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太傅
皇帝陛下嫌棄道:“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至少你射和禦肯定不合格,看你弱成的那樣子。老幺不是和你關系好嗎?讓他休沐的時候教教你。”
“王爺公事繁忙,還是別了吧?”淩蔚揉揉差點閃了的腰,“微臣的身體還是不錯的,射和禦可以慢慢學。”
“也是,你也只能慢慢學了。”皇帝陛下懷疑的看着淩蔚那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果然是流落在外的時候苦頭吃多了吧,這身板也太弱了,“啓辰也在學騎射了,你跟着啓辰一起學。別還比不過啓辰,那可就丢臉了。”
什麽???和小胖子一起學???小胖子才九歲啊!!!無論自己學得好還是學得壞,都很木有尊嚴啊!!!
皇帝陛下表示,尊嚴是什麽?能吃嗎?你打得過我嗎?打不過那你跟着我兒子一起學怎麽,這是看重你!
“挺好的,瑾堂不是常說,有比較才有動力。”胖太子攤手,“有你的墊底,孤才知道孤還是很優秀的,就有動力了。這叫什麽,鼓勵教學?”
淩蔚:……
真的好想揍這熊孩子一頓!
“這麽神氣怎麽在你夫子面前不神氣一點?”淩蔚一把将胖太子撈到膝蓋上,捏了捏他胖乎乎的臉頰,“這麽聰明一小胖子,怎麽在外面傳成愚鈍了?”
“啊,瑾堂也聽到了啊。”胖太子湊到淩蔚耳邊小聲道,“孤故意刺激太傅的,父皇都沒看出來。既然孤不能嫌棄太傅,讓太傅嫌棄孤總成了吧?”
淩蔚眼皮子直跳。這熊孩子知道皇帝陛下為這件事愁的連脾氣都壞了幾度嗎?知道什麽叫坑爹嗎?要是皇帝陛下知道了,非打他屁股不可!
“不可這樣!”淩蔚咬牙道,“別忘了,你是太子!你的名聲是會被記在史書上的,你想千百年後別人提起你,都說你愚鈍嗎?”
“以後聰明就好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不了了,大了未必不佳。”熊孩子的熊理論是一套一套的,“而且我真的聽不懂啊,嗯,大部分聽不懂。瑾堂之前講過的,我還是能聽懂。”
“那讓表哥給太子哥哥講,講了後,太子哥哥就聽得懂了。”安康小聲道。
錦闕看看安康,又看看太子,然後把臉貼着淩蔚的背,開始臉滾背:“表哥講的好。”
“也成。微臣每天幫殿下梳理一下已經講過的內容,再幫你預習一下将要講的內容,這樣殿下應該就能聽懂了。”淩蔚覺得這主意不錯。要是能讓太子和太傅的矛盾緩和一些,不只是幫了太子,也是幫了太傅。其實他覺得太傅那人也就是一門心思都放在了學問上,人情世故一概不懂,但并不是個壞人,人品也不差。要是因為這件事真的讓皇帝記恨上了,導致晚景凄涼甚至禍及家人,也蠻可憐的。皇帝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
Advertisement
不過說起來,太傅也太缺心眼了,太子的壞話也敢嘀咕。是,尊師重道嘛,皇帝和太子都不能拿你怎樣,但是人家心裏記着啊。這個社會本來就是皇權社會,你得罪了皇帝,自己又沒什麽其他讓皇帝看重的價值,以後還不是等着倒黴?
人家唐太宗縱容魏征還是因為魏征能幹呢,而且他需要一個直臣來幫他樹立形象。但是魏征死後還不是被推了墓碑。雖說魏征也有錯,但是落在其他已經死了的大臣身上,唐太宗也不一定會和一個死人計較,更不會做推墓碑這種事。可見心裏還是不舒服的。
皇帝就算再大度,本質上還是個活生生的人類。是人類就有喜怒哀樂,就有底線。對于當朝皇帝而言,這個來之不易的嫡長子,就是他的底線之一。更是皇後的命。
皇後之前一直生的是公主,最大的公主如今都已經出嫁了。其他的妃嫔兒子一個一個生,兩夫妻好不容易才盼來一個嫡子,剛降生就封為太子。他們兩雖然算得上是明君賢後,但也絕對不會容忍別人這麽傳太子的壞話。
何況這事太子還真冤,連淩蔚都覺得太子冤。
這麽腹黑一熊孩子還愚鈍,天下就沒有不愚鈍的了。
“可瑾堂花時間給孤講課,瑾堂自己的功課怎麽辦?”胖太子雖然有時候熊了點,在關乎淩蔚切身利益的時候,還是很體貼的。
“太傅給太子殿下布置的功課,微臣科舉的時候也會考。講課也是學習的一種。微臣不把課程吃透,如何給殿下講解。”淩蔚笑道。
胖太子靠在淩蔚懷裏嘀咕:“那好,瑾堂可不準說孤愚鈍。你要敢說,孤就在你臉上畫烏龜!”
