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李茂敏的職位是工部員外郎,專管修船。他一個空降的漢人,照理來說是會遭到排擠的,可這個人可能是從底層混上來的,圓滑得很,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再加上他也算有後臺的,很快就在工部混了個如魚得水,對他造船之事也大有幫助。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第一艘戰船修造完成,福臨以及多爾衮親自前往查看。這艘船在福臨眼裏并不算什麽,可在清朝人眼裏已經是龐然大物了。福臨踏上甲板,見一切都是用木制的,船艙并不寬敞,兩邊有規律的凹槽,還有一些小洞眼。李茂敏介紹道:“這些凹槽內可以插入活動的刀片,而那些小洞裏,可以放箭,可以遮蓋上。”
多爾衮有些不解:“若是有人射來火箭,或者遇到火炮呢?”李茂敏指着船舷上一個個掩體道:“此處也可以架設火炮,或者可以安排神射手。”
福臨依舊不滿:“你将圖紙交給朕,朕再看一看。”
做為男孩子,福臨當年是喜歡各式各樣的軍艦的,只是不是專業的,時間也久了,一時什麽都想不起來。現在看到實物,久違的記憶裏似乎有些什麽東西冒了個頭,他需要一個人慢慢的梳理一下。
根據李茂敏的冊子,有一種龜船,是前明幫助朝鮮的時候所用。渾身覆蓋鐵片,又帶着刺,根本無需其他的,只要開到敵方陣營裏橫沖直撞就夠了。李茂敏最想複原的也是這種戰船,可是現在戶部的經費緊張,并沒有多餘的錢來做這個,而且,建造這種戰船,對生産力的需求非常之大。
或者,可以先建造一些木制的,普通的船,然後再緩緩圖之。福臨想了想,又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宣了李茂敏進來,拿條子給他看。
李茂敏看了片刻後,道:“皇上果然聖明燭照。運輸物資的小船用皮子圍上,的确可以掩蓋敵方的弓箭;且豬尿泡這種東西灌了空氣,也是能救人一命于水中的。只是,這灌好了氣的東西挂在船上,太過明顯了。”
他說得很委婉,福臨想了想,也的确是這樣,便道:“朕也是看一些古書上是這麽寫的,既然不妥,你再思索一些更好的法子吧。”
李茂敏答應了,又提起了想要建造龜船的心思。福臨道:“此事容後再議。”
錢錢錢,錢是個大問題啊!福臨再一次的為朝廷的經濟情況發愁了。他也很想造龜船出來啊,他也很想訓練水軍出來啊,可是,錢在哪裏呢?
八月的時候,運河決口,他免了靈丘、城武等七個州縣的賦稅;九月的時候,又免了鳳陽、寧遠等三地的賦稅,十月的時候,免了蔚州、甘州、涼州等地的賦稅。現在是十一月,堂邑等地的災情已經彙報上來了,不出所料的話,依舊要免稅。
還好,今年江南一帶豐收,廣西那裏,因為有尚可喜等人的鎮守,收成也都不錯,再加上國庫之前搶來的好東西打底,就算免了許多地方的賦稅,還是略有盈餘的,只是這些盈餘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一是八旗兵丁的軍饷。日子安穩了,八旗一個接一個的娶老婆納小妾寵通房,生的孩子也多了起來,都是一落地就有收入的人,對朝廷來說,就是一筆極大的支出。
二是各地的軍費。尚可喜耿繼茂吳三桂等人花費甚大,還好現在鄭成功忙着在澳門和葡萄牙人扯皮,沒空搗亂,不然又是一個不小的費用。
三是皇宮的修建。李自成的那把大火太過厲害,現在的宮殿只是修好了一些要住要用的地方,更多的地方還是等着重修的。動土挺麻煩的,又要找好日子又不能吵到宮裏諸人的休息。還好現在後宮人數少,修建的速度還算快的。
Advertisement
果然,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福臨在紙上劃拉着:想要富,先修路。商貿才是來錢之道。可是,現在的中國是一個農業型國家,若是商人利重,自然會有人放棄農桑前去經商,其中的度不好把握。
還有,對外貿易也要開展起來了。荷蘭、葡萄牙為了澳門争來争去,還不就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他們有海軍做後盾,這裏卻沒有……
不對,福臨忽然想到,民間還是有不少走商船的,這些人難道不可能不帶一些會武之人護衛,就算是海盜出身也好,不正是天生的水軍嗎?
