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可能是昨天太累了,敏賢早上沒有準點起床,虧的楊嫂子去叫醒了她。
等她洗漱完之後,發現他哥哥和小高還有王團長都已經吃完早飯了。
楊嫂子趕快給她盛了一碗面條,敏賢稀裏糊塗地就往嘴裏塞,結果燙到了舌頭,趕緊喝了一大口水。
楊嫂子給敏賢扒了一個雞蛋,放到敏賢碗裏,道:“來得及,你慢點吃。”
這麽多人看着她一個人吃,敏賢哪能不着急,幾口就把面吃完了。
小高看見敏賢吃完了,說道:“走吧,車就停在樓下,我送你們去火車站。”
敏賢的東西都收拾好了,拎包就能走,她哥哥完全是沒有行李,身上這一套還是前幾天敏賢給他買的。
楊嫂子和王團長起身要送他們。
敏賢攔着道:“嫂子,別下去送了,昨天就忙了一天今天一大早又起來給我們做飯,在家好好休息吧,我們自己走就成。”
楊嫂子道:“那可不成,我們家麗麗走之前給我布置好任務了,要我好好送送她敏賢姐姐。”
麗麗馬上快開學了,家裏老人想孩子,讓她回老家住幾天。麗麗舍不得敏賢不想走,楊嫂子好說歹說才給她勸走了。所以麗麗昨天沒有參加他們的聚餐。
敏賢阻攔無效,楊嫂子還是跟着下去了。
樓下,錢麗媛和程芳早就等在了車旁。
小高和王團長幫忙把李向陽扶到後座,讓他打着石膏的腿橫放在座椅上。
另一邊,錢麗媛和程芳迎上來和敏賢敘舊。
錢麗媛塞給敏賢一個鋁飯盒,道:“敏賢,這是嫂子包的餃子,你和向陽路上吃”
敏賢收下飯盒,道:“謝謝你,嫂子。”
錢麗媛又說道:“等你有時間再來我們這來玩哈。”
程芳道:“對呀,對呀,到時候,我領你去咱們市裏的景點轉轉,這次都沒來得及四處溜達溜達。”
敏賢笑道:“成,等我下次來的時候,咱們一起出去逛逛。你們有時間了也來S市找我,我們那可多好吃的了。”
就這樣,在大家惜惜而別的目光中,敏賢坐上副駕駛。
車一直開出了好遠,回頭望去,還能看見楊嫂子,錢麗媛,程芳擺手的樣子。
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是敏賢和她們之間相處非常愉快,尤其是楊嫂子,對敏賢頗為關照,分別之時讓敏賢不免有些傷感。
李向陽拍了拍妹妹的肩膀。
“沒事兒,妹妹,等你以後多來這看看我,順便就能見到楊嫂子他們了。”
敏賢白了向陽一眼,道:“誰稀罕來看你,我也很忙好吧。”
小高很盡責,把敏賢和李向陽一路送到了火車上。
因為向陽不方便,所以小高特意幫忙定的兩個下鋪。
等一切安頓好後,小高跟李向陽說道:“向陽,我等你歸隊。”
李向陽挺直胸膛,敬了一個軍禮,道:“老高,我會準時歸隊。”
小高跟敏賢點點頭,就下車了。
綠皮火車緩緩開動,載着敏賢和向陽向着家的方向駛去。
等小高走了,敏賢才戳了戳他哥哥,笑道:“我說你跟高建軍咋像拍電視劇似的,幸好沒有人在,要不然多尴尬。”
李向陽道:“人民子弟兵敬個軍禮有啥可尴尬的。”
“成,你就保持你虔誠的信念就成。”
兩周之後,王團長拿回家了一張郵局來的郵單,楊嫂子一看就知道是敏賢寄來的。
因為呀,李向陽到家之後給楊嫂子打了個報平安電話,電話裏說了,敏賢給他們寄了些吃食,讓楊嫂子幫忙把東西給大家分一分。
楊嫂子本來怕敏賢花錢是不肯接受的,後來聽說是敏賢自己的廠裏生産的,才同意下來。
從郵局取回來一看,是滿滿兩大紙殼箱子的東西。
箱子裏大部分都是些實惠的鹵味,還有些孩子喜歡吃的薯片小蛋糕啥的。
楊嫂子從裏面找出了三條紗巾,顏色都個頂個的漂亮,每條絲巾上還繡着不同的小花。楊嫂子一邊照着鏡子比量一邊問王團長:“老王,你說哪條好看。”
這些花色在王團長眼裏都是一個樣,他可分不出來哪條好看哪條不好看,此時的他正沉浸在鹵味的美味之中,他随手指了一條道:“這條吧,這條适合你。”
楊嫂子笑道:“我也覺得這條适合我,剩下兩條顏色都太年輕了,适合麗媛和小芳。”
得,還歪打正着了。
“你還別說,敏賢寄來的辣鹵味還真夠味。”
難得聽見丈夫誇東西好吃,看來是真好吃,好吃的東西肯定不愁銷量,楊嫂子替敏賢高興。
她指了指地上被分成幾份的東西對王團長說道:“你可別光顧着吃,等會兒,別忘給麗媛,程芳,小高他們送過去。對了,也得給向陽他那幾個戰友送點,你一并給小高,讓小高去分就行。”
王團長道:“成,吃完就給你去送。”
。。。。。。。。。。。。。。。。。。。。。。。。
這邊,經過兩天一夜的颠簸,敏賢他們到家了。
敏賢她爸爸開着車帶着全家來接站,這待遇剛剛地,敏賢老感動了。
但是感動歸感動,敏賢發現一個問題,一輛小汽車五個位置,六個人根本不夠坐,尤其是他哥哥腿還打了石膏,蜷不得。
所以,敏賢只得和她媽媽還有奶奶打車回家。
男同志們負責把李向陽運送回家。
這時候的出租車很少,不好打,等敏賢她們回家的時候,男同志們都到家好一會兒了。
一直到敏賢她們到家後好一陣,李向陽依舊是懵懵的狀态。
不過想想也是,一個18歲之前都是誰睡沙發的人,突然有了一間屋,肯定是有種莫名其妙中獎了的感覺。
敏賢拍拍她哥哥的肩膀,表示理解。
好久沒看見兒子了,敏賢的媽媽做了一大桌子的菜。
兩天一夜的火車生活,除了剛開始有錢嫂子的餃子和楊嫂子的雞蛋充饑,後半程全吃的火車餐車的盒飯。說實話,餐車的盒飯只能讓人活着,不能帶給人美味的滿足感。
所以敏賢一着家就直奔餐廳,開始大吃特吃。
可惜還沒吃兩口,電話鈴就響了。
敏賢離着電話最近,所以她只能依依不舍地放下飯碗跑了過去。
“喂,你好,請問你找誰?”
