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多爾衮說到做到,嘉定一事果然由福臨全權處理,他一點都沒有插手。
一開始,事情還是發展得很順利的。多铎拿下了李成棟,又發了安民告示,騷動的百姓也平靜了下來,也有說清軍的好的。李成棟的殘部也被分散了,面對絕對的實力差異,也沒有誰有這個膽子說是造反。問題出在将李成棟和幾個副将游街示衆的時候。
百姓群情激奮,大有吃了李成棟等人的肉下去的架勢。福臨的命令是淩遲,到那天的時候幾乎全嘉定的百姓都跑出來看,于是就出事了。
就在百姓圍觀得歡樂,扔臭雞蛋爛菜葉的時候,有幾個受害女子的母兄跳了出來,狠狠的踹了李成棟幾腳,又揍了他幾拳。這下捅了馬蜂窩,受害百姓的憤怒是無法抑制的,他們如潮水一般湧了上來,官兵控制不住,發生了踩踏事故。
李成棟等人根本沒有挨到淩遲就被活生生的踩死了,甚至連押送他們的官兵也遭了池魚之災,百姓傷亡也很慘重,報上來的名單裏,死亡二十七人,重傷兩百餘人,輕傷不計其數。
多铎很是有些幸災樂禍的将彙報傷亡情況的折子遞了上去,他早就得知處理此事的是小皇帝,心裏很是不服。多铎很有些少數民族的殺氣,在他看來,這些百姓都該殺,偏偏小皇帝還不願意,哥哥還聽他的,真是太讨厭了。
所以,多铎并沒有很好的處理這場踩踏事件,而是放任不管,反正天塌下來有小皇帝呢。
福臨看到折子的時候,腦子裏蹦出了一系列的步驟:派地方官員第一時間協助治療傷員,撫恤死者家屬,朝廷可以撥款,也可以撥藥;做好事故調查,找出幾個替罪羊懲罰一番;再發安民告示,消除事件的不良影響;更重要的是,暗中查探當時是否有反清之人作祟,殺之。
想到便做到,福臨拿起紙筆,将思路大概的寫了下來,又仔細修改,确定沒有漏洞後,便叫人宣攝政王進宮,自己又另取一張紙,開始拟撥款金額,以及從什麽地方挪用這筆錢。
朝廷現在還算比較富有。清軍打仗,一向是要搶掠的,從上到下一個個都富得流油。朝廷自然也會收取一定的孝敬,更何況攻入北京城後,明朝皇宮裏大部分珍品都歸了福臨的私庫。所以,清廷不缺錢,多铎應該也不缺錢。
誰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是塊寶地。南京城很窮,并不代表攻下南京的清軍很窮。更何況還有地方上的孝敬,多铎現在應該是個大土豪。可這個大土豪居然跟中央伸手要錢了,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福臨眼一閃,吩咐小華子:“速速給朕搬個火盆進來。”——這份底稿,不能留。
小華子動作很快,福臨将兩張紙燒盡後,他又迅速将火盆挪了出去。剛剛安頓好,就聽得有人來報,攝政王到。
“叔父,朕闖禍了……”
多爾衮進來的時候,看到的便是寶貝侄兒站在那裏,一手扭着衣角,滿臉的沮喪,見他進來,眼裏閃過期盼的光。
多爾衮早就收到多铎的信,知道小皇帝定是為嘉定之事擔憂,卻不說破,而是快步走上前,草草的行了個禮,道:“出什麽事了?告訴叔父聽。”
Advertisement
福臨便一五一十的将嘉定的踩踏說了出來,然後着急的看着他:“叔父,朕只是想平息民憤,不想有這麽多事情發生的。”
多爾衮看着他的眼,見他不似作僞,便笑道:“這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叔父會派人處理。”
“真的?”福臨兩眼亮閃閃的,“叔父教朕。”
“好。”多爾衮便拉着他坐下,開始給他講解出了這種緊急情況後該如何處理,又舉了一些例子,如武皇帝努爾哈赤時曾有奴隸暴動,在寧完我的建議下,武皇帝并沒有一昧的殺戮,而是分化了奴隸的內部,讓他們自取滅亡。福臨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抛出兩個問題,多爾衮也很有耐心的給他解答了。
最後,多爾衮拟定了一份差不多的處理方案,不同點就是朝廷不撥款,讓多铎自己掏腰包去。
只有多爾衮才敢這麽寫啊,若是自己這麽要求了,多铎不鬧事才怪。小皇帝看過之後,崇拜的擡頭:“叔父真厲害,一下子就把朕的難題解決了。”
多爾衮心裏得意,這些天對福臨産生的疑心去了十之八/九,臉上卻不顯,笑嘻嘻的:“皇上還小,等過了幾年皇上親政了之後,自然會比叔父做得好。”
這是多爾衮第一次在他面前提起“親政”二字。福臨臉色一變,扯住他的衣袖,神色有些着急:“叔父的意思,朕親政以後,你就不管朕了嗎?”
