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和珅揣着書進了宮,來到三希堂時,見吳書來匆匆地迎了出來,着急道:“許大人,皇上這會兒心情不好,您……”
話說了一半,一擡眼看見和珅,吳書來愣住了:“和……大人,怎麽是你?”
和珅笑道:“今日許大人身體抱恙,我是來代班的。方才公公說,皇上這會兒心情不好?”
吳書來輕咳一聲:“和大人,您請進吧。”
和珅進屋時,弘歷正伏案批着折子,聽見響動也沒有擡頭,只是怒道:“說了不要遞點心,都聾了麽?”
和珅頓了頓,俯身行禮道:“奴才和珅叩見皇上。”
弘歷手上的動作停住了,詫異地擡眼看去,和珅就在不遠處規規矩矩地跪着。
“怎麽是你,許還知呢?”
“許大人身體抱恙,今日的侍讀就由奴才來代勞吧。”
看着和珅希冀的眼神,弘歷斥責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起來吧。”
和珅猶豫地望着弘歷,欲言又止。
“先起來,有話直說。”弘歷将筆擱下,拿過一旁的茶水,好整以暇地盯着和珅。
和珅深吸了口氣,咬牙道:“皇上……東巡之事……”
弘歷吹了吹滾燙的茶水,慢悠悠地品了一口,才發現和珅的話沒了下文。
“說啊……東巡怎麽了?和珅你今日怎麽吞吞吐吐的,一點都不利索。”
“東巡的随扈名單……”時間越久,和珅的心就越往下沉。
Advertisement
“随扈的名單已經定下了,你有何異議?”弘歷挑眉道。
“奴才求皇上,準許奴才随扈東巡。”和珅終究是把心中所想的都說出來了。
弘歷卻并不意外,他沉默了片刻,笑道:“朕什麽時候說了……不帶你麽?這随扈名單裏,本來就有你的名字啊。”
弘歷從案上取過一個文折,扔在和珅跟前:“你自己看。”
和珅從地上拾起文折,名單的第一行,就寫着和珅兩個字。
“可是……可是奴才并沒有接到随扈的旨意……”和珅還沉浸在震驚中,語氣中滿是驚疑。
“朕等着你……親自來領這道旨。和珅,此去山東,一則是為了丁祭,二則是為了安撫民心,三則是為了警示地方。如此重要的行程,朕怎麽可能不帶着你呢?”
和珅驚愕地望着上首的帝王,又聽弘歷道:“這東巡的樁樁件件,哪一件能離得了你的安排布置,難不成你就真的滿足于一個小小的翰林院侍讀麽?”
“皇……皇上……”和珅一時語。
“即日起,你就任代內務府總管大臣,負責安排皇家東巡事宜。”弘歷沒等他接話,又抛下了一記驚雷。
內務府總管大臣,是一個實權在握的位置。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豪門裏頭的大管家,下轄的機構和人員很多,其中的油水也很多。歷史上的和珅就是在這個位置上,撈出了他富可敵國的身家。
“奴才……謝主隆恩。”和珅一個響頭磕在地上,整個人都暈乎乎的。
“別高興得太早,此次東巡事關重大,細枝末節都不能馬虎大意,一旦出了差錯,朕便唯你是問。”
和珅知道,弘歷說的沒錯。內務府總管雖然握有大權,但權力有多大,肩上的擔子就有多重。就拿這次東巡來說,大到帝後出巡的車駕随從,飲食起居,小到東巡途中必備的應急藥物,都要提前安排好,以備不時之需。
作為一個本體是現代人的冒牌貨,這對和珅來說确實有些棘手。
弘歷見他面色凝重,以為他被自己的話吓住了,便放軟了聲音道:“朕将總管大臣之位交給你,便是相信你有能力當此重任,不要讓朕失望啊。”
和珅恍惚着走出三希堂,吳書來瞧着他的臉色,還以為他挨了好一頓訓斥。因着這一次突如其來的高升,和珅原本在翰林院的清閑日子也到頭了。乍一下接到這樣的重擔,和珅無所适從了一陣,可當他真正下決心去做時,卻發現沒有想象中困難。
既然沒有原身的天賦,他只能借助現代人的智慧,将要籌備的事項、物件列成一張表,用畫圈的方式一項項确認無誤。
這一日,他查點衣庫備下的出巡衣物時,卻沒有發現屬于皇後的份例服飾。如此大的疏漏讓和珅大為光火,一向不輕易動怒的他,板着臉厲聲質問衣庫的侍女:“皇後娘娘的衣物呢,辦事那麽不細致,讓主子怎麽敢再用你?”
