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春耕(三)
一回生二回熟,比起第一次殺豬大家都是磕磕絆絆的憑着胡子和寧曉文的記憶操作,第二次殺豬因為有了一次經驗,花費的時間比之前少了一半。
胡子和寧曉文年紀還小的時候家裏都養過豬,見過的殺豬都不知道多少次,但那時候也沒用兩人上手。而胡子出事入獄以後寧曉文和村裏人很少有來往,絕大部分同村人看見寧曉文都遠遠躲開,就仿佛他的性向是一種致命的傳染病一般。
好在小時候的記憶還在。那時候條件不好,每年過年前殺豬就代表着難得有肉吃了,所以兩人對殺豬的印象很深,親自操作起來雖然手生,但沒出什麽問題。
這一次殺完豬,寧啓言把所有的骨頭棒子都留出來,塞進冰箱,反倒是不怕冷凍的內髒先裝進冰櫃。
就算收拾幹淨的內髒想做好吃了,也得花點心思。第二天就要下種了,為了和時間賽跑,寧啓言打算在吃食上怎麽簡單怎麽來。
他們家不光有外面的和汪洋、白誠毅兩家合種的地,還有平臺上将近兩畝的地,之前翻地的時候平臺不用花太多力氣是因為打架子的時候寧啓言和寧曉文已經翻過一遍了,但下種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實打實的辛苦。
等到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汪洋就跑來敲門,告訴開門的杜程,他們這一片的種子和秧苗已經送到水站了,大家随時都可以領取。
和汪洋約好十五分鐘後水站集合,杜程關上門,寧啓言直接進入空間,喊醒寧曉文和胡子。
種子和秧苗是大事,選不好直接影響收成,杜程是一點經驗也沒有,寧啓言以前還以為自己有經驗,但之前空間留存的未脫殼的大米一事明确表明,他的經驗只适用于明年以後,目前的狀态除了氣候,其他方面還得按照寧曉文的經驗來做。
四人穿好衣服就出了山洞,等到水站,汪洋一家和白誠毅一家人已經全部到齊,正等着他們。
“用排隊嗎?”不等走近,胡子問。
白誠毅擺擺手,“不用。不過裏面說可以一次性把種子都領回去,也可以分批。”
寧啓言聽到白誠毅的話就反應過來,問道:“分批?是一天一領,還是隔幾天?”
“都行,不過需要預約。就是如果今天不全部領完,下一次打算領多少,什麽種類,哪一天領都要提前申請。”最先到的柯成偉解釋。
寧曉文皺起眉,有些擔心:“能不能是上面的種子不夠?”當初申報種植的作物種類時沒說要分批給,所以寧曉文擔心是種子數量不足,政府想辦法拖延領取時間,等待後續種子補充過來。
寧啓言搖搖頭,“應該不能,如果種子不夠,當初劃分土地的時候,政府完全可以減少每人領取的土地面積,這樣免費發放的種子就不需要這麽多了,花費信用點換取的數量肯定有限,畢竟大家手裏的信用點誰也不敢随便消耗掉。所以我想應該是為了防止浪費。”
Advertisement
“浪費?”汪洋不解,不過話一出口就明白過來,“是不是怕咱們一下子全領完了,保存不當,到後面種的時候種子活性減弱?”
寧啓言點點頭,他想不出其原因,而寧曉文擔心的情況他覺得基本上不可能,想想上輩子,饑荒那麽嚴重的時候,D市高層還能弄來那麽多玉米種子和地瓜藤,現在才地震後第一年,以前的土豆和地瓜總不可能都吃光了。
畢竟現在大家的主食還是以米面為主,就算摻雜一些雜糧,比例也很小。
而一個土豆根據發芽的程度可以分成好幾份,地瓜更是一根藤能分出好多藤苗。
“那咱們怎麽辦?分批領?”汪洋問。
寧啓言想了下,反問汪洋和白誠毅,“你們當初都申請多少地的種子?”
