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遺帕有意随流水(一)
轉眼己入三月,長安城處處春意盎然,宋王府的桃花開放正盛。李成器暫先将器樂一事擱置一邊,每日呆在桃夭居,除了在那裏除賞桃花、繪桃花之外,還命人采桃花,打算釀酒。
對于李成器的這種生活,顧飛飛真是無比羨慕,心想着所謂“神仙一般的生活”,大概就是如此了。
等到初二這日,李成器突然命人準備出游的東西,聽人們說三月初三是上巳節,郊游是慣例。顧飛飛去年還在金三娘那裏,想出去一趟都是極困難的事情,就算知道上巳節,那也和她沒關系。不過今年可不同了,李成器和她說,明日郊游也會帶她去,她別提有多高興了。
顧飛飛雖然來宋王府半年有餘,可是這半年都沒離王府一步,如今有機會出去看看,她不興奮才怪。于是按照出遠門的标準,開始收拾行李。
小月見她翻箱倒櫃的樣子,還以為她這是要大掃除,等明白過來是為了明日的郊游,便笑着勸她道:“宋王當日去當日就回,你帶這麽多東西去,也不嫌累贅。”
經小月這麽一提醒,顧飛飛意識到自己此行的實質,遂點頭對小月說道:“你說得是啊。”說完又把東西紅紅火火地收拾起來。小月只得邊搖頭便嘆氣,看着自家娘子有些瘋癫的樣子。
為了更好地看沿途的風景,顧飛飛提前和李成器說好,說自己要騎馬去,不坐車。實際上,騎馬也比坐車舒服一些。
翌日,顧飛飛起了個大早,和李成器等一行人朝着曲江畔走去。顧飛飛見随行的馬車上裝載了不少東西,心裏納悶李成器也不去曲江邊上宿營,幹嘛要帶那麽多?不過等她見到其他去曲江隊伍時,她覺得李成器準備得也不是很過分了。
三月春和景明,正是郊游的最佳時機,通往曲江路兩旁的桃花亦開得十分旺盛,絲毫不遜于宋王府中的桃花,只不過和宋王府那些有些規整的桃花相比,這些野生的桃花更顯得随意一些。
顧飛飛十分惬意地欣賞着路兩邊的風景,想古代這個上巳節大約就是一個春游節,可不知為什麽這個挺有意思節日到現代就消失了?到了21世紀,許多人知道不少國外的節日,可古代的某些節日卻一點也不了解。
馬路上落滿兩邊桃樹落下來的桃花花瓣,馬踏着鋪滿花瓣的土路,馱着上面的人,悠哉悠哉地朝前走去。顧飛飛見身後有不少隊伍都超過了他們,擔心在曲江畔搶不到好位置,于是讓馬夫牽馬追上李成器,對他說道:“宋王快些罷,不然晚了就沒好位置了。”
李成器卻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回道:“這你就不必憂心。”
既然李成器都不在意此事,顧飛飛自知自己着急也沒用,所以也不再勸。等他們到了目的地,顧飛飛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多慮了。像李成器這樣身份顯赫之人,怎麽可能和普通老百姓一起野營呢?早就提前圈好了地方,留給他們這些王孫貴族。想想在現代都有特權階層,在古代這種等級分明的背景下,就更沒什麽好奇怪的了。
選定了地點,王府的下人們開始圍帷幕,将馬車上的案幾還有寬板凳等帶來之物逐一卸下。這種體力活,顧飛飛幫不上忙,她從馬上取下胡床,坐在那裏看着面前波光粼粼的曲江。
又見對面已經有人圍起了彩色帷幕,顧飛飛見別人的“成品”,也就大致清楚了自己這邊帷幕的樣子。其實這種帷幕也不複雜,不過是圍起來防止旁人偷窺的幕障,然後自己的人就可以在帷幕裏吃喝玩樂,古代貴族總難免有些講究的。
自己正盯着對岸那彩色帷幕出神,見李成器突然走到自己前面,不過沒有和自己說話,而是背對着自己看着對面之景。
Advertisement
顧飛飛從胡床上站了起來,走到李成器身邊,對他說道:“這般好景致,為何宋王不攜王妃一起來此?”
