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綠意
場面正膠着之際,巨石那邊又一個聲音傳了過來:“公主殿下,秋風會即将開始,陛下請公主回歸席位。”
丹鳳公主臉色鐵青地看着玉傾和秋百合,那表情渾似恨不得立刻将兩人生吞活剝,随後她轉身向亭中怒沖沖走去,又是響亮的耳光聲傳來:“本宮回與不回,要你們這幫奴才多嘴?”
那幫侍女顯然并不敢還嘴,一陣漸遠的腳步聲傳來,卻是耳光公主已經離開了。
玉傾見國師也要走,急忙開口道:“國師大人。”
國師停步,轉頭看看玉傾,溫和如水的眼神裏一閃而過一抹驚異。
玉傾輕聲道:“玉傾并不識得去秋風會的路,可否請國師大人屈尊引領?”
國師微頓一下,随即雲淡風輕的笑了:“不勝榮幸。”
說着帶頭向巨石另一邊走去。
秋百合一直沉默不語,只是緊緊跟着玉傾,渾似已經成為她的影子一般。
玉傾轉進亭中,這才發現,原來亭子另一邊還有一條平坦寬敞的山路,難怪那個身嬌肉貴的丹鳳公主居然也能上到這半山亭中。
玉傾和秋百合緊随國師身後,随山路上上下下,漸漸開始有人聲。眼見前面再無岔路,國師頭也不回,只溫和的聲音傳過來:“沿此路直走,便是秋風會場了。玉姑娘,我們還是分開莫行到一處的好。”
玉傾怔了怔,正要告訴他其實自己并不在意什麽,卻見國師腳下加快,已經當先遠去了。
玉傾立在原地,秋百合輕輕提醒道:“國師已經走了。”
玉傾回頭看看秋百合,苦笑了一聲,眼中突地湧起一股酸澀之意,道:“百合,我們也走吧。”聲音竟甚是寂寥。
秋百合雖然心下疑惑,卻并不多問,只是跟着玉傾沿路向前走去。
靖平王爺已經先到了會場之中,玉傾與秋百合一露面,就被他派出的人領到了他旁邊的位子上。
Advertisement
玉傾周圍打量了一下,才發現這會場寬敞不說,遠遠山崖之外,更可看到一條白瀑從崖頂直貫而下,傾落谷中,雖因着距離太遠,只能隐隐聽得到如萬馬奔騰般的瀑布流落聲,但陽光照射之下,水氣蒸騰,紫氣氤氲,端的是一派美景如畫。玉傾前世從未親眼見過瀑布,如今看到白龍瀑布之景便在眼前,不由分了大半心神在那上面,對周圍的人與事反倒不注意了。
再過一刻,一聲尖銳高亢的聲音響起:“皇——上——駕——到——!”
座中衆人全都起身,伏跪于地上,恭迎聖駕。
君臣之禮見過,随後各國使臣也魚貫而入,再次見禮之後,全都分座于各自的座位之上。
玉傾偷眼看去,卻見靖平王爺一臉的端正肅穆。适才衆人接駕之時,他曾趁亂在自己耳邊說了一句:“好自為知。”聲音低微,只有自己勉強聽到。
好自為知?
什麽意思?
落座之後的靖平王爺卻一眼都不再掃她,仿似剛剛的耳語不過是她的錯覺一樣。
她這一走神,時間就過去了大半,再收斂心神時,助興歌舞已經結束,秋風會的各國技藝展示開始了。
秋風會的比試,雖然是以各國歲貢為最終目的。但對于出賽者本人來講,也都有各自的私人獎品。在每一項比試之前,都會先将相應的獎品呈出展示,在成績出來後交給勝出者。
第一項是樂,包括歌喉舞姿亦包括琴藝,上場人數不限。這一項的獎品在比賽前先被一面目清秀的宮女小心翼翼地捧出來,随後有樂師上前用手在弦上橫拂一下。
玉傾聽到秋百合輕輕“噫”了一下。
那獎品是一把琵琶。
玉傾雖然在現代時學過一段時間的古琴,但其實對琴具的了解并不算多,那個教她學琴的BT老師雖然號稱通曉所有古琴,但卻只教習她古筝一項,對于別的樂器則只喜歡教她死背各種名家名譜,所以現在她除了能看出那是一把琵琶外,別的一無所知,只是覺得既然在這種重要的場合拿出來作為獎品,那應該是上品了。
秋百合卻與玉傾不同。她一直與琵琶為伴,從小便開始修習這項技藝,對于琵琶本身的好壞更是一眼便可辨出。雖然自己位次離那琵琶過遠而無法細細在外形上辨別那琵琶的優劣,但聽适才那看似随手一抹的樂音,卻從淳厚到圓潤柔和再到明亮剛性,餘音卻袅袅并不止歇,明顯是一把極品。她自己慣用的琵琶早在百花盛會之時,便在那招守護發出時盡毀,這段時間因着一直調理內傷,又寄身于靖平王爺府內,就一直沒有再去尋合适的琵琶,此時不免頗為心動。
那宮裝女子揚聲道:“此獎品名為‘綠意’,樂藝勝出者可得。”
此言一出,場中人皆色變。
‘綠意’是百年前的巧匠大師蔡翁亭的瀝血之作。蔡翁亭一生酷愛琵琶,也只做琵琶,每把出自他手的琵琶都是千金難求的精品。而‘綠意’是他離世之前的絕世之作,據說他歷時十年時間足跡遍布各國只為能尋得适合‘綠意’的頂級材料,在歷盡艱辛備齊材料後,他更是又花費了六年時間去制作這把絕世名作,直到最後‘綠意’終于完成現世那一刻,蔡翁亭一口鮮血噴出,仰天大笑一聲:“此生無憾矣!”便離世而去。
只是自蔡翁亭逝後,世人皆只是聞知世間有‘綠意’,卻從未聽說有什麽人親眼見過。如今聽得這把琵琶便是那把絕世名作,座中諸人如何能不震驚?
玉傾看着秋百合難得發亮的眼神,想起自百花會上她的琵琶盡毀後,這段時間都沒見她再用什麽樂器了。
看着場中衆人一陣交頭接耳,玉傾也輕輕偏頭對秋百合道:“你喜歡?”
秋百合低聲道:“是‘綠意’。”寥寥三個字,微顫的聲音卻暴露出了她現下的激動。
玉傾轉頭,作正襟危坐狀。自己雖然是穿過來的,其實并不清楚這“綠意”到底有何不凡之處,是如何的名動天下,但既然秋百合難得動了一回心,若自己辦得到,能為她争取過來,倒也不錯。這樣想着,目光卻不由自主地逡巡着,最終落到了坐在自己上方不遠處的國師身上,便再也轉移不開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