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游戲規則1
随着開學,餐廳也開工了。
陸瑜這次打工的餐廳,是貝桑松市中心最大的中餐廳。離家,步行也就十幾分鐘。
這家餐廳在留學生中很出名,很多人都想去打工。如果不是因為熟人介紹,很難有機會。
陸瑜和汪洋第一次上工是在周五晚上。
因為逛街時常常經過,所以,酒店的外部,對于她們來說,并不陌生。坐落在商業區街角的兩層樓房:一樓,是點餐餐廳。二樓,是自助餐。二樓自帶一個有着綠植的大露臺,通過一個外部樓梯,客人們可以直接進入露臺和自助餐廳入口。
餐廳的名字叫“正陽”。陸瑜想,看到這裏中餐,不是叫“北京”,“亞洲”,就是“長城”的,這家餐廳的老板還算脫俗。
“試工的那天,我會先帶你們。但你們倆得機靈點,眼裏有活兒。”雯雯事先交待過,“如果幹的好,老板會決定怎麽給你們倆排工。老板是從越南來的華僑,人還算和氣。不用太擔心。就是老板娘,很嚴肅,從來沒笑過。不過,餐廳是老板說了算。”
“對了,工資,分晚工和午工。晚工,從下午5點半,到晚上11點半或12點,20歐元一次。午工,從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半或4點,16歐元一次。兩種工都管一頓飯,晚工還有宵夜。所以,晚工比較搶手,能不能上,就看你們自己的了。”她說這些話時,有種餐廳主管的感覺。
陸瑜快快的心算了一下,這個工資水平确實比“北京餐廳”低。但是,好歹住在自己家裏,可以半工半讀,不能要求太高。
進了自助餐廳門,陸瑜和汪洋才真正意識到它的規模。大廳裏,應該有差不多三十桌。而且,在大廳中心位置,用玻璃牆隔出一個卡拉OK大廳。裏面不僅有餐桌,還有大投影儀和舞池。
至于餐廳的裝修風格,和其他的中餐廳差不多。紅木漆的桌椅,牆上挂的不是仿《奔馬圖》,就是《龍騰虎躍》什麽的。有點空餘的位置,不是擺假盆栽,就是魚缸。除了沒有滿屋頂挂紅燈籠外,其他,陸瑜也實在看不出有什麽特別的。
雯雯比她們早到,正一只手托着腮的,靠在吧臺和老板聊天。
“來,來,我給你們做介紹。”看到她們,雯雯熱絡的招呼着。
陸瑜和汪洋來到吧臺前,只聽雯雯有點近似嬌滴滴的說:
“老板,這就是我跟你說的,我的同學,汪洋和陸瑜。今晚第一次試工。”
陸瑜趁機仔細打量了眼前的這個男人:從臉上的皮膚狀态推測,應該有四十多歲。微微發福的身材,一米七左右的個子。從身上穿的沒有一個皺褶的品牌POLO衫來看,應該還算是個比較講究的人。
Advertisement
他也眯着不大的眼睛,打量着陸瑜和汪洋。陸瑜能夠明顯感覺出他目光中的商人特有的敏銳和精明。
“你們好。” 老板擠出一絲微笑,禮貌的打招呼。但陸瑜還是感覺出了一種距離感。
“老板好。” 陸瑜和汪洋齊聲回應。
“來,咱們先去吃飯吧。”雯雯帶她們進入座位區。
她招呼她們坐下後,就去了後廚,然後一進一出的,端出了晚餐:米飯配非常家常的一葷幾素,一個湯。
吃飯時,陸瑜和汪洋才差不多見全了所有服務人員。後廚,有三四個負責炒菜,包餃子的工人。都是餐廳的常工,聽口音,應該都是浙江人。前面的服務生,就都是留學生了。今晚,除了陸瑜,汪洋是新手,雯雯,還有另外兩個女生,是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的。
吃過飯,雯雯帶着她們在餐廳服務區轉了一圈,她們一邊大概記了桌號,一邊了解工作內容:
“服務生的工作,包括迎接客人進門,帶座位,點單,随時清理桌上堆積的盤子,滿足客人的其他就餐需求。最後,客人走後整理餐桌。”
陸瑜心裏又快快做了比較:自助餐,不用記菜名,不用端菜,桌子號都在桌子上有标記,工作內容确實比“北京餐廳”容易。她于是輕聲安慰汪洋:“別擔心,有我呢,應該沒問題。”
正如陸瑜所說,試工确實很順利。她們倆非常勤快,只顧埋頭幹活,一遍一遍的餐廳巡視,一刻不停。幾次經過吧臺時,她們都看見雯雯倚着吧臺,陪着笑臉的跟老板聊天。
“咱們還是老老實實幹活吧。”陸瑜和汪洋眼神交彙,立刻彼此心領神會。
按照慣例,周五晚上有卡拉OK,相對來說,客人們結束的時間就晚一些。已經晚上12點了,她們才可以真正坐下來吃宵夜。
