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皇太後的目光直視正統帝。
皇太後說道:“哀家是司馬家族的兒媳, 哀家不會損害皇家的利益。”
“天子,你盡管說,哀家自會判斷一切。”
皇太後沒覺得她是一個會損了皇家利益的兒媳。她是皇太後, 她享受的一切, 都是依于皇家之上。
離開皇家這一顆參天大樹。
皇太後就什麽也不是。
“此是朕得到的。”
正統帝交了一紙信箋給皇太後。
“……”
皇太後接過了。
既然是正統帝給的, 皇太後打開看了起來。
匆匆看了一遍。
皇太後合上了信箋。皇太後的目光望着正統帝,問道:“天子是如何想法?”
皇太後想知道了天子的态度。
“朕自不會饒了後宮興風做浪之輩。謀害東宮儲君,此是動搖國本。”
正統帝說的極為嚴肅。
Advertisement
顯然,這上面的一切已經犯了正統帝的底線。
“此信可靠否?”
皇太後有疑惑。
又或者說, 皇太後還是想給武蓉兒尋一點退路的。
“此乃良嫔的絕筆信,乃良嫔親手交給朕的。”
正統帝的話一出口, 那是絕了皇太後的任何心思。
一個死人,一封絕筆信。
顯然,這是良嫔的絕死反擊。
至少, 皇太後是這麽認為的。
當然,正統帝亦是如此認為的。
“唉。”
皇太後一聲嘆息。
皇太後覺得打從武蓉兒這一個侄女進宮後, 她都嘆息多少回。
她簡直是為其操心, 都是老得快。
“一切由天子你做主。哀家的立場,自然是站在皇室這一邊。”
皇太後給了态度。
皇太後的态度, 哪怕早在正統帝的預料之中。
可得了明确的答案, 正統帝還是滿意的。
果然啊。
正統帝心中想到,父皇當年立了這一位為繼後,想必是瞧着這一位繼後是一個識趣的,也是一個懂得取舍的。
“朕在此, 謝母後的體諒。”
正統帝謝了話。
哪怕這是繼母的本份,不能幹涉了皇室的體統安危。
可到底還是繼母夠明理。
“天子,哀家只求你審一審, 至少問明白了武嫔為何如此行事?以至于一錯再錯?哀家知會了承恩公府。讓承恩公府的衆人皆要明曉事理,往後更要懂得為天子分憂。萬不可再出了武嫔這般的。”
皇太後留了一話。
皇太後這是給承恩公府留一份體面。
至少,把罪過全攬到了武嫔的身上,把承恩公府給摘出來。
“有母後的提點,承恩公府往後行事必然是越發的謹慎。想必不會再犯下罪過。”正統帝也是回了話。
這态度嘛,在皇太後看來還成。
雖然,正統帝的眼中,武嫔犯的不是錯,而是罪。
能不牽連了承恩公府,已經是天子開恩。
皇太後不求更多了。
啓祥宮。
玉榮得了正統帝的口谕。
關于良嫔的身後事,以及如何查,怎麽查良嫔的死因?
這些乾清宮的正統帝都交待了小黃門來傳話。
玉榮得了帝王的吩咐。
她是有些蒙圈的。
“既然是聖上的吩咐,咱們自然當遵從了。”
玉榮跟惠貴妃商量了,二人一切安排了良嫔的身後事。
正統帝的意思,自然是按着皇家的規距。
良嫔依了嫔位料理身後事。
至于查了良嫔的死因?
那不必了。
乾清宮自有定論。
莫說玉榮疑惑不解。
惠貴妃也是滿腦子的猜測呢。
只是,大家夥都不傻,人人都是揣了明白裝糊塗。
良嫔是一個嫔位。
按着規距料理了身後事。
那自然的,小嫔們是要給這一位嫔位哭靈了。
而嫔位及以上的娘娘們,那就不必了。
玉榮和惠貴妃吩咐了事兒。
這自然就是各回各自的寝宮。
永壽宮。
玉榮心頭有些想法。
到底她沒與誰講過。
玉榮不懂的,就是良嫔的死,貌似正統帝很清楚?
這裏面有什麽問題沒有?
