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皇帝生下了長子,那先皇的阿哥們自然也不能再以阿哥來稱呼了。高塞、常舒和韬塞都封為輔國公,博果爾封為貝勒。寧格格生下皇長子有功,升為寧妃。而科爾沁知道了這個消息後也急了,派人送信給了布木布泰,布木布泰心裏有數,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大阿哥滿月的時候,名字定了下來,叫做福全,福臨覺得這個名字用漢語讀出來似乎是自己的兄弟一般,還好他們平時的通用語言是滿語。更何況,這個是多爾衮起的名字,寓意也不錯,福臨還是決定采用。
寧妃抱着孩子,笑得十分滿足。她們這三個格格一向不受寵,一個月頂多也就能分到一兩天,大部分時間,皇上還是泡在皇後的坤寧宮。還好她的肚子争氣,只要有了兒子,這輩子也就有了依靠。因此,寧妃的身上散發出一種母性特有的光輝,反而和平時的嬌媚打扮完全不一樣。
大阿哥生得白白胖胖的,頗為圓潤可愛,也不躲人,福臨伸手抱過後,他還沖着這個黃衣服的男人笑。寧妃更為安心了,滿人習俗抱孫不抱子,自己的兒子能夠得皇帝這麽一抱,那就是福分,今天這麽多人看見了,以後誰也不敢小看了他們母子。
福臨不了解這些女人間的小心思,只是單純的喜歡這個孩子,每天總要去看一看。這樣一來,鹹福宮的勢力大漲,寧妃手下的小宮女們走出去都比別人驕傲。
布木布泰看在眼裏,将兒子叫到了跟前:“額娘知道,你第一次有了孩子,自然是喜歡的。可是後宮必須要平衡,你這般寵愛寧妃,會冷了其他人的心。”
福臨一愣:“朕沒有寵愛她啊,朕只是看看大阿哥。”
布木布泰道:“你日日去鹹福宮,看在別人的眼裏,就是寵愛。之前額娘也不說什麽,可現在寧妃有些恃寵而驕。你想想,是不是有幾次你在坤寧宮的時候,她因為大阿哥哭鬧了而喊你過去?”
好像,是有這麽幾次。福臨也想通了其中的關鍵,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他以為後宮有太後鎮着,就不會出什麽事,現在看來,自己的态度才是決定後宮走向最重要的因素。
自此以後,福臨也收斂了許多,就算記挂孩子,也沒有像從前那般天天去看去抱,寧妃平息了下來,後宮又恢複了以往的平衡。
此時,尚可喜和耿繼茂的兒子已經同樣作為質子入京,除了鄭成功之外也沒有誰再大規模的鬧事,而鄭成功明顯被皇帝提出的條件忽悠了,現在一門心思的準備去打臺灣。
這種安穩的局面太可貴了啊!經過多年東征西戰,時時刻刻有人造反派兵鎮壓的情況後,朝廷上下都松了一口氣,就連時不時的天災都不放在眼裏了。立刻,就有拍馬的人呈上了折子,希望皇帝可以稱“聖”,語氣非常誠懇:皇上,在您統治期間,我們大清統一了中原,還平定了李自成等賊寇,最重要的,是您還年輕啊,以後的成就讓人想都不敢想。和您相比,武皇帝和文皇帝算得了神馬啊,歷史上也就只有李世民可以與您相提并論了,您要是不稱聖,全國人民都不會同意,大臣們更會寒心啊!
福臨嘴角抽搐着丢下這封折子。不得不說,對一個皇帝來講,自己的功勳被人承認是件很有滿足感的事情,可是他更清楚,一統天下不是他的功績,是屬于多爾衮的。而且他也絕對比不上十三副盔甲起兵的努爾哈赤以及有雄才大略的皇太極。福臨暗自警惕。人是很容易被誇壞的,也很容易自大。坐在他這個位置上,已經不是一個兩個誇他的問題,而是幾十個人的誇獎,他一定要保持內心的清醒,否則很容易被弄得自我膨脹,好高骛遠起來。
第二天,皇帝在朝堂上表示,嚴格禁止奏折文件或者私底下将他稱之為“聖”,并取消請安折子,還制定了折子的規格。開頭直接寫明事由,每件事情單獨一列,不許再有任何歌功頌德的廢話,否則一概不加處理。
此話一出,大臣們都面面相觑。其他的還好,請安折子是為了讓皇帝能夠記起他們啊,例如說有的官員丁憂,如果沒有請安折子的維系,三年後皇帝哪裏還曉得他是哪根蔥。還有那些歌功頌德的話,也不是他們想寫,有時候有的事情太嚴重了,只好用這種話來粉飾一下。可皇帝這個說法沒有錯,怎麽聽怎麽是個勵精圖治的樣子,想要去誇一誇嘛,他剛剛又講過不許誇,沒辦法,衆臣只好附議,并集體将眼神放到希福和洪承疇身上:你們是滿漢大學士哦,皇帝的想法我們是沒有辦法違抗的,就靠你們了!
