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先手且試行
觀源醒來的時候驚鴻一瞥看到的那個女人就是他前一具殼子的愛妃,這一具殼子的親媽蕭氏。
然後她只在自己身邊待了一會兒,就被老·鸨叫去接·客了。
上一個身份是皇帝趙煦,蕭氏正好是他愛妃的觀源:……呵呵。
#六年不見,愛妃慘遭拐賣入青·樓#
#拿什麽拯救你,我的麻麻#
顧惜朝的記憶傳送到他的腦海了,很快就将這個孩子短短的經歷消化完的觀源蹙起眉頭,李盛,到哪裏去了?
說好的要一輩子忠心,對朕和朕的孩子不離不棄呢?
系統:宿主,求別鬧。
雖然現在蕭氏還是清倌兒,賣藝不賣·身,但是以後指不定哪天就被老·鸨逼着接·客了呢?
而且作為先皇的妃子,未來皇帝的母妃,蕭氏在青·樓的經歷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顧惜朝将來的發展也注定了他們必須要先從這裏逃出去,否則的話,出身賤籍的下場,原著的顧惜朝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而這一切,若是李盛還在的話,都能很容易地被解決的吧?
系統:宿主,原來那個老太監在宿主你的眼裏這麽重要。受教了。
觀源從記憶中知道,自己這次好像是被周圍人家的孩子欺負,被打腫了臉。
觀源:呵呵,說好的武藝高強呢?結果小時候這麽的弱雞嗎?
說道武藝高強,觀源終于想到為什麽他從記憶裏又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原著裏,顧惜朝的武功絕對在江湖上排得上號,那種功夫,不練上十幾年根本就使不出來。
那麽,教顧惜朝武藝的那個師父呢?
記憶裏連個人影都沒有,難道那個不知名的師父人間蒸發了嗎?!還是說,真的像某些人認為的那樣,他是自學成才?
唯物主義的觀念雖然由于穿越和系統的存在受到了動搖,但是真的還是沒法子接受武功這種不科學概念的觀源:呵呵你一臉,去你媽的自學成才。
突然跑出來刷存在感的系統君:【宿主,本系統可以幫助你進行修煉哦!】
觀源:【原來你還有這種高大上的作用。和你的風格好像一點都不搭啊!】
系統:原來我在宿主你的心裏就是沒什麽用的死蠢系統嗎?!說好要一輩子做彼此的天使【并沒有】呢?
觀源:【你準備給我修煉什麽?說來聽聽先啊!】
系統:【本公司從無數的平行世界、維度宇宙裏得到了無數的功法,比如武俠分類的九陰真經、九陽真經、葵花寶典(喂,這是什麽鬼情況!)等,修真分類裏的修仙功法混沌五行訣、星辰變,修魔功法無極魔功等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找不到!】
當觀源知道系統還能提供這些的時候,曾經中二過的少年馬上就把碎成渣渣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給抛棄了。和修真這種又酷又炫的事情比起來,唯物主義是什麽,能吃嗎?!
觀源谄媚地對着系統道:【可愛的系統君,那我是可以随便的選擇功法嗎?請給我來一份最酷炫的功法。】
傲嬌的系統:【抱歉宿主,此次投放太過匆忙,忘記向您解釋您的任務獎勵了。您完成主線任務之後,依照完成程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積分以及分級為SSS、SS、S、A、B、C、D級的支線獎勵。您之前完成的任務經過合算能獲得兩個A和兩萬積分,這還是新手期的獎勵。而功法類的兌
換,武俠類高級需要一個S,新手後初次兌換收你兩個A就好了,修真類高級需要一個SS和兩個S。】
觀源:【為什麽你之前不和我說?!而且你的意思就是我沒得選了?】
系統:【這些東西本來是你在收集完三個A的支線以後開啓系統商店才能開始兌換的。開不了系統商店,支線獎勵太少怪我咯?!看你困惑的樣子提早告訴你這個怪我咯?!原本要提前開啓系統商店幫你怪、我、咯?!】
觀源:我是罪人。我錯了,系統大人!
