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病重
胤礽曉得胤禩是在轉移話題,但是不得不說,胤禩的話題轉移得還是恰到好處的。
胤礽需要好好消化他現在意識到的東西,看孩子無疑是一種不讓他東想西想的好方法。
毓慶宮是胤礽幼時皇帝特意修建的,給年幼的胤礽住還好,有了兩個李佳氏這兩個侍妾的時候,也沒看出什麽不方便的,畢竟毓慶宮號稱小迷宮,除了比較狹小以外,房間倒是挺多。
但是等到他正式大婚,太子妃與又一群伺候的人進來之後,就顯得毓慶宮的規格不夠了。
太子是國之儲君,作為他的正妻,太子妃的地位不言而喻。
毓慶宮建設的時候,皇帝對太子用得上的部分是面面俱到,書房、前殿、暖閣俱全,但是獨獨忘了太子妃的存在。
皇帝自己連喪數位皇後,掌權的皇貴妃、貴妃說難聽點便是小老婆,重要的後宮之事皇帝連同軍國大事一起自己一把抓了,也沒想到寶貝兒子大婚之後會多不方便。
前明的東宮端本宮是早就廢棄了,縱有別的空的地兒,但是只要毓慶宮還是太子宮,太子妃就不能移到別處去。
若真的移了,這不是無端端的給人制造一個夫妻分居、二人不和的把柄嘛!
太子待在書房居多,不常往太子妃處走動,何況太子妃現在還在坐月子,也不能見人。
因為毓慶宮裏現在只有一個孩子,外頭人想着太子日後遲早還會有其他的孩子,再加上與日後其他皇子的孩子相區分,管現在沒有名字的這個孩子叫毓慶宮大阿哥,胤礽在自己宮裏就随便多了,随口就問了一句“阿哥現在在哪裏?”。
過了沒多久,一個太監來禀告,道是“阿哥剛吃過,正睡着呢”。
胤禩噗嗤一聲笑出來,胤礽轉過頭來盯着他。
兩輩子的記憶加起來,胤禩也不是沒有見過小孩兒的年輕人,只是他一不小心就把前世太子實際上的長子弘晳的模樣代入到了現在的毓慶宮大阿哥身上。
前世太子的長子早夭,與胤礽一樣排行第二的弘晳成為了實際上的皇長孫。
因為是皇孫,康熙皇帝雖然沒有拿出早年寵溺太子的那股勁兒來,但是實際行動起來也不差,再加上有一個太子父親的言傳身教,弘晳的驕橫程度表面上看是比不上胤礽,但是那副小孔雀的模樣,可一點都不比胤礽差。
正是想起前世小小年紀的弘晳就一副小大人的姿态,再結合他剛才聽到的“剛吃過,正睡着”的狀态,胤禩這才忍不住啞然失笑。
果然無論怎樣的孩子,小時候都是沒有分別的嘛!
雖然現在的毓慶宮大阿哥和前世的弘晳不是一個人,但是胤禩相信,如果真的讓胤礽和皇帝這麽教下來、寵下去,這孩子活脫脫的又是一個胤礽啊!而且,這小子比弘晳還多出了一個優勢,他可是太子妃所出的嫡子,正經的嫡孫。
太子準備讓人把他的兒子帶過來,話剛說出口,又覺得自己失言。
胤禩失笑:“二哥,不如請您移駕,咱們一起去看看大侄子?”
胤禩這麽說着,還做出了一個邀請的手勢。
胤礽笑罵了一句“讨打”,帶着胤禩一同往毓慶宮大阿哥的房間走去。
孩子在大紅色的襁褓裏睡得香甜,邊上還放着幾塊顏色不同的襁褓,最顯眼的是皇子服飾規格的金黃色襁褓。
康熙時期制定了許多禮儀,比如胤礽這大清頭一個皇太子,因為不能幹脆沿用前朝的規矩,所以許多禮儀都是現在争論以後定出來的。
大清禮制,皇帝用明黃色,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親王、郡王除非特許,否則不得用金黃,皇孫的服飾與皇子自然不同,不得用金黃是明确規定了的。
但是這娃娃又不一樣,他的阿瑪是太子,太子的嫡子,待遇能與別的皇孫一樣?