“你們去自助區,想吃什麽,挑什麽吧。”一晚上偶爾露了幾回面的老板娘跟她們倆說。果不其然,這樣的好意,從她那近似癟着的嘴裏說出來,都帶着幾分輕蔑。
累了一晚上,陸瑜和汪洋都沒什麽胃口,撿了水果沙拉,炸香蕉派之類的,稍稍填了點肚子,草草了事。
吃完宵夜,老板叫她們倆過去,一邊拿筆在一張紙上勾着,頭也不擡的說:
“看你們倆上手很快,也挺勤快。陸瑜,你就每個星期三,和五上晚班。星期一中午,上午班。汪洋,你只幹周末。那,就星期五晚上,星期六中午吧。”
“謝謝老板。”她們倆很開心,能有一個晚上一起“并肩戰鬥”。
“你們倆運氣不錯了,能夠拿到周末的晚班,而且立刻被排了不止一次工。”雯雯趁老板去後廚的空兒,趕緊插話。她看了看四周,然後把頭湊的更近,壓低聲音,繼續說:“知道嗎?有的女生為了多拿到工,都不惜和老板。。。”沒說完的話被一個很暧昧的眼神示意替代了。
陸瑜和汪洋再次心領神會。
“哎,你不覺得雯雯和咱們平時在學校看到的樣子不一樣嗎?”汪洋在來上工的路上跟陸瑜讨論過。
的确,特別是她說完剛才那些話的樣子。
她,本長的很水靈。雖然是來自河北的北方女孩子,卻是白裏透紅,細細嫩嫩的皮膚,一笑一對兒酒窩。烏黑的頭發,編成兩條粗粗的辮子,頗有民國淑女的風範。再加上她說起話來輕輕柔柔的,看人時,眼神總有點顧盼生輝。所以,同一批來的男生裏,不少都對她有過多多少少的非分之想。
“你們怎麽回家?” 老板問陸瑜和汪洋。
“我們回我家,離這走路差不多十幾分鐘。”陸瑜已經跟汪洋說好了,晚上下工晚,汪洋就去她家睡,這樣,她就不用那麽晚坐公共汽車了。
“那好。” 老板把頭轉向雯雯,語氣突然多了些溫柔, “雯雯,我送你。”
雯雯微笑着答:“謝謝老板啦。”
陸瑜和汪洋又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色:人,果然是可以多面的!
接下來的日子裏,陸瑜的每個班期裏,都會見到一些“新面孔”,但其實都是比她早去的“老工人”。她和後廚也慢慢熟悉起來:一個四十多歲的東北來的“老阿姨”,因為都是北方人,特別喜歡和陸瑜聊天。
她告訴陸瑜,自己有個女兒正在貝桑松讀美院,她是來陪讀的。“我在這裏這麽沒天沒日的幹粗活,還不是為了能夠讓她少吃些苦,安安心心完成學業嘛。”說這些話時,她眼裏明顯的含着眼淚。陸瑜心中無限憐憫:“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什麽,什麽!我聽和我一起上工的同學說,那個東北阿姨可是自己把女兒介紹給老板‘做小’,好像是因為老板娘身體不好,老板養着她們母女倆哦。”汪洋還沒等陸瑜感慨完,便給了她另一個版本。
這是怎樣一個真真假假的世界啊!“正陽”的水不淺,她們倆還是要多多小心。陸瑜和汪洋互相勉勵。
就這樣,她們倆人聽到的故事也來越多,但大多的主題都是圍繞着:怎麽多排工,怎麽能夠按期拿到工資。
慢慢的,老板的形象在陸瑜的心裏越來越“實際”:仗着自己有點錢,有可以利用別人的地方,占盡留學生的便宜。她在心裏越來越看不起他。好幾次,老板試圖和她多聊幾句,她都用最簡短的方式回答,然後迅速離開。她只顧埋頭幹活,她只想埋頭幹活!
但是,後面的事情就越來越讓陸瑜琢磨不透了。老板又給她多加了幾個班期。而且,居然把她和汪洋安排在了跨年夜的服務生裏。要知道,這個機會是很多人都想要的,那天晚上的工資會翻倍,小費數量也相當可觀。
以至于有天陸瑜在圖書室裏遇到了雯雯,雯雯有點酸酸的跟她說:“聽說跨年夜,你排到了工。高興嗎?”
“嗯,那你呢?” 除了汪洋,陸瑜确實不知道具體還有誰。
“老板問過我,我想那天晚上的工作量一定很大,所以給推了。再說了,都欠了我好幾個月的工資了,要都要不來,誰還去賣命啊。” 雯雯做出一副好人的樣子,提醒陸瑜:“你也悠着點,幹的越多,欠你的越多。在還沒确定是不是要的回來的時候,別太賣力了。”
“謝謝你提醒。”陸瑜嘴上禮貌的應承着,卻并沒把她說的當一回事兒。
因為,她心裏有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