“……”淩蔚眯眼,“上次微臣午睡後臉上多了兩只小烏龜,果然是太子殿下畫的吧?”
胖太子眼神游離:“都說了不是孤,說不準是瑾堂夢游自己畫的。”
這熊孩子!淩蔚把胖太子拎起來轉了兩圈,胖太子“哇哇”叫着,嚷嚷淩蔚欺負他。其他兩小孩看着有趣,也撲上去鬧着要玩轉圈圈。淩蔚一不小心就挖坑自己跳進去,帶着三小孩轉圈圈轉的頭暈腦脹。
藏書閣裏的內侍還是第一次看見這種場景,一個個吓的面無土色。但殿下們身邊近身伺候的人都眼觀鼻鼻觀心,只當沒看見,也沒人阻止。他們也不可能越俎代庖,跑去呵斥,只能提心吊膽的看着淩蔚在那裏“大逆不道”。那些內侍心中也明白了,淩蔚敢做這事,其他伺候的人還習以為常的樣子,可見是真的很受寵。
這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雖說早就聽聞淩蔚得皇帝皇後夫妻兩喜愛,但畢竟還沒見識到那喜愛的程度。現在見到了,淩蔚再到這裏來讀書,伺候的人都盡心了許多,那茶水點心都比之前來得好。
淩蔚感受到了之後,也只是笑笑了事。這踩低捧高人之常情,犯不着進心裏去。但能讓人捧着,總比被人踩着好吧?
然後他就讓伺候的人把茶水換成了白開水……娘喲,再好的茶他也喝不下啊,聞着都想吐。
誰知這種舉動都能被傳成生活簡樸,真是醉了。
……有了淩蔚的幫助,太子在太傅那裏的功課有了顯著的提高,讓太傅有些驚訝。
本來聽着讓太子讀半天書,休半天假的時候,太傅還認為是這個學生不但愚鈍,還懶惰,難免回去又抱怨一番。沒想到雖然上課的時間減少了,但是太子的學習進度卻加快了。
“太傅講的課程太深奧了,孤連字都不認識,太傅引經據典,孤也聽不懂。”太子畢竟年齡還小,難免話中帶了一絲怨氣,“孤的表兄每日會進宮給孤講解課程,教孤識文斷字。孤懂得了大體意思,再聽太傅講解,就能理解一些了。”
即使太傅的脾氣如同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還是個缺心眼,但太子都說的這麽直白,他聽不出意思,就不是情商問題,而是智商問題了。
太子既然功課能跟得上,那就和愚鈍沒有關系,而是他教導的關系。
他本也也是為了太子好,想着國家的儲君,怎麽也要學些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大道理吧?可他也不想想,太子字都認不全,哪能聽得懂他那些拗口的大道理?
太傅也終于明白過來了,感情太子并不是愚鈍。不然也不會只被教導了文章大體的意思,就能這麽快跟上了進度。
太傅雖然專注于學問,為人處世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但這人是真的人品好,心胸也寬廣。他細細問了太子被淩蔚教導過的知識後,對淩蔚對學問掌握的深度和廣度也驚訝不已。
天下頂尖的讀書人的圈子就這麽大,那太傅和淩蔚的老師趙昭也有交情,早聽趙昭隐隐的炫耀了無數回他那關門弟子。現在聽了太子對淩蔚那誇起來就停不下嘴的贊揚,對淩蔚也更加好奇。
也幸虧淩蔚現在名聲不顯,所做的事都在皇宮裏,只有皇帝家的人知道。他在太傅印象中,也就是個刻苦的讀書人而已。若太傅知道淩蔚做了那麽多“雜事”,估計就不會對淩蔚有好感,而是罵淩蔚“本末倒置”“不務正業”了吧。
不過太傅現在對淩蔚印象是挺好的,而太傅也意識到,他學問做的太好太深奧,小孩子根本聽不懂。他這是大材小用啊!要教也應該教導成年皇子啊!給小孩子啓蒙算啥事啊!他這麽個大學問人就教小孩子識字斷句簡直是侮辱自己的學問!
于是皇帝還在思考着怎麽把這個太傅換掉的時候,太傅自己來請辭了。
皇帝聽着太傅說他大材小用了,笑得都牙疼了。而當他聽見太傅辭去給太子啓蒙的職務之後,外面人傳着太傅終于不堪太子的愚鈍的時候,那牙就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