事實上,皇帝既然前些天在拜褥的顏色上破了例,将太子的拜褥換成了明黃色,也能給毓慶宮大阿哥特殊的待遇,讓他一應待遇“從皇子例”。
最起碼,在禮制探讨齊全之前,這位毓慶宮大阿哥的一應待遇都能與他的叔伯平齊了。
按照胤礽的想法,當然是要給他的兒子享受他能享受的合規格的東西,就算不能享受,如果他兒子想要,或者他願意,他也能弄來。
或許前世的弘晳就是這麽被寵壞的。
萬幸前世的弘晳雖然是皇長孫,但是他是庶出,還殘存着一點理智。
不過胤禩覺得,這輩子嫡出的毓慶宮大阿哥可能比弘晳還要會做人一點。
按照胤礽的吩咐,孩子的襁褓是不會出現金色、黃色乃至一些上用的好東西之外的類別的,還好太子妃理智,硬生生勸服了胤礽。
前世太子妃只生了一個女兒,此後再無有孕,她對弘晳,有弘晳的親娘在,肯定不如對她自己的孩子關心。
瓜爾佳氏是個聰明人,前世胤礽已遭厭棄,她死後,皇帝還專門下旨令人為她治喪,可見是個會做人的。
胤禩對後宅的事情關注的不多,但是他家福晉同他說話的時候,他也偶爾聽一耳朵來,譬如老四家的福晉面上看着日子過得不錯,但是獨子弘晖夭折,她的心裏可都是苦水,看着老四寵得李氏、年氏,還得強自歡笑。
被拿來與四福晉作比的“苦命人”裏就有太子妃,與老四相比,太子倒是更為放縱,毫不遮掩自己幾近寵妾滅妻的行為,再加上前世被揭露出來的龍陽之好,真的是知情的人都會忍不住憐憫太子妃的。
看過了孩子,兩人又談了會兒話,太子便準備讓人傳膳。
他一副獻寶似的模樣,道是他發現了一個手藝極好的廚子,特意讓人專門負責他這裏的膳食。
雖然那人原先是禦膳房的,但是現在已經是他毓慶宮膳房裏的廚子了。
聽到膳房這個詞兒,胤禩就忍不住皺眉頭。
算算時間,确實差不多了。
宮中的膳房衆多,幾乎大大小小的宮院裏都有膳房,專為皇帝服務的被稱為禦膳房,同普通的膳房是不同的。同樣的,茶房、幹肉房等也是有區別的,只有專為皇帝服務的才在名字前頭加個禦字。
太子說的手藝極好的廚子,那自然是毓慶宮膳房裏的人。
太子和自己搶廚子這種小事情,皇帝是不會在意的,所以那個原籍禦膳房的人轉到毓慶宮膳房裏也是正常的。
按理說,胤禩是不應該記住這種小事的,但是這種小事後來引發了一場讓太子聲名大跌的風波,就由不得他不知道了。
前世,康熙三十六年的時候,皇帝下谕內務府處死曾于太子的住處行徑悖亂的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頭,膳房人額楚圈禁家中。
雖然皇帝已經盡力給太子找了一個體面的理由,但是那也不能讓一幹消息靈通的人住嘴,頂多是從明面上讨論換成了私底下嘲笑罷了。
這個被美化過的“行徑悖亂”,根據胤禩前世收集到的信息,應該就是太子不僅有龍陽之好,一時興起,還玩過“大被同眠”這種掉節操的游戲。
更倒黴的是,不知道是誰給皇帝報的信,皇帝聽到別人刻意傳給他的消息然後特意去尋太子的時候,正好捉奸在床,見到了現場。
嗯,這就很尴尬了。
算算時間,被太子特別關注的膳房人,胤禩真的很難告訴自己這一切只是巧合。
不過看太子現在的樣子,他是真的沒有發展出那種愛好,所以說前世他到底是怎麽被帶上那條路的?
打定了主意要多關注最近太子的行動,胤禩就出了毓慶宮。
事實上,胤礽很安分,整個宮中也很平靜。
老資格的妃嫔都曉得自己容顏不再,沒心思鬥,而年輕的呢,都想着争取懷上一個皇嗣。
康熙三十二年,皇帝出征之前,庶妃王氏懷了龍胎,到三十二年十一月,皇帝回來的時候,她正巧就生了一個皇子,因着前頭平妃所生的胤禨阿哥沒有算入排行,如今這位胤禑阿哥便排行十五。
母以子貴,這王庶妃如今享受的是嫔級的待遇,而有着之後的記憶的胤禩還知道,她還會連連生子,晉為嫔,享妃級待遇,引發太子被廢的十八阿哥之死裏的小十八胤祄就是她的小兒子。
宮中的新人想着生子晉位,而老資格的宮妃,卻又有一個要香消玉殒了。
康熙三十三年十月,貴妃鈕钴祿氏病重。
皇帝特旨,許十阿哥胤俄暫且從阿哥所搬回貴妃的永壽宮居住,這段時間胤俄無心學業的表現也被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碼完這一章的我已經是一條鹹魚了哈哈哈哈!Q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