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乾清宮。
正統帝得了暗衛的秘報。
他仔細的看了。
“前線暫時焦灼。”
正統帝對于這一個答案不滿意。
可他又能如何?
戰場在千裏之外。
戰場上的一切不是他能指揮的。
只能說, 應該做的準備正統帝全做了。
如今就是等待他的将軍們給他帶來勝利的果實。
畢竟,這一切他都準備太久。
這等籌碼衆多,且都壓上的情況下還能輸?
那不可能的。
那等結果, 正統帝不能接受的。
“……”
正統帝頭又有些疼了。
Advertisement
他在想着,立後大典應該盡快。
正統帝需要一位信任的皇後,來為他分憂了一些事情。
“唉。”
閉上眼睛,正統帝還是難受的緊。
睜開眼睛,正統帝随意的問了一句。
“東宮最近有些什麽情況?”
正統帝的問話, 自然是問了貼身大太監李公公。
“回聖上,太子安心讀書,一切如常。”
李公公說了太子的好話。
正統帝聽了, 只是笑一笑。
如常嗎?
正統帝可知道他這兒子前面還是精神不足,連續吃了好些方子。
那安神的方子用了些, 才是把睡眠的問題解決掉。
正統帝對于東宮太子的一些小舉動,那是看了眼中的。
不過, 太子沒逾越了規距。
正統帝自然就是無視了。
太子不安?
正統帝當然知道。
可在正統帝眼中,這是他給兒子的考驗。
堂堂的太子一點小小壓力都承受不住?
如何能行。
當然, 正統帝是不會承認了, 他在心中是忌憚兒子的。
若不然,他不會在自己因為頭疾,不能全掌了皇權時,就樂意立繼後。
這立嫡妻皇後,目的做什麽?
就是給太子這兒豎起一個目标。
說白了,這兩方有了不可調合的矛盾。
皇帝的皇權才最安全。
因為, 他們會相互盯着。
最了解自己的,不是朋友,可能也不是自己, 而是敵人。
正統帝就是要東宮與坤寧宮之間,那是相互盯着。
這樣的話,正統帝會覺得他屁股下的龍椅更安全。
人嘛,皆有私心。
手握天下權利的皇帝。
這等私心只會更重要。
正統九年,冬月。
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
欽天監合過的好日子。
立後大典,這一日舉行。
玉榮起得很早,小小的早些小食。
然後,沐浴洗漱。
再是着妝時。
整個永壽宮的主殿中,一切侍候的宮人們都是井井有條。
各色的宮人,按着各自的位置,捧了給皇後的朝服、朝冠等等。
滿目珠翠,錦繡富貴。
玉榮能瞧見的,就是這一切将是她走向榮耀的開始。
全身的銅鏡前。
宮人為她梳妝,為她穿衣。
一點一點的妝扮着她這一位新出爐,将要參天了立後大典的皇後娘娘。
美嗎?
望着銅鏡中的自己。
玉榮都是有些愰然間,覺得自個兒陌生了。
鏡中是一位尊貴的娘娘。
皇後的風冠戴上,只顯出皇家的威儀。
玉榮在一切妥當時。
她輕輕一笑。
鏡中的她自己也笑了。
“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秋蘭在此時,對玉榮福了禮。
“可是時辰到了?”
玉榮問了一句。
“是呢。回皇後娘娘,吉時到。”
秋蘭恭敬的回了話。
秋蘭伸了手,由得玉榮搭上去。
由秋蘭扶着,玉榮走出了永壽宮的正殿。
她沒回頭。
她很清楚,立後大典一結束,她的新宮殿便是坤寧宮。
永壽宮,往後就是一個回憶。
這兒她不會再住了。
住了鳳攆。
由永壽宮出,前往了乾清宮。
皇後的儀仗,自然是威風八面。
可這些外在的東西?
玉榮在意嗎?
