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寧雲晉被寧敬賢抱着走向文禛,這時候他已經稍微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開始打量起周圍。當他們靠近文禛的時候,老于和老胡臉上都帶上了一個類似孩童玩具的京劇臉譜,看起來有點可笑。
有了寧敬賢與這幫人的護衛,他們兩個順利的進入杭州城裏。再次住進杭州織造府,寧雲晉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只不過短短十天而已,在不知不覺中卻已經改變了許多。
鴻明一直住在這裏,不過文禛的失蹤讓他十分焦慮,他哪裏知道正确的纾解壓力的方法,心裏不爽地時候只能拿周邊的人撒氣。他身為太子身份尊貴,那些下人們叫苦連天,還好惹不起總躲得起,很快他的周邊除了不得不伺候的人,就毫無人煙了。
他這個時候年紀還小,想不到那些太複雜的事情,只是一個對父親有着孺慕之情的孩子而已,當聽到下人們通報皇上回來之後,鴻明高興得顧不上禮儀,整個人跳了起來,三步并作兩步朝前門沖去準備迎接。
文禛再次看到兒子的時候心裏也有幾分感慨的,看他兩眼通紅的站在門邊癡癡的望着自己,有那麽一瞬間文禛還以為太子會撲倒自己身前哭喊着“父皇,父皇”。
不過那樣的景象總歸只是他根據某人之前的樣子臆想而已,太子的年紀雖小,但自幼在皇宮中長大的孩子哪個不是人精,他很快就收拾好自己的情緒,小臉嚴肅地板着,穩穩當當地前行幾步走到文禛面前,規規矩矩地行了一個禮。
“恭迎父皇。您平安無事真是太好了。”
“起吧。”文禛看着太子那規矩得挑不出絲毫毛病的禮儀,滿意地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
盡管心裏對太子的舉止十分滿意,但是當看到寧敬賢那被寧雲晉弄得皺巴巴的下襟時,他心底卻不知為何又有幾分說不出來的失落。
對于寧家父子的行禮,太子表情冷淡卻又毫不失禮的受了,然後默默的退到文禛的身側。
寧雲晉心裏樂了,今兒個可是這太子弟弟第一次沒有對自己橫眉冷對,那副糾結的表情看着居然還有幾分可愛。
他哪裏知道鴻明心裏的煩惱,居然被自己最讨厭的人救了一命,這對太子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恥辱,只要一想起來就讓鴻明吃不下飯,睡不着覺。可是對方已經救過父皇和自己,如果不心存感激,還怒視對方,又似乎太過恩将仇報,會讓自己失了道義,因此鴻明這小小少年的心裏真是煩惱得不得了。
還好接下來鴻明與寧雲晉見面的時間逐漸減少了,因為文禛開始忙碌起來,沒空将兩人帶在身邊考校,當太子自覺地待在文禛身邊之後,兩人就自然而然地分開了。
江南如今就是個大窟窿,到處在淹水決堤不說,即使是那些堤防還在的地方,那也快內外一樣了。各大城市外聚集的災民越來越多,因為食物問題引發的社會事件頻發,這樣的局勢想要迅速穩定下來自然需要耗費莫大的心血,文禛顧不上自己還是傷患,開始坐鎮杭州進行各項安排。
如今赈災才是當務之急的第一要事,對那些官員們貪污渎職的查處都要先緩一緩,畢竟穩定才是最重要的,将這些人全部抓了,又哪裏有了解當地情況的人來做事。
文禛暫時騰不出手來收拾那些造成這一切的蛀蟲們,便幹脆下令在這次救災中表現的好的人,日後可以将功贖罪。
Advertisement
有了他這句話之後,抱着至少死罪可免的心思,那幫早已如同驚弓之鳥的浙江官兒們,居然突然雄起了一把。
三個臭皮匠還能勝過一個諸葛亮呢,在這群本就油滑的人一個個智計百出之下,居然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将糧價漸漸平抑了下來,各地城門前施粥的善心人士漸漸多了起來,百石千石赈災的糧食也快馬加鞭的運到了。
等到文禛一行人離開江南返回京城的時候,江南的情況已經差不多穩定了下來,雖然被淹了的地方一時半會還沒辦法恢複,但是水位已經漸漸地開始下降了,文禛新頒布了浙江省免賦兩年的布告,災民們無不奔走相告,感激皇恩浩蕩,有一些人已經開始返回自己的家中,想試試看能不能挽回一點損失,只要熬過了這一年,明年日子就不會這麽苦了。
