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衆裏尋他千百度(四)
顧飛飛仍在“夢游”之中,李隆基這麽一問,才回過神來。左右一看,果然不見小月,一下驚出了一身冷汗。正打算去尋找她時,卻看到小月從人群中鑽出來,走到她身邊,撫胸喘氣道:“駭死我了,以為這就與娘子走失了!”
顧飛飛忙打算拍肩安慰她,但發現自己的手還被李隆基牽着。李隆基知道她的意思,頭偏了一下,松了手。顧飛飛這才把雙手放在小月的肩上道:“不礙事的,這裏就這麽大,我刨地三尺也會找到你。”
話說完,正看見那華麗的燈樓已經燃起熊熊大火,火光沖天,将一切金銀玉翠,雕刻彩繪吞噬其中。顧飛飛不由得搖頭惋惜道:“可惜了那燈樓。”
李隆基聽了卻冷笑道:“這有什麽可惜的!”說完就轉身離去。
顧飛飛見李隆基離開,也只能跟着他離去,心裏還納悶他為何說這樣的話。突然記起那燈樓是太平公主命人所建,也就不以為意了。
她在宋王府就聽人們議論,太平公主有意借李隆基出身非嫡長一事,要廢掉他的太子之位,李隆基豈有不恨太平公主的道理?雖然顧飛飛曾經為太平公主沒有成為女皇而惋惜過,抛開她此刻對李隆基的感情,不得不說太平公主這事兒做得太過了。
顧飛飛跟随李隆基賞燈,卻見不少年輕男女将目光投向他們這邊。顧飛飛瞅了瞅李隆基,又瞅了瞅自己周圍的那幾個人,并沒有發現什麽異常。正疑惑為何路人看他們時,突然想起薛崇簡在飯莊說過的那些稱贊李隆基的話,也就明白為何如此了。
自己和李隆基的外貌在唐朝人眼中均驚為天人,走在街上想不引起別人的注意也難。想到多數現代人,尤其是和她差不多大的女生,往往覺得像李成器那樣的男子才是真正的帥哥,不由得感慨自己的審美真是跟不上同齡人。
李隆基不知顧飛飛正在走神,看她目不轉晴地盯着自己,頓覺得臉上發燙,凝色問道:“楊娘子何故如此看我?”
顧飛飛冷不丁地被李隆基這麽一問,不經大腦地回了一句:“因為你好看啊!”
她這麽一說,李隆基竟不知如何回答,高力士等人聽了也不由自主地暗覺好笑。李隆基看着顧飛飛,心有不悅地說道:“皮相此等膚淺之物,我也不稀罕旁人稱贊!”
顧飛飛心裏嘀咕道:“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別人若有你這般樣貌,估計做夢都會笑醒。”
李隆基見顧飛飛沒有回話,以為自己剛才的話令她不快,便問道:“你為何無話?可是我言重了?”
顧飛飛說話又不經了大腦,回答道:“我說的是實話。”
這下她身後的小月已經先忍不住先笑了出來,李隆基看了她一眼,背手離去。
顧飛飛見李隆基似乎不太高興,萬分委屈,但還是緊随其後,邊走邊想自己不過說了句實話,他有必要是這态度嗎?別人聽了這話,恐怕高興還來不及。
Advertisement
六人繼續在街上觀燈,顧飛飛除了感慨人多之外,還感慨這長安城的外國人真多,原先也不是沒見過,只是沒想到有這麽多,她在現代的老家西安都比不上。
感慨之餘,突見路旁有一盞燈,裏面的圖案好像在轉動。她自知古代可沒有電力驅動這回事兒,以為是自己看錯了,盯着那燈看了片刻,見它果然在轉動,大感驚奇之餘,忙上去一看究竟,見那宮燈樣式的走馬燈,徐徐變幻裏面的圖案。
“原來唐朝就有走馬燈了。”顧飛飛不由得感嘆道。
李隆基見顧飛飛上前觀燈,也只能跟随她一起去,聽她說了一句莫名其妙地話,不解地指着燈問道:“楊娘子可是指這‘轉壁燈’嗎?此物不過是借着蠟燭燃燒之熱氣,推動那風輪轉動,秦漢時期就有之,也不是什麽稀罕之物。”
顧飛飛聽李隆基稱走馬燈為“轉壁燈”,自認為這個名字更貼切一些,只是為何流傳到後世就變成了“走馬燈”?又聽李隆基說,走馬燈秦漢時期就有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于是指着那轉動的燈對李隆基說道:“我不曾見過這……轉壁燈,今日頭一回見,所以才這般好奇。”
高力士見眼前這形勢,擔憂李隆基為顧飛飛所惑,便對李隆基說道:“殿下時辰不早,還是早些送楊娘子回宋王那邊,免得宋王擔憂。”
覺得高力士此言有理,李隆基雖有不舍之念,但還是對顧飛飛說道:“大哥此刻定憂心你,我還是早些送你回去罷。”
顧飛飛自然是不樂意回去的,可一想自己走失令李成器擔憂,也是該早些回去的,遂對李隆基說道:“殿下言之有理,不應讓宋王為我白白憂心。”說完随李隆基朝前走去。
