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時差
“和我合租的朋友現在被隔離在外地,他們公司停工了。你現在這個樣子,需要卧床休息,身邊得有人照顧。我跟他商量好,你先在他的房間住一個月。”
“會不會太麻煩你了?” 李梅一邊客套着,一邊心裏充滿了幸福。
“那你是希望我每天花巨資打車去照顧你,還是想讓我非典疫情期,天天去擠地鐵或公交呢?”
林宇理所當然的反問道。
李梅有點害羞的低下了頭,她忽然覺得空氣中充滿了暧昧。他這麽細心的安排,到底是為什麽呢?難道說,他開始對她有了感覺?他霸氣的樣子好帥。
車裏忽然靜下來的氣氛,讓林宇感到有點尴尬。他趕緊換了話題:
“現在公司也成了輪班制上班,我一個星期去三天。咱們那個項目因為不是很緊急,所以,目前也沒什麽大進展。”
“嗯,你前面電話裏跟我提過。”
幸好,車程不算太遠。
到了家,林宇把李梅安置在合租朋友的房間裏。房間打掃的一塵不染,床具也都換了新的。他還給她準備了一個臨時的小儲物櫃。
她坐在床邊,聞着床單洗衣粉的清香,心頭一陣一陣的發熱。
很久以來,她都沒有這種被無微不至照顧的感覺,更何況,是她喜歡的人。
人生中再多的成就,都沒有像得到“及時雨”般的滿足感,讓人如此沉醉!
她更加确定,要握住這已經到指尖的幸福。
“住在一起”後,李梅才知道,林宇會做飯!雖然非典特殊時期,超市裏一度出現斷貨的情況。但他還是作到每天葷素搭配,在保證營養的基礎上,盡量保持清淡。
在他的呵護和溫暖下,她的黃疸很快就完全褪去,氣色一天比一天好。
Advertisement
慢慢的,
林宇上班的日子,李梅就簡簡單單的打掃衛生,做點家務。
林宇不上班的日子,遇上天氣好,他們就會出去散散步。非典時期,政府鼓勵民衆多戶外活動。公園裏,到處都是支帳篷的人們。如果不去想病毒,世界好像也并沒有那麽恐怖了。
“你說,這種情況下,小孩子們是害怕多,還是開心多” 李梅示意林宇看向正在帳篷邊嬉戲的小朋友們。
“如果我們還能返回那個世界再大,開心最大,心比天大的年齡,該有多好。” 他頗有感觸的說。
“對于我來說,現在就是,世界再大,幸福最大。什麽疾病,疫情都不存在,只有你存在。” 她暗暗自喜,心裏默念。
不過,李梅發現,每次散步,林宇都盡量趕在傍晚前回家,就好像小孩子怕走夜路一樣。而且,晚餐過後,他都是很快的收拾好廚房,然後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上網。
就好像他的生活裏,總有一塊“禁地”,是不對她打開的。
她想,一定是因為法國的那個她!
自從她住進他家,他好像沒再接到法國長途。他從沒主動聊起過她,李梅當然也不會去主動問他。他最好是忘了她!
林宇是矛盾的。
他自認為對李梅有責任,“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可是,當他看到李梅看他的那雙大眼睛裏,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柔情時,他開始顧慮。特別是,當他們在外面漫步時,他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他和陸瑜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他甚至常常錯覺,身邊是陸瑜,而不是李梅。
他有他的小魚!
可是,小魚在哪裏?為什麽這麽久了,都沒有一個電話?!他擔心到有點抓狂。
一邊是愛的煎熬,無盡的等待;一邊是唾手可得的溫情和踏實。
“小魚,說好的,不要讓我等太久!”他在內心裏呼喚她。
5月29日,歷史性的一天。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零記錄。世界就要回歸正常了!
李梅也要離開林宇家了。她已經基本康複。
晚上,林宇準備了一桌子菜,給自己準備了一瓶紅酒,給李梅特意備了無醇啤酒。
他想要慶祝一下這段特殊日子的結束。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他們經歷了疾病的折磨,疫情的恐慌,對生命的質疑,對未來的擔心。他們也要感謝,在這樣艱難的日子裏,幸好有他們彼此的溫暖。
他希望這一切,就這樣結束了。而李梅卻希望着,這一切,為他們帶來另一個開始。
酒過三巡,林宇開始有點輕飄飄,他再次向她舉起酒杯,非常鄭重的說:
“來,幹了這杯!謝謝咱們的互相幫助,永生難忘!”