說不在意,是假的。
這等威風,衆人跪拜,這等權能,赫赫揚揚。
如何不讓人覺得萬般的舒坦。
乾清宮。
鳳攆至。
玉榮下了鳳攆,帝王親迎。
這讓玉榮都有點小小的受寵若驚。
正統帝太給面子,玉榮心頭美滋滋。
可再底還是覺得正統帝給的面子多了點。
從以前的淡淡,再到現在的濃烈。
玉榮接受的太快,到底心裏變化還在适應中。
“梓橦,今日甚美,有我大魏國.母之風。”
正統帝誇了話。
“德配帝王,已經是一生之幸。再得聖上誇贊,心頭無限歡喜。”玉榮笑了,盈盈一笑,眸中帶了溫柔。
“吉日喜慶,朕與你一道歡喜。”
正統帝執了玉榮的手。
然後,正統帝做了一件挺出格的事情。
他帶着玉榮走上了龍攆。
玉榮吃了一驚。
她到底沒有拒絕。
按着皇家的規距,她應該拒絕的。
可她最後,還是心頭遲疑一下,然後,順了正統帝的心意。
太和宮。
龍攆至,方停下。
“臣等參見聖上,聖上萬壽無疆。”
京都四品及以上的官員,還有勳貴皇親,在此時,一起向帝王參拜大禮。
“平身。”
正統帝回了一句。
正統帝與玉榮一起走下了龍攆。
帝後二人一起走上了太和宮的正殿前的高臺之上。
一步一步。
玉榮望着執起他的帝王。
她心中莫名的有一些想法。
那些來的情緒,讓她心中很激動。
可面上卻是鎮定的。
也許是太激動了,以至于就是情緒表現出來時,反而是平靜。
就像是深潭下的掩藏,潭面一面無波無瀾。
“李善,宣讀聖旨。”
正統帝擺擺手。
在太和宮的高臺之上,帝後二人站定後。
正統帝吩咐了話。
“謹遵旨。”
李公公應了話。
然後,親自展開了聖旨,念讀起來。
“奉天承運,天子诏曰……”
這是一道正式的立後诏書,是天子下的聖旨。
按說,玉榮應該受領的。
可正統帝讓她站着聽了宣訊。
并且,帝後站了一起。
玉榮知道,這是正統帝對她的存在,在向一些人客意的宣揚。
在宣讀聖旨時。
正統帝小聲的說了一聲。
“朕之榮光,梓橦一道同享。”
玉榮的回應。
就是一抹笑容含了唇畔。
這一刻,玉榮只有一種感受。
她這算什麽?
茍到最後,應該有盡有?
至少,她目前來看,是一位人生贏家。
不需要解釋啊。
“……欽哉。”
聖旨念完。
李公公是合了聖旨。
然後,李公公就是跪拜下去。
此時,整高臺之下的廣場上人山人海。
“……”
不需要多餘的話語。
人人都是守了規距,一起參拜了大禮。
“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
三跪九磕的大禮。
這等場合,才會跪拜的大禮。
玉榮受了。
當然,她享受的是這一回。
這是她的立後大典。
也是她光明正大的在朝臣、勳貴、宗親們面前露臉。
冊封。
受禮。
接着,便是祭祖、昭告天下。
帝後二人又是同乘龍攆。
哪怕皇後娘娘的鳳儀在後面跟着。可玉榮享受的,還是與帝王一起。
祭祖。
這是必不可少的。
這之後,玉榮就正式的成為了司馬家的兒媳。
她這一位繼後,說起來,可能比前兩位皇後都更正式一些了。
甄皇後是不廢而廢。
孝仁恭慧皇後是追封。
她呢。
她是正式享受了立後大典的皇後娘娘,一國之母,能母儀天下的女子。
祭祖。
雅樂。
給列代的祖宗們磕頭敬香。
玉榮能想到的,只有一個念頭。
那就是讓司馬家的祖宗們保佑了,天下太平,四海和樂。
玉榮心裏就這般碎碎念。
她想着,那些藩鎮的藩王們,祖宗們在天有靈一定要多念一念,讓那些不孝的子孫啊,早早被朝廷鎮壓。
夫貴妻榮。
玉榮與正統帝可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她肯定跟正統帝一個想法。藩王們太讨厭。
忙碌。
充實。
按着規距行事。
玉榮哪怕扮演了一個泥塑的雕像呢。
她也樂意。
這可是天下間最尊貴的雕像了。
立後大典。
受過朝臣高官,受過功勳宗室們的大禮。
祭祖禮成。
