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婚
康熙三十二年,西藏那邊正打得如火如荼,拉藏汗的人馬和桑結嘉措的手下打得難舍難分。
而在京城中,卻籌備着一件大事,太子胤礽與石文炳之女瓜爾佳氏的大婚。
儲君的婚禮,正與旁人不同,場面極大。
太子妃與太子的年紀相差不大,嫁過來之後便能開枝散葉,皇帝一想起這個來,心中便是開懷。
太子成婚那日,不只太子宮中張燈結彩,便是宮中別處也是喜氣洋洋。
大阿哥與三阿哥、四阿哥成婚的時候,場面卻是沒有那麽大的。
除了太子之外,到了年紀的皇阿哥都要住在乾西五所那邊。
乾西五所由東向西分別稱為頭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為南北三進院子,像大阿哥他們這種已經成婚卻沒有爵封的阿哥,是連着福晉和其他侍妾一同住在裏頭的。
康熙的兒子多,僅是乾西五所也不夠分,除了在這內廷西六宮以北的乾西五所外,在東六宮以北、與乾西五所相對的乾東五所也是阿哥所。
大阿哥成親的時候還好,他是皇長子,到底與別人不同,可是三阿哥與四阿哥,倒是真的只将他們住的那一所布置完成了事的。
哪像胤礽這個皇太子,排場卻是極大的。
胤禔一看到這種差別待遇,心中又惱怒起來,可是只能怪他不是嫡子,怎麽争也争不過胤礽。
胤礽成婚,胤禩與他關系再好,也不能跟在一旁“搗亂”,況且他的年紀不到,年長的阿哥們還能多灌胤礽幾口酒——就是不知道除了心裏憋着氣的胤禔之外,還有誰敢對太子做出這樣“以下犯上”的舉動——胤禩這種看起來差不多已經是個大人了,但還沒到年紀的小阿哥,就只能幹看着了。
皇帝現在還活着的兒子總共有十二個,十一、十二和十三這三個小娃娃不算,年長的阿哥們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小團體。
大阿哥胤禔,很不幸,這位連太子都不服氣,所以他看見弟弟們的表現雖然比以前的太子要接地氣兒一點,但還真沒好上多少。
胤禩屬于被迫和他綁定的隊友,但是現在脫隊的跡象已經很明顯了。
從身份上來說,所有的皇子都比不上太子身份高貴,所以胤礽對他的兄弟們,主要看的是他的心情。
心情好了,大家都是一家人,心情不好,指不定就順手揍一頓,再加上一個管教弟弟的名義,讓人連說理都沒處兒說去。
當然了,這是太子前世的表現,這輩子在往那個方向發展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和胤禩看對了眼,然後太子殿下就成了宮中新一代的孩子王。
胤禟、胤俄與胤禩的關系極好,胤禩在胤禔與胤礽這兩個兄長之間,又偏向于太子,再加上小時候太子與胤祉、胤禛這兩個弟弟的交情,這樣算起來,太子與兄弟們還是相當兄友弟恭的。
胤祉已經展露出醉心文事的跡象,和兄弟們的關系說不上好,但也絕對說不上壞。
胤禛屬于隐隐被兄弟們排斥的那一個,相當的可憐。
老五胤祺和老七胤佑的關系很不錯,兩個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皇帝的喜愛,對其他兄弟沒威脅,也比較招人喜歡。
胤禔可沒覺得自己的人際關系哪裏差了,在他看來,和胤礽比起來,自己還是很有好大哥的風範的。就是當初沒有看嚴實,讓胤禩被胤礽拐了去。
恰好,上次毓慶宮侍妾入書房事件之後,胤礽待胤禩就沒有從前那麽親密了,于是胤禔公然在胤礽大婚的這個時候,挖起了胤礽的牆角。
胤禩相當的無語。
他不像表面上看起來一樣,是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論年紀,加起來他比他們的汗阿瑪的年紀都大,大哥到底是哪裏來的信心,認為自己一定會聽他的啊?
就算是前世,還是這麽個年紀,自己真的被認為是大阿哥黨的時候,心裏也還是很不忿的啊!
