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
隅中時分,偃珺遲還未起。因她體寒,冬日裏比常人要起得晚些。素雲早已将偃珺遲的衣、飾都備妥了,又吩咐了膳房的人準備好吃食,待偃珺遲起床洗漱之後便呈上來。無事可做時便跑到殿外,聽過往的侍婢宮女們說三道四。
偃珺遲的生辰已過去兩日,仍有人興致勃勃地提及珺玉公主生辰的宴會上,許多貴胄千金都被珺玉公主從容典雅以及清麗之貌給比了下去。尤其是那衛國公主,這幾日似乎悶悶不樂都不出使館了。并且,那夜,皇宮上空還出現了絢麗煙花,并且還是二殿下親手放的,十一殿下在一旁手舞足蹈摔了好幾個跟頭。
素雲聽衆人說得歡暢,嘴中跟着嘻嘻地笑。腦中想起辰時未到,二殿下便派人送了些梨過來,說是自陳國剛進到宮中的新鮮酥梨。她看了看天色,已近午時,也不知公主起沒有。于是,轉身回了承光殿。
承光殿中,偃珺遲已洗漱完畢,未用膳,直接拿起梨吃了起來。見素雲一臉喜色地進來,又咬了一口,才道:“又去聽人說三道四了?”
素雲笑呵呵地點頭:“奴婢也只站在一旁聽聽,不曾與她們搭讪。”她頓了頓,又笑道:“公主不知,她們都在談論公主呢。”
偃珺遲早就猜到了,只是,她并不在乎別人怎麽議論她,只在乎這手中的梨異常脆嫩,很是爽口。不過,初冬才過,只有陳國在這個時候才有梨。又如此新鮮,定是二哥派人送來的。他是親自去陳國了麽?她的生辰已過,各方侯國使臣也都陸續回了封國,不過,衛、楚、宣三國的人卻都還滞留在天都的。他怎麽撇下了這三國的人而去了那小小陳國了?
素雲還想着別人的議論,撅着嘴道:“公主也不問問她們說你什麽了?”
偃珺遲睨了她一眼,道:“不就是一些溢美之辭麽?有什麽好問的?”
素雲嘆氣:“什麽都被公主猜到了。真沒意思。”
偃珺遲又拿了個梨,悠然地啃着。她觑了素雲一眼,道:“素雲,有人贊美便有人嗤之以鼻,只是表面不提罷了。不過,無論如何,也無須理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總是想着別人會如何評價自己,因此欲做出別人認為好的樣子,失去了自我,那才沒意思。”
素雲見主子好一番說辭,不禁笑道:“難怪二殿下常說公主年歲雖小,卻像極了幾十歲的老妪。”
她話音一畢,偃珺遲便塞了一個梨在素雲嘴中,笑罵:“小丫頭長膽子了?竟拿二哥的話來打趣我了!”
素雲伸手拿着梨,咬了一口,邊咽邊呵呵笑着。見偃珺遲一直吃梨,不禁皺眉:“二殿下說公主體寒,這梨性涼,不宜多食。只讓公主嘗嘗鮮呢。”
偃珺遲無甚在意地道:“莫非我還不比二哥清楚麽?放心了,無礙。難得我胃口極好。”
素雲卻不依,一把将桌上剩下的梨護在懷中。
偃珺遲笑罵:“許久不回宮,莫非這殿中換主人了?”
素雲仍是抱着梨不放,想起每回公主即使出了一絲不妥,二殿下就橫眉冷對的樣子,嘟着嘴道:“公主若有事,奴婢便要受罰。二殿下發起脾氣來怪吓人的。”
偃珺遲也不再和她鬧,讓她将剩下的梨送往謝胤住的承雲殿。可素雲剛邁出殿,她又将她喚了回來,讓她将梨拿下去別叫人看見了。
素雲也知道這梨是二殿下派人秘密送來的。公主連謝胤那裏也要瞞着怕是有不能讓人知道的事。她心領神會,也不多問。不過,她可以趁機飽餐一頓了。
而此刻謝弘一改在偃珺遲面前的笑鬧,一臉肅沉,正與陳王湯潇巡視着陳國農耕。陳國雖小,卻是土地肥沃,物産豐富。并且,陳國與楚國毗鄰。楚國時常以大國之尊讓陳國進貢一些稀有的物資。而楚國與陳國同屬天朝統治下的諸侯國,卻讓同是諸侯國的陳國進貢,着實逾矩!