被寄予厚望的兩人也一腦門子黑線,心裏都把範文程罵了一通:本來這種事情是三個人分擔的,你小子說辭官就辭官,留我們兩個人,壓力驟增啊!還好,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叫做攝政王的生物的存在,找他去!
Advertisement
攝政王出馬,一個頂倆。皇帝下的明旨上,雖然也不允許那些歌功頌德的廢話,對請安折子卻只是采取了抑制的手法,并沒有完全取消。之前多爾衮攝政的時候,朝臣們都對他的專權跋扈有些意見,現在看來,有攝政王真好啊,他們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沒有想到,第一個響應皇帝這個寫折子新方法的人是濟爾哈朗。濟爾哈朗上了一封長長的折子,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表示錯不可恕悔不當初。他也不提任何要求,只是把自己的軟禁生活給描述了一遍,要多慘有多慘,又說自己日日悔恨,早就病入膏肓,估計活不長了。
“他這是為了子孫啊。”多爾衮長嘆一聲。可能是年紀大了,他的心也軟了許多。想起當年濟爾哈朗的所作所為,雖然依舊不能原諒,可孩子們似乎是沒有錯的,但若是要原諒他們,不管是多爾衮還是福臨,都過不去心裏的那道檻。
許久,福臨才開口:“将濟度扔到軍中吧,若是行就做個參将。就放在五哥那裏。”
經過太醫的精心調養,又加上皇帝的“五哥你可要快點好起來朕還等着你幫忙做事呢”這樣的催促,碩塞的身體奇跡般的好轉了。到底是年輕底子好,休養了一陣後,又可以活蹦亂跳了。福臨幹脆扔了個任務給他,讓他去訓練新兵。這種兵并不是八旗,而是第一批試點的服兵役者。這些人大多是沒有家庭牽挂或者是走投無路的,又有一把子力氣,來當兵還有軍饷拿,總比混日子強些。碩塞一開始并不給他們強化訓練,而是上政治課,保證他們的忠君愛國思想。
濟度被扔到那裏的時候,碩塞毫不留情的将他踢到新兵蛋子營裏面,一起去上政治課先,濟度也不敢違抗,跟着新兵蛋子們擠了一個多月後,精神面貌倒是大為不同。
此外,皇帝還下了诏書,在京城設立民間信箱,若有冤情可以直接将狀紙投入信箱之中,信箱鑰匙由專人保管,裏面的內容會上達天聽。至于各級官員,在京七品以上,在外知府或者副将以上,都能向皇上上折子,将兵民疾苦一一道來。
南書房與皇帝的工作量幾乎是翻了個倍。他們一忙,京城的官員們也跟着忙亂起來,接着又有科舉之事,福臨恨不得将一天掰成二十四個時辰來用。這樣一來,他自然就沒有精力再去後宮玩什麽“雨露均沾”,每天忙到很晚,然後直接往坤寧宮跑。寧妃和另外的兩個格格,除了在慈寧宮請安的時候,幾乎就見不到皇帝一面,只好整天的磨在慈寧宮,希望能夠合了太後的眼緣,能讓太後在皇帝面前說幾句好話。
後宮人少,宮務相對也輕省一些,布木布泰已經将一些事都轉給了皇後去做,自己只是攬個總,平時沒事就逗逗小阿哥,或者等多爾衮進宮後,兩人說些悄悄話,倒也輕省。可這次一個妃兩個格格一有機會就膩在這裏,沒事就派人來表表孝心,布木布泰知道,她們是着急了。其實她自己也着急,皇宮裏只有一個孩子,太單薄了,也勸了兒子多往後宮走走,可福臨只是一個“累”就足夠讓她心疼半天的了。
想來想去,還是這些格格們不好,不能伺候好皇帝,難怪皇帝不寵着她們。另外,皇後這麽受寵,怎麽還沒有身孕呢?這樣不行。布木布泰決定,另外再找幾個可心的進來。
所以,當多爾衮看到一桌子的畫像時,都快笑岔了氣:“玉兒,你的兒子你還不懂嗎?你越是給他塞女人,他越是不高興。”
布木布泰道:“我不管,我只想着要多抱孫子,不行嗎?”
“行行行,”多爾衮在她面前只有聽話的份,“不過,皇帝最近真的挺累,你若是再逼着他,孩子怪可憐的。”
“我才可憐呢!”布木布泰橫了他一眼,“到現在了,只有一個孫子抱。福全多好玩啊,都會喊人了,若是能多幾個這樣的孩子,我就算死了也開心。”
“說什麽死啊活啊的,”多爾衮上前摟住她,“若是被福臨聽到了,又要念叨你。”
兩個人正有一句沒一句的扯着,就見蘇茉兒開心的進來,草草的行了個禮:“禀太後,攝政王,厄音珠格格有喜了!”
“真的?賞!”布木布泰猛的坐直身子,臉上的歡喜怎麽都遮掩不住。晚上的時候,福臨在坤寧宮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小蘿莉看着身邊熟睡的丈夫,摸着自己的肚子,再一次失眠了。
作者有話要說:
苦逼的小溪又跑去出差了,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回來,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存稿箱君,我好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