這裏到底是胤礽的婚宴,胤禔當着他的面刻意尋胤禩說話,胤礽也不高興。
原本敢灌太子酒的人就不多,胤礽再一板起臉,旁人都以為他等不及要入洞房了,更不管造次了。
旁人不敬酒了,胤礽卻是自己舉起了酒杯,來到了自己的那些兄弟面前。
他也沒有一個一個敬,就是虛擡了一下手,而且他主要敬的還是和胤禩站在一起的胤禔所在的方向:“今日孤成親,心裏高興,就在這裏敬諸位兄弟一杯。”
而後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胤禔幾乎是咬着牙說道:“恭喜太子了。”
胤禔喝完,其餘的皇子也按照順序喝完了杯中的酒水。
胤禩他們的年紀小,但是杯中的也是果酒,胤礽轉身離開之前,還特意說了一句“莫要貪杯”。
正在努力地挖牆角搶弟弟的胤禔覺得胤礽明明就是對着胤禩說的這句話,大阿哥覺得自己的牙根兒很癢。
太子大婚之後的第二天,皇帝幹脆就把大兒子到八兒子全叫了來,說是考察他們的學問,但是明眼人誰看不出來這是太子終于成親了,皇帝心裏頭又是高興又是不舍,把兒子們叫來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表現得太緊張罷了。
是的,沒錯,在寶貝兒子成婚的第二天,沒有母親需要拜見的太子,将要帶着他新婚的太子妃來拜見皇父的時候,皇帝感到了緊張。
這消息要傳出去,得傷皇帝多少個兒子和後妃的心啊!
太子帶着太子妃來的時候,皇帝這裏可是熱鬧得很,一群皇阿哥都在邊上坐着。
太子拉着太子妃來到皇帝的面前,皇帝高興得點着頭,把“佳兒佳媳”這個詞兒念叨了好幾遍,笑得眼睛都眯縫起來了。
太子妃雖然已經和太子成親了,但是事實上,她還沒有經過冊封,只能說是太子的正妻,從法理上說,得經過冊封以及告祭太廟等種種程序之後,她才能真正地得到這個身份。
這一年的吉日還算多,太子妃也不用像胤禩前世一樣,都大婚了一個月了,才得到冊封。
事實上,半個月之後,皇帝就派人去太廟告祭祖宗了。
皇帝給太子身邊挑人挑的晚,再加上其中一個腦子也不清醒,犯了忌諱,所以成婚之後,太子一直是宿在太子妃那處的。
後宮裏沒有皇後,無論是皇帝的嫔妃還是皇子們的福晉,都是去給皇太後請的安。
太子妃進門之前幾個月,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生下了她的第四個孩子,然而很不幸的是,這一胎生的又是一個女兒。
加上這個,大阿哥已經添了四個女兒了,皇長孫至今還沒誕生在這個世上。
而且大福晉連連生産,明顯傷了身子,看起來氣色很是不好。
太後也是養過太子的,只不過時間不長,後來皇帝為了撫慰她,才将五阿哥胤祺送給她撫養。所以太後對太子妃也很有好感。
而且太子妃會蒙語,對于皇太後來說,多一個會家鄉話的人是極好的,對她更是親近。
太子大婚兩個月後,六月初,太子妃有了身孕。
太子妃有孕,無論是對太子還是對皇帝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對大阿哥來說,這個消息就不那麽美妙了。
他一邊和大福晉繼續努力,一邊忍不住詛咒自己的這個好弟弟也得個女兒。
照胤禔的想法,胤礽最好和他一樣,連生四個女兒才是好的!
太子妃有孕,本來太子應該在她身邊陪着,至不濟也要多關心她一點,但是很不幸的是,太子很忙。
不只太子,朝廷上下都很忙。
藏地那邊,拉藏汗成功地鬥倒了桑結嘉措。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居然連人都看不住,硬生生讓桑結嘉措帶着六世達&賴洛桑仁欽倉央嘉措跑了。
桑結嘉措能帶人跑到哪兒去呢?
他不能來大清,就只能往蒙古跑。
而蒙古之中,和桑結嘉措關系最好的,就是準噶爾部的噶爾丹。
噶爾丹在他的野心被熟知之前,攻打其他部落,借助的就是桑結嘉措假借的前任達&賴阿旺羅桑嘉措的名義。
若是等到桑結嘉措在噶爾丹那裏安頓下來,再用洛桑仁欽倉央嘉措的名義做什麽,那玩笑就開大發了。
皇帝也是光棍,他曉得自己縱有千百神通,也攔不住桑結嘉措投奔噶爾丹的腳步,那他幹脆就不攔了。
指望着噶爾丹收留他,然後再用達&賴喇嘛的名義興風作浪?
他就讓他們看看,這麽做的後果!
皇帝再一次點兵了,此次發兵十萬,征召了一班八旗能将,如同上一次那樣,還讓他的兩個兄弟裕親王福全與恭親王常寧一同出征。估摸着這次,這兩位王爺都會想着好好表現,不辜負皇帝的期望的。
只不過與上次不同的是,皇帝除了宣布自己要再次禦駕親征之外,還要帶上自己的幾個兒子。
上次只有大阿哥一個兒子在,胤禔估計也是為了争功,表現很是傲氣,皇帝這次幹脆把幾個兒子都帶上了,一人統一旗,縱是出了岔子,也不會很嚴重。
從胤禔到胤禩,這幾個皇子都要跟着皇帝出去。
太子倒是沒跟着皇帝走,他被皇帝留下來監國了。
既然是太子監國,這次的事務從一開始就讓太子經手了很大一部分,太子簡直是要忙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