那侍女是個本分老實的,聽和珅這麽說,霎時間便起了兩泡眼淚,委屈地跪下道:“奴婢并沒有接到趕制皇後常服的旨意,奴婢還與敬事房的公公确認過,說是确實不用準備皇後娘娘的份例。”
話說到這份上,和珅哪裏還能不明白。只怕不是衣庫的侍女籌備時出了差錯,而是烏喇那拉氏根本沒有接到随扈的旨意,弘歷壓根兒就沒想帶上烏喇那拉氏。
此時的坤寧宮中,烏喇那拉氏披頭散發地站在內間,地上全是她發怒砸出的碎瓷片。跪了一地的宮女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稍有不慎就被牽連。
“小盛子,皇上都給了哪些賤蹄子旨意?”烏喇那拉氏的身子微微發着抖,顯然是氣狠了。
“回……回娘娘的話,此次東巡,皇上……給了令貴妃随扈的旨意。”小盛子戰戰兢兢地應道。
“魏佳氏那個賤人,什麽都要和我搶。她那個兒子就是個榆木疙瘩,皇上偏偏當個寶貝,我的永璂他卻不願意多看一眼。”
話音剛落,就聽外間響起了宮女的聲音:“十二阿哥,十二阿哥,您不能進去,皇後娘娘……”
永璂無視宮女的阻攔推開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地狼藉和烏喇那拉氏蒼白失色的臉頰。少年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擔憂,卻又很快地隐匿了起來。
“兒臣給母後請安。”永璂伏下身,正好跪在了一堆碎瓷片上。
烏喇那拉氏像是被針紮到一般,猛得清醒過來,撲上前去将永璂攙起來。
“我的兒,沒紮着吧,讓額娘好好看看你。”烏喇那拉氏看着長高了的兒子,陰郁的心情稍稍放晴。
永璂将烏喇那拉氏扶到凳子上坐好,柔聲道:“是誰惹額娘生氣了?額娘要保重身子,不然兒子離宮後也不會安心的。”
烏喇那拉氏專注地望着許久未見的兒子,恍惚間卻抓住了永璂話中的訊息:“離宮?”
永璂點頭應道:“皇祖母已經向皇阿瑪說了,讓兒子跟在她老人家身邊,去山東瞧瞧。”
烏喇那拉氏的眼眸倏地亮了,語氣中帶着難以自抑的喜悅:“這麽說你可以随扈東巡了,不愧是母後的好孩子。”
永璂握住烏喇那拉氏冰涼的手:“母後放心,兒子一定會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現的。請母後為了兒子,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烏喇那拉氏望着永璂堅定的眼神,這才驚覺她的兒子真的長大了:“母後答應你,定會保全自己。你在宮外也要萬事小心,切不可魯莽行事,知道了麽?”
永璂颔首道:“兒子記住了。”
母子二人敘話了半晌,烏喇那拉氏總算在永璂的勸慰下睡去了。永璂守了一炷香的時間,複又叮囑宮人小心服侍皇後,這才悄聲離去。
出了坤寧宮,永璂問身後的小太監:“可知道這次東巡,皇上都點了哪些阿哥、格格随扈?”
小太監想了想,應道:“獲準随行的除了主子爺您,還有十五阿哥和十格格。”
永璂咬牙道:“老十五,很好。”
仲冬時節,皇帝東巡的隊伍從乾清門浩浩蕩蕩地啓程了。除了皇太後,随皇帝出行的嫔妃只有令貴妃和惇妃。皇後烏喇那拉氏被弘歷以鳳體違和為由留在了宮中,弘歷還留下了八阿哥永璇監國。随扈的阿哥有十二阿哥永璂和十五阿哥永琰,唯一的格格便是弘歷寵愛備至的十公主。在臣子中,弘歷留下了阿桂和劉墉輔佐永璇,随扈的大臣有海蘭察、紀曉岚、和珅與錢沣。
弘歷坐在寬闊的銮輿內,懷中捧着一個精致的手爐,正自在地看着書,坐在他身邊的十格格卻興奮地一路東張西望。
“皇阿瑪,宮外真好玩。您看那兒,可惜現在是冬天,要擱在夏天,這道兒兩旁的樹一定郁郁蔥蔥的。”作為從小在紫禁城長大的皇家兒女,十格格極少有機會能夠見到城門外的世界,這會兒正是興起的時候,唧唧喳喳地就像只歡快的小喜鵲。
“這就坐不住了?那你要看到集市酒樓人來人往、熱鬧非常的模樣,還不得撒了歡地跑到人堆裏啊。”弘歷調侃道。
“集市?很熱鬧嗎?我還從來沒見過呢!”十格格滿臉向往地瞧着弘歷。
“很熱鬧,回頭帶你去酒樓裏嘗嘗德州的扒雞,比宮裏的禦廚做的好吃。”
弘歷見十格格聽得入了迷,笑着打開車窗,低喊一聲:“和珅。”
和珅聽見聲音,急忙驅馬上前:“皇上有何吩咐?”
“這是到哪兒了?”弘歷見和珅的暖帽上落了一層雪沫子,唇色有些發白,不由地皺了皺眉。
“回皇上,已經到了順天府西路,涿州的地界了,再往前不遠就到行宮了。這天兒挺冷的,還請皇上保重龍體。”
話未說完,一件物什就遞到了他的眼前。和珅定睛一看,竟是弘歷貼身帶着的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