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對死人的承諾
更新時間:2014-9-17 12:19:40 本章字數:2947
沈香徕不用想也知道,這必定又是吳招娣的主意。
當初分家的時候說得明白,各自要各自當時的房子,那麽現在沈大昌在兩家中間架栅欄是無可厚非的事情,香徕也說不出什麽。她看了兩眼便轉身回了自己家,想着隔開也好,省得再和吳招娣鬧心,大不了在菜園中間拆條路出來,把那裏的栅欄拔了做大門。
可是她剛進屋沒多久,就聽張氏站在東屋門口吼大昌:“你那又作什麽,好好的院子,從中間隔開算咋回事兒?叫外人看了笑不笑話?!”
大昌回道:“娘,家寶害怕西屋的雞,招娣不放心讓他在院裏玩,想架個栅子擋一下!”
家寶學步早,還沒到周歲就能蹒跚着到處走了,而且每次見到天徕就歡喜得不得了,香徕家四人也很喜歡這個小家夥。
張氏聽了他這不算理由的理由又道:“怕什麽怕,好歹也是個小子,還能讓幾只雞吓着!”
沈萬金吃了香徕買回來的藥已經見強了,現在說話勉強能迸出一個半個字,胳膊也能擡起來了。張氏不知道是真心感激,還是想拉攏香徕想讓她再出錢給買藥,總之對香徕家的态度更好了,眼瞧着兒子要把兩家隔開,不管出于什麽目的,她也都不能答應。
大昌見娘不讓隔,垂頭喪氣地晃當着剛埋下去的柱子,要把它再拔出來。
在屋裏哄着家寶玩的吳招娣見大昌被婆婆阻止,從屋裏出來數落道:“不就架道栅子嘛,又犯啥說道了?小子怎麽啦,小子就不行怕雞了?那屋整那些個禍害人的活物你不管,我們架道栅子倒成事了!”
張氏抻着臉道:“孩子怕雞大人看着點不就行了,好好一個院子,打中間架道栅子算怎麽回事兒?你們沒看那栅子架到哪去了,你們還不讓人家一家人出門兒?”
大昌挖坑的時候就在為大門的事兒犯愁,現在見娘也這麽說,便朝吳招娣道:“娘說得對,這栅子還是別架了!”
吳招娣覺得自己這次有些道理,大聲嚷道:“哪遠哪近都不知道了,家寶不是你們親孫子、親兒子?胳膊肘往外拐向着別人,自己家孩子倒不當回事!”
香徕聽着院裏的争吵聲,心道:“這吳招娣剛安份了幾個月就又乍毛了,看這意思,搞不好又是一場大戰。”
可是她這次卻想錯了,沈大昌見吳招娣又擺出從前那副嘴臉,抱着柱子朝她吼道:“你吵啥吵?爹剛好點,你是不是又想把他吵出病來?要吵回你們老吳家吵去!”
吳招娣當時就被他吼得沒聲了。從前吳招娣在沈家興風作浪,每次不是大昌陪着她就是張氏給她撐腰,現在這從前支持她的母子倆卻合夥對付她,吳招娣頓時沒了威風,站在那裏左看看右看看,猛地一甩臉進屋抱着家寶抹眼淚去了。
香徕家幾口人倒不知道她哭不哭的,只是聽着那邊又為自家的事吵架也覺得鬧心。
香徕道:“娘、二姨,要不咱們把栅子架上吧,自己走自己的,省得和吳招娣鬧心。”
香徕娘和二姨都點頭贊成,這兩年她們也實在被吳招娣鬧得太心煩了。
吃過午飯香徕讓娘去屋後看田,自己和二姨在院裏架栅欄。
張氏在屋看見出來說道:“你瞅你們這是幹啥,大昌媳婦想一出是一出,你們別和她一樣的。”
二姨娘道:“沒事的大嫂,我家那幾只雞也是挺讨厭的,到處又飛又跳,這園子裏的菜也出來了,架個栅子擋擋省得它們跑你們園子裏刨菜。”
張氏連道:“沒事沒事,家裏總有人,勤出來趕着就是了,你說用這東西把院子隔開,讓外人看了得咱想。”
張氏對香徕家人态度變好,香徕也不願再刻意去翻從前的老帳,對她的态度也好多了,看她一臉為難的樣了說道:“架個栅子也沒啥,反正家分開了,遲早也是要隔開的,大不了在栅子中間留個小門,走起來還和從前一樣。”
張氏見事情已經無法改變,又向中屋叫道:“大昌,快點出來,幫你二姨嬸和香徕一塊弄。”
大昌從屋裏出來,也跟兩人客氣了一陣子,見兩人主意已定,便也跟着動起手來。
三個人一下午便把栅欄弄好了,依照香徕的說法,在靠近屋子的方安了道可供一人行走的小門兒,方便兩家人走動。并且大昌還幫着兩人一起把西院菜園的栅欄拔開,給香徕家又開了一道院門。
就這樣兩家終于徹底分開了。
院子隔開之後吳招娣能找到茬兒的地方更少了,香徕四口過得平靜了許多。
眼看着屋後的稻苗長起來了,香徕的水量控制得好,田中的雜草全都被水悶住,偶爾鑽出幾棵也很容易拔掉。
在家裏呆着沒什麽事兒,香徕想着去年大伯給留下的陳糧怕是不夠四口人堅持到秋天,便想去采些山菜回來晾曬,而且好久沒吃到肉了,再下幾套子弄點裏味回來打牙祭。
可是這一想到上山,她忽悠一下想起一件事。
年前她和二姨娘在金礦外遇到的那個老頭,臨死前還囑托自己幫他傳信,當時自己可是一口答應了的,但是回來猶豫了幾天,結果過年事兒多,就給忘到腦後邊去了。
現在再次想起,香徕心裏還明些犯嘀咕,到底要不要幫他傳這個話。
有心不管,可是人都說答應了死人的事一定要辦,不然他在地府魂魄會找上你。
前世的香徕不信這些,但是現在都已經穿越了,哪裏還由得她不信。
可若真要傳這個信,香徕又擔心那老頭不是好人,和他兒子一起做壞事,那樣鐵定會惹麻煩。
為了這個香徕又猶豫了好久,最後還是拗不過自己的良心,想着誰讓當時自己不長腦子答應人家來着,答應了哪有反悔的道理,況且這麽長時間過去,或許那老頭的兒子找他找得不耐煩,早就離開這一帶了。
抱着這種僥幸的心理,她悄悄折了一根三個叉的楊樹枝,用紅布條綁在自己家七扭八歪的栅欄門上。
不過這事兒只有她自己知道,卻是一丁點也沒向娘和二姨娘透露,若那老頭的兒子真的找上門來,也只有自己與他打交道,省得萬一真有事兒連累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