回京的路上文禛的情緒有些低落,按照他的本心是想将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全都徹底拿下的,可是殘酷的事實卻擺在面前,江南強大的士族鄉紳勢力盡管畏懼皇權,但是他們擰在一起後的勢力也有勇氣抵禦朝廷。
由于倉儲制度敗壞,官倉中根本沒有多少糧食,絕大多數的糧食都把握在大地主和士族手上,要他們從手上拿出糧食來赈災、平抑糧價簡直跟割他們的肉似的,雖然由于聖駕在杭州,他們為了給皇帝留下好印象,幾家幾戶湊些劣米發粥施給災民,可那只是出于讨好皇上,以及擔心民亂而已。
當文禛将幾個帶頭的大地主召集在一起要求他們開倉放糧,由官府補給其銀兩之後,這些人就凝成了一團,堅決不肯受命,逼得文禛只能再次啓用熟悉這些人習性的當地官員,氣得他當天差點沒吃下晚餐。
回程路上文禛再也沒心思在其他的停留,一路上不停地傳召侍其如海以及其他随行官員研究改革倉儲制度、整頓吏治,在鴻明被失望的情緒籠罩中——他可是盼着能在宮外多玩一會兒,文禛的第一次南巡匆匆結束了。
寧雲晉回到寧府的時候受到了極大程度的關懷,他出去的時候還是圓滾滾白嫩嫩的樣子,出門轉了一圈回來卻連下巴都尖了,徹底脫離微胖界,變得體型與同齡小孩差不多。
寧老太太一看到他,就将寧雲晉摟在懷裏,嘴裏道,“我的乖孫兒喲,你可受苦了。”
寧巧昕則拉着寧雲晉的左手,一個手不停地抹眼淚,“怎麽瘦了這麽多,聽說你還在外面吃了好些日子的苦,回來了可得好好補補。”
“對,是得補補。”寧老太太扭頭對安平佩華吩咐道,“回頭讓廚房每天給二小子那裏送碗人參雞湯,從我的分例裏扣。”
佩華倒是覺得這小二瘦了之後可是漂亮多了,可她又不是傻子,在全家人都用“這孩子真是遭了大罪,瘦得都不成人形”的表情又愛又憐望着寧雲晉的時候,她哪會多事。
只見她帕子一甩,笑盈盈地道,“哪能扣老太太您的分例呢,當然得從公賬上走。聽說小二這次可是出了大風頭呢,是救了皇上和太子的大功臣。”
“我記得我那裏還有根上品老參便拿去給小二吧!”寧老太太說完,愛憐地摸了摸他的頭,問道,“可曾有受傷?”
看到姐姐也用關切的眼光望着自己,寧雲晉連忙搖頭道,“我可沒受傷。”
被家中女眷好一番疼愛呵護,總算在寧敬賢回府之後,他才從這甜蜜的關愛中解脫。
寧雲晉心裏實在是哭笑不得,可心底卻暖洋洋的。他偷偷地在自己身上掐了一把,穿着衣服的時候不顯,可捏上去肉還挺多的,但是家裏人的那副表情,讓他實在不敢說出變瘦的真相。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心境變了,還是其他原因,到了嘉興之後寧雲晉的功力便以極快的速度提升着,他們從杭州離開的時候,寧雲晉便已經完成了對骨頭的錘煉,骨架變小了不少。也就是說,雖然他看起來瘦了,實際上身上的肉肉還是蠻多的。
老太太的那根老參到底沒用上,跟着寧敬賢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傳旨太監,在他身後還跟着兩個蓋着黃錦的大箱子。文禛賜了人參、紅參、蟲草等中藥一箱,還有金元寶百兩、東珠、寶石和玉器十件。
那傳旨太監是寧敬賢的熟人了,正是黃錦。他念完聖旨後,擦了擦渾身的汗,羨慕地恭賀道,“恭喜寧大人,您家二公子可是已經入了皇上的眼咯,皇上說了,這些藥是讓二公子補身體的,另外那箱小玩意兒是賜給二公子玩的,回頭還有正式的賞賜下來。”
“我家兒子頑劣,承蒙皇上厚愛,真是受之有愧。”寧敬賢謙虛地道,将正對着那箱寶貝兩眼發光的兒子揪到身邊。
“小公子聰慧,日後必定前途無量。”黃錦捂着嘴笑,心裏卻是真的感慨。要知道皇上可是剛回宮就親自拟旨,讓人将這些東西收拾出來先送到寧府。
要知道寧家二公子可是一下子救了皇帝和太子,進爵與各種賞賜是肯定少不了的,不過那要找禮部商議定個具體的章程,需要一點時間,可是沒想到皇上連那點功夫都不想等,就先賜了一批賞下來,可見日後這寧二公子的聖眷之濃厚。
寧敬賢給黃錦和擡東西的人一人封了個紅包,等他轉身回來發現寧雲晉已經頓在那箱子前笑得牙不見眼。
寧雲晉左手拿着小元寶,右手抓着一把東珠,對他咧嘴一笑,興奮地道,“父親,這些居然都沒有內造标志,皇上可真是識趣啊!”
“瞧你那沒出息的樣子,家裏難道少了你吃穿。”寧敬賢忍不住在他頭上敲了一記,心裏卻忍不住嘀咕,皇上這可真是了解了小二的習性,與其賞那些華而不實只能貢着的珍貴內造寶物,反倒不如這些小東西讨小兒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