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正住到這裏,他才知道自己想錯了。
事實上方孟敖的停課給學校教學方面帶來了不少麻煩。
因為戰後剛剛搬回杭州,校內有經驗的教官本就不多,全面停課後,不只是理論課,飛行訓練也不得不進行調整,涉及到高級班課程更是大受影響。時間拖到這樣久遲遲不給結果,不僅是飛行班的學員,連其他教官也頗有些兔死狐悲的不滿。
崔中石注意到這種情緒反應,因此不免覺得前景樂觀,學校內部的壓力足矣,自己順水推舟還可以不留痕跡,讓方家起到的作用刻意隐形。
也因此,當方孟敖問及中秋節的時候,他一口回答:定是要回去的。
離中秋還有半個月時間,如不出意外,孟敖這幾日應該就可以正常複課,他是必須要回北平了。
聽到這樣的回答,方孟敖的臉色就是一暗。
因為知道沒理由攔着人家回去團聚,那失落也就只能化成黯然罷了。本來已是清晨,要立刻起床了,卻立刻又伏在人家身上,腦袋埋着不動,小孩子一樣依賴不休的。
這讓崔中石突然意識到,7、8年來,方孟敖應該是從不過中秋節的。
“要不然,和我一起回去?”試探地問一句。
所謂一起回去,當然是勸他回方家與家人團聚,方孟敖也理會得到,用沉默做拒絕,見他這樣,崔中石也就明白了。
想象當年只有十幾歲的他帶着弟弟逃難的情形,那是何等惶然無助的時刻?
方家的中秋團聚對于他,就是個傷吧?
即便接受了方家帶來的紅酒雪茄,也不過是心中的弟弟,記憶裏的姑爹,還有,一段現實中的戀愛。
和方家本身,卻是無幹。
于是便又岔開話題:“起來吧,不是要早起去訂教練機?”
Advertisement
因為英語的優勢,校內很多與美國人打交道的事情,常要找到方孟敖,即便停課了也是如此。
“再躺一下,舒服。”男孩子懶洋洋回答。
沉甸甸的肉體的壓感,混着一點力士香皂的殘留氣味,加上旖旎春光後沾染到的些許若有若無,構成一種可以讓人安心慵懶的氛圍。崔中石閉上眼睛,一面享受這種氛圍,一面帶了哄勸的口吻:“好啦,走吧。”
“我不在的時候,你幹嘛?”不想動,所以沒話找話。
崔中石想了想:“唔——去你們的圖書館看看書,去外面散散步,哦,對了,上次定的格子本也該到了。”
說得輕描淡寫。
“哦……”方孟敖聲音含糊得要化掉一樣,手上開始帶了點不安分。
那男孩子說得沒錯,他的确學什麽都比別人快。
崔中石不動聲色地将那只手拒開。“有沒有相冊?我還沒見過17歲以後你的照片呢。”
他總是能準确抓住方孟敖的興奮點。航校的男孩子并非自戀,但也幾乎個個愛照相,也許是天之驕子加經濟寬裕的必然吧。
方孟敖立刻精神起來,跳下床去書櫃旁,不一刻便捧了個牛皮紙檔案盒回來。
“沒工夫放相冊,都在這裏了。”
既然已經起身,也就沒有了賴床的理由。崔中石順勢自床頭扔過他的衣服,催促起來也是不溫不火的。
“好的,我慢慢看,你快走吧。”
方孟敖離開後,崔中石沒有馬上去打開盒子,而是先将屋子和自己都收拾幹淨。做會計循規蹈矩習慣了,見不得一絲淩亂。
方孟敖的照片不少,堆滿了大半個檔案盒,單人照固然有,不過還是合影更多。崔中石一張張拿出來慢慢欣賞。在他私心裏,那個年輕男孩子總是最漂亮最醒目的一個,所以也總能讓他在每張合影中第一眼便找到。
17歲之前的照片幾乎沒有,想來逃難時都遺失了。
再回想方家,17歲之後的照片也是幾乎沒有。崔中石忍不住想,兩個斷層間能持續看到孟敖的過去和現在,也只有自己一個人吧。
17歲之前孟敖的照片總是笑得非常甜蜜,但此後的照片便幾乎張張嚴肅,那抹孤兒般的愁容再未散盡。唯一開心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進行高級飛行訓練的時候,照片上可以看到久違的笑容再次綻開,還有假期跑到攝影棚裏找女明星合影的閑情逸致。
單人照裏,絕大部分是他和飛機在一起,各種類型的。野馬,黑寡婦,還有方孟敖最愛的霍克。
看來也多虧有了飛機,能讓這男孩子在喪母失妹後,再次找到自己的精神慰藉。