“林宇,我愛你!” 李梅把自己的手指輕柔的搭在他握着酒杯的手指上,輕輕将酒杯送到他的唇邊。她充滿柔情的目光也像讓人激蕩的紅酒,熱烈的送到了他的眼裏。
林宇被這出其不意的熱情,擊得渾身一抖。反而,酒醒了。
他用另一只手把握着酒杯的兩只手輕輕推向了桌子,放下了酒杯。非常冷靜的對她說:
“我跟你說過,我有女朋友。”
“我知道。可是,你生病的時候,她在哪裏?你想念她的時候,她知道嗎?你連想聽她聲音的時候,都無法聯系到她。女朋友,有什麽實際意義嗎?”
李梅一股腦的,句句戳中他的痛處。
“算了,吃飯吧。” 他不想辯駁,也不想解釋,他沒有答案。但,他只知道他心裏還有那條小魚。
此時此刻的陸瑜,即将告別這個工作了兩個月的小鎮,告別一個可愛的大家庭。在這裏,她對法國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明天,是工作的最後一天。她和汪洋商量好,給“大家庭”做一頓地道的中國菜。列菜單時,汪洋說,她可以做雞蛋炒西紅柿,烤茄子。陸瑜想都沒想就報了紅燒排骨。
紅燒排骨。。。這是她和林宇的共同最愛。
她的心被狠狠的揪了一下。可惡,連這種時候,潛意識都不忘戳她的痛處。
她想了想,還是改了:做可樂雞翅。
好在現在基本每個法國超市裏,都有生抽賣。她們也想讓法國廚師們看看,同樣的食材,不需要什麽太特殊的調料,只是做法不同,就是兩種廚藝。
第二天,主廚打開“阿裏巴巴”蔬菜儲藏室的大門,讓她們盡情的選。在她們做菜時,他笑眯眯的在一旁這看看,那看看。偶爾提問題,甚至還想給她們打下手。
當一個人喜愛并專注一件事情,任何時候都能學到東西。陸瑜感慨。
菜做好了,陸瑜和汪洋看見他們細細品嘗,然後聽到他們真心的贊賞,她們真的是發自內心的開心。其實這并不是所謂的成就感,而是把自己真實的文化展示出來,又同時得到了積極的回應後的滿足感。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文化交流的意義。
就餐過後,一桌子的法國人開始唱起歡快的節日歌曲,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快樂和享受。歌曲結束,每個人都站起身來和陸瑜汪洋行貼面禮,以此作為對兩人的感謝。他們的熱情深深的感染了她們。
就這樣,帶着一些眷戀,很多不舍,她們離開了小鎮,回到了貝桑松。
沒幾天,陸瑜和汪洋就分別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陸瑜,圖爾大學;汪洋,貝桑松大學;書生,裏昂大學。
這也就意味着,他們三人就要天各一方了。
汪洋定好了暑期回國的機票,陸瑜準備一個月後就把貝桑松的房子退了,早點搬到圖爾去找房子,适應環境。書生聯系好了,暑期去農場幹農活打工。
他們三人在汪洋和書生家最後一次聚會。
這次,他們包餃子。本來,是想借着包餃子分散一些注意力。但不管怎麽努力,汪洋和陸瑜都打不起精神。這頓飯吃的好沉重,書生幾次挑起的話題,都被她們倆簡短的,以答題的方式結束了。
“來,為了咱們這麽久的相知相伴幹杯!”陸瑜喝了口酒,壯了壯膽,終于說出了憋了許久的話。可是,話剛一出口,眼淚也不自覺的像開了閘的水龍頭,奔湧而出。
“幹杯!為了今後沒有彼此在身邊的日子。要堅強,要成功!” 汪洋泣不成聲。
豪飲過後,兩人抱頭痛哭。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這個道理誰都懂,可真正發生了,才知道這是用怎樣無奈的心情,總結出的真理。尤其是對于那些一起經歷過人生艱難時刻的朋友。
書生在一邊眼圈泛紅。看到面前這兩個平時堅強不摧,今天哭的潰不成軍的兩個女孩子,他知道她們心裏的不舍。可,又有什麽辦法呢?自從踏上法國的土地,每一天都是未知。而他們,最應該學會的,就是如何在這一步一步的未知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實現來時的目标。
陸瑜和書生一起送汪洋到了火車站。
“一路平安!咱們MSN見。你們倆到時候一定要來圖爾看我,聽說圖爾附近有很多特別漂亮的城堡,我帶你們看城堡。” 陸瑜對汪洋和書生說。
“好,好。我三天一大彙報,兩天一小報道,煩死你。” 汪洋努力讓氣氛變得輕松些。
“書生,你去幹農活,要多注意休息,多保重。” 她們倆同時囑咐他。
“好,好,你們放心,我也會随時給你們彙報。” 書生學汪洋的口氣。
就這樣,他們三人互相道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