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繪藍圖蘭心佳人語(上)
“就不、不寫!”一聲夢呓傳來,幸而聲音不大,只剛好足夠言君聽清。
夢中那位嚴厲的夫子是想讓你寫什麽呢?寧言君眼中是溫柔笑意,如同枝頭被暖風拂下的粉紅花瓣,翩然落到原本平靜的春水之中,漾開是層層的柔情蜜意。
從此刻的視角,寧言君能看到嘲風蹙成小山的眉頭、長長的眼睫,甚至是白皙臉頰上的絨毛,處處都完美如玉璧般…言君的目光不知不覺就悄悄留戀走過嘲風面龐的每一個細節,最後落到她微微翹起的、色澤紅潤的嘴唇上,心跳竟是兀地漏掉一拍…
言君這才意識到自己居然毫無顧忌地癡癡盯着嘲風瞧了半晌,趕緊移開目光,本是規規矩矩端端放好的柔荑不禁緊緊攢住了小手帕,以掩飾她此刻的小緊張,幸而這一切應該…無人察覺。如果,忽略掉那堂中那幾個偷笑的小姑娘的話…
在言君極致小心的動作之下,安睡的嘲風專心與夢中的夫子作鬥争,言君卻兀自将臉色給看成了別樣嬌豔的緋紅色。就不知那一兩個正巧轉頭偷瞧見她此番動人表情的孩子,心裏會是什麽樣有趣的猜測了呢~
孩子們一堂課業的時間并不太長,堂上講學先生開始總結本堂內容,好不容易稍稍平複心情的寧言君猶豫片刻,伸手小心牽了牽嘲風的衣角。
剛将夢裏夫子打發走的嘲風眉頭又皺起小山,鼻息間萦繞的、近在咫尺的馨香實在是讓她舍不得離開,嘟囔一聲轉頭就想循着心意蹭到身邊的香軟溫暖中去。幸而言君眼疾手快,及時止住了她繼續靠近的動作:“嘲、嘲風…”
“嗯…?”嘲風睜開朦胧睡眼,坐起來,眨巴好幾下,看了看即将結束的講學課堂,又轉頭對上言君掩飾不住的為難目光,思維漸漸回攏,這才想起此刻的自己正身處何地。
肩膀被某人的腦袋壓得發酸,言君卻對嘲風含羞一笑,小聲為她解釋:“這一堂講學快要結束了…”
還處在半迷糊狀态的九殿下點點頭,嘀咕道:“唔,怎麽睡着了?”
說話間講學結束,孩子們三兩成群跑去院子裏玩耍,歡聲笑語很快就散落在菁菁學堂的每個角落。講學的先生規整好桌上的書本,望了一眼堂後的兩人,見她們正在交談,猶豫之下,與另一位先生一同離開了講堂。
言君的目光随着兩個小女孩蹦跳的步伐落到到屋外的陽光之上,心情也徹底放松,轉頭就見嘲風揉揉惺忪睡眼,一臉沒睡醒的小模樣。她心下柔軟,歉然道:“抱歉…嘲風好像,并不喜歡這裏?”
君兒怎麽道起歉來了,嘲風連忙搖搖頭,實話實說:“唔,也不是不喜歡。讀書是好事…但、但就是,就是有些無趣…”
嘲風在母親各種軟硬兼施的管教下,當然也學過無數天界的典籍知識,靈山寶藥、奇術修行、天律法道,都有所涉獵,只不過九殿下暫時還沒能在書中找到令她心動的“顏如舜華”,嚴肅枯燥的學堂哪裏能比得上“花花世界”有趣呢~
嘲風心裏藏不住話,把憋悶了一整堂講學的問題抛出來:“只是,我不明白,言君為什麽離開了內訓堂,又要來聽這菁菁學堂?”