想到就要做到,福臨立刻傳洪承疇和希福入宮,商讨此事。洪承疇思索片刻道:“此事可行。只是那些人都是草莽,規矩上面定有些疏忽,還是不要封得太高,以免出事。”
希福卻道:“如此,出海商旅也算是有了軍隊護送,倒是硬氣了不少。只是,若有進益,只怕那些人又要奪人口糧了。”
希福說的便是滿洲大姓們。雖然福臨重用漢人,可滿洲大姓還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穿插在六部之中,輕易動不得。八旗之人不能經商,不能務農,光靠着那些俸祿又不能維持生活,自然就要想着其他的門路來生財了,仗勢奪人鋪子之類的事情,也發生過不少。
福臨問道:“洪大學士可有高見?”
洪承疇回道:“此時天下已定,或許,可以慢慢解散八旗,讓八旗子弟也如百姓一般,依靠科舉晉身。”
此話一出,希福大驚失色:“洪大學士所言差矣,八旗乃國之根基,根基不穩,則國本不穩啊!”
福臨點點頭,這個時候解散八旗做得太過冒進了,他有的是耐心,可以等。只是,慢慢讓八旗人心動搖倒是可以的。
順治十二年十二月,攝政王接見了幾個商戶,其中便有在江南數一數二的羅家,以及兩廣一帶的首富沈家。
接着,又有幾處海盜投降,皇上大喜,封他們的首領為參将,這些人自然也都由盜匪變為良民。身份一轉變,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總是要來沾點光的,雖然質素良莠不齊,海軍的數量倒是多了起來。多爾衮下了命令:倭國盛産白銀,他們的女人和中原的也不一樣,他們老是來搶我們,我們也去搶搶他們呗,得錢得女人啊!放心,你們是正規軍,有國家給你們做後盾呢,搶來的錢只要上交三分之一給國家,剩下的都歸你們自己。
做了正規軍還能當強盜,那簡直是太爽了。海盜們不用吩咐,呼朋喊友的,跑去搶劫玩了。本來倭寇就被鄭成功的軍隊打破了膽子,這下又有海盜殺到他們的老巢來了,哪裏還有心思跑出去反劫殺,只是盼着這些海盜早走早好。偏偏海盜們又殺出了甜頭,有一個姓瞿的便在島國留下,自己圈了一大塊地,自己給自己封了王。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皇帝這一招将海盜們禍水東引,沿海的軍民以及出海做生意的都省心不少,當年京城的舶來品便成倍的增長。同時,還來了許多黃頭發綠眼睛的外國人,基本都是傳道士,來傳道的。
這天無事,福臨便想着去攝政王府上蹭飯,順便還撈上了皇後,皇後也順手,将在坤寧宮玩的福全帶了去。多爾衮看到齊嶄嶄站在面前的一家三口,連話都不想說了:皇上小時候跟個小大人一般,怎麽年紀大了,反而鬧起小孩子脾氣來了?這是幹嘛?串門?
