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皇帝的思考
就在趙與莒這日離開後半個月,史彌遠于早朝上,用計逼楊太後撤簾。至少從表面上看,如今的趙與莒正式開始親政。
而又過了半個月,這天完顏康原本想着出外打獵,誰知一大清早,天剛蒙蒙亮,怕是臨安城裏也剛開城門,就有人來敲他家的門了。且此人正是不久前說着,“很長一段時間”不能來的南宋皇帝。
還是只有那個中年太監遠遠的跟着,而趙與莒一見面就問他:“趙兄,有酒嗎?”
“怎麽到我這裏要酒來了?”完顏康不由得一笑,南宋如今雖然偏安一隅,但皇室用項卻一點不缺,甚至比當今任何皇室更加奢侈富有,無論東方還是西方。
“我要那種上次你喝的,那辣人的酒。”
“哦?”完顏康明白了,可又有些糊塗。他明白的是所謂辣人的酒,是完顏康用借來的蒸餾用具做出來的高度酒,不過這高度酒并非是他獨創,唐代時就有将酒蒸餾提純的方法了。至于為什麽沒有高度酒出現……不是因為缺糧,也不是因為不能大規模生産,而是因為至少現階段,這些高度酒不合中國人的口味,釀出來了也極少有人會買。所以,完顏康弄出來的酒也只是用來自斟自飲,外帶自娛自樂而已。
而他糊塗的是,上次他喝酒的時候,讓趙與莒碰上了,嘗了一口差點噴出去,怎麽如今卻又提起來了?
糊塗歸糊塗,完顏康卻并沒拒絕,而是引着趙與莒到了後院涼亭中,讓他稍坐,讓廚房做了兩個涼菜,又拿了兩壺酒來。
趙與莒給自己斟了一小盅,輕抿半口,呲牙咧嘴的咽了下去,臉頓時就紅了。
“趙兄,烈酒傷胃,吃兩口菜。”完顏康将趙與莒的手按住,喝酒,尤其是喝醉了,确實是發洩的好方法,但有些人不适合喝醉。醉了失去控制了,若是說出什麽,丢的可就不是一兩條命了。
趙與莒倒是也聽話,夾了兩口菜,幾乎是豪邁的塞進了自己嘴裏,沒怎麽嚼便生吞了下去:“康兄……”
“嗯?”
“我想……史彌遠……有恩……宋……”趙與莒嗫嚅着,斷斷續續的說了幾個詞。不過完顏康卻是立刻便明白這位少年皇帝正在憂慮什麽了。
他要自己掌權,他要振興國勢,他覺得首先就得推翻了史彌遠。可是,史彌遠對他的擁立之功,可絕對不是尋常的擁立。除了完顏康無意中只點了一下他的存在之外,他趙與莒根本就是被史彌遠從平民百姓推到那個九五之尊的位子上去的。這不只是功勞,幾乎可以說是恩情了,他怎麽能忘恩負義。
不過這種事,趙與莒又不能與旁人商量,那些催促着他“為大宋基業”着想的大臣們一定自然只是讓他舍小義而全大義。至于史彌遠……他更是半點風聲也不敢透露的,否則朝堂上便是一陣腥風血雨。
完顏康沉默,他站在一個外人的角度,在思考着史彌遠死或者不死的結果如何。
Advertisement
正在趙與莒幾乎要失望的時候,完顏康開口了:“趙兄,可想聽我講一個故事。”
趙與莒自然知道完顏康這是借着講故事,要與他說些道理,他的老師們與大臣們也常這樣說事,他倒是很想聽聽完顏康會對他講什麽:“好啊。”
“有這麽一個國家,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老皇帝身體不好,且寵信宦官。因此朝廷在各地的賦稅,都由宦官收繳。而朝廷之內,更有一個最大的宦官頭領,以一個特殊的組織,監視朝臣,保持朝政,誅殺大臣。”
趙與莒皺眉,他在想着,完顏康說的到底是哪朝哪代的事情,但想來想去,卻沒想起來。
“這是個域外之國,并不在中原周圍,這是我在陝西的時候,從行商們那聽來的。”完顏康解釋了一句,待趙與莒點頭,又繼續說,“老皇帝駕崩,小皇帝即位,即位沒多久,他便殺了那把持朝政的太監,召回各地收稅的稅監,又将素有聲望的大臣們招入朝中任職。陛下覺得……這國未來會如何?”
“如此親小人,遠賢臣,自然是……開一朝盛世吧?”趙與莒嘆氣,以為完顏康也是勸他遠史彌遠,可一擡頭卻見完顏康在搖頭,“怎麽,難道不是?”
“方才說了,這國家是內憂外患。甚至有些地方,已經連續七八年顆粒無收。但又有外敵,于是卻不得不加稅。但原本那名聲奇臭的老太監在時,加的是各地的商稅。如今老太監不在了,那些大臣也喊着加稅。加來加去卻加到顆粒無收之地的百姓頭上了。”
“怎麽會?那些大臣不都是素有賢名的君子嗎?怎麽能做此害民之事?”
