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二天,敏賢上班的時候聽到鄧廠長果斷加做購物袋的事情,特意表揚了他。
鄧廠長聽見敏賢表揚自己,覺得自己寶刀未老,這一天嘴角都是上揚的,心情都是特別棒。
第一食品廠的個個直銷點得到廠裏的通知,說是新定做了一批購物袋,現在購物滿三十元的顧客,可以領一張小票,等10日之後憑票到直銷點來領取購物袋就行。
這讓售貨員們有了底氣,更加賣力地推銷第一食品廠的東西。
第一天很多拿到購物袋的人們就用上了,大街小巷出現了很多提着帶着第一食品廠字樣的購物袋,這無形中又給第一食品廠打了廣告。
這銷售的火爆程度比開售第一天還要火爆。
其實,昨天有的人帶着孩子已經來過一次了,孩子嘗了薯片的味道,要買,但是家長沒舍得,心想還不是些不值錢的油炸土豆子。想着自己回家也能做,結果,回了家,廢了好些油好些時間做出來後,孩子怎麽吃也不對味,哭鬧着要吃第一食品廠的薯片。
這不,今天又領孩子來了,自己也嘗了嘗味道,果然跟家裏做的一個天一個地,根本不能比,果斷給孩子買了幾包。
薯片不光是小孩子愛吃,年輕人也喜歡吃,年輕人都舍得花錢,一次性買了好多,有的當場就撕開包裝,嘎吱嘎吱地吃了起來。又引起一波搶購熱潮。
晚上,鄧廠長和幹事們熱火朝天地數着錢,對着賬,個個紅光滿面,興奮不已。
鄧廠長想想白天萬人空巷的場景,感嘆道,“真沒想到,咱第一食品廠竟然也有這一天,這才兩天就賣光了我們三分之二的庫存。”
要知道,這是第一食品廠全廠加班加點一個月的産量,就兩天時間就去掉了三分之二,要是活動再來幾天,那豈不是能全部賣光光。
敏賢她不動手,就看着他們點錢,聽見鄧廠長的感嘆,她說道,“還不是因為今年的六一趕上了周末,要不是趕上在周末兩天做活動,估計也不會有這麽多人。”
小劉幹事擡起頭,說道,“那還不是李廠長神機妙算。”
敏賢笑罵道,“你這小機靈,逮着個機會就要拍馬屁。”
這一打趣,衆人哄堂大笑,氣氛更好了。
小劉是鄧廠長的外甥,妥妥地關系戶,日常拍他舅舅鄧廠長的馬屁,拍習慣了,這會兒可是手到擒來脫口而出,廠裏的人都知道,看小劉也就是看個孩子。
小劉雖然是拍馬屁,卻說出了廠裏人的心聲。
一旁快言快語的周青周大姐也開口道,“這回小劉說的沒錯,幸好李廠長的神機妙算,要不然咱也不能賣的這麽火爆。”
從剛開始停産整頓,清理庫存,改良産品,開發新産品,到後期宣傳,都離不開敏賢的功勞。
周青是第一食品廠剛剛任命的銷售主管,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給廠子拉了不少單子,能者居上嘛,敏賢不僅按照承諾給了她提成還給她升了職。
敏賢笑道,“一個個嘴都這麽甜,看來是想讓我給大家發紅包呀。”
平時少言少語的丁鵬開口道,“啥紅包不紅包的,只要咱們廠好起來,咱們就高興。”
大家紛紛點頭稱是。自己的付出能被老板看在眼裏,發不發紅包都值了。
敏賢道,“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咱第一食品廠也是靠大家的力量才好起來的,等忙完了這陣子我肯定會給大家發紅包的。”
衆人聽了這話都很高心,心裏別提多妥帖了。
鄧廠長插嘴道,“不能讓李廠長破費,這紅包咱廠子來發。”
衆人開玩笑,笑他鐵公雞也開始拔毛了。
鄧廠長嘟着嘴,理直氣壯的說道,“這不是以前效益不好發不出來嘛,咱老鄧可不摳。”
衆人說說笑笑的時間,錢就清點完了,對了賬目也合得上。
小劉驚叫道,“哎呦呦,不得了,咱這兩天賺了将近150萬。”
鄧廠長搖搖頭,教育道,“別一驚一乍地,這只是收入,刨除成本,才是毛利。咱的物料成本還人工費,再加上廣告費,我看呀,這次能賺上一半就不錯了。”
銷售主任周青看了看敏賢,道,“ 要不咱再繼續做兩天活動?”
敏賢道,“咱們的庫存已經不多了,兩天後,零售商就來咱們廠取貨了,這是咱以前就談好的事情,咱不能失信于人。只要咱把食品口碑建立起來,以後來日方長。我看這次就先算了吧。”
一直沉默不語默默傻樂地技術骨幹劉老頭突然開口道,“賣吧,咱們生産部絕對能保證生産跟的上。咱們的薯片機和餅幹機都是全自動的,如果二十四小時開着機器,一天能産上上萬袋,派兩個人盯着就行。
就是鹵味這邊需要費點心思,可是咱工人願意兩班倒,只要效益好,咱工人幹啥都願意。”
銷售主管周青也跟着說道,“是呀,咱就再多做兩天活動吧。明天我先把供給零售商的貨物清點出來。保證供貨,其餘的我們再做活動。”
其他人也紛紛贊同。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敏賢思考了片刻,道,“但你們也別抱太大期待,雙休日的人流可不是平常日子可以比的,要是有落差可千萬不能灰心。”
看來敏賢是同意了,銷售主管周青笑着道,“這我們都知道。”
最後大家商量決定,再多做兩天活動。
讓敏賢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是平常上班的日子,第一食品廠的東西銷售得還是那麽火爆,其中不泛有很多回頭客,買回家吃好了又來購買了。
有些人是因為別人推薦來的。
不過想想也是,S市有将近八百萬的人口,購買力是剛剛的。
也許是連鎖反應,第一食品廠的直銷火爆,帶動了零售商上門拿貨的熱情,有很多零售商增加了訂貨量,銷售部門的銷售員們發現,出去跑訂單也好跑了,只要提到第一食品廠,大家都願意下單拿貨。
還有很多人是看見食品包裝袋上的電話號碼,自己打來電話要求拿貨的。
忙得廠裏,一天二十四小時排班生産。
但忙并快樂着。
工人們想的都很簡單,只要廠裏效益好,不倒閉,不失業,比什麽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