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洛家食肆10
小店裏香飄陣陣,有人埋頭苦吃,有人交頭接耳,有人“咔咔”拍照。
“這生煎味兒正,難能在北方吃到這麽正宗的生煎。”早已在海城定居三十年的陳文斌很是感慨,他年過五旬,中年為了陪伴妻子與岳父岳母,背井離鄉從江南小城來到北地定居,初來乍到之時,言語,飲食,生活習慣,處處都不适應。
如今三十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地便過去了,他年過半百,雙鬓斑白也已經習慣海城偏向油鹽的飲食,可如今能吃到一口正宗家鄉味,也格外的令人心喜。
天南海北的人們吃食喜好雖然不同,但對于“好吃”,“美味”的鑒賞力卻是共通的。
“是好吃,感覺比當年在聚星樓吃過的還好吃!”老妻如此贊嘆,聚星樓是申城的著名酒樓,早點的生煎乃是一絕,當初離開申城時,兩人決定去聚星樓吃一頓陳文斌從小盼到大的生煎,嘗一嘗到底有多好吃。
時至今日,當初兩人點了一份生煎,每人分吃了兩個,到底有多好吃已經記不得了。
一份五個生煎,最後剩下了一個,兩個人你推給我,我推給你的,誰都不肯吃最後一個。
“阿斌你快吃了,再一會兒涼了就不好吃了,你不是想吃這個很久了嗎?”
紮着兩個麻花辮的年輕姑娘固執地把盤子推到他的面前,晶亮的大眼睛看着他。
“我北方口味,吃不慣這個,嘗嘗鮮就好了,趕緊吃了,大男人磨磨唧唧的。”
看到女友加急了語速似要發怒的樣子,年輕的小夥子将生煎一分為二,湯汁瀉出到盤子裏。
“一人一半,以後無論走到哪裏,我們永遠一人一半。”
那最後的半塊生煎,格外的香甜。
記憶裏的味道,總是最難忘的。
陳文斌憶起往昔,看着正在發語音不知說什麽的老妻,黑發參雜銀絲,鼻梁上架着眼鏡,依稀看得出年輕時的模樣。
看着老妻放下手機嘆了口氣,“怎麽了?”他問道。
Advertisement
“你瞅瞅你生的那個好兒子,這又跟媳婦吵架了,媳婦兒帶着孩子回娘家了,要不是我讓他跟我視頻,都不知道這事兒,
都三十好幾的人了,還得讓父母操心,我還是得跟媳婦兒說說,別跟那個不争氣的見識。”
見老妻又拿起手機,似乎要跟兒媳婦發消息,陳文斌攔住了她,“咱們都多大歲數了,就別管他們的事兒了,兒子結婚後這就是自己的小家了,你當媳婦的時候,要是咱倆吵架我媽來勸你你樂意?”
老妻看了他一眼,“老陳,你說的好像還真有點道理,我沒見過婆婆,仔細想想自個兒當媳婦爹媽上趕子管你家事也挺煩的,可這孫女還在媳婦兒那,這晚上給孫女打視頻,她媽接了別整的咱倆跟興師問罪似的。”
她和老陳就那麽一個兒子,兒子和兒媳又只剩了這一個孫女,獨苗苗,海城這邊可是将“計劃生育”貫徹到底,婦女能頂半邊天可不是浪得虛名,無論是她還是老陳都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什麽年代了,男孩女孩都一樣。
對這個孫女,因為兒子兒媳在外地定居,孫女難得一見,老兩口也是疼到了骨子裏,捧着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完了緩解思念,一周兩次視頻通話,也不至于讓孩子忘了爺爺奶奶。
“老陳,端午快到了,咱倆去申城玩玩怎麽樣?”聽到老妻的提議,陳文斌有些詫異,“怎麽突然想去申城了?也是,咱倆走了之後,都多少年沒回去過了,也不知道二毛子他們還記不記得我們,反正也沒事,就去轉轉,我跟單位請兩天假,提前走,省的趕上端午節人多。”
兩人要了兩份生煎與一份鍋貼,不知不覺都已經吃完,甚至很有種再來一份的沖動。
年紀大了,吃不下太多東西,平日裏別處的生煎,這麽油膩,只怕是吃下兩個就差不多,今早兩人差不多一人吃了六個,又喝了白粥,不知不覺就飽了,十分餍足。
“再打包兩份吧,中午懶得做飯。”
“小老板,麻煩再打包兩份生煎一份鍋貼。”
“得等下一鍋了,五分鐘。”
“16號生煎鍋貼各一份,取餐”
“我的我的,借過借過,小老板我是16號。”
......
吵吵鬧鬧的,小店裏人滿為患,幸虧洛素提前留了自己的先吃了,不然,怕是連自己的那份兒都會被搶走。
昨晚來的那位年歲很大的
老爺子,今早一大早就在門口蹲點,正好又和何雨欣一家子撞上了,做的桲椤葉餅子也分了他一份兒。
至于何雨欣,生煎,鍋貼,桲椤葉餅子換着吃,一會兒吃口這個,一會兒吃口那個,新歡舊愛哪個都雨露均沾,每個都不抛棄不放棄。
早上營業的時候,洛素還接連接到了幾個電話,是食客通過外賣軟件打過來的,外賣軟件只把生煎與鍋貼各自上架了十份,有吃了覺得好的食客想要再來一份,可進入小店,居然賣完了!沒有了!
苦苦打老板電話哀求,為什麽只上架十份,多上架點賺到的小錢錢不香嗎?
洛素冷酷地對他說,優先供應店內食客,鍋貼與生煎只剩最後一鍋,已經被預定瓜分完了,店裏還有人沒吃到呢,只能對您說一句抱歉了。
其實洛素的心裏也很無奈,她也沒想到準備了這麽多,可還是不夠。
開業不到兩天的時間,小店就被周圍的食客給擠滿了。
也不外乎別的原因,明光巷靠近大學城,周圍都是中高端小區,很多大學的教職工,退休老人都住在這邊,也不差錢,自己吃完還要打包帶走兩份,總不能不讓人打包吧?
正午時分,太陽如同火球一般挂在天際之上。
洛素開着窗子,不時吹進來一陣風,都覺得是一股熱浪。
早上何雨欣千叮咛萬囑咐,外賣多上架幾份,今兒個周一,中午恐怕沒有多少人來吃飯,她們一家三口就指望小老板做的飯活了。
洛素想了想,言之有理,午餐小店來的人恐怕不多,正好可以給外賣加量。
雪白的瓷盤中,紅與綠,黑與紅完美地交織在一起,好生誘人。
洛素拉開店門,即使有着屋檐的遮擋,依舊可以感受到灼人的陽光。
小黑板上,一字一劃寫下午餐的菜單。
今日午餐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