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弘歷傳召和珅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時間門庭冷清的和府又熱鬧起來。和珅卸了宣撫使一職,悠閑自在地在家中靜候殿試放榜。
這日一早,就有公差進門。為首那位手裏捧着一套公服,滿臉笑意地沖和珅道:“賀喜新貴人,聖上有旨,着和珅三日後入宮授官。”
和珅接過公服,那公差拿了喜錢,眉開眼笑地走了。
劉全笑嘻嘻地竄到和珅面前:“太好了爺,您不日就是進士老爺了。”
進士,封建時代讀書人的夢想。和那些寒窗十年的舉子相比,和珅深感自己的幸運。
三日後,和珅乘着軟轎來到宮門處,不出所料見到幾位相同打扮的舉子。
“喲,這不是和大人麽,看樣子廷杖的傷好利索了?”一個舉子陰陽怪氣地揶揄道。
和珅認得那人,曾在殿試上與他針鋒相對。
他剛欲開口,就聽身側傳來一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和珅轉頭,就見一人手握書卷緩緩走來,經過和珅身旁也并未擡頭,目光始終盯着書,像是根本沒有看到人一般。
和珅唇邊溢出一絲淺笑,這人看似無心的一句話,實則奉勸他人不要多管閑事,無形中替和珅解了圍。
他話裏的意思,和珅聽出來了,旁人也心領神會。和珅察覺到遠處有一道目光打量着他們這邊,擡眼看去,就見一位長身玉立的舉子打量着專注看書的人,一雙明眸中透出滿滿的興味。
饒是和珅在現代見過那麽多帥哥俊男,還是着實被那人的相貌驚豔了一把。俊朗中兼具柔美,昳麗中不失英氣。
見和珅望過來,那人唇角勾起,眼底的笑意更濃了。和珅朝他點了點頭,他也颔首致意。
最初對和珅出言不遜的舉子,反倒失了風度,漲紅了臉不再說話。
禮部的接引官将衆人領到太和殿的一側,靜待皇帝駕臨傳胪大典。
養心殿外,吳書來看時辰将近,正準備進殿服侍弘歷起身,卻見烏喇那拉氏穿戴得一絲不茍,領着人過來了。
Advertisement
她漫不經心地睨了吳書來一眼,面有郁色地問道:“皇上近些日子,都歇在養心殿?”
吳書來知道這位主子的性子,謹慎地應道:“回娘娘的話,萬歲爺日理萬機,夜裏醜時才歇下,實在是分身乏術啊。”
烏喇那拉氏的臉色好看了些:“皇上身子金貴,你可得仔細伺候好了。你們都下去吧,本宮親自服侍皇上。”
誰曾想,皇後進殿許久,裏頭都沒有動靜。眼見着離典禮的時間越來越近,禮部鴻胪寺官已經來請過數次,弘歷卻始終沒有踏出養心殿。
吳書來心下着急,在殿外催了幾回。怎料殿中一片寂靜,典禮時間只能延後。
弘歷從睡夢中轉醒時,朦胧地問道:“吳書來,什麽時辰了?”
烏喇那拉氏溫聲道:“皇上,辰時了,臣妾服侍皇上起身。”說着就要上前攙扶。
弘歷一面止住她的動作,一面疑惑道:“怎麽是你,吳書來呢?”随即又想起了什麽,冷聲道:“朕怎麽記得新科傳胪大典定在今日卯時?”
烏喇那拉氏笑道:“吳書來說皇上夜裏歇得晚,臣妾就想着,讓皇上多歇息一陣,故而沒有喚醒皇上。”
弘歷詫異地望着她,一時失語。片刻後沖殿外喊道:“吳書來,速速替朕更衣。”
烏喇那拉氏立在一旁,讪笑道:“昨日永璂在上書房,得了先生的稱贊,說是能夠熟讀前日的生書……”
話未說完,就被弘歷打斷了:“朕看日後,永璂就養在壽康宮,跟在老佛爺身邊學學規矩吧。”
烏喇那拉氏愣住了,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雙膝一軟便直挺挺地跪了下去:“皇上,皇上臣妾求您,不要将永璂送走。臣妾已經沒了永璟,若是永璂再被送走,這個皇後當着還有什麽意思?”
