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翌日,散了請安後,周韞沒有急着回宮,她在後花園裏的涼亭坐下,卧在欄杆側,垂眸看着池塘裏争食的魚兒。
昨日和爺鬧了一番,雖說最後爺未甩袖離開,但周韞心情還是不太好。
一夜思緒紛擾,她也有些懷疑,自己是否太過不重視爺了?
那總是她的夫,會陪着她日後餘生數十年。
如今日涼,前些日子落的雪早就被下人清掃得一幹二淨,周韞披着胭脂色的大氅,發髻步搖中帶着些赤紅,膚如凝脂的臉頰透着些許嫣紅,她稍側眸,手中漫不經心地撚着魚食,有一搭沒一搭地朝池塘中撒去。
不稍須臾,婢女奉了茶水和糕點上來,擺滿了石桌。
周韞只觑了一眼,捧着杯盞抿了一口,時秋看得好笑,搖了搖頭:“主子今日怎麽了?”
昨日聽聞孟良娣有孕時,心情都沒有不好,今日倒是心情差了下來。
叫她有些摸不清頭腦。
周韞聞言,懶洋洋地伏了回去,蹙着細眉,埋怨道:“皆怪爺……”
時秋沒接話,昨日她在房中,主子刺王爺的話,可要比王爺過分些。
倏地,身後傳來一陣沉穩的腳步聲,半晌,似在不遠處頓了頓。
周韞有些好奇地轉過頭去,待看清來人後,倏然生了滿眸的驚訝:“沈大人?您怎會在此?”
沈青秋一身青色長袍,寡淡溫和,他輕咳了聲,彎身行了一禮:“側妃娘娘。”
說罷,他直起身,臉上如往常般透着抹淡淡的笑,如沐春風,日涼,他沒忍住輕咳了一聲,才說:“微臣有事要和王爺商議。”
他态度甚是溫和,模樣清隽,若是說出去,旁人恐是不會相信他管着大理寺,是全長安城最叫人心生怵意的地方。
Advertisement
周韞側眸瞥了他一眼,心中有些喟嘆。
當初沈青秋入京城,不知叫多少京中女子傾心,便是她,曾也多次和顧姐姐談起過他。
物是人非,轉眼多年已過,她成了王府側妃,他也早就成了三品大臣,人人敬畏。
周韞托着下颚,輕嘆了聲:
“除去那日爺大婚,本妃也好久未見到沈大人了。”
以往在閨閣時,她常出府玩鬧,總有幾次會遇見沈青秋,他還幫她擺平過不少麻煩,甚至當時有人猜測,待她及笄時,沈青秋會上門提親。
可猜測終究只是猜測。
沈青秋從未踏進過周府。
他是太子黨,和周府自會拉開距離,是以,周韞曾也疑惑,沈青秋怎會幫她?
她話音甫落,沈青秋眸色不着痕跡地稍凝,捏着扳指的手輕動了動。
隔了好半晌,他垂下頭,堪絕的五官頓側,低聲說:“側妃娘娘前程似錦,微臣見與不見娘娘,但總是盼着娘娘安好的。”
娘娘也一定會安好的。
周韞稍怔,有些不解茫然地看向他。
沈青秋頂着她的視線,他忍着喉間的那聲悶咳,眸中閃過晦澀難辨的情緒,須臾,他服身告退:“時間不早了,微臣先去尋王爺。”
周韞忙回神點了點頭:
“那大人請便。”
沈青秋退了幾步,方才轉過身,他脊背挺直,一步一步遠離涼亭。
他袖中的手緊握,待轉身拐過假山時,他才抵唇,拼命咳了幾聲,須臾,他臉色泛着異常的潮紅,靠在假山上,阖眸之際平白無故添了一抹頹廢。
涼亭中,待沈青秋身影不見,周韞才收回了視線。
時秋也在一旁感概:
“沈大人好似一如往年,絲毫未變。”
周韞順着她的話,細想了一番沈青秋當年的模樣,禁不住搖了搖頭。
哪裏會是沒變?
連她兄長談及沈青秋時,都會臉色生變,顯然在朝堂上,沈青秋的威懾力不只幾許。
更何況,他較之往年,不知沉穩多少,縱使臉上溫和雅爾依舊,可如今誰又能猜透他的三分心思。
忽地,時秋輕笑了聲:
“當年主子貪玩,貴妃親賜的那只玉镯不慎落湖,那時主子對那玉镯甚喜,當場險些哭出來,還是沈大人入水幾番,才替主子将玉镯尋回。”
周韞被她打趣得一陣臉紅,那時年幼,确實貪玩了些。
時秋搖了搖頭:“奴婢還記得當初沈大人一身水漬,舉着玉镯遞給主子時,就忍不住咳了幾聲,回去後更是病了一場,為此,府上還送了不少禮去沈府。”
周韞推了推她,嗔瞪了她一眼:
“快些別說了!”