“五畝地瓜,四畝半土豆,兩畝半玉米。”柯成偉先開口。
“我們家是五畝地瓜,三畝土豆,兩畝玉米。”很少說話的張平國緊跟着說。
不等寧啓言說話,寧曉文先笑了起來。
“你們也是打算套種吧?”寧曉文問張平國,對于汪洋他們,寧曉文很清楚,畢竟當初準備申請糧種的時候,大概的規劃還是他和汪洋他們一起合計的。
張平國笑着點點頭,對于老農民來說,能套種的作物一般都是套種,畢竟綜合産量高。
見寧曉文和張平國開始合計,胡子、白誠毅他們幾個種過地的都湊過去,寧啓言就沒再插話。種地的事就他那點經驗除了上手速度快點,其他也沒比汪洋他們好多少,還是交給有經驗的人決定吧。
寧曉文他們幾個合計了一下,決定還是先把玉米和土豆套種上,之前休息了兩三天,趁着體力充沛,把麻煩的活先幹,地瓜插秧很快,就放在最後。
轉身進了水站,寧曉文直接跟水站駐守的士兵要了大約兩畝的玉米種和夠四畝地種的土豆芽。
看着士兵拿過來的玉米種子都是已經處理好的,回去拿水沖洗一兩次就能直接播種,而且顆粒飽滿,色澤也很好,寧曉文這才真正放心下來。
而土豆也是切好的,每一個土豆塊上至少都有一個完好的芽,入土前只要注意不要損傷土豆芽就行。
趁着寧曉文帶着其他人把種子和土豆搬回去的時候,胡子和張平國先一步到地裏,把自家适合套種玉米和土豆的地标注出來。
由于地少,而且自家準備套種的地靠近山坳邊緣,胡子最先标記好,然後就走到汪洋家的地裏,将他們家适合的地也給标注出來。
關于玉米和土豆的套種,不管是D市本地的張平國,還是J市出身的寧曉文和胡子,都習慣四壟土豆套兩壟玉米,所以大家也沒有分歧,寧曉文和張平國帶着胡子他們幾個種過地的,而且速度快的種土豆,土豆的數量多,而且芽也比較脆弱,寧曉文不太放心汪洋他們,先不說速度如何,要是讓汪洋他們也跟着一起種,還不知道這一壟壟的地能扭曲成什麽樣,還不如讓他們在後面慢慢根據已經種好的地壟下玉米種,這樣就算歪了,也只能在一定範圍內扭曲,不至于橫七豎八亂糟糟的。
下種比鋤地還累,得一直深彎腰,寧啓言不得不種一會兒就停下來直直腰,否則怕是腰都要斷了了。
半天下來,下種的速度趕不上預計的,大家一合計,都想趁着種子狀态最好的時候播種,幹脆就讓寧啓言和董文安做完飯後直接帶到地裏,這樣更節省時間。
寧啓言和董文安也不做費時間的菜,山洞的土竈和院子裏臨時搭的土竈全用來蒸飯,蒸好四大鍋雜糧飯,兩人就擡着鍋送到地裏,就着鹹菜湊合吃。
也不能叫湊合,對汪洋和白誠毅兩家來說,鹹菜現在也是好東西,一是下飯,二是鹹菜也是菜做的,除了山裏冒頭的野菜外,他們早就沒有蔬菜的來源,換購點也沒有多少存貨,而且還限制必須特殊家庭才能換購,像他們這三家身強力壯的,連片菜葉人家也不會給。
抓緊時間吃完飯,寧啓言和董文安也沒回去送鍋和碗,直接開始跟着寧曉文他們一起下種。
一直忙到晚上七點多,他們才把早上領回來的種子和土豆全部種到地裏。
另外兩家拒絕了寧啓言他們一起吃晚飯的打算,大家都累的直不起腰,哪還好意思讓寧啓言再做這麽多人的飯。
見他們拒絕,寧啓言也沒堅持,說實話,他确實太累了,要是沒有汪洋和白誠毅他們,就寧啓言自家完全可以熱一熱前一天做好的飯菜直接吃。
回到山洞以後,杜程和胡子就讓寧啓言和寧曉文躺着休息會兒,熱飯也沒難度,他倆就能熱了。
等到飯菜熱好,杜程回頭一看,寧啓言和寧曉文已經睡過去了,看着兩人臉上明顯的疲憊,杜程和胡子都不舍得叫他們起來,但這一天幹了這麽多活,不吃飯的話身體跟不住,只好叫醒兩人。
杜程把飯菜拌在一起,挑出蔥姜,直接端到床邊,把迷迷糊糊的寧啓言半抱起來倚在他懷裏,用勺子一口一口喂寧啓言吃下去。
吃到後來,寧啓言已經有點清醒了,但回來之後突然放松,他的兩只胳膊已經抖得擡不起來,別說筷子,就連勺子都拿不住,只好繼續讓杜程喂着吃。
胡子也學着杜程那樣喂寧曉文,但寧曉文明顯比寧啓言适應這樣的勞累,吃了幾口之後就接過勺子自己吃。
好不容易吃完飯,寧曉文和寧啓言臉都顧不上洗,脫了髒兮兮的外衣褲,直接躺倒睡着。
杜程和胡子看自家愛人的慘樣,搖搖頭,合計着以後就算沒事的時候也得給自家愛人鍛煉鍛煉,省的每次一忙就跟脫層皮似的。
回到桌邊,杜程和胡子慢悠悠的吃着晚飯。他倆不是不累,但遠沒有寧啓言他們那麽慘。吃完飯兩人還商量了一下,然後胡子就揣着四人的身份證,拿着手電下山。
只有免費發放的種子才能在水站這邊領,額外的糧種只能到山下的換購點換取。今晚胡子先把種在平臺的糧種領回來。
他們三家既然把土豆和玉米套種了,那免費的種子肯定不夠他們種滿地的,政府按照每畝地下發的糧種只是單純算了一畝地同一作物需要的種子數量,套種後,剩下缺少的種子他們還得花信用點自己買。不過這些到時候可以三家一起統一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