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于專業醫生的素養,張遠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快。而且分不清中藥和草藥的人也多的去了。張遠看了看他包裹得厚厚的腳踝,然後才慢條斯理的問:“你帶病歷和片子了嗎?”
“只帶了病歷。”廖安和從衣兜掏出一本病歷遞給張遠。然後廖安和上下打量着這名儒雅俊逸的年輕醫生,在他印象中的中醫都是那種歲數比較大的老醫生。而且這醫生好眼熟,自己好像見過。他看了看醫生胸口的名牌,上面寫着:張遠。
張遠接過那本綠色的病歷本,再次感嘆還真是部隊醫院連病歷本都是綠的。他翻開那本薄薄的病歷本,病歷本上龍飛鳳舞比草書還草書的字體,無論多少次都看得他腦仁疼。張遠皺着眉頭看完主訴、現病史,當他看見患者姓名時,擡頭看了看病患左胸上的名牌:廖安和。
兩人幾乎同時開口:“安和(遠哥)?”
重生後的張遠知道自己初中畢業後家裏人就不會在出錢讓他繼續上高中。所以從他十一歲重生過來之後就一直在想辦法為自己籌學費。他家所在的大山裏有着許多野生的中藥材,這時村裏的人還不知道那些藥材的經濟價值。張遠每天放學之後都會到山上挖何首烏、百合,摘金銀花、野花椒等,并把這些偷偷積攢起來,周末帶到城裏出售。假期就撿蘑菇、燒野蜂窩到城裏去賣蜂蛹和蜂蜜,餘下的蜜蠟還可以用來設置陷阱捕捉貂鼠。
賣山貨得來的錢他都悄悄存起來,家裏人問,他就說在城裏花完了。家裏人只以為是十多歲的孩子貪玩亂花錢,頂多一頓好罵。盡管他十分努力,但想他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要用四年時間存夠高中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是有些困難的。
張遠記得上輩子他們家有個遠親就是靠倒賣中藥材起家的,最後還成為他們省的藥王,那人的醫藥公司還是全國醫藥連鎖前十強。而這個時期的中藥材地區差價還是很大的,上輩子因為自己很窮對那人起家的故事很上心,希望自己也有這樣的機遇,所以了解了一些,現在自己回到從前是否可以效仿他的發家之路呢?
于是張遠就動起了自己倒賣中藥材的念頭,他還記得那人開始起家的一個小故事,他從老家收購金銀花到省城藥材收購站出售,從差價獲取利潤。金銀花山裏多的是,但是要出量就得到各個村子裏去收購。
打定主意張遠放假時拿着學生證,花了10塊錢買了半價火車票坐車到了省城。了解了一番中藥材的回收情況和價格。那
個年代沒有GSP(注1)也沒有GMP(注2)藥材倒賣也不需要帶發票,操作靈活方便。
從那時開始,假期他就開始做起了倒賣藥材的生意,他先用自己存的錢到各個村莊收集藥材,然後坐火車運到省城出售。一來一往他存了不少錢,足夠他上高中了。
果然與前世一樣初中畢業後他考上了市裏的重點高中,家裏沒錢堅決不同意讓他繼續念書。最後三姨覺得他不繼續念書實在是可惜了,就把他接到家裏供他吃住,他自己出學費。
但是高二之後課業繁重,假期也時常補課,張遠沒有時間繼續倒賣藥材斷了收入來源。這樣下去他根本拿不出上大學的費用。
就在張遠發愁的時候他認識了廖安和。廖安和是張遠表弟李宏文的同學兼好兄弟,常和李宏文到家裏玩。一來二去年齡相仿的幾人就熟了起來。
廖安和家是軍人世家,家裏的男丁都是軍人。當他知道張遠的情況後,建議他報考軍醫大學。然後托家裏找了幾所不收學費,并且每月還發生活補貼的軍醫大學資料交給張遠。并告訴他這些學校都不是好考的,其中大部分名額都是內定的,只有極少數才是憑着實力考進去,要是張遠能考進去上大學費用就不用愁了。但大學畢業後10年內必須服從分配。後來他聽了安和的建議考上了軍醫大學。選科目的時,他想到重生之前自己那破敗身體,這次他不想從蹈覆轍所以選擇了中醫科。
“呵呵,遠哥沒想到你還真的當上軍醫了。”廖安和一直都挺佩服這個從山村裏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人。這是從小家裏就為他打點好一切的他無法想象的,所以在自己那時才讓家裏幫忙找了學校的資料給他。
Advertisement
“說起這個我還真要好好感謝你,要不是你提供的資料,我連有軍醫大學這種學校都不知道呢。”張遠說着站起身,來到廖安和身前蹲下身給他檢查患處。“我先檢查一下患處的情況。”說着他拆開廖安和腳踝上裹得厚厚的紗布繃帶。
“只是舉手之勞而已,我什麽時候才能好?”