謝弘對湯潇道:“陳、楚兩國處于天朝最南端,離天都極遠。是天都不察,陳王受委屈了。”
湯潇趕忙作揖:“二殿下言重了。陳國地小,土地肥沃,受別人窺視亦是情理當中。臣欲求國民平安,短期內也只有這個法子。不過,臣與陳國國民皆是唯天都馬首是瞻,只聽命于真命天子。”
謝弘點了點頭,又與湯潇回到王城。站在王城之上,舉目而望,在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之外便是楚國了。那邊,亂雲低走,是要下雨了吧。
湯潇見謝弘凝眸遠眺,在身後半步默不作聲。只覺他雖是一名皇子,舉止氣度卻能承天子威儀,日後定有一番作為。
良久,謝弘側過身來,向湯潇一指對面的一座小山,道:“南方天氣暖和,珺玉公主性喜溫和之地。陳王可否在那小山處建一個小小雅舍?待明年珺玉公主及笄,我正好送她一份禮,領她前來住一陣子。修建的人力、財物皆由我一人承擔。”
湯潇連忙應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二殿下需要什麽盡管開口。修建雅舍的費用便由臣一力承擔吧。”
那句話還是謝弘說的,謝弘面上一笑,搖頭道:“陳國已受楚國欺壓,不可再讓陳王勞民傷財。況且,此事我暫時不願被他人所知。因此,陳王只需承諾保密便可。我回天都後會立即派人前來。”
湯潇感激涕零:“二殿下能為陳國着想,臣感激不盡……”
謝弘擺手,阻止他要說的一番感激之詞。又在湯潇耳邊低語了幾句,最後囑咐湯潇,他來陳國一事亦不可被外人知曉。因他只為親手摘些陳國的梨送給珺玉公主。
而湯潇想起謝弘在兩日之內便從遙遠的天都趕到了陳國……湯潇一時脫口而出:“二殿下對珺玉公主……”
湯潇心知不可胡說,話說了一半便未繼續說下去。
謝弘微微一笑:“不可被外人知曉。”
——————————————————————————————————————————
下了幾日的雪,終于晴了下來。只是天氣仍是寒冷,雪沒有融化。邁步在雪地之中,發出悉悉索索地響聲。
偃珺遲走了約莫一刻鐘才從承光殿走到正和殿。幾名宮人正在殿前掃雪。見偃珺遲來了,紛紛躬身行禮。
偃珺遲猶豫半晌,終于邁步進殿。殿前石獅後突然發出嘻嘻地笑聲。偃珺遲停住腳步,回頭笑道:“還不快出來。”
石獅後探出一個小腦袋,笑嘻嘻地喚了聲:“珺遲。”
偃珺遲無奈搖頭,無論說他多少次,他就是不改口。她伸出手,道:“過來。”
謝胤一蹦一跳地到了偃珺遲面前,牽起她的手,嘟着嘴道:“珺遲來看大皇兄也不捎上我。”
偃珺遲道:“你不是要上課麽?逃課了?”
謝胤搖頭:“今日姜先生請了病假。我便去承光殿尋你。素雲姐姐說珺遲來了大皇兄這裏,所以我也跟着來看看。”
姜宸病了?偃珺遲怎麽想也不認為他是一個容易生病的人。偃珺遲又睨了一眼謝胤:“叫別人姐姐倒是順溜得緊。”
謝胤呵呵笑道:“我原打算以後長大了娶珺遲的。若是叫了姐姐還怎麽娶呢?”