皇帝皇後皇子都來了,攝政王也不得不接待,只是說出來的話卻不大好聽:“叔父現在老了,也沒有什麽進項,一年就靠着兩千兩的俸祿過日子,皇上也不怕吃窮了我。”
福臨聽得一笑:“那我們便去京裏的仙客來用膳吧,朕請客。”
多爾衮白了他一眼,仙客來是攝政王府的産業,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說來說去還是要吃大戶:“走吧,早晚有一天,叔父的家當要敗在你手裏。”
一行人帶上多爾博,還有一衆侍衛,浩浩蕩蕩的去到仙客來。福臨毫不客氣,點了一桌子菜,也悍然打破了“食無言”的規矩,飯桌上不停的給多爾衮和皇後夾菜。多爾衮是習慣了,皇後卻是第一次看到這叔侄二人私底下的樣子,驚訝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不過她好歹也做了這麽久的皇後,只是驚訝片刻,便照顧起了兩個孩子,不去打擾叔侄說話。
“放下心了?”多爾衮沖皇後的方向微微一點頭,福臨便明白了他說的什麽意思,笑嘻嘻的回道:“放下心了。”
他們叔侄的關系密切,并不是一件隐秘的事情,只是,在旁人眼裏,攝政王一味求全,才能換來如今的悠閑生活,都認為皇帝心裏對攝政王都是有所忌憚的。福臨和多爾衮也順着他們的意思,兩人在明面上只是保持一般的禮儀,私底下的親如父子卻是瞞着人的。
現在皇帝帶皇後出來,可見皇後在他心裏已經榮升為自己人,多爾衮喝一口酒,仿佛在皇後身上看到了多年以前玉兒的影子:科爾沁的姑娘,果然都不可小看。
皇後全然不知那兩個男人将話題扯到了自己身上,而是一心看顧着多爾博和福全兩個孩子。多爾博十歲了,正是充小大人的時候,平時家裏只有他一個孩子,見到了福全,還是自己的皇侄子,頓時有一種“擺叔叔架子”的感覺,和他說個不停。福全也是一個人玩慣了的,忽然見到一個自稱“會耍鞭子會騎馬會爬樹會抓蝈蝈”的好厲害好厲害的大哥哥,立刻對他充滿了崇拜,纏着他問東問西的。
“看,那個人好奇怪,頭發是紅顏色的!”孩子畢竟坐不久,很快就跑到窗口去玩,福全指着下面路過的一個人好奇的叫着,“哥哥快看,這是怎麽回事啊?”
“要叫叔叔。”多爾博先是糾正了他的口誤,也将腦袋伸出去看,然後鄙視的看了福全一眼,“那是羅剎和尚,來京城建和尚廟的。”
“咦,羅剎也有菩薩嗎?”
“有,羅剎的菩薩還是男人呢,穿長袍子,光着腳。”
“哥哥知道得真多。”
“要叫叔叔。”
兩個孩子你來我往的商議了一通,最終決定想去看看羅剎的和尚廟,手拉手的跑來找各自的老爹。福臨看一眼皇後,見她臉上也寫着好奇,便答應下來,囑咐道:“你們不許頑皮,看到什麽也不許大驚小怪。”
兩個孩子使勁點頭,紛紛表示自己是很乖的。于是,這一行人又往教堂走去。他們去的自然是湯若望的教堂,湯若望喜出望外,親自領着給他們介紹教堂的種種。皇後看着這些壁畫,基本都光着腳,有的露出了肩膀,聖母圖甚至還露出了半個乳/房,完全不适應,低低的道:“洋人就是不害臊。還将這些東西都帶到大清來,豈不是和喇嘛和菩薩們起争執?”
蒙古人大多信奉喇嘛,京城裏又是佛教盛行,皇後入鄉随俗,兩個都一起信了起來。聽她這麽一說,福臨忽然靈光一閃:宗教侵略啊,他怎麽沒有想到?別人可以派傳道士來宣揚天主教,他為什麽不能派人去宣揚佛教和道教?要讓那些人都信了佛教不殺生,也是極大的一件好事嘛!
“仁娜,你真聰明。”福臨見四下無人注意,抓住皇後的手放到嘴邊就是一親。
皇後頓時漲紅了臉,手擡着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只好狠狠的瞪了福臨一眼,福臨卻笑起來,自家皇後這種氣呼呼的樣子真好看。
一直分神關心着皇上動靜的湯若望卻悲催了:皇上,和皇後恩愛好歹也要看看場合嘛,這是在教堂啊!
作者有話要說:
感冒了,發燒,好讨厭,還要帶病上班,老板應該給我發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