電話那頭傳來鄧廠長的聲音。
“敏賢,是敏賢不。”
“對,我是。”
“敏賢,天上掉餡餅了,人民日報轉載了咱們廠的相關報道,昨晚央視也在新聞裏點名表揚了咱們廠,咱們廠現在出名了!
你都不知道,這兩個禮拜,咱們廠的訂單已經爆滿了,現在生産線根本不夠用。”
新聞?報紙?這些天敏賢忙着照顧李向陽根本就沒有關注新聞和報紙,但這不妨礙她知道,第一食品廠的機會已經來了,需要趁熱打鐵。
由于鄧廠長抱怨廠時間聯系不上敏賢,第二天敏賢就去商場買了一個諾基亞2100,小巧可愛不說上面還有一個小耳朵,是接受信號的天線頭。在這個BB機橫行的時代裏,有一個手機是一件多麽牛逼的事情就不多說了。
賣完手機後,敏賢就直奔第一制品廠,經過了解現在廠子全天24小時不間斷生産,才勉強能夠應付所有訂單,所以敏賢和鄧廠長商量之後又去引進了五條全自動生産線。
另一邊,銷售方面,銷售員們在跑業務的時候總是把人民日報轉載第一食品廠的那期報紙帶着,讓大大小小的老板們都看一看,第一食品廠不僅僅産品有質量,廠子也受國家重視,所以訂單源源不斷。銷售員們敢闖敢拼,很多省很多城市都被第一食品廠的食品所攻占。
最讓他們自豪的是,第一食品廠的食品味道好,價格實惠,市場反響高回頭客也多。
就在廠子更上一層樓的時候,敏賢對鄧廠長說,“是時候讓全國的人民都知道我們第一食品廠了。”
鄧廠長跟不上敏賢的思路:“啥?”
“我們去央視做廣告吧。”
鄧廠長對市臺的廣告費心有餘悸,道:“央視肯定很貴,要不然我們看看別的臺?”
敏賢道:“地方臺有局限性,別的地方收不到,中央臺不一樣,中央臺在全國範圍內覆蓋面廣。”
“可是咱錢不一定夠。”
“沒關系,我們可以用商譽還有腳底下這片地皮貸款。”
“這能行麽?”鄧廠長問道,他還記得當初走投無路的時候,去銀行貸款,連人家領導的面都沒見上就被拒絕了。
敏賢笑道:“以前沒人給你放貸是因為第一食品廠的信譽不高,但是現在不一樣,上次省裏的領導來視察的時候可是留了電話讓咱們有困難找他們的,咱們廠也算在省裏挂了名的。萬事俱備,東風已來,我們得抓住機會。”
鄧廠長猶豫了片刻,道:“成吧,就按照你說的來,我也去京市順便看看我兒子。”
原來鄧廠長的兒子特別争氣地考進了京市的一所大學,現在大四正在實習,所以暑假沒有回來,敏賢沒有見過他。
于是,敏賢和鄧廠長決定去京市出差了。
敏賢奶奶不樂意,這娃剛回來就又要出去。
敏賢笑着對奶奶說,等她回來帶她去露營去吃肯德基,敏賢奶奶才勉強同意。
敏賢的哥哥聽說敏賢要去京市,特意通過老高找了他哥哥幫忙,老高家在北京有些根基,他哥哥是財政局的幹部,認識的人比較多。他哥哥聽說了敏賢的事情也願意幫忙和電視臺的人牽頭。
本來敏賢還想找找王雨記者,看看他有沒有資源呢,這下得來全不費工夫。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給我加油打氣,真的是超級超級超級感動。
手裏還有一些存稿,陸續會發的。
我周四那天晚上又申請簽約了,焦急等待結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