“怎麽會,叔父一直陪着皇上可好?”見福臨對親政并不感興趣,多爾衮高興了,“就算皇上親政了,叔父也會幫着皇上的。”
這話說得不中聽,可福臨依舊無知無覺,反而很是雀躍,大力的點了點頭:“那就好。有叔父在,朕才放心呢!”
嘉定的事情就這麽被遮掩了過去。多铎從軍中掏了腰包,轉頭便抄了李成棟的家,一進一出反而賺了。倒黴的李成棟的家人,統統被拉了出來,男的殺掉,女的充作軍妓。嘉定百姓見清軍還算是公平,也歇了反抗的心——老百姓都是一樣的,你不來殺我搶我,我也不會去惹你。倒是多铎暗中抓了幾個所謂前明的餘黨,當衆砍了腦袋。
洪承疇去到了南京,換多铎大軍回朝,福臨親自郊迎。旌旗招展,多铎身着明亮的甲胄,騎着高頭大馬,英武帥氣。他縱馬來到福臨面前,利落的下馬施禮,福臨親手将他扶了起來:“豫親王辛苦了。”
多铎道:“為皇上,為攝政王效勞,奴才不敢言苦。”
福臨又背了一長篇的官面文章,來稱頌多铎以及大軍的功績,大軍山呼萬歲。不得不說,這種場景實在太過震撼,福臨只覺得自己渾身的鮮血都沸騰起來。大軍入京,國庫一下子又裝了好多東西。不單單是福臨,整個京城的上層建築幾乎都在分贓。
江南一向富庶,女人也大多柔媚動人。多铎帶回來的不單單是財物,還有被栓成一串串的從十幾到三十幾歲的女人。送給多爾衮的當然是兩個絕美的,其他的人,例如阿巴泰、博洛、滿達海等人也得到了美女,就連代善都分到了幾個,只有濟爾哈朗和索尼一無所獲。
這是在幹什麽?小玉兒看着兩個絕色的美女,眼角直跳。
不得不說,多铎的審美觀還是很好的,兩個美女一舉一動都帶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溫柔,優美得如同一幅畫一般。小玉兒咬牙:說實話,這兩個女人比宮裏的布木布泰都美上幾分,要是讓多爾衮看見了再動心,自己會落到什麽樣的地步?
于是,當多爾衮回到家中時,看到的便是兩個嬌弱的美人頭頂着水盆跪在廊下的景色。他一皺眉:“這是怎麽回事?”
