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一個人一旦有了執念, 那麽,一定會執行的。
特別是李妃這樣的人,她懷孕了, 所以, 她陷進了天堂的陷井之中。
在別人的吹捧裏。
在進宮後,太順利就上位的情況下。
正統帝給予了一些優選。于是,迷失在富貴榮華的皇家後宮沒什麽不可能。
至少,李妃的身上, 少了曹妃的謹慎。
“……”曹妃給予的态度是沉默。
她勸了話,然後, 不支持亦不反對。
在李妃告辭後。
曹妃是輕輕嘆息一聲。
曹妃相比起李妃來,更加的謹慎。
原由?
很簡單的。
就像是李妃說的, 她的父親在前線立了功勞。
越是如此,為了娘家的安危計較, 曹妃才會顯得更加的謹慎,而不是輕狂。
曹妃膝下有三公主。
她已經立于穩如泰山之勢。
正統帝在乎子嗣的。
正統帝對哪怕對于宮中的舊人, 可能會淡薄了寵愛。
對于子嗣,正統帝還會給了生有子嗣的嫔妃一些體面。
這算是母以子貴。
曹妃已經沒了正統帝的寵愛。
至少, 她自己心中清楚。
皇帝願意表現出來的寵愛, 除了看在三公主的體面上,就是看在她的娘家身上。
曹妃的性子謹慎之餘。
她還是願意拉拔李妃一把。
可問題在于, 李妃跟她的想法不同。
那麽, 曹妃能做的就是獨善其身。
“走吧,去偏殿, 本宮去瞧瞧三公主。”
曹妃最終把李妃的事兒擱開。
于她而言,跟李妃的一些交情,也就是後宮的姐妹情, 那是抱團取暖。
現在李妃想上進,曹妃想退一步靜觀其變。
那麽,曹妃就不奉陪了。
曹妃的心思,更多的放了女兒的身上。
關于李妃嘛,曹妃只能祝福于她。
從承乾宮離開。
回了鐘粹宮。
李妃的神色間,有些冷意。
她跟曹妃一直關系親近。
可現在瞧來,二人的關系在慢慢的疏遠。
這讓李妃心中明白,二人有了利益的沖突。
“哼。”
李妃冷哼一聲。
“去,準備了養生湯。本宮要親自去乾清宮,去求見了聖上。”
李妃吩咐了話。
鐘粹宮的管事嬷嬷應了話。
李妃懷了龍胎。
她去了乾清宮。那麽,自然得了李公公的親自接見。
乾清宮。
在殿外,李公公瞧着李妃,李公公頭疼。
這敢來了乾清宮的妃子。
除了當年冒死一搏的賢妃外,這一位李妃是第二人啊。
“妾求見聖上,還望公公通傳一聲。”
李妃溫溫柔柔的求了話。
李公公能如何?
可不敢慢待了。畢竟,李妃可是懷了皇嗣的。
“娘娘,您稍候,奴才去給禀了信兒。”
李公公躬身回了話。
“勞煩公公了。”
李妃很客氣的。
李公公是躬身回一句,娘娘客氣了。
然後,李公公就是快步小走的進了殿內。
乾清宮,禦書房內。
正統帝沒批了奏章,這會子,王太醫在給皇帝治了頭疾。
皇後也在呢。
皇後還在擔憂了正統帝的頭疾一事。
李公公進來禀了話。
正經帝擺擺手,說道:“既然是送了補湯予朕,留了補湯,李妃且讓她回去。”
正統帝這會子肯定不會見了宮妃的。
頭疾一事,正統帝一直瞞了人。
玉榮能在乾清宮。
那是她成為了皇後,是正統帝的嫡妻。
可以說,玉榮這一個皇後讓正統帝滿意了。
然後,一些消息才對皇後透露出來。
“諾。”李公公在皇帝跟前,不會多說李妃的好話。
李公公不傻。
哪怕皇後再賢惠?
當着一個女人的面,贊了另一個女人。
這等傻事,李公公不會做的。
李公公只會實話實說,把事兒說清楚。
“聖上,李妃妹妹懷了皇嗣。不若讓李公公開了庫房,賜下一尊送子觀音。以此嘉獎了李妃妹妹親自給聖上送湯之舉。再則安慰了李妃妹妹,往後不必親自來乾清宮。還是安心養胎,以皇嗣為重。”
玉榮提了一話。
玉榮是好心嗎?