他話音未畢,腦門上便被扣了一記。只聽偃珺遲笑道:“你才多大就想着娶親了?要娶我可沒那麽容易。”
謝胤冥思苦想,爾後問道:“那怎樣才能娶?”
“首先要比我年長五歲。”偃珺遲打趣道。
謝胤撓着腦袋,撅着嘴道:“迂腐!”
偃珺遲見他的樣子甚是可愛,呵呵笑出聲來。爾後,也不再逗他,牽着他往內殿行去。謝胤則皺眉道:“珺遲的手又比前幾日涼了,跟冰似的。”說罷,他便将另一只小手覆上偃珺遲的手。偃珺遲側頭看了他一眼,唇邊泛起一絲欣慰笑意,也不再說什麽。
走到正和殿內殿的屏風外,偃珺遲聽到裏面傳來連連的急咳之聲,再然後便是一聲脆響,侍婢們焦急地請罪、勸慰之聲。并聽謝馻潺潺道:“都撤了!以後也不許呈上來!”他話音一畢,又是幾個勸慰、低泣之聲。
屏風外的宮人見偃珺遲二人來到,正欲進去通報,偃珺遲卻擡手阻止了。
謝胤亦是皺着眉頭,小聲地對偃珺遲道:“大皇兄又不肯吃藥了。”
他雖不常來正和殿,但是對大皇兄的情況也是略知一二的。因母妃常在他面前提及大皇兄病入膏肓,并讓他要上進,說什麽以後還有許多機會之言的。
謝胤頓了頓,又小聲道:“太醫們都束手無策,珺遲也精通醫理,可否救救大皇兄?”
他澄澈的眸子之中是擔憂,更是兄弟之間的血肉親情。皇宮之中由史以來便不乏殺父弑君、骨肉相殘的例子。他雖小,能保持如此的心性确也難得。偃珺遲摸了摸他的頭,欣慰地笑道:“我會盡量,進去吧。”
二人一同進了內殿。只見謝胤躺在床榻之上,面前跪了一地的宮女,正抽泣着。有膽大的宮女又取了一碗湯藥,跪在地上勸道:“奴婢自太子殿下還在襁褓之中便在殿下身邊伺候。太子殿下不念老奴的苦勞,也要念着故去的高皇後啊。高皇後心地善良,賢良淑德,以至于時常被小小嫔妃所欺。即使在高皇後受奸人所害的時候仍是要掏出自己的心、自己的肺欲換殿下一身疾苦啊。高皇後如此為殿下着想,殿下怎麽能如此自輕?”
太子生母便是謝玄第一任皇後高氏。十六年前不知來由的失了蹤影。偃珺遲卻不知其中又蘊藏着多少秘密。然而,她從不喜思慮那些事情,并從心裏厭惡。此刻也不願深思。
謝馻未語。才将說話的那名宮女端了另一碗備用的湯藥,試着為太子進藥。哪知,她剛一伸手,謝馻便揮手将那藥碗打掉,氣餒地道:“早些去見母後也好!我自會向母後請罪!”
那名說話的宮女無奈地搖頭嘆氣,吩咐另外幾名宮女收拾地上的碎片,自己又為謝馻牽了牽被子,然後站起身來,抹着眼淚,欲朝外殿走去。一擡頭便看到偃珺遲及謝胤二人,趕忙行禮。
謝胤早已奔謝馻身邊,喚着“大皇兄”。只是謝馻已将頭側向裏間,雖知是謝胤在喚他,他卻仍不想應。
偃珺遲揮手,讓她們全都下去。衆人領命而出。偃珺遲走到謝胤身邊,伸出手去握着他的手欲把脈,卻被謝馻揮手甩掉,斥道:“都走開!”