這些不是結束。
玉榮還要到坤寧宮。
她要去受了後宮嫔妃們,朝廷诰命們的大禮。
這裏全是女眷。
玉榮就是最耀眼,最尊貴的那一位。
在通往坤寧宮的的路途上。
玉榮坐着鳳攆。
在此時,正統帝與她分開。
這一刻,是她的榮耀時。
在女眷中,被捧了人中央。
正統帝自然不會參加了這一場诰命們跪拜皇後的大典。
玉榮從鳳攆上下來。
坤寧宮的大殿至殿門口,全是诰命們候着。
按着品級站立。
玉榮一下了鳳攆。
這些人全跪下了。
“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玉榮受了大禮。
“平身。”
玉榮回了兩字。
然後,她一步一步的走在這一條長長的,由着紅毯鋪成的路途上。
從坤寧宮的殿門口,一直走進正殿。
然後,走到了正殿中央的鳳位之上。
玉榮坐上去。
殿中的嫔妃們,也是跪拜下來。
“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
三磕九拜的大禮。
後宮的嫔妃們,诰命夫人們一起齊聲賀唱。
玉榮受了大禮。
她受的理所當然。
這一日,立後大典的禮成。
應味着後宮又有了正式的女主人。
當晚。
正統帝自然宿于坤寧宮。
接下來的十五天內,正統帝也是一直宿于坤寧宮。
皇後得寵,還是一枝獨秀的态度,那是表達了出來。
景仁宮。
惠貴妃很不滿意。
她心裏憋得慌。
“皇後一連攏着聖上宿于坤寧宮半個月。這未免太過火了。”
惠貴妃跟曹禺妃、李妃說着話。
惠貴妃在後宮拉了盟友。
當然,不是誰都樂意讓惠貴妃拉攏的。
曹妃、李妃會跟惠貴妃走近嗎?
也沒有。
這一日,二人只是得了惠貴妃的貼子。
這不好明着拒絕,自然就是來景仁宮拜會了。
然後,二人就聽到了惠貴妃的抱怨聲。
“龍鳳和鳴,帝後恩愛,此乃吉兆。娘娘,妾聽着一些流言,似乎是這般說的。”曹禺妃趕緊回了話。
“是如此。”
李妃補了話。
二人這态度,讓惠貴妃瞧見了。
心中冷哼。
面上嘛,惠貴妃當然不會這般表示了态度。
她只笑道:“二位妹妹倒是明白人啊。在本宮這兒,都是記得拍一拍皇後娘娘的馬屁。”
在惠貴妃的心中,也是看明白了。
皇後勢大。
看來大家都不傻,都想着巴結了坤寧宮。
“惠貴妃娘娘更是得了聖上的誇贊,贊娘娘得一個惠字。妾等比不得娘娘更是通達慧敏。”曹妃把态度擺低了些。
李妃看着曹妃的态度。
她的态度沒擺太低。
原由?
她們也是妃位,一宮主位娘娘,比惠貴妃的位份看着低一級。
可那又如何?
現在後宮可有了皇後娘娘。
一切做主的,還要看了皇後娘娘行事。
惠貴妃如今可沒了宮權。
比起以往掌了宮權的威勢,已經是跟拔了牙的老虎一樣。
這威勢是倒了臺啊。
李妃說道:“坤寧宮的皇後娘娘是後宮的女主子。咱們這些做為妾妃的,自然都想巴結了皇後娘娘。”
惠貴妃心頭冷笑更慎。
她看出來了,這曹妃也罷,李妃也罷,這都是在擺明了拒絕她的示好。
這态度擱往常。
惠貴妃沒這般的敏感。
她這是失了宮權,心态也有點兒失衡了。
得到失去。
沒得到,自然不懂得失去的苦楚。
正因為得到過,所以,失去了才痛苦萬分。
權利是一種美妙的好東西。
惠貴妃享受過。
所以,她現在對坤寧宮的皇後啊,這真是心頭堵塞得慌。
乾清宮。
玉榮可不知道了惠貴妃的小心思。
不過,玉榮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的。
因為,她現在攬了後宮的宮權,這是順順利利的。
順利的,挺容易。
除了皇帝的支持,也是皇太後的配合。
當然,不可否認的,還是玉榮在宮裏經營這些年。
這到底手下有得用的人。
這接手了,那是順水随勢。
這是濤濤大勢前,自然是浩浩蕩蕩。沒誰可以明面上有半分的阻攔了。
“……”
玉榮拿着奏章有些時候了。
正統帝問了一句。
“此奏章有不妥?”
