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南柯一夢
聽聞這個回答,趙之煥啞然失笑,半晌躬身道:“那臣便等着陛下重回大明宮的那日。”
孫熊心知他斷定自己是個酒囊飯袋,也懶得辯白,思緒又禁不住飄回到賀熙華身上,若是傅淼要以他為切口重創賀家,此時此刻此景,用什麽法子最一擊斃命……
趙之煥靜靜觀察孫熊,他還是軒轅曜的時候,遠比今日陰郁驕躁,整日困于深宮之中,猶如一只急于撕破樊籠的幼獸。可如今再看他,即便身着麻衣布衫,卻陡然已經有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帝王氣度。
更讓他刮目相看的是,曾經的小皇帝哪怕親生母親死時都殊無悲色,能毫不猶豫地誅滅真心倚賴過的杜顯九族,可如今卻也會為旁人記挂牽念。
哪怕他是仇人之子。
孫熊原本輕叩案幾的手頓住,面上現出幾分恍然之色,“朕有一事想拜托則誠兄。”
趙之煥趕緊起身,“臣接旨。”
孫熊在他耳邊低聲交待幾句,又低聲道:“泗州和賀熙華的安危,盡數交托于兄了。”
“臣領旨。”
孫熊意味深長地凝視他,“勿失朕望。”
周儉昌與他再度會合時,孫熊已經在喝馄饨了,一見他,立時又和老板多要了一份。
“觀你神色,收獲頗豐。”孫熊打趣。
周儉昌嘿嘿一笑,“趙大人真是個厚道人。”
孫熊差點噎住,“你說大方也便罷了,這厚道……能做一州刺史的,哪個不是人精,哪來的什麽厚道人?”
“這倒也是。”周儉昌将最後幾個馄饨放進嘴裏,“其實馄饨還是金陵的好吃。秀才你什麽時候去金陵?”
孫熊低頭笑了笑,“下午去大明寺上個香,明日便走。”
Advertisement
行前賀熙華千叮咛萬囑咐,讓周儉昌務必确保孫熊乖乖地去金陵考試,如今孫熊本人心甘情願地積極趕路,反倒讓周儉昌有些事情太順利的無措,甚至懷疑孫熊是否是緩兵之計。
孫熊好笑地看他,“金口玉言,我答應旁人的事,定然會做到,你不必擔心。其實我本想今日便走的,但看天色陰沉,興許還會下雨,乘船多有不便,才拖到了明日。”
周儉昌點頭,“趙大人決定差人送糧,不必我親自跟着了。我想和你一道去金陵,正巧我也未去過,這次沾了你的福去見見世面。”
孫熊欣然應允,“那敢情好,晚上我請你吃頓好的。”
他吃住均在衙門,又沒有家室,拿了這許久的俸銀,如今也算得上身家頗豐,周儉昌自不和他客氣,“人說淮揚菜甲天下,今天咱們有口福了。”
孫熊放了幾個銅板在桌上,又對馄饨攤老板點頭致意,起身伸了個懶腰,“趁着大雨未落,走,咱們去參禪。”
大明寺是淮南第一名剎,自是花木扶疏、禪意清幽。但最讓其冠于衆廟宇的,卻是其後山西園中的一口泉眼,天啓朝時仁宗下江南,欽定其為天下第五泉。
孫熊與周儉昌花了十餘錢,在泉眼旁的茶攤買了兩杯當地名茶綠楊春,果然色澤碧綠,清冽醇香。
“第五泉泡綠楊春,何其美哉。”幾盞茶下肚,周儉昌都變得文乎起來。
孫熊并未搭腔,而是對着腳邊的幾只螞蟻發呆。
“秀才?”
孫熊回過神來,笑笑,“揚州真是個好地方,不僅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至今傳唱于世,還有‘南柯一夢’的典故。方才我便是在想,這段時日于我,會不會就如南柯一夢,醒來便又是一場空。”
“常聽人說南柯一夢,原來與揚州有關?”周儉昌奇道。
孫熊見他懵懂,便笑着道:“有一揚州廣陵人,名叫淳于棼。有一日在家中款待友人,卻中途在院中睡熟。夢裏他被一槐安國國主看中,封其為南柯太守,并招為驸馬。先是官運亨通、位極人臣,子女俱全,後來中年喪妻,罷官還鄉,凡此種種。後來他從夢中驚醒,發覺只是一場大夢。友人啧啧稱奇,一起尋到那槐樹,就見槐樹下有巨大的螞蟻洞,便是槐安國,另有一南枝,便是南柯郡了。”
周儉昌聽罷,先是恍然大悟,又道:“若當真如此,那對槐安國的螞蟻來說,是否淳于棼的出現也是南柯一夢呢。”
“興許吧。”孫熊笑笑。
周儉昌不解,“可若是他們都記得,那又如何是夢?”
孫熊愣了愣,正好此時禪院鐘鳴,梵音陣陣,如同清風拂過,澄心清意。
“是我執障了。”孫熊低聲道。
他是九五之尊軒轅曜,還是落魄秀才孫熊,又有什麽要緊呢?只要他心中有江山,胸中有韬略,便是八尺布衣亦可縱橫捭阖,經略天下。
孫熊端起茶盞,“周叔,今日我當真才領悟,何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以茶代酒敬你。”
周儉昌只道是讀書人多愁善感,不知哪句話又點中了他的七竅玲珑心,仰頭将茶水飲盡,轉頭看向大雄寶殿的三重檐,“好不容易來一趟,總得去正殿拜拜。”
一想到賀太後的觀音像極有可能就貢在那裏,孫熊很是不情願,可又想到父皇的長明燈,才改了主意,與周儉昌一道去了。
寺中布局與其餘寺廟并無二致,釋迦摩尼端坐蓮花寶座,寶相莊嚴,兩側迦葉和阿難肅立。佛壇背後便是傳聞中酷似賀太後的觀音像,孫熊定睛一看,果然有五六分相似,本不想參拜,可又想起這些年賀太後與他孤兒寡母,在宮內相依為命,雖談不上慈母情深,卻也從未虧待,終究還是跪下行了三拜九叩之禮。
他起身時,忽而瞥見觀音身旁并無龍女,唯有一童子,長相……熟悉得可怕。
“秀才,你真有佛緣。”周儉昌也留意到,不由打趣。
前塵往事湧上心頭,孫熊笑着笑着,只覺五髒六腑俱是酸楚,深深呼出一口濁氣,“若我日後大富大貴,我定重修大明寺,為各位佛陀菩薩重塑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