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治世浮華(5)
守衛們挖了坑把酒水和花果掩埋,直到看不出一絲痕跡才離開。
外人不知道太子做了什麽,東宮守衛全都知曉。太子仗着陛下的勢,才能有這麽大排場,侍衛當中也有不少願意為陛下效勞。太子沒從始至終都沒藏着掖着,擺明了沒打算隐瞞上面。
回去的路上,李元吉一直在逗貓,徐蟄靜靜想着心事。
這個世界的主角有兩個,一是李世民,二是李治。
李世民是從其他地方穿越來的,具體身份未知。李治今年只有十二歲,冊封太子之前,他的存在感一直很低,倒是李泰時不時地在李世民面前露臉,擠兌一下太子。
所以徐蟄要應付的其實是李世民和李泰,還有那群老是罵他的老師。把這些人擺平了,才能過上幾天安逸日子。
回到東宮之後,徐蟄沐浴更衣,那只醜貓也被洗刷幹淨,李元吉用絹布裹着濕漉漉的小貓,湊在徐蟄跟前說個不停:“也不知道這貓是從哪裏跑出來的,身上髒死了,把它丢到桶裏,一群跳蚤往外蹦跶,大兄你沒見到,可真惡心。”
徐蟄帶着笑意看他,“惡心你還抱着?”
“這不是洗幹淨了嗎?再說,我要現在把它放開,一準跑掉,再蹭上一身灰,不就白洗了?”
“倒是有點道理。”徐蟄故意對他說,“你離孤遠一些,離着貓這麽近,肯定沾上跳蚤了。”“怎麽可能!我也洗過了!”李元吉大聲掩蓋自己的心虛,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本來沒什麽感覺,被徐蟄提醒過後,突然覺得身上癢了起來。他忍着不去撓,倔強看着兄長,來證明自己身上很幹淨,不可能有跳蚤。
徐蟄說,“回頭還是篦一篦頭發吧。”
“大兄!”
重生後的李元吉比以前活潑很多,他自己也意識到了,并且沒有要改的意思。抛卻理想和抱負,也丢下了壓在身上的責任,為什麽不輕松一點,重新開始呢?
相較于自己,李元吉更擔心他的兄長,他看得出來,徐蟄就算在李承乾的身體中,也依然是先前那個李建成。
可他明明不打算争了,為什麽依然沉郁?
李元吉想不明白,只能在他身邊鬧騰,好讓大兄露個笑臉。
Advertisement
實際上徐蟄這麽做,只是為了讓李世民相信他是李建成而已。證明自己的身份,只靠語言是蒼白無力的,不如直接做出來,讓對方看到。
李元吉把貓身上的水擦地差不多,松開手放它自由,只見這貓動作迅猛,靈巧地跑了幾步,跳到徐蟄腿上,伸出爪子,用軟軟的肉墊踩他,喉嚨裏還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李元吉見狀,指着貓腦袋罵道:“真是忘恩負義的狗東西!”
就在這時,殿外忽有高喝,太監來報,說是陛下和魏王一起過來了。
李元吉不知道魏王是哪個,疑惑地看向徐蟄。
徐蟄道:“青雀來了,孤去殿外迎接,你暫且回避一下。”
李元吉退下,徐蟄腦子裏過了一遍作為李建成的記憶,不卑不亢迎了上去。
一天沒見,李世民看起來有點憔悴,估計是在适應這個世界。倒是李泰,從原來的小胖子,長成了現在的大胖子。
李泰年紀只比李承乾小一歲,個子稍矮些,皮膚很白,看起來身上的肉也軟乎乎的,很有福态。不過怎麽看都是虛胖,一點都不結實,李世民的兒子身體們情況堪憂啊。
和李承乾不同,李泰很文靜,不喜歡騎馬射箭,也不愛到處亂跑,就喜歡呆在家裏讀書。因為他聰明,又長得乖,李世民也對他有幾分偏愛,特地準許他“不之官”,身上擔着數個官職,但不用上任,可以說是奉旨屍位素餐。
李世民疼愛他,一直把他壓在宮裏,沒有去封地,甚至還想讓他搬到離太極殿更近的武德殿來住。
先前徐蟄住在東宮,李元吉住在武德殿,都很方便去見太極殿的李淵。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也就比李淵對李元吉差一點。
兩年前李泰奉命編書,身邊聚了好些大儒,更加深居簡出,起碼最近一個多月,李承乾的記憶中都沒他這個人。
就在徐蟄打量李泰的時候,李泰也在觀察這個許久未見的兄長。
他又瘦了些,臉色略顯蒼白,一身刺人的傲氣似乎淡了許多,不過還有哪裏怪怪的,李泰一時說不上來。
他看了徐蟄兩眼,奇怪地想着:太子怎麽不對父皇行禮呢?那我還要不要給太子行禮?