想到這麽一回去,再見到自己的心上人也是不容易了,顧飛飛有意走得緩慢,但又恐走得太慢令李隆基不滿,心裏着實為難。幸好無論自己走得是快是慢,李隆基皆不在意。
兩人不知走了多久,顧飛飛見周圍已是自己熟悉的景致,心裏感嘆道:“怎麽這麽快就到了?真希望就這麽一直走下去,永遠都回不去呢。”
李成器陪幼子買小吃,耽誤了些時辰,沒想到等自己和其他人回來時,已經不見了顧飛飛,當下命人四下尋找,但那時人群紛擾,哪裏能找得到。後來還是自己的妻子勸他先在家中等候,再派人出去尋找。
李成器回到府中,心急如焚,派了不少多人出去尋找,許久沒有消息,更加坐立難安。忽然聽人禀告顧飛飛自己回來,不禁喜出望外,哪知卻看到李隆基與顧飛飛兩人一同過來。雖然自己疑惑他二人為何會一同出現,但想到顧飛飛對李隆基的心思,到底心中還是有些別扭,一時沒有問出。
顧飛飛見了李成器,忙連連致歉,李成器安慰道:“此事我亦疏忽了,怨不得你。”說完,又安頓人将顧飛飛送回自己的住處。
李隆基見了自己大哥對顧飛飛的關懷之态,心有別感,等顧飛飛走了之後便對李成器說道:“大哥對楊娘子真是關懷備至啊。”
李成器笑道:“我甚賞玉娘之才,她走失不見,我自是心急。也多虧三弟你将她尋回。”說完又問起李隆基如何與顧飛飛相遇。
李隆基說了經過,李成器感嘆道:“這真是巧了。”
李隆基自坐在案前,并不想多談論此事,想起與薛崇簡相遇之事,便說道:“這可不是最巧的,大哥你知我今夜遇到了誰?”
李成器自然猜不到,便督促自己弟弟快些将那人的名字說出。
李隆基将飯莊遇到薛崇簡,并薛崇簡告知他的事情都告訴了李成器。又說道:“姑母’人日’那日将自己兒子女婿叫到府中,商量着怎麽廢掉我這個太子,也難為她老人家如此煞費苦心了。”
李成器好奇地問道:“你如何知曉這些事情?也是崇簡表弟告知的嗎?”
李隆基右手握拳,冷笑一聲道:“此事并非表弟告知,難道只許姑母派人到東宮盯我的不是,卻不許我派人暗中監視她府中的動向?”
李成器默然一會兒,方才說道:“罷了,三弟你多加小心便是。此番你送玉娘回來,我感激不盡。”
李隆基松了右手,聽李成器給自己道謝,忙說道:“大哥,你我之間萬不可再說這樣道謝的話。”
李成器颔首笑道:“該道謝自然還得道謝,你我手足情深,但來往也得合人之常情。”
李隆基無話應對,想起此刻也該回東宮,于是起身說道“大哥,竟然楊娘子已回,我便告辭了。”
李成器見李隆基要離開,自然要挽留,但李隆基執意要回,李成器也只能放他而去。
等送李隆基走後,李成器打算去顧飛飛那裏。顧飛飛今夜走一事,他自覺得有些愧對她,想當面和她解釋一番。
走到顧飛飛的住處,正好碰到了端着銅盆倒殘水的小月,打聽到顧飛飛已準備就寝,李成器不忍打擾她,轉身離去了。
見李成器要走,小月忙問他道:“宋王不進去了嗎?”
李成器回身淡笑道:“既然她要休息,此刻我還是不打擾她了。”又囑咐道:“別和你家娘子說我來過。”
小月目送着李成器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方才回屋,回到屋中還納悶李成器為何這麽晚要過來。
顧飛飛以為自己在外面走了這麽久,躺在床上一定片刻就能入睡,哪知閉眼之後腦中全是今夜與李隆基相遇之景,等小月鼾聲微起,她還是沒有入睡。
偏偏此刻又有了寫詩的興致,便披衣而起,點了書案上的蠟燭,揮筆寫了首《上元夜》:
長安徹夜歌無盡,萬戶升燈璀璨紛。
寶馬香車填滿路[1],金光玉色落湘裙。
舞姬多态留郎駐,樂女少聲去不聞。
相遇有時別有日,天涯何處再逢君。
全詩的意思是:上元夜長安城的歌聲徹夜不停,千家萬戶點起的燈是那樣的璀璨缤紛。寶馬香車填滿了馬路,燈投射下的金光玉色落在觀燈女子的裙擺上。那舞姬多姿多态為了留駐年輕的郎君,樂女少展歌喉,人們自然要離去不聞其歌。我既然在此與你相遇,也就料到會有分別的時候,只是不知天涯何處才能再與你相遇。
一氣呵成之後,顧飛飛将筆擱置一旁,然後坐到梳妝臺前,等那紙上的墨跡幹了好收起來。随手拿起自己的銅鏡,情不自禁地自賞起來,見鏡中自己滿面春色盈桃腮的樣子,沉醉其中不已。
不知多久,才緩緩放下鏡子,到書案那裏卷了詩紙,磨蹭上床睡覺。
注釋 1.此句改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寶馬雕車香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