
文工團主席也清楚舞種要統一,沒辦法,只得答應。誰讓他們人少呢。
“影片打頭那一排字只能寫綿安市文工團,舞蹈學校要放在影片最後的具體演職人員表裏。”
高文康笑了:“那當然,群衆伴舞都寫在演員表最後,只有一個學校名。”
雙方各有退讓,最終的結果還算令人滿意。
接下來的幾天,沈嬌寧一直在跟高文康溝通群衆伴舞的安排,她趁時機便利,順便把自己對鏡頭和場景的設想一起說了。
“這個地方,群衆伴舞都是村民打扮,在旁邊圍成一圈。”她畫畫不行,就在紙上用一個圓表示一個人,“最後就變成這樣一個造型。”
高文康聽得大為驚訝:“你還懂這些?”
“不太專業,對着舞臺看多了,難免有些想法。舞劇電影可以多視角拍,這點是劇院現場演出比不上的。”
高文康其實是被人推薦後,先去省歌舞劇院看了她的照片,後來才跟文工團說會去看他們演出,最終讓他決定就拍這部舞劇,除了題材的優越性,有很大一個原因是覺得這個女主演跳舞好,長得也漂亮,很适合上鏡。
而現在,他又被沈嬌寧的才華折服了:“之前知道你是編舞,我還有些不大相信,現在真是不得不信。”
高文康說:“前幾天我說要找其他人演母親和小妹,希望你不要介意。目前國內電影環境相對保守,你們原本的用人方式有點太大膽了,加上每個電影廠的廠标都有限,所以我本來想走保守點路子。”
沈嬌寧微笑點頭,表示理解。
沒想到高文康又說一句話:“其實廠裏确實有人找過我,讓我不要拍你們這部舞劇,還另外推薦了題材給我。不過我相信自己的眼光,還是過來了,接下來,希望我們能一起合作,拍出一部好電影。”
沈嬌寧聽完,心裏疑惑。高導演的意思是,有人想阻止他們的舞劇拍成電影?
誰的手能伸那麽長,連八一廠都有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