“讓我看看。”偃珺遲低聲言道。
謝馻聽是偃珺遲的聲音,立即回過頭來,詫異出聲:“珺……珺遲……”
她一年未踏足正和殿。他激動得支支吾吾的一句話也說不全。只任由偃珺遲為他把脈。他忍住咳嗽的沖動,想多留些時間看看她。
偃珺遲把完脈後又寫了新的方子,喚人進來拿着方子去藥膳房取藥。然後語重心長地道:“大哥如此作踐自己是何苦?人生匆匆數十載,能活着已是彌足珍貴。況且還有關心你的人。胤兒一出生便沒了生母,少了一個血緣至親的關愛,他卻一直堅強。雖無病無災,然而,若是沒了情,不比病者好多少。高皇後在的時候無論自己是怎樣的處境也是護着大哥的。大哥并非無情之人,還是多想想高皇後以及關心你的兄弟姐妹吧。死又有何難呢?然而,不能承受生之痛、命之苦,只是一個懦夫。”
謝馻心下一震,沒有人會喜歡懦夫的。
偃珺遲又道:“我新開了方子,大哥要按時服下。”
謝胤在一旁道:“珺遲親手開的藥,大皇兄不吃,我可吃了。”
謝馻及偃珺遲都忍不住笑出聲來。偃珺遲看了謝胤一眼,道:“你倒以為這是好東西。”
謝胤卻使勁點頭。
後來,偃珺遲看着宮女将藥呈上來,謝馻也不再拒絕,自己端着藥碗喝了起來。
謝胤則在一旁說笑。還背起了姜宸教他的新賦:“且其為器也,包乾之奧,括坤之區。惟神是宅,亦祗是廬。何奇不有,何怪不儲。芒芒積流,含形內虛。曠哉坎德,卑以自居。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①
末了才道:“姜先生說辭人借海的廣闊,比喻人須有容人之量及謙恭忍讓之德,此乃廣結善緣之本。大皇兄、珺遲,我也要像這賦中所言的那般心胸坦蕩開闊。首先這吃藥的小事便不同大皇兄争搶了。”
偃珺遲噗嗤一笑:“胤兒這般學以致用,真是乖孩子。”
謝胤笑着點頭:“這是自然。”他撓了撓腦袋,有些支支吾吾道:“這個賦我也只能記得這些。姜先生回來後,珺遲可否對姜先生說說,讓先生教一些簡單的?那些大道理也并非必須要那些華麗複雜的句子才能表現出來,直接說出來便是了。”
偃珺遲一愣,繼而笑道:“不許偷懶!”
謝胤撅着嘴道:“古板!”
謝馻在一旁微微笑着。正和殿裏許久不曾這般熱鬧充滿笑聲了。或許他真應該振作起來。他看向偃珺遲,眼中盡是期許:“珺遲能時常過來麽?這宮裏冷清,平常也無人說話……”
偃珺遲尚未言語,謝胤笑道:“我會時常與珺遲一起來看望大皇兄。大皇兄要好好養病。”
謝馻仍看着偃珺遲。偃珺遲猶豫半晌,終是點了點頭。
謝馻得了應予,笑道:“好,好,好。”
出了正和殿,偃珺遲一句話也未說。謝胤便主動牽着偃珺遲的手,笑道:“珺遲安心了。我會陪着珺遲一起來的。”
偃珺遲對他笑笑:“你是又想偷懶了。我一人又不是找不着地方。要你這個小鬼陪?”
謝胤歪着頭笑看着她,卻未語。
偃珺遲無奈嘆道:“人小鬼大!”
一番折騰,又至黃昏。偃珺遲回到承光殿中。她的宮中,宮人極少。平日裏也只有素雲在內間伺候。外殿只有幾名小宮女。偃珺遲望着偌大的宮殿,嘆道:住着這麽大的宮殿有什麽用呢?若是宮中無她牽挂之人,她應該早離開了。她常年不在宮中,外面的山水才是最好看的,外面的雪花也飄舞得自由些。
然而,她又開始想,二哥什麽時候才回來呢?楚、宣、衛三國都有人在天都,二哥早些回來才好。
夢中似聽有人取笑道:“傻丫頭又嘆什麽氣呢?跟個老太婆似的!”