玉榮揣測了許多。
她就是還沒一個确切的答案時。
秋蘭來禀了話。
“娘娘,武嫔被傳喚去了壽康宮。”
秋蘭這話一講。
玉榮眉頭一跳。
“本宮記得聖上在壽康宮?”
玉榮問了一句。
她确定自己沒記錯,只是再确認了一遍。
“良嫔出事兒,聖上一出乾清宮,就往壽康宮去。娘娘,您沒記錯。”
秋蘭肯定的回了話。
“壽康宮嘛。”
玉榮的目光是望向了壽康宮。
她想着,她疑惑的一切,在那兒一定有答案的。
不過,她不急。
一切總算揭開蓋子的,時間問題而矣。
壽康宮。
武嫔到了時,見到的就是正統帝和皇太後。
“妾參見聖上,聖上萬壽無疆。”
“妾參見皇太後,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武蓉兒是恭敬的行禮問安。
正統帝對她望了一眼,沒喚起。
倒是皇太後擺擺手,道:“平身吧。”
武蓉兒謝了話,然後,起身。
此時,沒給這一位賜坐,所以,她是站了殿中。
“……”
皇太後的目光瞧了正統帝。
見正統帝沒有開口的意思,皇太後就說道:“傳喚你來,是有些事情想問問你。”
“妾明白,妾一切據實回答。”
武蓉兒的态度是不錯的。
皇太後擺擺手,把殿中的小宮人們打發出去。
這一刻,殿中留下來的,就是正統帝、皇太後的心腹。
“哀家問你,你可一直在拉攏良嫔?”
皇太後問道。
“是。”
武蓉兒回的不心虛。
她打從降了位份,在宮裏就是走哪兒,都覺得被人暗中嘲諷。
這起了心思,想抱團取暖,這再正常不過。
特別是良嫔的有意靠攏,以及良嫔在有意無意裏的吹捧,還是讓在現實面前心裏落差頗大的武嫔娘娘受用着。
有這麽一個願意捧哏的。
武嫔自然覺得良嫔看着順眼了,也不像當初那般覺得礙事兒。
“哀家再問你,你可一直嫉妒裕貴妃?”
皇太後再問道。
武蓉兒心中一顫,這個問題有點兒小紮心。
能不嫉妒嗎?
不嫉妒,一定是假的。
武蓉兒都嫉妒的想要劃花了裕貴妃耿氏的那一張得意臉。
武蓉兒小小的沉默了片刻。
“你且回答,是與不是?”
皇太後追問道。
“……是。”
武蓉兒在皇太後跟前,那是不敢講了假話。
她到底還是不情願的,小小的應了一聲。
“你可曾與良嫔講過,讓良嫔謀害皇太子,以此嫁禍給裕貴妃?”
皇太後用一種嚴肅的語氣,淡漠的問道。
武蓉兒聽了,那是渾身有點兒冰涼了。
這話,武蓉兒說過話?
武蓉兒愰忽裏回憶了,她貌似說過吧?
有那麽不确定的,她想反駁。
可她張了張嘴,她有些遲疑了。
說過嗎?
一些回憶裏,認過了她得意的神色。
她确時想拉了裕貴妃下馬,想讓武氏一族再現榮光啊。
這等想像當然有過的。
如果東宮的太子殁了,如果裕貴妃因為謀害太子也倒臺了。
那麽,三皇子、四皇子就是聖上唯二的皇子。
三皇子聰慧,三皇子身體健康。還是養在了壽康宮中,這就表明了,三皇子符合了一切冊立太子的标準。
武蓉兒能不想像嗎?
肯定想過啊。
只是,武蓉兒唯一沒有想起來的,就是這等念頭,她是如何升起來的?
這自然有人套路她。
可武蓉兒不會想着,有人套路了她。
因為,她的身邊誰這麽幹啊?
