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京中風雲2
出行的馬車還停留在門前,蕭承睿冒着大雨,坐上馬車,奔馳在寂靜的黑夜裏。
周圍是黑壓壓的一片,就連是最為富貴繁華的禦街兩側,巍峨矗立的府門前也沒有一盞亮着的宮燈,有的只是早已經被風雨打落的殘燈,因為風雨過大,還沒有人去收拾。
馬車之中,一顆瑩瑩如玉的夜明珠照徹四周,
是夜,繁華盛京被一場巨大的洪流所席卷,蕭承睿沒有同慕卿卿一起回府,送她到門口之後,便去了宮裏,這樣的災禍,京城百姓早已經哀鴻遍野,朝中也已經派出了軍隊,幫助住在低窪之地的百姓脫離困境。
他是整個大梁的主心骨,這些日子一直忙于奔波救災,玉盛街作坊的慘案并不是個例,偌大一個京城,受災的又豈止是這一處呢?
安置好城中的百姓僅僅是第一步,安置完之後,如何應對今年糧食減産所帶來的饑荒才是關鍵。
一想起這些,他略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
這時,淩風提醒他,皇宮到了。
即使下着漂泊大雨,蕭承睿依舊下了馬車,撐起一把傘,如同清瘦的一根竹子,幽幽地站在宮門前。
曾幾何時,他是大梁的戰神,拔劍挽弓,氣勢十足,現在看去,更像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少年,因為心中裝了太多的事情,眉宇中便難以看出情緒,只覺得他深沉而不可親近。
掌管進出宮門的內監為他開了門,讨好似的在身後跟着,一邊跟着,一邊說道:“劉公公正盼着您來呢,皇上這會兒還沒睡,六部和中書門下的尚書們也正在來的路上。”
他微微點頭,詢問了此時的情形,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議政處。
小皇帝郁郁寡歡地蹲在書案邊上發呆,已經半晌沒有動靜了,蕭承睿擺手讓殿中人都出去,自己走到了小皇帝面前,蹲下來同他說話。
燈影妖冶,四周寂靜無聲,只有他們兩個,眼對着眼。
小皇帝委屈地抽了抽鼻子,小聲道:“皇叔,你說老天是不是不喜歡我?京城的地勢,以前從沒有下過這麽大的雨,現在卻……若是再不停,城中的百姓該怎麽辦,城外的百畝良田又該怎麽辦?國庫連年征戰,已經沒有銀子了,庫房裏的存糧也不多,皇叔,你說我該怎麽辦?”
燈火映着蕭承睿冷銳的側臉,他沒有立即去安慰年幼的皇帝,而是循循善誘地抽絲剝繭。
Advertisement
“陛下認為,眼下最大的難題是什麽?”
小皇帝一愣,擡眸看着蕭承睿,他從蕭承睿的神色中獲得了安定和鼓勵,只一會兒,便低聲道:“沒有錢糧!”
“陛下可知,天下錢糧都來于何處,又去往何處?”
“來于百姓們的稅收,去的話,供養軍隊,舉辦祭祀活動,赈濟災民,修橋造路,還有……給大臣的俸祿!”
“陛下坐擁天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固然是崇高的願景。只不過,當今天下之中,陛下責令取一成稅收,卻有人敢收三成,然一成用于交稅,二成中飽私囊。陛下出百萬救濟災民,卻有人敢貪墨九成,只出一成用于民生。對于家國而言,錢財流動,周而複始,卻有人從這循環往複的急流中舀水自飲,甚至挖渠改道,在家中蓄養出一片湖泊來,如此下去,這河流還能循環地起來嗎?一旦河流枯竭,百姓揭竿而起,才是真正的災難。”
這樣的道理說起來簡單,但歷來所有的王朝幾乎都在這樣的循環中崩塌,有時候,前人的經驗并非是用來自省的,而是冰冷地像你展示結局的。
小皇帝陷入了迷茫之中,蕭承睿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大臣們到了,拿出你的氣勢來!”
先是中書門下的劉相公和張相公,再是戶部尚書崔颍,工部尚書李思承,翰林大學士裴照,以及軍機營的李将軍前後跨門而入。
相比于其他人的氣定神閑,戶部尚書崔穎明顯地戰戰兢兢,心不在焉。
“陛下,王爺,末将已将京城108坊受災的百姓重新安置,在城外的山地高處,搭建了數百的帳篷,暫時居住避災。”
“近日出行不便,取消早朝的通告已經發下去了。”
“微臣已號召了城中百姓挖渠引流,洩洪之事,三日內可成。只是,挖渠期間的口糧,還得由戶部想辦法。”
“……”
一行人各自報備了任務進城,此起彼伏的聲音落下去之後,議政廳中忽然安靜了下來。
寂靜之中,衆人的目光卻有意無意地看向戶部尚書崔穎。
所有的搶救措施都可以做,唯有錢是沒法變出來的,如今朝裏最缺的就是錢了。
崔穎避無可避,顫顫巍巍地握着朝芴,小聲道:“陛下,戶部如今的情形您也是知曉的,為了組建西北新軍,去年秋收得來的三百萬兩稅銀,微臣可是分文不少地交給了王爺啊!如今西北新軍已經招滿了士兵,剩下的銀子是今年的軍費,也挪用不得。戶部是再也拿不出錢來赈災了!”