她從夢中醒來,只感到一股寒風襲來。寝殿之中除了她,再無別人。她起身,縮着脖子,将窗戶關得嚴實一些。然後躺回榻上,輾轉反則,卻再也無法入眠。
寂靜無人之夜,想起了謝玄那一聲輕喚“丫頭啊……”,想起了兒時的父親同樣會喚着自己“丫頭啊”,還想起了二哥總是說她“傻”。她揉了揉鼻子,道:“父親,珺遲突然好想你。你和娘親還好麽?”
又想起了這些年來風雪之中那雙深邃的眼眸,似前世的因果,那樣的畫面總萦繞在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良久,她似又睡着了,耳畔只聽人喚着:“阿遲。”
隅中時分,偃珺遲還未起。因她體寒,冬日裏比常人要起得晚些。素雲早已将偃珺遲的衣、飾都備妥了,又吩咐了膳房的人準備好吃食,待偃珺遲起床洗漱之後便呈上來。無事可做時便跑到殿外,聽過往的侍婢宮女們說三道四。
偃珺遲的生辰已過去兩日,仍有人興致勃勃地提及珺玉公主生辰的宴會上,許多貴胄千金都被珺玉公主從容典雅以及清麗之貌給比了下去。尤其是那衛國公主,這幾日似乎悶悶不樂都不出使館了。并且,那夜,皇宮上空還出現了絢麗煙花,并且還是二殿下親手放的,十一殿下在一旁手舞足蹈摔了好幾個跟頭。
素雲聽衆人說得歡暢,嘴中跟着嘻嘻地笑。腦中想起辰時未到,二殿下便派人送了些梨過來,說是自陳國剛進到宮中的新鮮酥梨。她看了看天色,已近午時,也不知公主起沒有。于是,轉身回了承光殿。
承光殿中,偃珺遲已洗漱完畢,未用膳,直接拿起梨吃了起來。見素雲一臉喜色地進來,又咬了一口,才道:“又去聽人說三道四了?”
素雲笑呵呵地點頭:“奴婢也只站在一旁聽聽,不曾與她們搭讪。”她頓了頓,又笑道:“公主不知,她們都在談論公主呢。”
偃珺遲早就猜到了,只是,她并不在乎別人怎麽議論她,只在乎這手中的梨異常脆嫩,很是爽口。不過,初冬才過,只有陳國在這個時候才有梨。又如此新鮮,定是二哥派人送來的。他是親自去陳國了麽?她的生辰已過,各方侯國使臣也都陸續回了封國,不過,衛、楚、宣三國的人卻都還滞留在天都的。他怎麽撇下了這三國的人而去了那小小陳國了?
素雲還想着別人的議論,撅着嘴道:“公主也不問問她們說你什麽了?”
偃珺遲睨了她一眼,道:“不就是一些溢美之辭麽?有什麽好問的?”
素雲嘆氣:“什麽都被公主猜到了。真沒意思。”
偃珺遲又拿了個梨,悠然地啃着。她觑了素雲一眼,道:“素雲,有人贊美便有人嗤之以鼻,只是表面不提罷了。不過,無論如何,也無須理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總是想着別人會如何評價自己,因此欲做出別人認為好的樣子,失去了自我,那才沒意思。”
素雲見主子好一番說辭,不禁笑道:“難怪二殿下常說公主年歲雖小,卻像極了幾十歲的老妪。”
她話音一畢,偃珺遲便塞了一個梨在素雲嘴中,笑罵:“小丫頭長膽子了?竟拿二哥的話來打趣我了!”
素雲伸手拿着梨,咬了一口,邊咽邊呵呵笑着。見偃珺遲一直吃梨,不禁皺眉:“二殿下說公主體寒,這梨性涼,不宜多食。只讓公主嘗嘗鮮呢。”
偃珺遲無甚在意地道:“莫非我還不比二哥清楚麽?放心了,無礙。難得我胃口極好。”
素雲卻不依,一把将桌上剩下的梨護在懷中。
偃珺遲笑罵:“許久不回宮,莫非這殿中換主人了?”