小玉兒哼了一聲:“這兩個奴婢對我不敬,我這是小懲大誡。”
兩個美人是多铎特意給多爾衮留下的,雖然貌美,卻沒有人碰過。她們一路上見到太多清軍随意j□j女子的景象,受到了不小的驚吓,深知自己能夠逃過一劫靠的就是這個攝政王。現在見到真人了,忙調整姿勢,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攝政王看,以求能活命。
小玉兒見此景卻更是火冒三丈,一腳便将其中一人踹倒在地,水盆掉落,那女子身上衣衫盡濕,将優美的曲線勾勒出來,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
多爾衮大為頭疼。禦史吳達彈劾馮铨,還将孫之獬扯了進去。馮铨和孫之獬都是他寵愛的漢臣,可小皇帝這次卻很偏向吳達。要妥善的處理這個問題已經夠忙的了,多铎回京後分贓不均,引發下四旗的不滿;科爾沁蒙古上書,吳克善決定親自入京道賀;皇太極孝期快結束了,禮部又面臨着一連串的婚慶大事,要提前做準備;別忘了還有一成不變的百姓反清活動。多爾衮都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兩半來幹活了,這些天連布木布泰那裏都很少去,哪裏還有空去應付美人。可他一回家,小玉兒便這樣給自己添亂,還有兩個情意綿綿的女人,他簡直快被煩死了。攝政王格外想念宮裏的小侄子,起碼在侄子那裏,沒有麻煩的女人。
他沒有想到,他的小侄子現在也遇到了一個關于女人的問題。福臨得了不少好東西,自然也分給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們。阿圖已經十六歲了,一出孝期就要出嫁,福臨忙着從那堆寶貝裏面給姐姐找嫁妝,看着什麽都好,不由得忘記了時間,等小華子提醒的時候,發現日頭都快偏西了。
“怎麽不早些喊朕?”福臨遷怒的瞪了一眼小華子,這麽一耽擱,他當天的讀書寫字計劃就會推後,時間太緊了。
小華子趕緊請罪:“奴才萬死!”——明明之前提醒過一次的,您小人家理都不理我,現在卻怪我的不是,太監難當啊!
“算了,算了,朕也不要你死。”福臨看看天色,“叫禦辇吧,會快些。”
小華子連忙讨好的笑:“皇上,奴才認識一條近路,到乾清宮很快的。”
“哦?”福臨相當不喜歡乘坐禦辇,聽他這麽說倒來了興趣,“還不快帶路?”
“嗻~~”小華子拖長了聲音應着,頭前領路,帶着福臨和侍衛們沿着內庫旁的一條岔開的小路往前走。
福臨一邊走一邊也在考慮着吳達彈劾的事情。他的确是想要整治馮铨,可現在似乎不是時候,他又不想讓這個人輕飄飄的脫罪,如何去做便是個大問題。
皇帝在思考問題,跟從的人自然也安靜不敢出聲,這時忽然從不遠處假山後傳來的一陣陣奇怪的聲音便顯得格外刺耳。福臨被打斷了思路,一皺眉,制止了身邊的侍衛。有幾個尖細的男人的聲音,還有女子的哭泣和求饒,福臨輕手輕腳的走了過去,探頭一看,卻傻了眼。
地上跪着一個衣冠不整的宮女,而她身邊則是圍了三個太監,在她身上亂摸,嘴裏還不停的冒出種種污言穢語。那女子滿臉是淚,不停的求饒,卻毫無用處。
不堪入目。福臨猛的回頭,沖小華子使了個眼色,随手指了幾個侍衛跟着,自顧自的轉身離開。小華子吓得臉都白了。這條路是他提議走的,卻讓皇上看到了這種景象。皇上年幼不知,可太後不是吃素的啊,要是讓太後知道,自己的小命絕對不保啊!
小華子咳嗽一聲,帶着剩下的人大搖大擺的走過去。他跟着福臨的時間最長,自然知道皇帝這是生氣了,他一定要将此事處理好,他很清楚,他家看着溫和的小皇帝,內裏可沒有這麽好說話。
作者有話要說:
吳克善要進京,靜妃要來了,不過她此時還是小蘿莉,我家男主是個很正常的木有戀童癖的男人,一見鐘情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