玉榮只是想着李妃老實些。
她真不想護了李妃腹中的一胎。李妃能在自己的掌了宮權的鐘粹宮中,老老實實的養好胎。然後,平安的誕下皇嗣。
玉榮求的,就這些。
她可沒心思去多操心了。
這讓李妃安心養胎,她去說,她怕李妃多想。
正統帝說了,李妃應該會老實吧?
玉榮這般猜測。
不管如何。
至少,在正統帝面前,應該做的事情,玉榮會做的。
賜了送子觀音。
這是好兆頭。
擱哪一個時候,這都是賢惠的好表現。
“李善,皇後的話,你聽到了。你且去辦吧。”
正統帝擺擺手,讓李公公去辦事了。
李公公應了諾。
等李公公出去後。
正統帝的目光望了玉榮一眼,正統帝說道:“皇後倒是好心。”
正統帝的眼中,他的皇後賢惠又善良啊。
是一個好的。
至少,正統帝一直查出來的。
皇後待皇子皇女們,一個嫡母做的合格。
玉榮笑一笑。
她肯定不會說,她就是想着做一個合格的古代賢妻。
然後,再努力做一個古代的千古賢後。
賢後嘛,不光是盡了妻子的義務,管理後宮的嫔妃,這些只是小事兒。
更重要的還是在其它的方面,多給帝王分憂。
例如在財政上。
還有便是在急了帝王之所急,憂了帝王之所憂。
一片公心,真是為了皇家的延綿。
玉榮做這些,除了為了賢名外。
就是想給自己留了一個好名聲,至少,在青史之上,留一個大大的名兒。
千百年後,也能傳唱一下。
人活着,活成了一個符號。
讓後人仰望一下,在玉榮看來,沒什麽不好的。
反正一場游戲,一段人生。
玉榮就是不想人生太空洞。
乾清宮的殿外。
李妃再度見到李公公時。
李公公更客氣。
小黃門呈上了正統帝給口喻中的,那是賞了李妃的送子觀音。
李妃謝了話,表面上非常高興的樣子。
嘴裏念叨了,一定好好的供奉在鐘粹宮中。
李妃離開了。
留下了一盅補湯。
如此由得李公公呈到了乾清宮的帝王面前。
至于離開的李妃。
在一回了鐘粹宮,打發了侍候的宮人們後。
李妃的神色冷漠了下來。
李妃不傻。
在去了乾清宮前。
李妃就已經知道了皇後在乾清宮內。
她明明懷了皇嗣。
她以為,皇後能進了殿內,她應該也可以的?
事實上呢。
狠狠的給了李妃一記耳光。
這一記耳光不是打在李妃的臉上,而是煽在她的心上。
很疼的。
李妃這時候,望着奉供起來的送子觀音。
心中也有些憤憤不平之氣。
“……”
李妃感覺到了腹中有些生疼。
好歹深呼吸好幾下。在平複了情況後。
李妃才是壓下了情緒。
慢慢的,李妃冷靜下來。
鐘粹宮。
李妃的舉動自然也瞞不了人。
有心人都是知道了最新的消息。
景仁宮。
惠貴妃知道了李妃的舉動。
惠貴妃很悠閑啊。
“李妃還是沒沉住氣啊。”
惠貴妃更淡然。
要說這些懷孕的嫔妃中,誰最讓惠貴妃在意?
自然是李妃。
李妃一心瞄上了貴妃的位份。
惠貴妃不傻,瞧了出來。
上頭壓了一位皇後娘娘。
這是正統帝的意思,惠貴妃再不滿,她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可說實在的,如果可以的話。
惠貴妃不想正統帝再冊立了第二位貴妃。
畢竟,做了皇後之下的第二人。
惠貴妃如何也是一個得意人。
可若是有了第二位貴妃。
憑着李妃的家世,惠貴妃擔心她會為後宮第二人,變成為後宮第三人。
那樣的話,惠貴妃豈會樂意?
憑什麽讓後入宮的就爬了她的頭上。
沒誰想讓別人踩了自己的頭頂。
惠貴妃也不樂意。
更讓惠貴妃忌憚的,就是李妃萬一生的小皇子呢?