素雲仍是抱着梨不放,想起每回公主即使出了一絲不妥,二殿下就橫眉冷對的樣子,嘟着嘴道:“公主若有事,奴婢便要受罰。二殿下發起脾氣來怪吓人的。”
偃珺遲也不再和她鬧,讓她将剩下的梨送往謝胤住的承雲殿。可素雲剛邁出殿,她又将她喚了回來,讓她将梨拿下去別叫人看見了。
素雲也知道這梨是二殿下派人秘密送來的。公主連謝胤那裏也要瞞着怕是有不能讓人知道的事。她心領神會,也不多問。不過,她可以趁機飽餐一頓了。
而此刻謝弘一改在偃珺遲面前的笑鬧,一臉肅沉,正與陳王湯潇巡視着陳國農耕。陳國雖小,卻是土地肥沃,物産豐富。并且,陳國與楚國毗鄰。楚國時常以大國之尊讓陳國進貢一些稀有的物資。而楚國與陳國同屬天朝統治下的諸侯國,卻讓同是諸侯國的陳國進貢,着實逾矩!
謝弘對湯潇道:“陳、楚兩國處于天朝最南端,離天都極遠。是天都不察,陳王受委屈了。”
湯潇趕忙作揖:“二殿下言重了。陳國地小,土地肥沃,受別人窺視亦是情理當中。臣欲求國民平安,短期內也只有這個法子。不過,臣與陳國國民皆是唯天都馬首是瞻,只聽命于真命天子。”
謝弘點了點頭,又與湯潇回到王城。站在王城之上,舉目而望,在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之外便是楚國了。那邊,亂雲低走,是要下雨了吧。
湯潇見謝弘凝眸遠眺,在身後半步默不作聲。只覺他雖是一名皇子,舉止氣度卻能承天子威儀,日後定有一番作為。
良久,謝弘側過身來,向湯潇一指對面的一座小山,道:“南方天氣暖和,珺玉公主性喜溫和之地。陳王可否在那小山處建一個小小雅舍?待明年珺玉公主及笄,我正好送她一份禮,領她前來住一陣子。修建的人力、財物皆由我一人承擔。”
湯潇連忙應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二殿下需要什麽盡管開口。修建雅舍的費用便由臣一力承擔吧。”
那句話還是謝弘說的,謝弘面上一笑,搖頭道:“陳國已受楚國欺壓,不可再讓陳王勞民傷財。況且,此事我暫時不願被他人所知。因此,陳王只需承諾保密便可。我回天都後會立即派人前來。”
湯潇感激涕零:“二殿下能為陳國着想,臣感激不盡……”
謝弘擺手,阻止他要說的一番感激之詞。又在湯潇耳邊低語了幾句,最後囑咐湯潇,他來陳國一事亦不可被外人知曉。因他只為親手摘些陳國的梨送給珺玉公主。
而湯潇想起謝弘在兩日之內便從遙遠的天都趕到了陳國……湯潇一時脫口而出:“二殿下對珺玉公主……”
湯潇心知不可胡說,話說了一半便未繼續說下去。
謝弘微微一笑:“不可被外人知曉。”
——————————————————————————————————————————
下了幾日的雪,終于晴了下來。只是天氣仍是寒冷,雪沒有融化。邁步在雪地之中,發出悉悉索索地響聲。
偃珺遲走了約莫一刻鐘才從承光殿走到正和殿。幾名宮人正在殿前掃雪。見偃珺遲來了,紛紛躬身行禮。
偃珺遲猶豫半晌,終于邁步進殿。殿前石獅後突然發出嘻嘻地笑聲。偃珺遲停住腳步,回頭笑道:“還不快出來。”
石獅後探出一個小腦袋,笑嘻嘻地喚了聲:“珺遲。”
偃珺遲無奈搖頭,無論說他多少次,他就是不改口。她伸出手,道:“過來。”
謝胤一蹦一跳地到了偃珺遲面前,牽起她的手,嘟着嘴道:“珺遲來看大皇兄也不捎上我。”
偃珺遲道:“你不是要上課麽?逃課了?”
