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鄰居
随着時間的推移,搬遷過來的幸存者不再局限在淚湖附近,一點點開始向外擴散。
寧啓言他們山洞下面也來過幾波人,不過看見被圈起來的地方以及他們四個年輕力壯的男人,特別是一身匪氣的胡子,最後都離開了。
寧啓言他們當初過來時只帶了半箱礦泉水,很快就用完了,他們的住處距離淚湖邊上政府設立的淨水站有将近四十分鐘的路程,所以從第三天開始,杜程和胡子隔一天就會拎着四個大水桶到淨水站取水,來回一個半小時。算上洗漱擦澡,四桶水足夠四人用上兩天。
這天早上,杜程和胡子下去打水,寧啓言和寧曉文照例在栅欄圍成的院子裏用撿來的碎石頭鋪地面。沒有水泥石板,僅用碎石子鋪上一層也好過幹燥的土層被風吹的塵土飛揚。
鋪到一半,隐約傳來說話聲和腳步聲,随着聲音越來越近,寧啓言站起身直了直有些僵硬的腰,看向山路。
不多會兒,就看見幾個年輕人順着石階走上來。
為首的青年一擡頭,正對上寧啓言的目光,愣了愣,又看見攔在半山腰的木栅欄,眨了眨眼,停下腳步。
其他幾個年輕人見他停了下來,止住話聲,才看見寧啓言和同樣站起身的寧曉文。
為首的青年撓了撓頭,又看了看四周,轉頭低聲和其他人說了幾句,随後其他幾人也四處看了看,對青年點點頭。
青年見大家意見統一,才擡腳走到栅欄前,對寧啓言兩人笑了笑。
“大哥,我們打算在這附近落腳,不影響你們吧?”
寧啓言眉毛微挑,之前這邊也來了不少人看地方,眼前這人還是第一個上前詢問的。
不動聲色的看了不遠處的幾個年輕人,雖然每個人臉上都有着疲憊,但随身衣物雖有些褶皺但也算是幹淨整潔,再加上眼中的神采,不出意外應該是群學生。
寧啓言點點頭,“這邊除了我們暫時沒人住,下面的地方不少,你們随意。”
青年咧開嘴笑了,扭頭對身後的同伴比了個V字手勢。
那些年輕人頓時一掃疲憊,興奮的笑鬧起來,然後精神奕奕的四散開,想來是四處尋找合适的位置。
Advertisement
“那就打擾了,以後大家就是鄰居了,我叫汪洋,是醫科大臨床二年級的學生,我們人多,有事喊一聲,以後相處愉快。”名叫汪洋的青年轉回來說道。
寧啓言也笑了笑,“我是寧啓言,相處愉快。”
看着汪洋告別後幾步跨到同伴身邊,扔下背上的大包就加入到尋找落腳點的行動中,寧啓言心裏感嘆。
有這幾個學生做鄰居,光看着就精力無限,以後有的熱鬧了。
不過自始至終,這些年輕人都沒有太靠近他們的栅欄,即便是走過來的汪洋,除了說話,也沒有過多的視線往院子裏探究,想來心裏有分寸,做鄰居應該不會出現太多矛盾。
“真精神。”寧曉文走過來,看着下面幾個蹦蹦跳跳的青年,感嘆道。
寧啓言贊同的點點頭。
這個時間上山,應該是昨晚才從市裏過來的。一晚上沒睡覺,再背着大包小卷的爬一個多小時的山路,還能有體力打鬧,那精神可不是一般的旺盛,就連中間兩個女孩都沒見多累。和他們一比,光爬山就累癱了的自己,真是年紀大了。
聽完寧啓言的話,寧曉文無語。
他們四人中,寧啓言和杜程的年紀最小,他說年紀大了,那自己和安鵬算是麽?老了?