那答案想一想。
惠貴妃更忌憚了。
可惠貴妃也不傻。
後宮這些來,惠貴妃是不樂意親自髒了手的。
她從來是讓別人去沖鋒了。
李妃的一些小心思,用好了,何必動手?
惠貴妃又有些琢磨了。
夏。
坤寧宮。
玉榮召見了娘家的嫡母和嫂嫂。
至于二弟妹耿餘氏,這一回沒進宮,她在耿府上養胎呢。
“臣婦參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玉榮虛扶了嫡母,讓秋蘭親自攙扶起嫡母。
可沒敢讓嫡母真的行完禮。
至于大嫂小武氏那兒,就是由大宮女攙扶的。
“母親,您還是這般多禮。”
玉榮唇畔含了笑意。
玉榮懷了身孕,倒底還是顧忌的。
所以,沒親自起身攙扶人。
這時候,耿武氏、小武氏一起落坐。
耿武氏說道:“娘娘,您是坤寧宮的主子。越是如此尊貴,耿府上下越不敢給娘娘丢了體面。”
就因為站得太高。
所以,更要謹慎行事。
耿武氏的态度表現出來。
玉榮颔首。
“累得母親、嫂嫂你們了。”
玉榮笑了,說道:“本宮一直曉得,一家子骨肉親情,都是為本宮着想了。”
“就像娘娘說的,一家子骨肉親情,本是最親近不過。”
耿武氏也是笑容滿面的回了話。
玉榮此時擺擺手,讓宮人們送了茶水點心後,便是退出殿內。
待宮人們全退下去。
殿中剩下了玉榮和嫡母、嫂嫂。
“府上一切可好?”
玉榮問了一句。
“一切皆好,娘娘不必挂念。”
耿武氏回道。
“就有一事,老爺讓臣婦跟娘娘問一問,要看娘娘是什麽琢磨的。府上自然是聽了娘娘的吩咐。”耿武氏說話謹慎。
“母親,您請說。”
玉榮表現了傾聽的态度。
“娘娘是知道的,老爺對耿氏宗族裏一些态度不那麽的友善。耿氏宗族裏,又多有抹黑了娘娘的害群之馬。老爺擔憂了将來這些人繼續禍害了娘娘和皇子們的清譽。”
耿武氏話到這兒時,還是嘆息一聲。
“父親是為了本宮和賢哥兒、禮哥兒考慮。”
玉榮伸手,撫了小腹處。
她又懷了一胎。
做為一個母親,玉榮也是有多為孩子們考慮的。
玉榮聽出了一些耿府上的态度來。
“娘娘,老爺似乎有意跟耿氏宗族那邊分了宗,畢竟,府上跟宗族裏已經出了五服外。”
耿武氏說出了耿老爺的打算。
“……”
玉榮思考了一下。
“還有其它事情吧。”玉榮說道:“耿氏宗族那邊一定出了事情,若不然,父親不會如此絕覺?”
玉榮知道耿老爺是一個官迷。
同樣的,玉榮更知道了,耿老爺這般表現态度想甩了包袱。
那說明了,耿老爺對耿氏宗族的忍受到了極限?
要知道。
這真是分了宗。
耿老爺的名聲會受損的。
一個官老爺被禦史臺摻一本。
這萬一風波弄大發了。
這可能官帽子會暫時被撸掉的。
特別是國丈爺的名頭。
這名頭很多人盯着。
“唉……”
這一回,耿武氏嘆息聲裏,也是瞞不了的為難。
“娘娘,臣婦也不瞞了您。臣婦這是怕有些小人作祟,把主意打了娘娘的身上。”
耿武氏滿面的擔憂。
“老爺發現耿氏一族裏,有些人做的事情過了。在老家縣城那邊鬧出人命官司來。最後還是用了皇親的名頭把事情壓下去。”
耿武氏說這話時,心頭有怒火。
至于人命官司?
這反倒不是耿武氏這等貴婦在意的。
似她這等出身。
人命算什麽?