弘歷将袖口理順,皺眉道:“你這是什麽話,宮裏頭地位的嫔妃,哪一個的孩子不是養在別的宮中。慈母多敗兒,永璂養在你的身邊,就永遠長不大。”
烏喇那拉氏見弘歷心意已決,頓時哭成了淚人,一時間竟發起狠來,尖聲道:“那魏佳氏呢,憑什麽她的孩子可以養在身邊,我的卻要送走。論位分,我才是中宮之主。”
弘歷冷淡地瞥了她一眼:“魏佳氏賢惠溫婉,教子有方。今日你可以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讓朕誤了時辰。難保他日你一心軟,會讓永璂誤了上學的時辰,還反以為榮。”
烏喇那拉氏聞言跌坐在地,望着弘歷漸行漸遠……
衆舉子在太和殿側等了許久,皇帝的禦駕卻始終沒有出現。半個時辰後,舉子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排列在他們前頭的正式官員,卻都規規矩矩的。
和珅四下看了看,舉子中有一人表現與衆不同。他直接席地而坐,捧着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完全不顧旁人的眼光。
“這……實在是有辱斯文。”
“宮廷之中,怎能如此随便……”
一些舉子紛紛指責那人太過放浪形骸,而更多人則是在看樂子。那人卻依舊面不改色,安之若素。
“在下倒覺得能夠在喧嚣中獨自安坐,這份定力讓人佩服,和珅兄認為呢?”
和珅回過身,就見那位在宮門口有一面之緣的俊朗青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和珅挑眉道:“端的要看三年之後,他還能不能有這份定力?為官者,識時務者為俊傑。畢竟帝王之思,不是讀萬卷書就能夠懂的。”
青年顯然沒料到他會這樣說,笑得有些尴尬:“我還以為,和珅兄的想法與旁人不同,是在下唐突了。”
和珅笑道:“我敬重書生氣節,可君臣有別。既然入朝為官,只有守規矩才能一展宏圖。你看前排的大臣,上了年紀腿腳不便的不在少數,可還不是站得好好的。”
見他若有所思的表情,和珅也點到為止。片刻之後,那人朝和珅略一點頭:“多謝和珅兄提醒,在下受用不盡。”
在衆舉子交頭接耳之際,猛地聽見一聲:“皇上駕到。”原本散亂的隊伍登時變得整齊。從弘歷的角度看,下首兩排身着貢士公服,頭戴三枝九葉頂冠的舉子,就是新科殿試的幸運兒。
按規矩,親王貝勒站在太和殿前的丹陛上,文武官員在丹墀內。逐一依照品級排列,新科高中的舉子則跟在官員之後。
弘歷在太和殿升座,他掃過下方的隊伍,丹陛上的首位空缺。他蹙起眉頭,問侍立在禦座後方的吳書來:“和親王怎麽沒來?”
吳書來應道:“和親王府沒有遞消息進宮,約摸着是路上有事情耽擱了,奴才這就打發人去問。”
弘歷颔首道:“開始吧。”
樂部開始奏樂,內閣大學士劉墉将捧着的皇榜放在案上,由鴻胪寺官唱一甲、二甲、三甲的姓名。
“第一甲第一名:陳初哲,賜進士及第。”和珅看到一個身影緩緩出列,在禦道左側首位跪下。
“學生陳初哲,謝聖上隆恩。”和珅面色不變,心裏卻泛起了驚濤駭浪。這把聲音,分明是那位俊秀公子的。
和珅想起來了,這位狀元郎是蘇州府人士。因為容貌俊朗,風度翩翩,在騎馬游街時俘獲了一衆女子的芳心。從前他的師妹筱夢還曾開玩笑說:“再好看,也沒有師兄你好看。”因為這句戲言,和珅對這位狀元郎的印象頗深。
正想着,鴻胪寺官已經開始唱榜眼了。
“第一甲第二名:任大椿,賜進士及第。”
這位榜眼出列後只是沉默,連句謝恩的話都沒有。
和珅悄悄得擡眼看去,想一睹清中期揚州學派的代表,任大椿的真面目。當他看到那個跪拜還不忘拿着書的舉子時,差點失笑出聲。
原來那個在大殿前席地而坐,不修邊幅的書呆子,就是才高八鬥的一代大儒任大椿。
“第一甲第三名:鈕祜祿·和珅,賜進士及第。”冷不防地,和珅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和珅被鴻胪寺官引出列,他整個人都是懵的。原想着得個三甲同進士就知足了,如今卻一舉中了探花。
他心下亂哄哄的,因而既忽略了弘歷專注的目光,也沒有留意阿桂、劉墉略帶探究的眼神,甚至許多朝臣都用餘光打量着他。
滿洲八旗子弟高中探花郎,這還真是乾隆朝有史以來的第一位。
待一衆舉子的名字都宣讀完畢,諸進士按例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陳初哲被授予翰林院修纂,任大椿、和珅授翰林院編修。
禮成後,弘歷正準備起駕回養心殿,卻見吳書來面色凝重地在弘歷耳邊說了什麽。
弘歷臉色驟變,厲聲道:“太醫看過了麽。”
吳書來低聲道:“看過了,說是只能用□□吊着,能拖一日算一日。”
弘歷心下黯然,沉聲道:“即刻,擺駕和親王府。”
作者有話要說: 一上來看到好多評論好感動╰(*°▽°*)╯青楓今天去香山取景找靈感了~愛你們每一只(づ ̄3 ̄)づ十三章修改了一處bug,你們喜歡是我寫文的動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