自然有的。
良嫔這麽幹了。
只是,良嫔玩脫了。
良嫔想套路了武蓉兒,這一位皇太後的親侄女。
簡單點的事兒,哪能夠啊。
于是,起心謀害東宮太子,這是動搖國本。
再想嫁禍裕貴妃,這是挑拔起太子、裕貴妃對武氏一族的怨恨。
如此這般,給武氏一族多挑了兩個強力的對手。
良嫔覺得她到時候,真到武嫔謀算的倒臺。她應該也能平安的活下來。
畢竟,太子、裕貴妃這兩位高個的頂在上頭。
她在下面,也有更多的活動空間。
良嫔謀算的很多。
也想搏了正統帝的憐惜。
她唯一算不到的,就是她命歹了一些。
于是,良嫔死了。
良嫔的謀算,才真的把武蓉兒給坑到的坑底裏。
這套路的,兩個人都算的一起跌進去。
“……”
武蓉兒張張嘴,她不知道,她應該怎麽辯解。
“妾不敢,不,妾不會。”
武蓉兒敢後就是如此的反駁。
“朕手頭有人證,有物證。良嫔自盡,以此證了她的清白。你呢?你要如何證了你的清白?”
正統帝對着武蓉兒,那是冷冷的嘲諷。
武蓉兒的目光,那是望了正統帝的一眼。
武蓉兒瞧了出來,正統帝望着她時,眼中全是冷漠與蔑視。
“……”
一下子裏,武蓉兒沒站立住,她是倒在了地上。
人證、物證皆有嗎?
良嫔還自盡,以證清白?
這一切的一切,讓武蓉兒心中害怕。
她想起身,想去求了皇太後。
可她覺得腿軟。
武蓉兒爬了幾步,她爬到皇太後的跟前。
“姑母,兒真不敢,姑母,您為兒說句話吧,姑母……”
武蓉兒哭了,哭得真傷心。
皇太後能說什麽?
皇太後敢說什麽?
說饒了武蓉兒?
那麽,東宮那兒如何平了怒氣,天子這兒如何平了怨恨?
還有永壽宮那邊,一旦知道了實情,又将讓永壽宮的裕貴妃,以及裕貴妃生的賢哥兒如何想法?
這一切一切都是武蓉兒留的爛攤子,這要皇太後收拾的。
特別是武蓉兒一個人犯錯。
這是自個兒去填了,那才是正途。
若不然,這是想牽連了家族嗎?
在皇太後眼中,一個侄女有罪過,舍了便是舍了。她不可能為了一個侄女的罪過,而讓整個家族都給填補進去的。
“你錯了,就要認罰。”
皇太後淡淡的說道:“天下規距,就是如此。”
“聖上,一切按你的意思辦吧。哀家無異意。”
皇太後當着武蓉兒的面,就是給天子一個明确的答案。這何嘗不是在打消了武蓉兒的饒幸心理。
皇太後現在的想法,只願這件事情更低調的,更快速的解決掉。
其時,天子的想法,也是如此的。
朝堂之外,趙王可是造反了。
朝堂上的事情,正統帝要盯緊。
這後宮嘛,他真不想再分了心神。
快刀斬亂麻,這是最簡單的。
正統帝揮揮手,讓人把武蓉兒帶了下去。
正統帝與皇太後商議了。
“依朕的意思,此事低調快速的解決掉。如此可免傷了皇家體面,也可保留了承恩公府的體面。”
正統帝的目光,一片冷漠。
“賜武嫔自盡,以嫔位入葬。母後以為如何?”
在正統帝看來,這就是留足了顏面。
好歹這是皇太後的侄女。
賜死可以。
可一點體面都不留,那就不行了。
皇太後颔首。
“可。”
簡單的一個字,就是決定了武嫔的生死。
永壽宮。
玉榮把良嫔的身後事安排妥當了。
然後,她又得了消息。
長春宮的武嫔殁了。
“……”
玉榮愣在當場。
她可記得,之前在啓祥宮時,武嫔還是活蹦亂跳的,那是一點兒事情都沒有。
突然殁了?
還有天子口谕,壽康宮的武嬷嬷主持了武嫔的身後事。
“以嫔位入葬嗎?”
玉榮琢磨了一下。
此時,她已經有些頭緒了。
她想着,也許良嫔的死跟武嫔有關?
若不然,二人何必前後腳的,一個接一個的殁了。
“難不成,本宮誤會了良嫔?”