經過四年的整肅朝堂,能繼續在這裏的,都是正直的老臣,擁立小皇帝的忠臣,如今朝局已盡在掌控之中,群臣之間雖然偶爾會為了争存在感産生分歧,但說到底都是希望國家百姓更好。
有這樣一幅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班底,蕭承睿的心底安定踏實了許多。
他看了一眼尚在猶豫的小皇帝,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小皇帝得到了肯定,咬了咬牙道:“京城之中何處還有錢糧?”
底下無人應答。
小皇帝又道:“京中之中,開國以來,有頭有臉的士族就有二三十戶,依附他們的豪紳無數,這些世家大族仗着朝中有人脈關系,四處掠奪土地,偷稅漏稅,導致國庫連年空虛,諸位難道沒有一點辦法嗎?”
“陛下,話雖如此,朝中關系錯綜複雜,若是沒有證據……”
“哼,貪官污吏,橫征暴斂,中飽私囊,也該一并查辦,查辦出來的金銀,別說是赈災,就是明年的軍費也足夠了。”小皇帝提了提聲線。
幾位相公陰沉着臉色,戶部尚書冷汗直流,只有工部尚書尚且自在一些,只是臉上也有些許擔憂之色。
朝中官員,有大半來自于士族之中,若是輕易撼動士族的地位,政令還沒有出尚書省,就會被下面的人聯名抗議。
但小皇帝今日能說出這樣一番話,已經令蕭承睿刮不相看,不枉他多日來對皇帝的諄諄教誨。
“陛下的話也不無道理,只是眼下并不是合适的時機動世家大族。崔穎,稅收的賬目,你從年初便開始清查,若是有了什麽發現,現在倒是好時機好好去查查了!這段時間,軍機營和京兆尹的斥候衛兵都給你調配。三日之內,本王要見到錢。”
蕭承睿的一席話點醒了崔穎。
京城的豪紳多在京郊莊子裏,霸占農戶田地,強占山林,瘋狂斂財,這些倒也罷了,錯舉錯在,天子腳下,他們竟然公然賄賂戶部的書吏,篡改田産數目,漏交了無數稅收。
放在平時,這般的案子最後由他們身後依附的士族出面,倒也可以輕輕揭過,但這一次,雷霆之下,士族棄車保帥,朝廷從中獲取一些錢財赈災倒也可行。
一場議會結束,更漏已走過午夜,小皇帝邀請蕭承睿在宮中留宿。
蕭承睿想到王府中的慕卿卿,想她今日受到的打擊,即使再晚,也希望能陪在她身邊。
夜半時分,他洗淨身上寒氣,将床上那只不安的小貓按進懷中。
雨水又接連落了兩天。
蕭承睿每日早出晚歸,一會兒視察工部挖渠的進度,一會兒又去戶部督查崔穎的辦案進度。
慕卿卿在府中待不住,處理完了玉盛街庫房的事情,便轉向城外。
一群組織有序的老百姓人人提着鋤頭開墾溝渠,邊上有一些士兵,共同幫忙挖溝,井然有序。
蕭承睿和工部尚書李思承以及翰林大學士裴照站在一處,撐着傘,立在土丘邊上,因為雨水泥濘,身上也濺了許多泥點,他們三人卻不以為意,一臉認真地商談。
蕭承睿遠遠地瞧見慕卿卿,見她款款走來,會心一笑,等她走近了,拉着她到身邊,給她攏了攏衣裳。
“怎麽出來了?別擔心,凡是都有我在!”
慕卿卿先是大大方方地鞠躬行禮,“妾身見過王爺,見過兩位大人!”然後俯在耳邊小聲對蕭承睿說:“我想你了,來看看你!”
蕭承睿的臉有些紅,用咳嗽掩飾尴尬,但仍舊逃不出另外兩人的法眼,那兩人會心一笑,調侃道:“娘娘天真浪漫,又能賺錢養家,是王爺的福星!”
慕卿卿一一回應,又看了看進度飛快的挖渠工程,贊嘆道:“李大人督造溝渠,在城中設立了多處洩洪點,這些溝渠,日後變成小溪河流,引向農田灌溉,既永久消除了澇災,又解決了農田灌溉問題,如此工程,必定千古留名!小女子自愧不如。”
“是啊,這項工程,必定是一段佳話,光是士兵與百姓如此和諧,同心同力,便已是難得,我今日來,便是要将這一盛景寫進史冊,流芳百世。”
“唉,聲名我并不在意,只希望能順利熬過,少犧牲一些百姓!”
“尚書大人憂國憂民,是我大梁的榜樣。”慕卿卿笑着寒暄。
正說着,一位穿着五品官府的年輕官員策馬而來,因不敢濺貴人一身的泥點子,急急勒住缰繩,翻身下馬,匆匆跑來。
“王爺,尚書大人被人襲擊了,中了暗箭,如今昏迷不醒!”
蕭承睿臉色微變,眉頭緊蹙,沉聲問道:“是誰做的?”
那位五品官員結結巴巴地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