玉榮回過神,笑了,回道:“這是父親的謝恩折子。”
親爹耿老爺的謝恩折子。
所以,她發呆,這很正常的。
“原來是國丈上的奏章啊。”
正統帝懂了。
“聖上冊封了耿府上一位承恩公。聖上,可是重了些?”
玉榮當然想着娘家好。
可到底還是顧念了皇太後。
“我本以為聖上會冊封父親為承恩候的。”玉榮真這般以為的。
畢竟,甄皇後那兒,可是有過一次先例了。
“國丈不錯,朕很欣賞國丈為公體國的态度。”
正統帝是真心話。
不是誰得了帝王的提拔。
都一定懂得找準了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啊。
想得到了上位者的提拔。可是呢,又不想付出一些代價。
這只能說,人心貪婪。
正統帝可是小心眼兒的。
有黑歷史的,他真會給人記了小本本。
“父親辦差,那是聖上提拔。也是聖上樂意給父親機會。”
玉榮倒是真覺得。
耿老爺能上位,那是抓住了機會。
天下之大,不缺當官的。
真有能耐的?
也不缺。
這是千裏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金子會發光?
那得有人欣賞。
若不然,千裏馬也得老死在馬槽裏。
“梓橦,朕知道你啊,一直為朕着想。國太那兒,你瞧着奏章,可是有什麽為難之事?”
正統帝再問話。
“無。”
玉榮趕緊回道。
“我只是頭一回看到了父親拍聖上馬屁,不,是龍屁的奏章。這花團錦簇的,這新鮮嘛。”玉榮捂嘴笑了。
“哈哈哈……”
正統帝聽後,也是笑了。
這當爹的,在女兒面前扒了面皮。
這光想想,正統帝也是覺得有趣。
小會子,正統帝收斂了笑容。
“來,梓橦把奏章予朕,朕可得好好瞧瞧。”
正統帝說了一句。
玉榮聽後,自然親手遞了奏章到正統帝手中。
二人成了夫妻。
正統帝喚了玉榮時,不喊了她曾經的代稱“愛妃”。也不喊了她的閨名玉榮。
而是稱了一個皇後的敬稱“梓橦”。
對此,玉榮受用了。
當了嫡妻。
跟當妾妃時,倒底大大不同。
夫妻二人相處時。
更多的是夫妻,只在臣子面前時,才是帝後。
玉榮的心态,有一種放平了的感覺。
感覺不同,心境亦不同。
若說原來,玉榮把永壽宮當了一個“小家”。
那麽,現在玉榮有一種把整個皇宮當“家”的感受了。
對于這一個天下,這社稷,玉榮有歸屬感。
同時,也有了責任感。
得到多少,付出多少。
享受多少,承擔多少。
對于天下,玉榮不在是空白的,只是一個模糊的,也不在意的所謂“萬裏山河”。
現在嘛,對于這一片“萬裏山河”上的百姓,玉榮也有一種在意的感覺。
母儀天下。
非只是小小後宮一處。
而是照見天下。
玉榮想做的,就是青史留名。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她如今的位置,在青史如何不能留一個大名?
就像是正統帝向往了明君。
她呢?
她也想給千百年後的人們,留一個名。
一個她存在過的,一段屬于她的青史。
所以,玉榮陪着正統帝處理奏章時。
她的态度變了。
她在努力的學習。
真的很努力的,學了一個上位者的态度,如何去處理了朝務。
哪怕她目前能處理的,還是那些拍了帝王馬屁話的奏章。
對于那些真正關乎了朝廷政務的。
她目前沒沾手。
可玉榮還是在繼續的學習。
她想做到的,給帝王做一個助理,政務上的助理。
玉榮看的出來,正統帝的身體真的不那麽的好。
頭疾。
這一個疾症,玉榮這一位皇後已經得到了正統帝有意無意的透露,她算是知情人。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8-25 23:36:25~2020-08-26 23:51:0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藍冰月 20瓶;紫竹林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