還沒等觀源下定決心選擇哪本功法,蕭氏就慌慌張張地回來了。
什麽情況?觀源滿頭霧水。
卻原來,是那老·鸨今日又逼着蕭氏賣·身接·客,眼看老·鸨氣勢愈發逼人,蕭氏此次雖勉強保全,卻不知道以後會怎樣。
蕭氏看着面貌已顯出趙煦的俊秀,卻更顯精致的顧惜朝,愈發地擔心。畢竟,這□□館,也不是沒有別的生意的。
趁着蕭氏今日心神不寧,觀源從系統那裏購買了吐真劑,之後把少量的無色無味的這種東西下到了蕭氏的身上。
于是在觀源運用了一定的語言技巧套話的情況下,原本不準備将身世告訴這個區區六歲的孩子的蕭氏就這麽說出了真相。
蕭氏一直觀察着顧惜朝的表情,看他只是最初略微驚訝了那麽一瞬,之後就冷靜了下來,不由得感嘆,不愧是官家的孩子。
是的,是官家,不是先帝。
在蕭氏的心中,趙佶的皇位,本來應該屬于她和官家的孩子。趙佶不過是竊據了這個位置而已。
思索了一會兒,顧惜朝開口道:“娘,我們必須要離開這裏。”
蕭氏露出愁容:“我也想啊,可是那王媽媽那裏還有我的賣身契在那裏!”
“說到賣身契”,顧惜朝沉吟了一會兒,才疑惑地開口道,“娘你之前說,你能逃出皇宮是靠了父皇的心腹李公公的幫助。可是為何現在李公公卻不在我們身邊呢?而且娘你是從皇宮逃出來的,銀錢應當有所準備,為何會……”流落于此呢?
顧惜朝後面的話沒有說完,蕭氏卻是知道他的意思的。
“李公公他,恐怕已遭不測了。”蕭氏沉默了許久,才開口。
顧惜朝急切地問道:“這是怎麽回事?你們不是已經騙過了宮裏的人了嗎?否則我也不會在這裏了不是嗎?”
卻原來,當初逃跑的時候,為了讓那些人相信他們是被火給燒死的,李盛與蕭氏冒險故意露出蹤跡,讓那些人傷到了李盛。這樣他們才能有理由停在一戶房子裏“療傷”并且讓那些人能夠追上來。
之後那些人離開之後,李盛恐怕他們還有後手,草草療傷之後便帶着還在襁褓裏的小皇子和蕭氏駕車離開了。
也是他們倒黴,路途中遇見一幫黑衣人在和另外一群人纏鬥,黑衣人分了兩人出來要将他們滅口,李盛與蕭氏都受了傷,駕車慌忙逃離的時候馬車落到了山下。雖然有樹木緩沖,可是他們也受了重傷,襁褓裏的小顧惜朝也傷了身子。
當蕭氏艱難離開那裏,再一次醒來的時候,就發現她被□□館的王媽媽帶走。身無分文的她為了治傷和養育孩子只能聽從王媽媽的話,簽了賣身契。
觀源:槽點太多不知道怎麽吐了。情節這麽狗血,不愧是武俠文。
顧惜朝閉起眼睛,之後就定定地看着她:“娘,你相信我嗎?”
蕭氏看着他堅定的眼神,不知道怎麽,就點了頭。
三日後,□□館的後院發生大火,被關在柴房的最紅的清倌兒顧盼兒(蕭氏所用假名)和其他一些待在後院處的姑娘被燒死。王媽媽的後院的卧房也被波及,有兩匣子的珠寶首飾和一些人的賣身契被燒毀,其中就有顧盼兒的賣身契。
顧盼兒之子,那個鎮日灰頭土臉、鼻青臉腫,被她喚作寶兒的男孩兒,也死在那場大火裏。
成功帶着娘親逃跑,并且消除了後患的觀源不由得給聰明的自己點了三十二個贊。
哦,對了,也要給娘親點贊。
原本要防止別人查到他的話,最好要把那些見過他的容貌和知道他的名字的人都弄死。然後在他發愁的時候,聰明的娘親告訴他,在她給自己取假名的時候就知道要防止別人知道惜朝的名字和樣貌了。
所以顧惜朝在別人眼裏,只是一個經常灰頭土臉、吃不飽穿不暖的小可憐,而且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只有一個小名叫寶兒。
□□館在揚州,屬于淮南東路,逃跑的地點不能離得太近,可是太遠了的地方,不是像兩浙路那樣的繁華之地,就是偏僻的窮山僻壤。若是到繁華之地,也沒有旱災之類的理由說是逃命去的那裏,可是太遠了,也不利于做準備,顧惜朝這個愁啊。