——“方孟敖,你的翅膀被縛住了,你已經不會飛了。”
姜鶴的聲音在他耳邊回響。
——鵬鳥在浮動的白雲間展翼,做九萬裏的翺翔,做前生和來世的逍遙游。
——他盤旋而孤獨,在雲山,在人間世的邊際,長久而執着得可憐。
——終于,絕望地飛回我心頭,在那兒憂愁地蟄伏。
“不,”崔中石低語,“你會飛的,我一定會讓你重新飛起來的。”
“只不過,不是現在。”
第 24 章
下午,崔中石去了那家洋紙行。在寒暄了幾句并确認來者是獨自一人後,他被讓到了裏間。
小老板從暗格中拿出崔中石想要的調查材料,效率很高,兩天時間已是厚厚一疊,事無巨細。學生時代合影照片中的姜鶴看着平平,果然不是個很容易被人記住的女孩,對比現在美女記者的明星照,醒目度相差甚遠。而1943-1946年的中間部分卻是一片空白。
“根據姜鶴的公開履歷登記,民國三十二年在複旦因為三角戀鬧出人命案後,她就去了美國讀書,讀的是加州聖馬利諾女子大學。”
說到這裏,小老板有點忍俊不禁:“我們調查了一下,那是所花點錢便可買文憑的野路子學校。”
崔中石擡頭看了小老板一眼,并沒有笑。
如果在一所著名大學造假,很快就會被人查出問題。但只挂牌賣文憑的學校卻沒人去查的,想查也無從查起,對于想遁形的人來說,反而再合适不過。
沒得到預期的回應,小老板有點無趣,這個接頭人第一次來時看着是溫和而很好說話的,現在真正接觸,卻是嚴肅得拒人千裏,似乎完全沒有同志相認的喜悅之情。他只有輕咳一下,繼續介紹下去。
“民國三十四年年底回國,托父親的關系進入東南日報做記者,因為有途徑得以專訪青年才俊抗戰英雄,逐漸聲名鵲起。”
接下來是方孟敖的材料,小老板雖并不知道崔中石的身份甚至名字,但是卻記得方孟敖那輛車。他不由看了崔中石一眼,對方仍是毫無反應。
“民國三十五年初,姜鶴借用父親的關系與笕橋航校教官方孟敖接觸,以主義之花為題,寫了篇頗為轟動的采訪文章,并與方孟敖傳出緋聞。方孟敖是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行長方步亭的長子……”
緋聞,男與女交往中很好的掩蓋。也是任何一方都可以利用得上的掩蓋。崔中石想。
從對方孟敖的調查上,可以看出,這份材料的收羅用了心,連與何家的關系也赫然在列。
和謝培東不同,崔中石這根鏈條末端平時幾乎是全封閉的,非到緊急狀況,他不會主動聯絡,因此對這份調查,“家裏”這邊,也是做了相當的重視。
“做為明星記者的姜鶴一直高調示人,私人關系也較為混亂,除了方孟敖外,她還有幾個緋聞男友,具體材料都在這裏。”小老板遞過材料,指點給崔中石看。“國防部二廳六處的邵繼芳,保密局特別警衛組的許如還,三有公司的江達韋……總的來說,她和軍統人員來往比較密切,4月1日軍統的例行大會還參加了。”
“當年為她一死一傷的兩個複旦學生身份我們也進行了調查,屬于CC派分子。如果沒有這件事,他們本該做為複旦代表列席三青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小老板開始皺眉。“所以複旦事件如果不是簡單的争風吃醋,那麽姜鶴就必然是太子系或軍統成員。在此之前也有傳言,小蔣的擁戴者中有激進派,開會前夕使用了一些過激手段打壓CC派與軍統,當然,這些說法并沒有得到證實。而且,這次大會上絕大部分團員毋庸置疑地都是蔣經國的擁趸。”
“表面上,姜鶴已經遠赴美國,所以會議中當然沒有她的名字,但據排查,當天出現過一個叫江知行的女代表,身分不明,我們的人經過辨認,覺得和姜鶴的照片有些相似。因此集中調查了一下這個江知行。發現會議之後她去了重慶,并加入三青團中央幹校研究部。”
——知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麽?追随着那個熱烈崇拜王陽明心學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