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露鋒芒
回到未央殿的時候,宮門外東帝身邊的張公公早已在等候,他滿臉焦急之色,似乎已等了許久,見到東惜若從轎中出來,他快步上前禮拜。
“奴才參加公主,陛下口谕讓公主立刻去興慶殿。”
興慶殿?
東惜若驚訝,興慶殿歷來是父皇會見大臣的地方,如今天色已晚,父皇這般急着召見她,難道與和親一事有關?
可她記得,上一世父皇壽宴之後,并未召見她,莫非是因為一開始她便改了事情發展的緣故?
東惜若心中一邊想着,一邊說:“公公稍等片刻,待嬷嬷換了肩輿便去。”父皇雖寵愛她,口谕見他時與太子同等,可坐軟轎,可今時不同往日,上一世離妃母女便拿此事大做文章,百般诋毀自己,以致于不明內情的民間百姓乃至他國都議論她目無尊長驕縱跋扈。
這一世,她萬不能再出差錯,讓東音嫆鑽了空子捉她的小辮子。
很快,李嬷嬷便準備好了肩輿,東惜若攙着嬷嬷的手坐上,随着張公公往興慶殿去。肩輿一路行約莫一刻鐘後就到了興慶殿的外門。
待她下了肩輿,高公公連忙引她進去。到了議事的殿中,東惜若發現殿中早已站了兩人。
一人是丞相樓平,已近花甲之年,另一人竟是戶部尚書蘇允。
還未拜見,東帝便滿臉慈愛地向她招手:“若兒,不用行禮,過來坐到父皇這邊來。”
東惜若依言坐在東帝身邊,撒嬌軟語:“父皇召兒臣有事?”
東帝似有難言之隐,拍拍她的手,忽然就輕嘆了一聲。
“若兒,此次父皇壽宴,三國臣使不遠千裏來賀,實為提和親一事,可是我東國只你與音嫆二人兩位公主。而今晚的壽宴之上,音嫆的名聲盡毀,她母妃又這般不知羞恥,已然不能和親。如今,便只剩若兒你了。”他話語一頓,心中極為不舍,“可是父皇舍不得,自古和親公主素來都沒有好下場,父皇不想你只身犯險。所以,召了樓相和蘇尚書連夜商談此事。若兒心中是如何想的?”
東惜若微露笑意,說道:“兒臣年幼,又是女流之輩,向來不谙政事,所以兒臣想聽一聽樓相和蘇大人二人的意見。”
東帝點點頭,對樓相道:“樓愛卿,将你的想法與公主說一下。”
Advertisement
“微臣遵旨。”樓相彎腰一拜,緩緩說:“縱觀當今滄瀾大陸四國鼎立的局面,北**政最為強盛,素以骁勇善戰聞名,南國和西國實力相當,我東國經濟雖最繁盛,但軍事實力也最薄弱。蠻夷部落毗鄰我東國而居,近年來時常侵我東國邊境,擾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微臣認為長公主該和親北國,可助我東國一舉消滅蠻夷,以除外患。”
“陛下,樓相此話差矣。”蘇允忽然開口,言語間并不贊同,“自古和親只是暫時的和平相處,以結秦晉之好,我東國不管和哪國和親,必定和其他兩國結敵。西南兩國若是和蠻夷勾結,聯手攻打東國,就算我們有北國相助,也不見得能全身而退,蠻夷善戰好鬥,不亞于北國。”
他話語一頓,最後道:“所以微臣認為長公主不應和親,即便和親,也不應是長公主。自古和親,真正以皇室公主者,寥寥無幾。陛下可以宗室之女,或者他人之女,名為公主和親出嫁。且不說南國太子和西國太子都已有太子妃,即便是嫁給北國年僅八歲的小皇帝當皇後,也委屈了公主。”
東帝沉思片刻,點頭:“兩位愛卿說得都于情于理。”接着轉臉問東惜若,“若兒心中是如何想的?”
東惜若起身,跪下深深伏地,語氣堅定:“父皇,兒臣不僅是您的女兒,更是東國的長公主,兒臣豈能因為一己之私而不顧東國大局安危。所以,兒臣請旨和親。”她擡起頭來,“但懇請父皇給兒臣三年的時間。”
三人驚訝,卻不同的神情。樓相訝異于東惜若如今的氣度,他在朝為官幾十年,已是朝中元老,自然見過幾次東惜若,哪裏有今日這般華貴的大氣之态。
而蘇允只為官兩年,東帝的壽宴之上,他是第一次見這個傳聞中怯懦膽小,單純善良的無鹽長公主。蘇允每每聽朝中的官友提及這位公主,心中便不屑的譏诮,實在是看不起這種空有身份卻愚蠢得要命的公主。如今一見,卻令他驚愕不已。
蘇允斂去眸中驚疑,波瀾不驚地靜立着。
倒是東帝,他萬萬沒料到東惜若的決定,原以為以她怕生的性子定然不會答應,更遑論請旨和親。然而,他忽然想到了什麽,臉色驀然微變。
東帝輕皺眉宇,只道:“若兒先起來,此事朕再想想。”
“陛下!”樓相連忙禮拜,急聲,“事關東國大局,請陛下三思。”
蘇允見東帝神色隐隐有怒意,立刻向東帝一禮,緩緩說:“陛下,微臣聽聞樓相的孫女今年剛及笄,自古以來,以朝臣之女封公主之名和親數不勝數。樓相兩朝為官,無論身份還是名望皆超然,以樓相的孫女名以公主和親,想必其他三國也會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