高門大戶裏,出了人命,打死些奴才都是小事。
反正下位者的人命,在上位者眼中都是草芥。
耿武氏怒火是沖着那些不識趣的耿氏宗族去的。
因為,這些人太蠢。
這事情耿老爺查出來。
讓族長和族老們出面,可以不通過官府,但是,把人命官司了結。再把鬧出事的人用族規處置。
總之,要表示出耿氏一族的家風家規。
要讓人知道了,耿氏一族不是那等禍害鄉裏的。
名聲很重要。
可偏偏耿氏宗族那邊的人,覺得耿氏一族出了娘娘,是皇親國戚。
這點子小事算什麽?
耿老爺派一個管家去裝什麽大鼻子?
這讓耿氏宗族不滿意啊。
于是,耿氏一族的族長和族老們的處置?
那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私下賠點燒埋銀子,把事情硬壓了下來。
這在耿老爺看來,這些全是小辮子。
哪一天別人想對付時,苦主一抓就現成的。
人命官司是其一。
耿氏一族的人輕狂了,這才是要命的。
畢竟,上蒼欲使人毀滅,必先讓人瘋狂。
在耿老爺看來,耿氏一族的人啊,都是骨頭輕了,都是在榮華富貴面前飄了,已經癫狂起來。
京都的耿府很低調。
那有什麽用?
一群拖後腿的,恨不能耿氏一族的黑料太少。
“事情真鬧大了。父親的官位不保,父親、母親可會後悔?”
玉榮的目光望向了嫡母。
玉榮是沒料好,先料敗。
她這一位皇後上位,肯定有人不滿意的。
一旦她爹耿老爺的名聲受損。
落井下石的必來。
“娘娘,三皇子還是少年郎君。其時,耿府上可以先低調一些,将來慢慢起複便是。這也是老爺的意思。”
耿武氏把耿府的态度表明出來。
玉榮聽後,點點頭。
“既然父親考慮周全,本宮沒異議。本宮知道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耿府上真正的掃清隐患。”
玉榮懂耿老爺的心思。
耿老爺顯然對東宮有肖想啊。
若不然,何必這般計較?
可對于東宮玉榮沒肖想嗎?
說沒有的是假的。
畢竟,她的兒子可是嫡子。
嫡子沒繼承皇位,庶子做了皇帝。
這庶子出身的皇帝心中沒芥蒂?
只是,正統帝擺明要平衡東宮和坤寧宮。
玉榮能如何?
玉榮只能順了皇帝的意思。
何況,玉榮也想着耿老爺的在理。
賢哥兒年歲小。
一切還不急。
東宮的皇太子年歲漸長啊。
再過幾年,就要挑了太子妃。
到時候,她不急。
也許子壯父老時,皇帝會急的。
至于正統帝的頭疾?
憑着皇帝現在慢慢給自己減負,玉榮瞧得出來,正統帝很在乎自己壽數的。
“母親,替我給父親代一個問好。本宮信任父親做的什麽決斷。”
玉榮又是表了态度。
“臣婦會帶了娘娘的話回府上。”耿武氏也給了肯定的答案。
正統十年,夏七月。
最是淡淡夏季時。
玉榮在坤寧宮召見了白氏、韓氏、金氏三位婦人。
這三人的态度是謹慎小心的。
在進了坤寧宮後,連一個眼神都不敢亂動。
給玉榮行禮後,更是一絲一毫不敢出現差遲。
“民婦參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三人行了參拜的大禮。
“平身。”
玉榮擺擺手。
“謝皇後娘娘恩典。”
三人又謝了話。
玉榮說道:“賜坐。”
得了此話,宮人搬了四個繡墩。
四人再謝了話,再福了禮,然後,才是落了座。
可不敢坐實,而是虛虛的坐了一半。
那等坐姿,真是坐着難受。
其時,坐着還不如不坐。
直接站着,都比這等落坐輕松。
可賜坐了,這是一種态度,是坤寧宮對她們的看重。
有時候,有些态度就是一種信號,這很重要。
“本宮聽說你三人都是有本事的。”
玉榮語氣裏全是和善。
她對于這三人召見了,只會講一些和善話。
她如今的地位上,對于這三人若真是威吓了,那才是落了下層。
畢竟,對于這三人。
她真有不滿意。
那是擱開了,給一個兩個眼神。
就會有人恨不能去踩了人,然後,來讨好她。
上位者,很多時候就是這般的可以表示了和善大度。
因為,只有大贏家才能大度。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8-28 23:55:23~2020-08-29 23:48:1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敦仔的美味棒 6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