“患處浮腫,但不是很嚴重,你也不用太擔心。”張遠的聲音低沉、渾厚,親和的語氣讓人聽着很舒服。“完全消腫需要四到五天左右。要想走路腳踝關節不疼至少需要三到四個月。”檢查完傷口,張遠重新把他腳上的紗布包好。
“那我這幾個月豈不是都要這樣了?”廖安和聽了,眉頭皺得死緊,靠着拐杖勉強行
走還做什麽都不方便,真是太糟心了。
“是。”張遠坐回自己桌前,開始寫病歷。“以前有沒有過敏史?”雖然病歷本上有些也寫了,但本着認真負責的态度,他還是仔細問了一遍。因為是認識的人,廖安和也耐着性子一一回答。
“就沒有辦法早點恢複嗎?”廖安和一想到現在狀況就十分煩躁。
“嗯,最近幾個月在飲食方面注意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應多吃些清淡飲食及能轉化為有機質骨膠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牛奶、豆類食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加強營養對骨折的愈合有一定的幫助。還有多注意休息,平時也多注意避免二次受傷,患處也要注意保暖。另外除了外敷的藥物,我還會給你開些內服的,這樣有利于恢複。”張遠一邊提筆刷刷的寫着,一邊叮囑。
“我不要吃中藥。”一聽張遠要給自己開內服藥,廖安和果斷決絕,中藥太難吃了。
張遠寫字的手頓了頓,繼續說到:“中成藥行嗎?”還真是個任性的病人。
“這個勉強可以接受。”廖安和點點頭。
“那建議你去買一個療程的恒古骨傷愈合劑服用,那樣可以恢複的快些。”
“好。”聽到這個可以讓自己快點恢複,他爽快的點頭。
張遠開好藥方,喊來一個小護士讓她去抓藥。在小護士去準備的時候兩人就坐在張遠的辦公室裏聊天。
“我看其它科室都是排着長隊,你這裏怎麽病人都沒有?真清閑。”廖安和進來半天都沒見有人來看病。
“我們醫院的設備和醫療水平都很先進,特別是創傷急救、眼科、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等都十分出名,周邊縣市的病人都會到我們醫院看病,所以西醫那邊病人是絡繹不絕。在西醫的光輝籠罩下,這些病人基本不知道醫院裏還有個中醫科。”張遠毫不在意的說着,其實這樣也不錯很清閑。
作者有話要說:注1:GSP是英文Good Supplying Practice縮寫,直譯為良好的藥品供應規範,在中國稱為《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它是指在藥品流通過程中,針對計劃采購、購進驗收、儲存、銷售及售後服務等環節而制定的保證藥品符合質量标準的一項管理制度。其核心是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來約束企業的行為,對藥品經營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保證向用戶提供優質的藥品。
注2: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縮寫,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業規範”,或是“優良制造标準”,是一種特別注重在生産過程中實施對産品質量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标準,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産過程、包裝運輸、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範幫助企業改善企業衛生環境,及時發現生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