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章節
……門……時,也……是三皈五戒……過……過的,故……故而,師弟一……日……在……在我……佛門中,也……是……要……受…………受持……戒律……一……日。”
真是為難了空說那麽長的一句話了,童辛都替了空覺得累了。
童辛做回想狀,“入門時,我有三皈五戒嗎?( ⊙ o ⊙)啊!難道是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子孫滿地那個?”
了空:“……”他真的很想收了童辛。
“……”觀清真人茫然地來回看着童辛和了空。
方丈等人念經的念經,數手指的數手指。
“不過,師兄說得對,我不該妄語。”童辛一臉真摯的看向觀清真人,“其實我師父他沒得腳氣,他……只是……痛經了。”
觀清真人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給噎着,“……痛經?!”囧。
方丈不悅地皺了皺眉,了空大師有些幸災樂禍地閉上眼睛默念經文。
“師弟。”方丈沉聲道。
童辛站起身來面向方丈恭敬道:“主持師兄。”
方丈的目光滿是嚴厲,看了童辛好一會都不語,讓本齋等人都不禁想為童辛求情了。
雖然童辛胡鬧了點,可相處這些時日以來他們都知道其實童辛并無惡意的,而且每每他胡鬧過後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讓一切變得越發的井然有序。
當本齋剛要開口時,方丈終于說話了,很鄭重,很嚴厲的,“還是得腳氣吧。”
“……”
了空大師從椅子上摔了下來,一臉的難以置信地看着方丈。
Advertisement
其他人則輕輕道了聲:“阿彌陀佛。”
觀清真人愣愣道:“……到底是腳氣還是痛經?”
童辛回頭看他,“你選一樣。”
觀清真人囧,“……”這也有得選。
當然,觀清真人再遲鈍也知道童辛和方丈這是在“婉拒”他要見覺悟大師的請求了,于是便直言道:“那勞煩師叔帶句話給覺悟大師。”
“行。”童辛這就爽快了。
觀清真人面色沉重道:“由于我派中出了叛徒,導致八門破九宮現。”
八門?難道說的是八門陣?
九宮?九宮八卦陣嗎?
妙真派中也有八門陣,而且從觀清真人的話中可知,只要破了八門陣就能激活九宮八卦陣。
難道當年師父所造的九宮八卦陣就在妙真派中?
也對,要說起奇門遁甲之術,怕是連武當派和全真教都及不上妙真。
而且妙真派一直都是只聞其名,不知其蹤的隐宗存在,還有什麽地方比他們派中更隐蔽的。
童辛瞬時斂盡懶散,“你怎麽不早說。”後看向方丈。
方丈點點頭。
“你跟我來。”童辛帶着觀清真人去見覺悟大師。
童辛和觀清真人剛走遠,了空大師便迫不及待地問道:“主……主持……師……師兄,我……我有一……事事……不……明,望……能……解……解惑。”
方丈知了空想問的是為何這般放縱童辛,宣了聲佛號後,“自二十八年前覺悟師叔皈依我佛後,歷任主持便口口密傳,但凡攸關覺悟師叔都茲事體大,不論是師叔或是師叔一脈的傳人皆不可妄加幹涉。”
聞言,衆僧不再言語。
童辛被打發了出來,觀清真人和覺悟大師在寮房中談了許久。
待到觀清真人出來時,就見童辛一臉憂國憂民的沉重,身前一把琵琶,童辛提腕指尖落下,輕輕一撥琴弦,一聲渾厚低沉綿遠悠悠。
童辛緩緩閉目似是在回味方才那聲的餘韻,卻倏然五指飛動撥弄琴弦。
聽聞琴聲,觀清真人驟然氣血沸騰,幾度失控欲要癫狂,所幸觀清真人功力深厚,每每都很險地壓制了下來,未入癫狂。
也幸得童辛這一曲短小精幹,很快就彈奏完了。
童辛的琴聲一止,整座少室山都松了口氣。
将童辛已睜眼看他,觀清真人趕緊過來,“師叔的琴聲果然是……”
童辛一擡手示意他不要說下去,“師侄莫要謬贊,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的琴聲雖然不能讓人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但也絕對是跟狗撓門似地。”
“……'觀清真人囧,心說果然很有自知之明。
後觀清真人又很客氣道:“師叔過謙了。不知師叔方才所彈可是《十面埋伏》?”