窘死個人,當初為了個镯子竟差些哭出來。
當年也因此事,長安城就有人盛傳沈青秋心悅于周府嫡女。
不過,這謠言很快就平息下去,沒給周韞帶來一絲影響。
而且……
周韞輕抿唇,臉上的笑漸漸淡了下去,那件事不久,她曾進東宮玩鬧,卻撞見一件事。
自那以後,她和太子傅巯也就漸漸疏遠了去。
她恐這輩子都無法忘記那番場景。
她素來膽大妄為,但至今也難忘對太子的怵意。
周韞斂了斂思緒,不再去想年少時的事。
她坐在涼亭中,擡眸遠望,就可看見傅昀特意為她栽種的那處梅林,一簇簇的紅豔豔挂在枝頭,白裏透着唯一的一抹豔色,煞是好看。
忽地,她擰了擰眉,盯着梅林中偶爾穿來穿去的幾人,擡了擡下颚,說:“那皆是何人?”
時秋跟着轉頭去看,頓了頓,才遲疑地說:
“許是後院的哪幾位主子吧。”
周韞擰眉,心中有些許的不虞。
她特意求來的紅梅林,憑甚要給旁人游賞?
她撇了撇嘴:“将她們叫出來。”
時秋頓了下,有些哭笑不得:“梅林就在那兒,主子莫不是,日後都不許旁人去賞?”
周韞理直氣壯地說:
“本妃看不見時,就算了,但本妃在時,就是不許!”
她本就霸道,旁人若是心生不滿,大可去向爺訴苦告狀。
時秋給旁的婢女使了個眼色。
須臾之後,三名女子拉拉扯扯,臉色稍有些難堪尴尬地走過來,服了服身子:“妾身給側妃請安。”
周韞一手撐着下颚,恹恹地耷拉着眼皮子,只觑了她們一眼,待看見她們手中折的梅枝時,眸色頓時有些涼:“你們方才在作甚?”
三人不過皆是侍妾罷了,院子住得近,偶爾會有些來往,今日請安後,回院途中,路過錦和苑後的紅梅林,一時興起,沒忍住就進去逛了逛。
其中一位,周韞有些眼熟,是錢氏。
她之所以對錢氏眼熟,還是因為劉良娣,曾和她說起過,錢氏家中經商,手中最不差銀錢,常愛和旁人一起打牌。
錢氏常去劉良娣的裘芳園,手中又不差錢,在幾位侍妾中也算說得話,當下,她就站出來,有些吶吶地說:“回側妃的話,妾身等人回院前,看見這紅梅林,一時心癢,沒忍住就進去逛了逛,還望側妃見諒。”
府中的人皆知曉,這處紅梅林,就是爺特意為了側妃種下的。
她們擅自進去,還折了其中的梅枝,側妃的性子更是廣為人知的難相與,誰也不知曉她會不會因此不虞。
周韞冷眼瞅着她手中的一把梅枝,涼聲淺薄:
“只是逛逛?”
錢氏和其餘二位侍妾一時啞聲,半晌,還是其中一位選秀後剛進府的盧氏,她咬了咬唇,低聲嘀咕:“不過折了幾支花罷了,有甚的,好生小氣……”
雖只小聲,但如今四周寂靜,這話叫旁人聽得個一清二楚。
錢氏和另一人臉生驚訝和瑟意,忙不動聲色地和她拉開距離,這一動,就将盧氏完全顯露出來,她臉色頓時微僵。
周韞稍眯了眯眸子,險些被氣笑了。
動了她的東西,最終還成了她小氣?
她涼聲,一字一句地說:
“本妃是小氣,不如這位妹妹大度,不知這位妹妹是何人?”
殺人最狠莫過于誅心。
周韞一句問話,叫盧氏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你和人家說了一番話,結果人家根本不知你是何人。
盧氏進府前,也是家中千嬌百寵的嫡女,不過因家世低,進府才是侍妾罷了。
她進府後,每月也有那麽一兩日恩寵,雖不多,但也足夠叫府中伺候的人不會輕視她。
她往日和幾位高位的主子沒有交集,自然在府中如魚得水,沒受過委屈。
如今,周韞的一番話,狠狠打在了她臉上,叫她尴尬難堪得不知如何是好。
她眸子頓時有些紅,咬牙屈辱地服下身子:
“妾身盧氏。”
周韞漫不經心地嗤了一句:“倒也不必和本妃說,總歸本妃也記不住不重要的人。”
對于周韞來說,打人皆打臉,若不然,還有甚意思?
盧氏咬唇,心中不知該恨還是該悔,她擡頭去看和她一起的兩人,結果錢氏和另一人直接別開視線,不搭理她。
開玩笑?
連正妃都不會和側妃直接對上,她們又豈敢?
盧氏心中恨極,卻不得不服軟:“妾身方才失言,還請側妃饒妾身一次。”
話音甫落,就聽周韞掩唇,輕輕呵笑了一聲:
“怎會是妹妹失言,皆是本妃不夠大度罷了,這點小事還要斤斤計較。”
盧氏埋了埋頭,沒接話,卻仿佛默認了一般。
這時,忽地有人走近,橫插了一句話:“側妃姐姐,念她初犯,且放她一馬,說倒底,不過些許梅花,何故傷了姐妹之間的情誼?”
周韞擡眸,就見來人竟是有孕不便出門的孟安攸。
她一手被婢女扶着,一手撐在腰肢後方,甚為顯擺,臉上挂着笑,似勸和般溫和。
周韞眉梢輕動了下,眸子中有些許輕諷刺,真當有孕了,就可肆意插手她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