不等寧曉文郁悶完,下面的說話聲突然小了,往下一看,原來是杜程和胡子拎着水桶回來了。
杜程和胡子掃了一眼山坡上的幾人,就徑自拎着水桶往上走。
直到看着兩人走進院子,見原本站在院子裏的寧啓言和寧曉文上前接過水桶,六個學生才知道原來是他們未來的鄰居,一掃短暫的安靜,吵鬧的聲音再次傳來。
雖說後來上來的兩個男人有些生人勿近的感覺,甚至其中臉上有疤的那位看着就像黑社會,但轉念一想,院子裏原來的那兩個長相相似,氣息溫和的男人總不像是壞人,既然他們是一起的,那就沒什麽可擔心的了。
杜程和胡子絕對想不到,就因為對寧啓言和寧曉文兩人的第一印象,他們就被這群學生直接歸屬到“面冷心熱”的好人堆兒裏了。
“下面那幾個是怎麽回事?”将水桶拎進山洞,走回院子,胡子接過寧曉文手裏的毛巾擦了擦汗,問。
“醫大的學生,咱們将來的鄰居。”寧啓言簡單明了的解釋。
擦汗的手頓了頓,胡子放下毛巾,走到栅欄邊往下看,正好被兩個正在說話的年輕人看見,兩人看見栅欄邊上的四人,笑嘻嘻的伸直手臂,用力揮了揮手。
胡子抽了抽嘴角,這還是他出獄以來第一次被陌生人這麽熱情的打招呼。
寧曉文倒是對這幾個年輕人印象越來越好。畢竟遇上幾個不會因為愛人臉上的疤而退避三舍的人真心不容易。
雖然杜程和胡子沒再說話,但寧啓言知道他們心裏對下面的年輕人算是初步認可了。
精力旺盛的學生們總好過容易斤斤計較或者探頭探腦的鄰居。
就算吵鬧點也無所謂,這樣的世道,沒事看着他們嘻嘻哈哈的,心情也會好。
等到吃完午飯,四人坐在院子裏短暫的休息,之前和寧啓言說過話的汪洋帶着個戴眼鏡的青年走上來。
寧啓言見兩人有些局促的站在栅欄旁,笑着走過去。
“進來吧。”
帶着兩人走進院子,坐到專門留出來做凳子用的平整石頭上。
“那個……”汪洋撓撓頭,看着正饒有興趣盯着他和柯成偉的四人,不好意思的咧咧嘴,“你們有工具嗎?我們找好位置了,也想挖個山洞,但是沒工具,徒手挖的難度有點大,所以我們想跟你們借工具,作為交換,以後我們幫你們打水。”
寧啓言抖了抖嘴角。
什麽叫“徒手挖的難度有點大”?難不成他們真想過空手挖?
見四人神情各異,汪洋更尴尬了,看了一圈,将目光定在表情沒什麽變化的杜程身上。
借工具也沒什麽不行。
杜程點點頭,“工具不多,白天我們自己也要用,要借的話只能晚上。”
汪洋連忙點頭,晚上也沒問題,他們有兩個太陽能手電,晚上能開工。
寧啓言他們的山洞面積已經足夠四人生活了,如今只剩繼續往裏深入,盡可能挖通寧啓言之前說過的平臺,所以挖掘量不算大,而且也不着急,就和汪洋約定每天下午五點借給他們兩把鐵鍬。至于鋸木頭的鋸條倒是有一根閑置的,沒有把手,寧啓言起身找了出來,直接給了汪洋。
汪洋和柯成偉帶着鋸條道謝後就離開了。
又坐了一會兒,胡子突然開口。
“今天打水的時候我聽說市裏還有一半人沒搬過來,等過幾天咱們這的人怕是會越來越多,趁着現在沒什麽事,咱們下山一趟,最好能給山洞按個大門。”
寧啓言和杜程對視一眼,點點頭。
他們在這裏會住上很長時間,人多了以後,就憑現在空蕩蕩的洞口,萬一被人闖進來,連個阻擋也沒有,确實不安全。
“我和啓言下山。”杜程說。
三人沒有異議。
就武力值來說,四人中也就杜程和胡子能好些,寧啓言和寧曉文根本可以忽略不計。要是分開行動,胡子和杜程勢必要有一個留在山上以防萬一。而且杜程和寧啓言對D市熟悉,他們兩人下山最合适。
趕早不趕晚,決定以後,四人就開始合計需要帶回來什麽東西。
主要是山洞大門,要是沒有現成的,鐵欄杆也行。要不是沒有合适的工具,上面觀景平臺的圍欄拆下來就能用。
再有就是看能不能找到些木工工具。山上枯死的大樹不少,他們也積攢了很多,有工具的話,就可以自己打一些架子桌椅什麽的,不管外觀怎麽樣,能用就行。
寧曉文想讓兩人看着能不能順便回家一趟,再帶些豆子。
之前過來的時候倒是帶了不少菜種,但剛搬來,雜七雜八的活不少,也沒開地種菜,連着十幾天光吃腌菜,四個人也有些受不了了。
換購點也沒有新鮮蔬菜可換,原本還想等着淚湖那邊安頓好以後,總能有類似交易街的交易場所,換點豆子發發豆芽也行。當初搬來的時候因為東西太多,就沒想着帶些豆子應急。不過既然能回市裏一趟,從家裏拿一些更方便。
大致列好單子,等最熱的時候過去,杜程和寧啓言就拎着之前的汽油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