童辛淡淡地點點頭,道:“嗯,是《一面埋伏》”
觀清真人:“……”那你嗯毛啊。
童辛站起來,拍拍觀清真人的肩膀,“難道有師侄這知音,我決定再彈一曲八面……”
“埋伏。”觀清真人接茬道。
童辛一臉很失望地道:“枉我還以為師侄是深谙音律之人。世上哪有八面埋伏?”
觀清真人有些不服氣地問道:“……那請問,這一面埋伏又是什麽東西來的?”
童辛面不改色道:“就一面埋伏一面彈《十面埋伏》。”
觀清真人:“……”
“……那剛才師叔說要彈奏的是八面什麽?”觀清真人又問道。
童辛悠長道:“八面威風的《十面埋伏》。”
觀清真人囧囧:“……”
“罷了,罷了,說了你也不懂,外行。”童辛興致缺缺的,“你找我何事?”
童辛不提,觀清真人還真忘了,道:“覺悟大師讓你進去。”
看了樣覺悟大師的禪房,童辛道了聲:“拿着。”
觀清真人還以為童辛要讓他幫忙拿琴,剛伸出手,就見童辛遞給他一摞草紙。
“叫我一聲師叔,我又怎能不給點見面禮。”童辛很認真道。
觀清真人愣愣地看着手裏的草紙,“……”
“你拿去找本餘師侄,他絕對會那瓜果跟你換,你若是讨價還價一下,說不定他還拿茶葉跟你換。”說完童辛便走了。
觀清真人半信半疑的還真去找本餘了,讓他更想不明白的是本餘大師竟然歡天喜地的非要跟他換東西。
看着手裏換回來的東西,觀清真人問本餘道:“草紙為什麽能頂銀票使了?”
本餘不愧是出家人,說出的話都那麽具有禪意,“……如果哪天你上茅房沒草紙只有銀票時,你就會明白了。”
觀清真人:“……”
童辛走進禪房,難得見覺悟未坐在蒲團上,而是一臉凝重地望着窗外。
“師父,怎麽了?”童辛問道。
覺悟大師幽幽地嘆了一口,才看童辛,“你這鬼靈精不是都猜到了,還問。”
童辛嘻嘻一笑,“那師父打算如何?”
“一切皆有定數。”罷了,覺悟大師将童辛昨日拼起的八個魯班鎖遞給童辛,“八合一。”
童辛看着那八個魯班鎖,“哈?這怎麽合?”
拼裝魯班鎖靠的就是榫卯結合,可這八個魯班鎖都成一個整體了,沒有多餘的榫頭或卯眼,這可怎麽再拼接?
就在童辛為難之時,覺悟大師丢給他一張圖紙,“熟記下來。”
童辛乍一看那圖紙便驚呆了,不由得被先人的智慧所折服。
一刻鐘後,覺悟大師問道:“都記住了嗎?”
童辛在腦中回想了一遍,然後點頭。
覺悟大師拿回圖紙用燭火點着,竟然燒了。
“師父。”童辛驚呼道。
“既然你已經記下了,留着也沒用了。”覺悟大師道。
童辛看着那最終成飛灰的圖紙,“師父,你說你是為了驗證自己已能锢守向佛之心才下的山,但其實你早已能一心向佛不再眷戀俗世了,為什麽你還要下山來?”
覺悟大師因蒼老而微微渾濁的雙眼看向遠方,“當年我懷才不遇,不過是想一展技藝而已,不想卻終其一生出不得牢籠。”
童辛道:“師父,出家并非本意吧。”
覺悟大師點點頭,“在做了九宮八卦陣後,我本該同其他工匠一同被滅口的是劉青田救的我,但讓我出家為僧,世代保守魯班連環鎖的的圖譜。”覺悟大師淡淡一笑,“知道劉青田是誰嗎?”
童辛未隐瞞,“知道。是誠意伯劉伯溫。因他是青田縣南田鄉人,故此也有人稱他為劉青田。我哥哥說的。”
覺悟大師點點頭,“是他給予了我施展才華的空間,可也是因為他我被囚禁一生。”
童辛問道:“師父恨他嗎?”
覺悟大師不知為何想了很久,“一切皆因我不甘懷才不可施展,不甘默默無名,才有了如今的果。我……不恨他。”
“那九宮八卦陣中,到底藏的是什麽?”童辛終于問出所有人都想知道的疑問了。
覺悟大師搖搖頭,“不知道。在啓動九宮八卦陣那日,我只看見劉青田将一個長盒子放進去。”
童辛覺得覺悟不知道也是情理之中,故而也沒失望,“那……師父,你能見我哥哥了嗎?”
覺悟大師擺擺手,“既然圖譜已經傳了你,你便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