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兩軍相對而耗,這便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
而這一耗,就耗了足足七日。
罔論外界何種說法,反倒是玉林軍與敵軍,該吃吃該喝喝,神情自若。
城牆往東。
今日是林安與宋敬亭站崗,幾十人中,唯有他二人面色輕松,亦唯有他二人,白皙的臉龐在一堆黑不溜秋的将士中脫穎而出。
說來搞笑,衆人日日在日下暴曬,但僅有他二人依舊如同剛入軍時那般俊俏。
連那出身富貴的王慎真,如今也是黑炭一個。
林安與宋敬亭左右相伴而立,天氣雖冷,但日頭也強,不過站了半日,眼前便有些炫目。
有些将士昏昏欲睡之時,不遠處卻忽然傳來一陣嚎叫聲,衆人定睛一看,便看到幾個穿着黃衣與沙地将要融為一體的人鬼鬼祟祟在那處前進,哨兵立即将這事兒報給了中郎将朱巡。
朱巡疾步前來,眼睛緊緊盯住那處動靜,命人速速将此事報于将軍吳端。又令射手架起弓箭,若敵軍前來,便射他個有來無回。
沙地中埋的竹刃雖利,但地廣風急,過了這麽多日,或是有些被埋葬了。即便有賊人被刺穿腳掌,對于前進而來的敵軍不過是寥寥無幾。
不過幾息,敵軍已到十米之外!
朱巡立即命将士瞄準賊人,下令:“放!”
一時之間,漫天箭矢穿風而去,一片烏壓,劃出淩厲的聲音,直射賊人。
方才瞧見不過寥寥幾人,如今敵軍揭竿而起,才瞧見竟有數千之衆。
箭矢雖利,但也架不過前仆後繼的軍馬。再說這是城牆之上,箭矢之數多在西東,于和迪這一出其不意,竟叫衆人始料不及。而箭矢在射手萬箭齊發之下很快用光。
吳端疾步來到東城牆,沉吟兩息,下令垂下麻繩。朱巡身先士卒,帶着青光大刀便抓着麻繩一躍而下!十條麻繩垂下,衆将仿着中郎将的做法,帶着刀槍箭矢便一躍而下,雖是新兵見血,仍一往無前。
很快,刀劍乒乓聲,布條撕拉聲,将士嘶吼聲于城牆之下、漫天而響。
林安使狠劍将旁人身後賊人一劍刺死,又劃過面前人的脖子,血珠順着劍劃開飛濺至她面上,又一劍,賊人殘臂掉落,只餘下嘶吼聲。
忽而,她耳邊劃過一陣利風,她定睛一看,原是宋敬亭将她身後賊人一刺而死!
林安不及向他道謝,便跟随着他的腳步深入敵軍,二人左刺右砍,将敵軍殺出一條血路。
宋敬亭目光如炬、天生神力,擋在他面前的敵軍未能使刀将他砍傷,便被他一擊而亡。
此時,沖鋒叫陣聲愈大,匈奴已從背面直朝城門殺去。
城門大開,萬将齊出,嘶吼聲石破天驚、不絕于耳。吳正坐于馬背,領着将士大開殺戒。
一場大戰,由此揭開。
鮮血染紅黃沙,屍體遍野,許多人來不及喊叫,便砍倒在地上,眼裏還帶着決絕與驚恐。
一場戰争,由日中至日落。短短半日,城門之外由空無一人到遍地屍身。戰争不觸及錯對,不過一場生死,伴随着晚風,将衣衫破爛的人兒胸前未寄出的家書卷出來,而後,薄薄的黃沙将人與書信一同覆蓋。
伴随着日落,戰争拉下帷幕,悄然停止,
敵軍回到敵營,我軍用剩餘氣力将死去的戰友擡回城中,會有未出戰的将士将他們擡上後山,一一掩埋。
戰争過後,沒有一人無心力疲倦。
這場戰争看似兩方都得不到好,然而,卻是我軍多死去兩千人。而這其中大半,都是守在東面的新兵。
不僅如此,這一場戰争,竟從頭到尾不見于和迪。
敵軍雖未破城,但仔細算來,卻是他們贏去半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