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遷移前的準備
看完公告,寧啓言直接站起身。
“走,現在就去辦新證!”說完,抓起桌上的鑰匙就往外走。
其他人雖不明白他為什麽這麽着急,但也跟着下樓。
等走到大學城門口新建的辦證處時,才發現,從早上開始發公告到現在這麽短的時間就排了近千號人。再想想市內幸存的幾百萬人口,三人當即就明白寧啓言的急切從何而來。
排進隊伍,胡子在心底感慨,寧啓言雖然被杜程護着的有些單純,但絕對夠聰明,不管是之前從蛛絲馬跡裏抽絲剝繭出來的猜測,還是剛才的當機立斷,都比一般人反應快不少。
要是沒有寧啓言的快速反應,不說之前有針對的收集物資,就是如今辦新證,天知道等自己想明白下來排隊,得排到猴年馬月去。
排上隊沒過一會兒,就有人過來每人發一張表格。
姓名,出生日期,籍貫,學歷,工作類別……
寧啓言大致看了一遍就從兜裏拿出一支筆開始填。
填好之後遞給杜程,等四人都寫完,拿出來的筆也被別人借走了,大家串着寫。
辦證的流程很快,拿着填好的表格,進到辦證處,照相,交表,簽字。
明天一早本人過來領取就行。
等四人辦好往回走時,辦證處外面已經人滿為患了,還有不少士兵在裏面維持秩序。
“咱們收拾東西吧,早點過去也能避開大部隊。”進了門,寧啓言對寧曉文說。
寧曉文點點頭,“不過咱們東西不少,一輛車裝不完怎麽辦?”總不能來回好幾趟吧?!這可不是市裏的一點距離,聽說從這到蒼雲山可有一百多公裏呢,來回消耗的汽油可沒地方補充。
“也不用都帶走,就帶着夠吃夠用的東西去,剩下的就先放在家裏,山裏還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咱們帶的東西多了,被人盯上不好,那邊可沒有防盜門。”胡子拍拍寧曉文的肩。
Advertisement
“可政府都撤離了,萬一有人闖進咱家怎麽辦?”寧曉文擔心。
“沒事,這邊肯定會有留守的人,否則安置點好不容易恢複的電路再被人毀了,政府也不能讓。咱們走之前把家裏的東西歸攏到一起,然後拿磚頭把門封死,連着幾道門,也不是那麽容易被人偷的。”寧啓言安慰。
寧曉文只好點點頭。
四人分工,杜程和胡子負責把家裏還在長着的菜全割下來,留出一天的量,剩下的都腌起來。寧啓言和寧曉文則收拾必須要帶走的東西。
帳篷、沒充氣的氣墊床、被褥衣服、藥品、爐子……
一整天下來,大家也沒顧上睡覺,直到要帶走的東西收拾完,已經接近淩晨了。
随便吃了點東西,各自爬上床養精蓄銳。
睡着前,寧曉文還翻來覆去的嘟囔需要帶走的東西。
第二天一早,趁着氣溫還沒有升高,四人下去領回各自的新證。
胡子下樓找能用的磚頭,寧啓言和杜程則将轎車後座的座椅暴力拆除。
糧食他們帶的不多,一直到地震第二年的秋天,D市才爆發糧食危機,之前政府一直都在下發救濟糧。憑着每天領到的糧食,他們自己再帶一部分不好儲存的白面,雖然不能說吃的很好,但至少能吃飽。更多的則是帶上之前找到的臘腸、雞翅等真空包裝的吃食,和鹹菜罐頭這些配飯的東西。
鹌鹑的籠子太大,寧曉文決定先用紙箱裝着,到山裏再用樹枝現做。
臨走之前,寧啓言和寧曉文主廚,将這幾天攢下來的雞蛋鹌鹑蛋以及冰箱裏不好帶走的青菜全部做出來,四個人大吃一頓,消了消食,将窗外的太陽能發電機拆下來搬進屋,就開始往車上搬東西。
帳篷被褥衣物等生活用品全都綁在車頂,後備箱裏裝着要帶走的糧食和其他零散的食物,杜程開車,胡子抱着鹌鹑箱子坐在副駕駛,撤下的座椅位置放着裝着藥品碗筷調料的箱子,寧啓言和寧曉文就坐在箱子上,腳邊塞着雞籠,杜大寶和後來被起名寧小寶、寧小貝的兩只小貓就在有限的地方撲騰。
下午四點啓程,雖然天氣依舊炙熱,但一路開着空調,到不覺得難熬。
開到蒼雲山下,政府設立的檢查站用路障截斷公路,四人都拿着新證登記之後才被放行。
過了檢查站不久就到了蒼雲山腳下。山腳的公交站、旅游車站已經被改成停車場。雖然還有些雜亂,但已經有了寧啓言重生前的雛形。
“你好,請出示證件。”
順着指示牌停好車,四人下車活動身體,就看見崗亭裏走來一位工作人員。
看完證件,工作人員将證件遞回,從文件夾中取出一張簡易地圖。
“這是蒼雲山的簡圖,原本圍繞淚湖現有的建築以及附近臨時搭建的建築要提供給有需要特殊照顧的人員家庭,像你們這樣健康的人只能在附近或者山上自行落腳。确定好位置以後需要上報,而且沒有特殊原因,不能随意更改位置。”工作人員介紹道。
寧啓言接過地圖,道謝後,四人又鑽進車裏。
外面的太陽還沒落山,就這麽一小會兒的時間,四人就汗流浃背了。
将地圖放在中間,四個人都圍在邊上。
地圖上标志出來的都是被政府圍起來的地方,看着不大,但落在實處,整座蒼雲山和山背面連接的另一座小山頭都在其中,面積極其廣闊,否則也難以容納D市那麽多幸存人口。
“我們對這不熟,你倆從小D市長大的,來過這裏嗎?”胡子看完地圖,對杜程說。
杜程搖搖頭,看向寧啓言。
寧啓言對蒼雲山大致的情況還算了解,重生前他在這住了兩年多,直到社會秩序開始好轉,才在離開。
指着地圖上的一個折線處,寧啓言開口:“這裏位置很好,靠近一處小懸崖,草木茂盛,如果咱們挖山洞入住的話,這裏的坡度也很合适。”
胡子有些皺眉。
懸崖?又不是傳說中飛檐走壁的大俠,正常人都不願意在這種地方常住吧?