謝胤搖頭:“今日姜先生請了病假。我便去承光殿尋你。素雲姐姐說珺遲來了大皇兄這裏,所以我也跟着來看看。”
姜宸病了?偃珺遲怎麽想也不認為他是一個容易生病的人。偃珺遲又睨了一眼謝胤:“叫別人姐姐倒是順溜得緊。”
謝胤呵呵笑道:“我原打算以後長大了娶珺遲的。若是叫了姐姐還怎麽娶呢?”
他話音未畢,腦門上便被扣了一記。只聽偃珺遲笑道:“你才多大就想着娶親了?要娶我可沒那麽容易。”
謝胤冥思苦想,爾後問道:“那怎樣才能娶?”
“首先要比我年長五歲。”偃珺遲打趣道。
謝胤撓着腦袋,撅着嘴道:“迂腐!”
偃珺遲見他的樣子甚是可愛,呵呵笑出聲來。爾後,也不再逗他,牽着他往內殿行去。謝胤則皺眉道:“珺遲的手又比前幾日涼了,跟冰似的。”說罷,他便将另一只小手覆上偃珺遲的手。偃珺遲側頭看了他一眼,唇邊泛起一絲欣慰笑意,也不再說什麽。
走到正和殿內殿的屏風外,偃珺遲聽到裏面傳來連連的急咳之聲,再然後便是一聲脆響,侍婢們焦急地請罪、勸慰之聲。并聽謝馻潺潺道:“都撤了!以後也不許呈上來!”他話音一畢,又是幾個勸慰、低泣之聲。
屏風外的宮人見偃珺遲二人來到,正欲進去通報,偃珺遲卻擡手阻止了。
謝胤亦是皺着眉頭,小聲地對偃珺遲道:“大皇兄又不肯吃藥了。”
他雖不常來正和殿,但是對大皇兄的情況也是略知一二的。因母妃常在他面前提及大皇兄病入膏肓,并讓他要上進,說什麽以後還有許多機會之言的。
謝胤頓了頓,又小聲道:“太醫們都束手無策,珺遲也精通醫理,可否救救大皇兄?”
他澄澈的眸子之中是擔憂,更是兄弟之間的血肉親情。皇宮之中由史以來便不乏殺父弑君、骨肉相殘的例子。他雖小,能保持如此的心性确也難得。偃珺遲摸了摸他的頭,欣慰地笑道:“我會盡量,進去吧。”
二人一同進了內殿。只見謝胤躺在床榻之上,面前跪了一地的宮女,正抽泣着。有膽大的宮女又取了一碗湯藥,跪在地上勸道:“奴婢自太子殿下還在襁褓之中便在殿下身邊伺候。太子殿下不念老奴的苦勞,也要念着故去的高皇後啊。高皇後心地善良,賢良淑德,以至于時常被小小嫔妃所欺。即使在高皇後受奸人所害的時候仍是要掏出自己的心、自己的肺欲換殿下一身疾苦啊。高皇後如此為殿下着想,殿下怎麽能如此自輕?”
太子生母便是謝玄第一任皇後高氏。十六年前不知來由的失了蹤影。偃珺遲卻不知其中又蘊藏着多少秘密。然而,她從不喜思慮那些事情,并從心裏厭惡。此刻也不願深思。
謝馻未語。才将說話的那名宮女端了另一碗備用的湯藥,試着為太子進藥。哪知,她剛一伸手,謝馻便揮手将那藥碗打掉,氣餒地道:“早些去見母後也好!我自會向母後請罪!”
那名說話的宮女無奈地搖頭嘆氣,吩咐另外幾名宮女收拾地上的碎片,自己又為謝馻牽了牽被子,然後站起身來,抹着眼淚,欲朝外殿走去。一擡頭便看到偃珺遲及謝胤二人,趕忙行禮。
謝胤早已奔謝馻身邊,喚着“大皇兄”。只是謝馻已将頭側向裏間,雖知是謝胤在喚他,他卻仍不想應。
偃珺遲揮手,讓她們全都下去。衆人領命而出。偃珺遲走到謝胤身邊,伸出手去握着他的手欲把脈,卻被謝馻揮手甩掉,斥道:“都走開!”