李成器看着她道:“王妃喜靜不喜出游,往年也極少和我出來。”
李成器的這番話,倒讓顧飛飛替李成器傷感了些。在顧飛飛眼中,李成器那般出衆不俗的人物,自然得有一個同樣卓爾不凡的女子才能配他,可是在古代像他們這種王孫貴族,婚姻肯定是有太多的政治考量,風花雪月那不是首先該考慮的。可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那風花雪月自然無從談起。想起李隆基為太平公主所迫,不得已在李旦面前告了姚崇、宋璟二人,才知道這權力鬥争太複雜了。
李成器又将目光移到曲江上,說道:“咱們來得算早,也無其它要緊之事,不妨釣幾尾魚如何?”
顧飛飛一聽說釣魚,感到又興奮又新鮮,畢竟她在現代都沒有釣過魚,又擔心自己沒釣過魚,到時候一條魚都沒釣上會很尴尬,于是和李成器解釋道:“我未曾學過垂綸之技,恐釣不到魚了。”
李成器笑道:“那有什麽難的?你只需将餌放到鈎上,耐着性子等那魚咬鈎便是。”說完便去取垂釣之具。
自打穿越之後,顧飛飛便覺得這世間沒有多少事情是容易,寫詩也好,學樂器也罷,哪一件事情都得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像那麽回事。
果然,等顧飛飛看到那魚餌時,就知道釣魚不簡單了。她不知道現代人釣魚是用什麽餌,但古人竟然把挖出來蟲子當作餌。
顧飛飛看那蠕動的蟲子,感覺渾身都瘆的慌,自己不敢動它,只能拜托小月幫忙将那蟲子挂到鈎上。自己害怕蟲子的樣子,還被小月嘲笑了半天。因自己确實表現得比較慫,小月嘲笑自己,也沒有反駁。
轉頭看李成器,這位有潔癖的王爺肯定也不會自己動手去抓蟲子,也是由下人幫忙挂餌。見李成器如此,顧飛飛也不覺得自己那麽不堪了。平時李成器也在自家園子裏釣魚,不過顧飛飛從沒到跟前看過。她不過是樂女,又不是李成器的貼身婢女,得形影不離地跟着他。
選定地方之後,顧飛飛頭頂竹籬,手持釣竿,坐在胡床上等着魚上鈎。雖然自己是個釣魚的菜鳥,可是她坐在那裏還是暢想了一番自己釣到一尾大鯉魚時的情形。可惜想象終歸只是想象,顧飛飛坐在那裏等了半天都沒有覺察到自己手裏的釣竿有異樣。
她也不知自己坐在那裏等了多久,只覺得日頭漸高,面前的曲江水面反射的陽光,已經有些晃眼了。顧飛飛越等越沒信心,心想着自己選的這個地方或許魚太少,于是打算另換一個地方。
走到李成器那裏,見他的魚簍裏已經有了幾尾魚,出了佩服他之外,還覺得十分不公,心想難不成這魚也是顏控,見李成器比自己好看,就咬李成器的魚鈎?
正這麽想着,顧飛飛忽見李成器的釣竿下彎得厲害,分明是有魚上鈎了,而且是一條大魚。她見他面露喜色,起身用力将釣竿擡起,一條紅尾鯉魚便從水裏被釣出。
看到李成器釣到了這麽大的一條魚,顧飛飛也是一陣激動,贊他道:“宋王果然厲害,這麽一會兒就釣了一條大魚。”
李成器卻顧不上說話,畢竟要對付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不過,令顧飛飛大跌眼鏡的是,李成器把鈎從魚嘴裏取出之後,竟然将魚又放回水中。
看着好不容易收獲的“成果”,就這麽溜走,顧飛飛驚訝道:“你怎麽又把它放生了?”
李成器重新坐下之後,并不以為意地說道:“國姓之魚[]自然是要放生的。”
“國……姓魚?”顧飛飛一拍腦門,突然想起大唐天子姓“李”,和鯉魚的“鯉”同音,所以才叫“國姓魚”。古人迷信避諱太多,多一個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又想李子這種水果,不光和天子姓同音而且還同字,不明白為什麽就不禁吃。
注釋:1國姓魚:根據《舊唐書玄宗本紀》中記載,開元十九年,玄宗下令禁捕鯉魚。此刻鯉魚并非在禁捕之列,是李成器自發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