可是很快他就不用愁了。
一群神秘兮兮的黑衣人把他和他娘“綁票”了。
還沒等觀源呵呵夠呢,驚喜就來了。
卻說這群黑衣人的主子是誰?就是那生死不知、失蹤好幾年的李盛。
李盛的下盤極穩,而且能做這些人的主子,想來也有不弱的武藝。
系統:【……本系統已死。】
觀源:【系統你什麽意思?你是不是看出什麽來了?】
系統:【不用着急,你一定會知道的。本系統給你留一個驚喜。】
觀源:……看你的反應,應該是有驚無喜才對。
李盛見到蕭氏和小皇子分外激動,蕭氏也顯得很驚喜。之後李盛細細講了他這幾年的經歷,如何在懸崖那邊發現了武功秘籍死裏逃生,如何創建勢力、如何收斂錢財。
最後,當顧惜朝問起他練的什麽武功的時候,李盛答道:“說來也巧了,那秘籍是本朝一個大太監所著的,喚作《葵花寶典》,只有我等沒了子孫根的人才練的了。”
顧惜朝面上淡定地表示知道了,內裏一直在咆哮。
溫瑞安寫的小說裏為什麽會有金庸武俠裏面的武功亂入啊!而且按照金庸小說裏的時間,這本宋朝宦官所著的秘籍,不是應該是南宋的時候才會有的嗎?這個世界是崩了吧崩了吧?!
雖然這件事讓觀源稍微風中淩亂了一下,不過有李盛在,好處倒有了很多。
他派人替顧惜朝母子安排好了戶籍,之後便接母子二人去了他所創的血衣教的總部,不僅差人伺候,而且還将勢力逐漸地交給了顧惜朝。當然了,武功自然也有派人教授。最後顧惜朝內功練的是系統給的秘籍,招式倒是用了原著裏的,武器當然也沒變,神哭小斧、無名劍。
顧惜朝生活在錦衣玉食之中,成長得卻比原著裏那位更迅速。
畢竟,他的目标可不是看起來觸手可及的登科及第、出人頭地,而是要奪得皇位。不提他上一次輪回當了這麽多年的皇帝,這一次發展江湖勢力、暗地謀劃也讓他廢了許多心思。
不過,有一個忠心的仆人的感覺還真是不錯。
不過系統見不得他得意忘形,開嘲諷:【宿主你別忘了,他這麽忠心不過是你當年布置了先手罷了。要不是你給他下了讓他對趙煦和趙煦的兒子趙梏忠心耿耿的藥,他會這麽忠心?你這麽容易放心,不怕他有朝一日會背叛?】
觀源:【那藥原本就要他的忠心值在九十以上才能成功,從他的表現看,他本身就是一個忠誠的人。而且,這藥不是你給的嗎?難道說系統給的藥還會失效嗎?】
系統:糟糕,完全無法反駁宿主。嘤嘤嘤,宿主的嘴炮技能一定開啓了。
顧惜朝見系統不答話,把注意力放在了下面的人送來的情報上。
政和二年。
傅宗書勢大,帝皇不悅。诏于大觀三年致仕的蔡京再次輔政。
顧惜朝看着這個消息,笑了。蔡京不愧是老狐貍,這麽快就讓趙佶想起了他。不過這傅宗書倒也有能力,把蔡京逼成這樣。還有皇帝,現在都不敢直接動他。
不過先帝三大親信裏的一員?我就是先帝趙煦,我怎麽不知道?世人也太會臆測了。
大觀元年,官家登基七載之後,戚家遭滅門之禍。戚氏,本朝簪纓世族也,為奸宦所害,人丁凋零。家主之嫡孫流落江湖,混跡草莽之中。此子名為少商,未有字。今年為政和三年,戚少商結交雷卷,入小雷門。【此子或有益于主上,特标之。】
顧惜朝的臉上露出一抹微笑。有益嗎?也許是。也許不是。誰知道呢。
政和七年。
官家趙佶封一少年為神通侯。
方、應、看,顧惜朝細細品味這個名字。也許,他們會合作得很愉快呢!他想着。
其時,顧惜朝已經參加了州試,之後只要去參加省試和殿試就好。
政和八年,趙佶改元重和。
重和元年,正是科舉開始的時候。
科舉啊……顧惜朝望着開封的方向,嗤嗤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