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太平多計廢太子(四)
雖說姚元之提出,讓自己多留心太平公主在李旦面前的舉動。但李隆基發現,自己的姑母雖說去宮裏去得比平日勤了些,但在李旦面前還真的沒說什麽不利于他的事情,反而對他稱贊有加,讓李隆基不知其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去了東宮,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怕李隆基抵賴,專門挑了李隆基在宮裏時,當着李旦和他的面兒說起了此事。
“東宮向來禮賢下士,深得朝臣的擁戴,那些大臣有事也多與東宮商量。我聽人說,前幾日姚閣老去了東宮,還是太子你親自送出。以前我總以為三郎你年輕,處理不了大事,如今看來倒是我多慮了,你既然有這般能力,大臣們也一心向你,我和陛下也樂得清閑。”說完,太平公主看了一眼自己的兄長。果然不出她所料,李旦聽了她的話,神色為之一變,不由自主地望向李隆基。
李隆基一下明白了太平公主為何之前說盡他的好話,原來不過是為了給李旦留下自己羽翼豐滿,可以威脅到自己父親權力的印象。深感自己上當的同時,忙解釋道:“姚閣老來訪東宮,不過是為了些不重要的小事。那些老臣,為了我大唐社稷鞠躬盡瘁,兒立志效仿古代賢明之人,故才自送姚閣老出去。”
“你既然說姚元之尋你是為了些不重要的事情,我倒是很好奇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想必陛下也想知道吧。”太平公主說完,便看了一眼李旦。
李隆基知道自己這次是沒辦法逃避了,他肯定不能将姚元對他說的那些話說出來,于是急中生智,扯了一個謊道:“姚閣老找兒子,不過是因為最近那些被罷了官職的‘斜封官’鬧得愈來愈厲害,大有招架不住之勢。兒子本來有意向父親詢問一二,可一想陛下畢竟已經做出決定,便沒有将此事告知父親,還望陛下能恕兒未禀之過。”
斜封官鬧事李旦也有所耳聞,但罷免斜封官這本就是他的意思,如今聽李隆基說斜封官們鬧得越來越厲害,自己心裏有愧,也就不願再追問什麽了。于是對李隆基說道:“這樣的事情,自然不必再告知我了。”
見父親沒有再追究,李隆基長出一口氣。
太平公主沒料到自己挖好的坑,竟然被李隆基這般輕易的繞過,李旦已經不追究此事,她若再提此事肯定不讨好。想着自己還有別的辦法離間他們父子二人的關系,便沒有再說什麽。
太平公主剛剛的那番話,令李隆基豁然明白她最近的諸多反常之舉,其用心不可謂不毒。如今她既然出了這招數,他能做的只有盡量在李旦面前謙謹恭順。
第二日,太平公主依然進宮去找李旦。見了李旦,先聊了一些家常瑣事,半字未提李隆基。
見李旦換上了薄衣服,太平公主笑道:“今年好似比往年熱些,等到了盛夏還不知道要熱成什麽樣子呢!”
