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總是佳節倍思親(二)
唱罷,顧飛飛自覺得改的詞實在不怎麽樣,但自己确實能力有限,改到這個程度也是盡力了。
自己在那裏唱,唯一的聽衆自然是小月。小月聽了之後,一邊稱贊顧飛飛嗓音好,一邊嘆氣道:“可惜宋王沒有聽到,如果宋王聽到娘子的曲子,只怕喜歡得很。”
顧飛飛自知小月是處處為自己着想,為自己還打聽了宋王不少事情,比如宋王姓李名成器,是皇帝李旦的長子,太子李隆基的大哥,妻子元氏。本人喜好舞樂,最擅長吹笛,府中樂工衆多。
可惜李成器雖然是一等一的優秀男子,但自己屬意的終究不是他,也就不關心他的這些事情了。
聽小月這麽說,顧飛飛放下手中的琵琶,抓着她的手說道:“小月,即便是宋王沒聽到,你聽着好,我亦知足了。我弄這曲子,本就不是為了争寵邀恩,而是自己圖個開心。”
見小月又要說什麽,顧飛飛急忙接着說道:“我知你肯定要說我不争氣了,但在你面前我也沒必要說些謙辭,此番皆是我的肺腑之言。”
顧飛飛話已至此,小月長嘆一口氣,說道:“只要娘子你覺得好,我便不再說了。”
這樣的生活好嗎?也許好吧。衣食無憂,每天都生活在這風景怡然的園子中,還可以譜曲寫詩解悶兒,別說和以前在青樓的生活相比了,就是和現代的日子相比,也是惬意了不少。
如果在沒見到李隆基之前,她或許每日就會開開心心地這麽生活下去,沒事兒還可以找美男李成器,飽飽眼福,但如今她是怎麽也開心不了。
顧飛飛心想,人如果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其它的東西給予得再多,也不會快樂,她想要的東西,恐怕只有自己心裏愛恨交織的那個人才能給予。話說得再怎麽狠,可心還是很誠實地去想念某人。
已是八月入秋,天氣有些涼意,但顧飛飛還是在屋裏呆不住,晚間吃過飯之後,多會去宋王府中的水榭那裏。一來是為了涼快,二來她自來這裏以來,便發覺每天晚間都有笛聲傳來,臨水聽笛亦是她來此處的目的。
顧飛飛聽那笛聲有時靈動似百鳥歡鳴,有時哀婉似離人傾訴,有時蒼涼似跋涉邊城,有時清脆似斧擊玉磬。如此技藝高超,真是顧飛飛所未見的。
顧飛飛聽小月說,宋王李成器最是擅長吹笛,她估摸着吹笛的人十有八九就是李成器。本來她也想去瞧瞧那吹笛者,但害怕萬一吹笛的不是李成器,而是一個長得對不起觀衆的人,給自己留下了陰影。索性忍住好奇,每天聽着笛聲,想象美男宋王臨水吹笛時的風姿,亦是一件極美好的事情。
其實顧飛飛也不是刻意躲着李成器,無奈李成器以為顧飛飛深惡自己,想着自己本不喜歡勉強人,故而沒有再見她。兩人就這樣毫無交集地過了将近半個月。
一日,顧飛飛和小月在府中閑逛,聽到了斷斷續續的樂聲,估摸着李成器應該就在那裏。想着自己畢竟在宋王這裏吃吃喝喝,沒有不見主人的道理,遂打算和李成器打個照面。
哪知自己到了那裏,正見李成器在諸多女子面前,擁着一個女子手把手地教她彈箜篌[1]。當即十分厭惡,轉身離去。
Advertisement
邊走邊氣憤地想:“看小說以為古代癡情男遍地都是,如今看來古人的男人哪裏是情種,一個個是種馬還差不多!”
想到這裏,顧飛飛不禁“呸!”了一聲。小月被吓了一跳,忙問顧飛飛這是怎麽了。
顧飛飛皺眉說道:“沒事兒,不過是嗓子難受罷了。”說完,心想至此宋王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應由“男神”變成了“渣男”。
宋王的形象“崩塌”并不代表生活繼續不了,比起李隆基給她的傷害,這點事情根本算不了什麽。
轉眼到了中秋節,天上依舊升起了與現代一樣圓的月亮。但是,唐朝人是不過中秋節的,這在她穿到唐朝的頭一年就知道了。
唐朝人不過,并不代表顧飛飛自己就不過了。在這一天,自己特意和廚房要了餅子當作月餅。唐朝的餅子多是通過模具弄出各種形狀,比現代的月餅還漂亮。
等到了月亮上來的時候,她便将一小案幾搬到院中,放上“月餅”和果品,坐在胡床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東西,等到不占嘴的時候,便給坐在自己旁邊的小月講故事。
一開始,顧飛飛講的是嫦娥奔月之類的古老故事,後來幹脆給小月講起了自己看過的一些小說。無奈說得太久,小月困意來襲,遂打着哈欠說道:“娘子講的故事真好聽,不過小月困得不行了,要去睡了。”說完,沒等顧飛飛答應就回屋睡覺去了。
小月犯困,顧飛飛卻是清醒得很,等小月走了,便一個人坐在那裏靜靜賞月。見到天空這輪明月,不禁回憶起往年中秋節和家人過節賞月時的情形,眼淚不由自主地簌簌落下。
心想,自己在唐朝這般難過,卻還不知少了自己的中秋節,家人又是怎麽度過的。想到《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裏寫道:遍插茱萸少一人,自己家裏人此時恐怕也是“共食月餅少一人”。自嘆道:“果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後有意模仿此詩,打算寫上一首《八月十五憶親友》。
回到屋中,見小月已熟睡,于是悄悄點了蠟燭,幸好硯裏有白日磨好的未幹的墨,便輕輕鋪開紙張,動筆寫道:
安能異鄉為故鄉,佳節獨自夜孤長。
文筆提罷重又置,中秋明月照寒霜。
全詩的意思是:我怎麽能把別人的故鄉當成是自己的故鄉呢,中秋佳節我獨自一人度過這漫漫長夜。我提起筆打算寫些東西,寫好之後又将筆歸到原處,然後看着中秋的那輪明月,照得大地如覆寒霜。
寫完之後,顧飛飛檢查了一遍,卻發現格律不符,不禁搖頭嘆息,正提筆打算修改時,卻又把筆重新放入筆格裏。心想自己本就是個現代人,這首詩也不是為了應付人的,幹嘛非得按照古代的方式去寫。于是心生倔強之意,最後直接卷了紙,将詩塞入詩筒中。
注釋:1.箜篌:古代樂器,形似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