沒想到李世民開口了:“進去吧。”
李泰暈暈乎乎地跟着父親和兄長進了殿內,坐到椅子上之後也沒想明白,這兩個人之間的氣氛為什麽這麽古怪。
情況不明的時候不宜開口,李泰就縮小自己的存在感,靜靜等着父兄先說話。結果父親和兄長都很反常,誰也沒有出聲。陛下看着宮殿裏的擺設,似乎是在出神,太子一直低頭喝水,連個眼神也沒分出來。
李泰這麽穩重的人都有點坐不住了,很後悔自己聽說東宮的事情後,直接跑來探望。
一開始他只是想探探太子的态度,沒想到能在外面遇到陛下。遇到陛下也沒什麽,正好可以擺一出兄友弟恭,好叫陛下知道,他就算不常出門,心裏也是惦念着兄長的。誰知道會是現在這種局面?
李泰掃了圈東宮的宮人,見他們一個個地低着頭,比他存在感還低,想來個眼神對視都難。
莫非是太子又發脾氣了?
頂撞陛下,把父皇惹惱了?
李泰心裏盤算了好幾圈,最後還是開口了,“聽聞大兄昨日身體不适,可曾好些了?弟弟帶了一些食材過來,都是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弟弟自己吃着不錯,也請大兄試一試。”
長孫皇後十五歲生下承乾,十六歲生下青雀。兩個孩子年齡挨得近,身體都不怎麽好。
因為承乾在先,李世民也有了些經驗,兩個孩子一起補,可是承乾只長了個子,身上還是沒有多少肉,讓人看着擔憂。李泰正好相反,慢慢胖了起來,飯量也漸長,看着不那麽容易夭折了。
他知道李世民喜歡自己胖胖的樣子,也有意識地去吃一些補藥,送到東宮來并不稀奇。
徐蟄看了他幾眼,還是沒法把他和記憶中可可愛愛的小朋友聯系起來。
小孩子胖點招人喜歡,可要是胖過了頭,就很油膩。李泰這一身肥肉松散,徐蟄估摸着也得有二百斤。
聽到李泰要給他吃的,還可能是藥膳,徐蟄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淡淡道:“多謝。”
知道徐蟄真實身份的李世民心情複雜極了。
高明和青雀是怎麽一回事,重活一世的他當然知道。只是沒想到兩個孩子現在就有了隔閡,青雀前來探病,禮數周到,但一點都不親近,完全不像是同母所出的親兄弟。
可是再一想到,青雀小時候特別喜歡息王,朝着鬧着要去找大伯。自己不準他過去,他就偷偷溜掉,要不是年紀太小,估計都能******出去。
青雀養的那只貓也十分親近息王,招惹着青雀過去。當年的息王對青雀不壞,好幾次溫柔地把他抱在懷裏,甚至勸他要聽父母的話。
兩個人重新相聚,卻是這麽……詭異的場景。
李世民多看了兩眼徐蟄,想知道他對自己的四兒子還有沒有感情,對自己這個弟弟,還有沒有感情。
徐蟄撓了撓貓下巴,直接把李泰無視,問李世民:“陛下前來東宮所謂何事?若無事,還請回吧。”
李泰震驚地半張着嘴,看向徐蟄。
李世民拿不透他是什麽意思。不過他确實有很多話想說,但是這裏還有個李泰……他還沒打算把徐蟄的身份暴露出來,弄得人盡皆知。
萬一傳出去,有人說息王天命所歸,命不該絕,成功從玄武門逃脫,還成了他的太子,現在就是取回江山的時候,估計早些年武力鎮壓的起義,也該重新爆發了。
要真是那樣,他這個皇帝也坐到頭了。
他繼位以來一直不太順利,貞觀元年的饑荒,貞觀二年的蝗災,貞觀三年的洪水,全都是上天降下來的災難。這些虛無缥缈的東西向來是“智者不法,愚者拘之”,但是李淵在位時什麽事都沒有,他剛一改元就出問題,還是連續三年的大災,就算李世民自己心裏也懵懵的。
突然從貞觀二十三年回到貞觀十四年,又聽說承乾變成了太子,李世民心裏更懵了。
他朝徐蟄微笑,打定主意不會在旁人跟前說出來,“既然如此,朕便放心了。只是今日張玄素和孔穎達都曾入宮觐見,參你不知禮數。你身為大唐太子,也是大唐的臉面,還是收斂些好。”
徐蟄平靜地看着他,沒說話。
李世民站起來,“朕走了,你好好休息吧。後日早朝記得過來。”
皇帝都要走了,李泰也不好再賴着,也跟着站起來道別,說府上事兒多走不開,然後就和李世民一道離了東宮。
李元吉從後面進來。剛剛他一直躲在屏風後面偷聽,聽了半天也沒聽到點有意思的東西。
“他什麽意思啊?”李元吉話裏指的是李泰,“大兄可不能再把他當孩子看,李泰從小精明着呢,跟他父親一個樣子。先前我不覺得,今日一見果然虛僞。”
徐蟄問:“何以見得?”
“這還用說?他練氣的功夫還不到家,一對着大兄開口就露怯了。”他忽然有點不太好意思了,“連我都能看得出來,大兄一定也看出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