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晉陽
楊旼封號晉陽,別人稱呼她多為晉陽公主。
作為一個公主,她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環——帝後嫡出,幼女,頗受寵愛。只要她的父母在,沒有誰敢怠慢這樣一個尊貴的公主。
也不過一個公主而已。父母一去,加諸在她身上的光環就會一點點散去。
更何況,晉陽公主的父親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是一個亡國之君。他一死,他的兒孫被那些反賊們當狗一樣對待,更別說她這個公主了。
歷史上明明白白的寫着帝後嫡長女南陽公主的結局:兒子被戮,丈夫另取,遁入空門。那樣的結局也許就是她的結局,她怎能甘心?
何況,她的父親是個好皇帝啊。雖然被唐朝那些所謂的史學家“污蔑”,被後世那些影視小說作品醜化,都不能掩飾史學家對他的評價:秦始皇做過的事,他(隋炀帝)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沒有焚書坑儒;我們還可以說,隋炀帝做過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貞觀時代遠不及他大業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譽,隋炀帝卻落了個萬世唾罵的惡名。”
她并不是說她的父親完美無瑕毫無缺點,雖然被影視作品無限的醜化,史學家卻對她這位父皇的評價極為高:中國歷史上,能與秦始皇并肩的就兩個人,一個是稍後的鐵木真,一個乃是隋朝的楊廣;在中國歷史上有始皇氣魄、威嚴的則只有一位,那就是隋朝的楊廣,二人個性相似,王朝也短,但貢獻一樣大。
這樣的皇帝,若不是被亂朝賊子所害,那裏有李唐小人在那裏污蔑他。千年後的史學家都能從史書的字裏行間還原出一些楊廣的風采,她作為楊廣的女兒,在這樣的人物面前,感受到的只有更多。
也許她成不了這樣的人,但她敬仰他,孺慕他。
皇帝并不知道幼女的心思,将她抱到懷裏親自教她認字。他甚是有耐心,哪怕小姑娘心不在焉也沒有發火 ,對着小女兒想要抓筆的舉動,輕輕敲了敲她的手:“不急,旼娘子現在還太小了呢。”
蓋因楊旼骨子裏是個男人,對上皇後和南陽公主這些嫡親的女眷總是不自覺的嚴肅守禮,面對皇帝卻是十足的親近。
為了自己想出宮的小心思,楊旼磨着皇帝,打着看望長姐和外甥的名頭,正大光明的跟着皇帝出宮了。
大約是好事多磨,剛到鬧市區就聽到一片淩厲的呵斥:“快閃開!”,高頭大馬貼着轎子疾馳而去,掀起一陣塵土。
皇帝凝視着打馬而去的背影,目光深沉。若他沒有看錯,領頭的人是宇文述的長子,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長安城有名的輕=薄公子,皇帝不是沒有懲處過他,每每念及宇文述的功勞,寬宥他多次,不想卻是越加輕狂了。
皇帝再次興起誅殺宇文化及的念頭,極其堅決,無人能動。
Advertisement
楊旼也是大怒,她上輩子是個連自己親兒子都不太容得下的狹隘人物,哪裏由得別人輕視?得罪了她,任是什麽人物也別想叫她寬恕。
“阿父……”
“回宮。”皇帝沉聲道,也沒有心情看望長女了。
然而,事情并沒有完。
皇帝剛剛預備回宮,不想不遠處又有了鬧劇。皇帝放心不下,便讓近衛一人去打聽始末,近衛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回來複命。
皇帝聽罷,原本暗沉的心情竟然一松,笑道:“如此好兒郎,朕可得見見。”說罷,下轎步行,楊旼被一個近衛抱在懷裏。一行人往事發出走去。
第 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