歡聲笑語的背景下,寧言君将聲音放開了些,終于有機會耐心為嘲風解惑:“同樣是學堂,菁菁學堂,卻與內訓堂截然不同。菁菁學堂,是幫助孩子們實現志向抱負的地方。內訓堂…卻是束縛未來的牢籠。”
Advertisement
嘲風聽得不甚明了,言君便将菁菁學堂的來歷娓娓道來。對嘲風,她是絕對的信任呢。
原來菁菁學堂,是專門為景城及其周邊的适齡小女孩創辦的學堂。在大宣國男子為尊的嚴格禮教傳統之下,女孩子讀書習字,絕對是一件極其難得的事情。
言君是從小被束縛在籠中的金絲雀,閨閣小園的四方四壁卻絕不是能夠束縛她廣闊眼界的藩籬。雖為生來便擁有讀書習字特權的名門閨秀,她卻深知那些尋常人家的小姑娘要想獲得讀書習字的機會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言君讀到了晦鳴居士所作的詩集。詩言其志,像晦鳴居士這樣胸藏文墨滿腹才學的人,卻因大宣當下的傳統禮教,空有一身學識智慧,毫無用武之地。言君意識到只有更多的小女孩有了更遠更廣的眼界、有了獨立自強的思想,她們才能共同擰成不可估量的力量,沖破禮教的束縛,真正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自此,言君便萌生了要創辦這樣一所學堂的想法。她因為家教關系無法離開閨閣,便讓瑤華當起了中間人。
言君親筆書信招攬賢才,更是為菁菁學堂提供了近乎全部的錢財用度,瑤華每次有離開相府獨自辦事的機會,基本都會為學堂帶來小姐的書信或是支撐學堂經營的財物。是以晦鳴居士幾人,之前從未見過言君,反倒和瑤華十分熟悉。
從聯絡晦鳴居士,到一位夫子、兩位夫子,再與幾位先生一起找到渴望來讀書的小姑娘,再到購書、選址。菁菁學堂的創辦可謂是排除萬難、筚路藍縷。
如今,菁菁學堂雖然頂多只能算是個初具雛形的小學堂,雖然距離言君夢想中的、能讓所有願意讀書的女孩都能像同齡的男孩一樣有機會讀書的夢想,還無比遙遠,但踏出這開端一步有多艱辛,只有幾位當事人才了解。
因為地處陋巷,聽學的孩子也不算太多,散學之後孩子們稀稀落落彙入熱鬧的街頭,即便有人察覺這裏面有人在召集着小女孩們做什麽事情,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孩子們也統一口徑說是學“針線活”。
旁人只道這個小巷子裏有家人請了許多月錢便宜的孩子在做女紅活計,又有誰能猜到這裏竟然藏着一個專供小女孩讀書的學堂呢。
或許是菁菁學堂幾人行事都太過小心了,就算開誠布公在街邊最熱鬧的地方開一所供小姑娘讀書的雅學,陷入傳統禮教窠臼的衆人想必也只會當它是笑柄,只會招來自以為是的酸腐一番冷嘲熱諷吧…
聽罷言君耐心的解釋,嘲風心下大為震撼…她突然明白了言君為何在看到這些小不點們認真讀書之時,會有那樣欣慰、甚至是感動的表情。
正想說話,就有三五個孩子從院子裏走進來,來到兩人面前,領頭的孩子約莫七八歲,帶着幾個稍小的小姑娘規規矩矩在兩人面前行了一個正禮,開口道:“姐姐、哥哥,謝謝!”
“謝謝?”
領頭的小女娃乖巧大方說道:“師父說,是姐姐和哥哥讓我們有機會讀書。‘既見君子,樂且有儀’,我們不能失禮。”孩子們都稱兩位夫子為“師父”,倒讓菁菁學堂在禮儀的嚴肅之外,多了幾分溫情。
小姑娘學以致用,立刻将學到的詩文融會貫通,年紀雖小卻落落大方,即便身上只穿着普普通通的粗衣布衫,卻已經有了隐隐發芽的書香氣呢。
小姑娘知儀懂禮的模樣讓言君感動又欣慰,能讓這些孩子們學到知識,付出的一切艱辛都是值得的。寧言君展顏一笑,柔聲鼓勵道:“你們也要像詩裏那樣,菁菁而盛,茁壯成長,實現你們心中真正追求的夢想。”
三位師父口中溫柔善良又有才學的姐姐,早就是菁菁學堂孩子們無比崇敬向往的榜樣。今日終于有機會親眼見到,孩子們更是被言君的風姿和氣質所震撼,言君幾句溫聲細語的鼓勵,讓小姑娘們備受鼓舞。紛紛獻上自己心愛的小物件作為禮物送給言君,其他的孩子也加入其中,最後還是姚夫子替言君找來了一個竹籃子,才将孩子們的心意都裝了進去。
以往的故事裏,可沒出現過“哥哥”,嘲風的到來對幾位講學先生來說都是“變數”,更莫說對孩子們而言了。孩子們見到崇拜的姐姐太過興奮,圍着她問好送禮,一時間完全沒顧上一邊的嘲風。
嘲風倒不在乎禮物,只是看着言君眼中對這些小不點流露出來的、毫不掩飾的喜愛和直達眼底的愉悅,九殿下低頭看看自己此刻的身形,撇嘴、皺眉,迷糊地嘀咕道:“以前不是說…她們那樣的,你不、不喜歡麽?”
一句不知所雲的小聲嘀咕淹沒在孩子們興奮的聲音中。
幸而孩子們送完禮物便不敢吵鬧打擾,團團圍住自己的小人群終于散去,早就意識到身邊人受了冷落的言君着急一看,就發現嘲風正扯袖子低頭打量自我,眼中似有迷茫又似有嫌棄。
聰慧如言君很快便猜到她此刻的心情,又心軟又好笑,唇邊的笑多了些俏皮的意味,她望着門口故作感慨一般啓唇道:“她們這般年紀的小女孩,最是可愛呢…”言君說着,又不着痕跡看了一眼身邊的嘲風。
正在自我嫌棄的嘲風動作一頓,眉心的赤羽都皺起來。這些小不點!哪有自己的“小不點形态”讨人喜歡?
嘲風張了張嘴,卻又怎麽也不想把從前那個弱弱的自己暴露出來,如鲠在喉,嘴角往下的弧度愈甚,心裏的酸泡泡一個接着一個炸開、不斷發酵蒸騰。
作者有話說:
君兒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