李旦擺手道:“熱倒也不怕,只怕逢着大旱,可就苦了百姓了。”
太平公主笑道:“兄長仁慈,上天定會眷顧。”然後別有用意地說道:“幸虧母親将這大明宮建好,不然住在那潮熱的太極宮不定要遭多少罪呢。”
李旦點頭道:“母親甚有遠慮,不過這大明宮雖然建好了,但母親後來卻搬到東都洛陽,倒把這大明宮空下了。”
太平公主又道:“若當年高祖肯去九成宮避暑,這大明宮是否存在還是兩說呢。想來隋炀帝确實暴戾,竟能做出殺兄弑父之舉,不過楊廣之前僞裝簡樸孝順,騙了自己的父親,隋文帝一時不辨也是難免的。”
Advertisement
李旦聽太平公主提起隋炀帝之事,心裏隐隐不安起來。
太平公主見李旦臉色不悅,知道他已經對李隆基心存芥蒂,便接着說道:“如今朝臣皆歸心東宮,雖說三郎确實有才幹,但有隋炀帝前車之鑒,兄長還是要多留心,畢竟他曾瞞着兄長誅殺韋後,可見其城府極深。”
果然聽了太平公主之言,李旦臉色大變,道:“太平此言有理,我得提醒那些大臣多留意東宮動向。”于是讓自己身邊的內侍,将頗有耿直之名的韋安石召來秘密觐見。
韋安石和衆宰相在政事堂[1]用過午飯之後,還在處理一些公務,聽聞皇帝召見,便放下手頭之事随內侍觐見。
太平公主心想,自己若被韋安石撞見與李旦在此,保不一定會令他猜到李旦對李隆基生疑,是自己挑唆之故。韋安石本來既不屬于李隆基一派,也不屬于自己這一派,若讓他猜到是自己離間他們父子二人,依他的秉性,十有八九會倒向李隆基。遂借口自己不便在此見大臣之由,悄悄地藏在簾後。
李旦一見到韋安石,便神色不安地問他道:“韋公,最近東宮可有異動?”
李旦原先對李隆基并無猜忌,如今李旦突然詢問東宮動向,令韋安石大感意外,并暗覺蹊跷。雖心中有疑,但還是據實答道:“太子殿下勤謹恭讓,并無異動。”
李旦仍是不放心,道:“東宮雖此刻無異,難保日後亦如此,韋公還是多加留意,免得突生變故,措手不及。”
韋安石聽李旦這樣猜忌李隆基,不由得激動起來。他雖非太子黨羽,但深知李隆基為人,少不得要替李隆基辯上幾句:“陛下是從何處聽得這亡國之言?這定是太平公主的離間之計。太子曾為大唐社稷立下汗馬功勞,衆人皆贊他仁明孝順,願陛下不要聽信讒言懷疑太子,被人所惑!”
李旦沒料到韋安石會這麽回應自己,但他知韋安石最是公正耿直之人,因此對他的話深信不已,于是道:“是我多慮了,韋公請回吧。”
韋安石的這番話,太平公主在簾後聽得清清楚楚。她聽韋安石說這是自己使得離間計,頓時火氣沖天,好似有一粒火星濺入幹柴中,頃刻便是熊熊大火。
她摔簾而出,指着正要回身而去的韋安石罵道:“休血口噴人!無憑無據為何誣我離間陛下父子?我看你倒是有意離間我與陛下的手足之情,此罪不容!此罪當誅!”說完,又轉向李旦道:“韋安石離間我兄妹二人,還望陛下明察,治其死罪!”
韋安石沒料到太平公主竟然躲在簾後,見太平公主咄咄逼人,卻仍鎮定自若地對李旦說道:“臣聽聞太平公主素與東宮不和,曾拉攏朝臣意欲改立太子,此番陛下說出不利太子之言,多是受太平公主蠱惑。”
李旦不防自己妹妹簾後而出,如今這局面令他十分尴尬,只能先命韋安石回去,自己安撫太平公主。
“太平莫要生氣,韋安石随口亂說,不必放在心上,你我手足情深,豈是他能離間得了的。”李旦說道。
太平公主餘怒未消,胸前起伏不定,道:“那陛下就任由他信口雌黃,誣人清白嗎?”
李旦心想,韋安石是自己秘密召來的,他之前并不知道太平公主在這裏,如果他真要治韋安石的罪,難免會被人懷疑是他有意要陷害大臣,那時恐怕支持自己的人就會更少了。于是說道:“那韋安石我自會處置,太平你先回去吧,此刻我有些乏了,想休息一下。”
太平公主深知自己哥哥的秉性,他說自己乏了,不過是個想讓她離開的借口,依現在的情況來看,他肯定不會追究韋安石了。
太平公主雖然此刻憤怒異常,但畢竟李旦已經發話,她也沒辦法,只能暫時離開了大明宮。
注釋 1.政事堂::唐、宋時宰相的總辦公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