玉榮有點懷疑,她看人的水平。
在她瞧來,良嫔可不是舍己為人的。
她一直覺得良嫔就是要拖了武嫔完蛋,一定也是損人利己的。
可現在嘛。
良嫔殁了,武嫔殁了,這二人一起完蛋。
也許良嫔就是這般的大無畏呢。
玉榮這般想着。
後宮有點不平靜。
一連殁了兩位嫔,還都有點兒不明不白的意思。
上頭不讓查。
似乎想封口,宮裏更是來抓了流言扉語。
敢傳了謠言者,皆是重罰。
出手的是乾清宮、壽康宮,這力度夠大。
一時間,後宮安靜如雞。
正統九年,三月中旬。
京都的軍隊集結完畢,應該備上的糧草也是準備妥當。
然後,大軍要出擊。
在這之前。
後宮迎來一波喜事。
劉嫔、曹嫔、李嫔、史嫔,這四位讓正統帝晉升為妃。
一下子多了四位妃,宮裏真熱鬧。
至少,下面的嫔位全數的空了出來。
各宮的小嫔妃們,可是眼巴巴的,就差望眼欲穿了。
可問題在于,正統帝晉升四位妃外,就沒再有其它的晉升了。
永壽宮。
玉榮這般來了一位客人。
惠貴妃在說了話,道:“瞧着,劉妃妹妹、曹妃妹妹、李妃妹妹、史妃妹妹,這都得了聖上的青睐。本宮和裕貴妃貴妹妹真是舊人,這怕是比不得,比不得了。”
惠貴妃這般講。
玉榮聽聽,就是笑了。
要說這四位新晉的妃位,最近幾天卻是風頭很盛。
正統帝賞了不少的好東西,壽康宮也是與天子的意思相随,于是,也是賜了不少。
後宮的奴才們最會看眼色。
這不,這妃位的四人,可都是有點兒抖起來。
瞧瞧,惠貴妃都覺得有點兒小礙眼。
玉榮倒想得開。
因為,玉榮得了最新的消息。
她查到了良嫔死因,以及武嫔的死因。
把裏面那些線索一串連。
玉榮得到了真相。
這後宮裏一直讓她覺得如鲠在喉的武蓉兒殁了。
玉榮覺得天很藍,綠很樹。
一切都很美。
她心情好,看哪處,都覺得夠好。
于是,她能平常心對待一切。
“惠姐姐,你莫急呢。說不得,咱們後宮很快又要添了新人。到時候,你可羨慕的過來嗎?”
玉榮輕輕搖頭。
玉榮得了壽康宮的消息。
皇太後可是跟天子尋了話,意思是來年可否要開了大選?
至于天子什麽想法?
玉榮不知道的。
如果來年真大選。
那麽,更嬌嬌俏俏的美人兒要入宮。
現在的宮中老人們,可不都要襯成了昨日黃花?
“裕妹妹哪得的消息?真确定了?”
惠貴妃來了興趣。
“只聽了一耳朵。至于是不是真的?來年想必會有确切的消息。”
玉榮這般笑着回道。
“來年大選?為何不今年大選?”
惠貴妃随意的說了一句。
“趙州不太平。”
玉榮回了一句。
聽着這話,惠貴妃沉默了。
惠貴妃膝下有一位大公主。
惠貴妃真沒什麽聖寵了,靠着掌了一部分的宮權,以及位份夠高。這才是立穩跟腳。
可後宮的嫔妃地位,到底還要看了聖寵的。
惠貴妃想的法子,就是借了小嫔妃固寵。未嘗的,惠貴妃不是想着,若有小嫔妃懷孕了,生下一位小皇子。
惠貴妃就能抱養過來。
想的多。
惠貴妃自然就是思考的更多。
只是,一些想法,不與外人道也。
“那起子壞心思的,哪像了皇室之人。”惠貴妃搖搖頭,聲音裏帶着憎惡,道:“全是沒忠孝之心的。本宮想着,聖上一定不會輕饒了。”
玉榮點頭,同意的說道:“造反的事兒,都敢做出來。聖上一定會重重的罰。”
“只可憐了趙州的百姓。”
玉榮補了一句。
“是啊,刀兵起,可憐了百姓。”惠貴妃也是描補了一句。
二人這談話,都是轉了題。
惠貴妃才是說道:“本宮今個兒的來意,其時,是想着妹妹哪天有空兒,咱們一起去壽康宮給太後娘娘問安。”
玉榮挑眉,有點兒想不能,惠貴妃何意?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8-22 23:36:42~2020-08-23 23:51:1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1716518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