“這事也奇怪,所以我問了那講故事的人。原來因為那些大商人們,都與那些君子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或是家裏的親戚,或會給他們一筆豐厚的孝敬銀。如今監控他們的組織不在了,到各地監管稅收的太監也不在了,那麽誰會願意讓自己吃虧呢?結果自然是民怨沸騰,最後亂軍四起,小皇帝自缢而死。”
完顏康這事說的是明,是崇祯,死的那位太監則是魏忠賢。他确實也是因為奇怪——那些電視裏崇祯不是殺了魏忠賢,罷了東西廠嗎,那國家應該越來越好才對啊,怎麽反而亡國了呢。才在閑來無事的時候,去翻找那些時候的資料的。
結果,他得到了一個很無奈的結論,魏忠賢确實不是個好人,但要是崇祯不殺魏忠賢……說不準那國家還沒那麽快亡。①不過他覺得,趙與莒現在的情況,和崇祯,還真的有那麽點類似。
“趙兄,你現在手裏有一條可能會反噬的惡犬。但你正是因為你手裏這條惡犬,那位圍繞着你的人,才會懼怕你和敬畏你。而如果你想要讓大宋富強,為什麽一定要滿朝皆賢臣呢?漢武帝的那一朝裏,就都是賢臣嗎?”
完顏康知道趙與莒現在越來越推崇漢武帝,所以幹脆拿這位皇帝做比。而漢武一朝自然有忠臣良将,但也有不少名聲奇臭的大臣,漢武帝本人在某些方面的名聲也很糟糕。
于是,趙與莒先是沉思,繼而眼睛一亮,不知眼睛,他整個人的氣勢陡然間都是一變。繼而便是壓低了聲音對完顏康道:“多謝康兄,武帝一朝自然多是賢臣,不過,此賢,非彼賢而已。管他君子小人,只要可為我所用,那便可用,否則……”語畢,趙與莒撫掌大笑了起來。
完顏康都有些愣了,其實他也只想讓趙與莒明白,在某些時候,妥協是必要的。但怎麽趙與莒自己就歪到了那麽一條道上去了呢。
不過……或許如此,才适合做皇帝吧。
“康兄,換一壺酒吧。”精神好了,趙與莒也就看不上完顏康的烈酒了,将酒盅裏根本沒喝下多少的酒一潑,反客為主道。
完顏康自然從命,換了新酒來,這第二次坐定,兩人便不再談任何朝堂之事了。完顏康講些海外奇事,趙與莒則講些京中的轶聞。兩個人談笑風生,好不快活。卻正在兩人推杯換盞的時候,先是老管家跑了來,被那中年太監攔住,繼而太監與管家才來到兩人面前,報了一事。
“遭賊了?”完顏康忍不住反問,完顏康并非第一次遇到賊寇,但那都是在城市裏邊,牛家村這地方民風淳樸,幾乎便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了。完顏康來到這以後也是既修橋又鋪路,還出錢辦了個私塾,絕對是名聲極好的善人。可是竟然有人大白天的,就偷到他家裏來了。不過,現在外邊繞着一圈宮裏出來的禁軍,府裏的仆人也都是白駝山莊的,看似只是普通家仆,實際上各個都有一身好功夫。這賊完全是來送死的——實際上,賊人還活着已經讓完顏康吃驚了。
“送官,麻煩管家,親自走一趟。”
“老爺,是個女賊。”管家說完,不禁在心裏感嘆自己過了幾年安生日子心軟了,府裏的其他人也是,若是在白駝山莊的時候,管他是男是女,擅闖山莊者,抓着了掰斷手腳,就扔進蛇窟去!但如今不過是個女賊,他就心軟了。
現在這時候可是沒有專門關押女子的囚室的,獄卒都是男的,而女子犯法,一般也都是由父親、兄長、丈夫、兒子代替受罰。除非是全家株連,女犯本身所犯之罪罪大惡極,又或者是已無親人,才會處罰女子。
若是妙齡的女囚,面對窮兇極惡的犯人,以及比犯人更加兇狠的牢頭……可想而知會遇到什麽樣的遭遇。甚至有的牢頭,會利用女囚在牢獄裏接客,為自己賺錢。
而對女子來所,這樣的遭遇絕對比掰斷了四肢喂蛇,更痛苦了。府裏的衆人對這道道還是知道一二的,因此,聽見完顏康說送官,管家特別說了一聲,其實倒也并不算心軟,只是人之常情而已。
“女人都做賊?難不成最近民生凋敝至此了?康兄,可否讓我見見那女子?”原本見這事該是完顏康的私事,但一聽是個女賊,趙與莒忍不住開了口。
作者有話要說:
①明代的稅收制度其實就是有問題=-=,筒子們還記不記得曾經學過《五人墓碑記》,那裏邊死的幾個,就是因為抗稅才死的,他們抗的是什麽稅呢。礦稅,商稅——這稅不該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