看出胡子的猶豫,寧啓言搖搖頭,才解釋:“我真正看好的地方其實是這下面,這處懸崖距離崖底大約一百米,懸崖最上面像半面雨傘狀凸出來的,懸崖下不到二十米的位置有一處平臺,不管是從崖上還是崖底都看不見那個平臺,咱們在懸崖靠下的位置挖山洞的話,可以直接聯通後面的平臺,平臺面積看着比籃球場還大點。有上面懸崖擋着,雨雪不濕。”
這地方曾經是在一年後被附近住着的人發現的,那時候因為一場連綿了近半個月的大雨,讓那家人為了防止山洞被淹,不停的往斜上方挖掘,沒想到挖通了山壁,才發現那一處幹爽的平臺,後來與那家人相熟的親戚都搬過去住着,才讓人知道。
重生後寧啓言就想到這處位置,這麽急着遷移過來,也是想着趁人少的時候先占上位置。
胡子和杜程對視一眼,如果那裏真像寧啓言說的,确實是個不錯的地方。不說其他,挖通以後他們的活動面積就增加不少,而且這樣一來,山洞就不用挖太大了。
确定好位置,寧曉文留下看車,寧啓言帶着杜程和胡子,扛着帳篷等東西就上山。從山腳走到目的地,花了将近一個小時,到了地方,寧啓言直接癱坐在地上。
杜程取出帶着的水,遞給他。
整整一瓶水灌下去,又累又熱到近乎虛脫的寧啓言才緩過勁。
“就這?”胡子問。
相比寧啓言,胡子和杜程雖然也熱,但不至于像他那麽累。
寧啓言點點頭,已經沒力氣說話了。
将扛着的東西放下來,杜程見寧啓言除了累,沒有其他不适,就和胡子一起在附近查看。
再往上走大約五十米就是懸崖,從懸崖往下看,只能看見下面的崖底,根本見不到寧啓言說的平臺。懸崖邊上有鐵欄杆擋着,旁邊還有一個危險警告牌。
走回寧啓言坐着的地方,從這到上面只有一條石階小路,其他地方草木茂盛,倒是沒有太大的樹。
“你自己在這行嗎?”胡子看着還是一副半死不活樣子的寧啓言,好笑的問。
寧啓言點點頭,“你們下去吧,我休息一會兒再收拾。”
胡子點點頭,轉身下山,杜程臨走前摸了摸寧啓言的臉頰。
寧啓言瞪大眼,看着杜程的背影一點點遠去。
他這是被占便宜了吧?!
又坐了十幾分鐘,寧啓言就起身開始收拾堆在一邊的東西。
先清理出一塊草地,石頭樹枝扔開,将帳篷搭起來。
帶過來的正是之前寧啓言和杜程在空山公園用的帳篷,因為大小合适,就算加上胡子兩人,也住得下。
支好帳篷,将兩個兩米乘兩米的充氣床墊充好,鋪上被褥。
趁着天還沒黑,他抓緊時間悶上一鍋米飯,燒火的柴就是随手撿的。火堆架在石階上,就不擔心把周圍的草叢點着了。
等到米飯快熟了,才見着杜程他們上來。
寧啓言快步下去接過寧曉文抱着的鹌鹑箱子,拉着他走到帳篷邊才松手。
寧啓言一松手,寧曉文就癱了下來。看着比寧啓言之前還慘。
“其他的東西先放在車裏,等明天下去跟人确定咱們的居住地點時,再順道拿上來。現在就趕來的人不多,停車場也有人看着,東西不能丢。”杜程跟寧啓言說。
寧啓言點點頭,他和寧曉文走一趟都累成這樣,杜程他倆上下兩趟,可想而知。
米飯熟了以後,開鍋放涼,就着打開的鹹菜就算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