“讓我看看。”偃珺遲低聲言道。
謝馻聽是偃珺遲的聲音,立即回過頭來,詫異出聲:“珺……珺遲……”
她一年未踏足正和殿。他激動得支支吾吾的一句話也說不全。只任由偃珺遲為他把脈。他忍住咳嗽的沖動,想多留些時間看看她。
偃珺遲把完脈後又寫了新的方子,喚人進來拿着方子去藥膳房取藥。然後語重心長地道:“大哥如此作踐自己是何苦?人生匆匆數十載,能活着已是彌足珍貴。況且還有關心你的人。胤兒一出生便沒了生母,少了一個血緣至親的關愛,他卻一直堅強。雖無病無災,然而,若是沒了情,不比病者好多少。高皇後在的時候無論自己是怎樣的處境也是護着大哥的。大哥并非無情之人,還是多想想高皇後以及關心你的兄弟姐妹吧。死又有何難呢?然而,不能承受生之痛、命之苦,只是一個懦夫。”
謝馻心下一震,沒有人會喜歡懦夫的。
偃珺遲又道:“我新開了方子,大哥要按時服下。”
謝胤在一旁道:“珺遲親手開的藥,大皇兄不吃,我可吃了。”
謝馻及偃珺遲都忍不住笑出聲來。偃珺遲看了謝胤一眼,道:“你倒以為這是好東西。”
謝胤卻使勁點頭。
後來,偃珺遲看着宮女将藥呈上來,謝馻也不再拒絕,自己端着藥碗喝了起來。
謝胤則在一旁說笑。還背起了姜宸教他的新賦:“且其為器也,包乾之奧,括坤之區。惟神是宅,亦祗是廬。何奇不有,何怪不儲。芒芒積流,含形內虛。曠哉坎德,卑以自居。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①
末了才道:“姜先生說辭人借海的廣闊,比喻人須有容人之量及謙恭忍讓之德,此乃廣結善緣之本。大皇兄、珺遲,我也要像這賦中所言的那般心胸坦蕩開闊。首先這吃藥的小事便不同大皇兄争搶了。”
偃珺遲噗嗤一笑:“胤兒這般學以致用,真是乖孩子。”
謝胤笑着點頭:“這是自然。”他撓了撓腦袋,有些支支吾吾道:“這個賦我也只能記得這些。姜先生回來後,珺遲可否對姜先生說說,讓先生教一些簡單的?那些大道理也并非必須要那些華麗複雜的句子才能表現出來,直接說出來便是了。”
偃珺遲一愣,繼而笑道:“不許偷懶!”
謝胤撅着嘴道:“古板!”
謝馻在一旁微微笑着。正和殿裏許久不曾這般熱鬧充滿笑聲了。或許他真應該振作起來。他看向偃珺遲,眼中盡是期許:“珺遲能時常過來麽?這宮裏冷清,平常也無人說話……”
偃珺遲尚未言語,謝胤笑道:“我會時常與珺遲一起來看望大皇兄。大皇兄要好好養病。”
謝馻仍看着偃珺遲。偃珺遲猶豫半晌,終是點了點頭。
謝馻得了應予,笑道:“好,好,好。”
出了正和殿,偃珺遲一句話也未說。謝胤便主動牽着偃珺遲的手,笑道:“珺遲安心了。我會陪着珺遲一起來的。”
偃珺遲對他笑笑:“你是又想偷懶了。我一人又不是找不着地方。要你這個小鬼陪?”
謝胤歪着頭笑看着她,卻未語。
偃珺遲無奈嘆道:“人小鬼大!”
一番折騰,又至黃昏。偃珺遲回到承光殿中。她的宮中,宮人極少。平日裏也只有素雲在內間伺候。外殿只有幾名小宮女。偃珺遲望着偌大的宮殿,嘆道:住着這麽大的宮殿有什麽用呢?若是宮中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