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有疾
若是皇帝還在外頭打仗,那自然不能把所有的兒子叫來,大概只能讓太子和三阿哥過去侍疾,但是現在回到了京城,便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了。
福全雖遭了處罰,但相比起來還是不痛不癢,原先還在自家王府裏思過,等到皇帝病了,便常召自己的這個哥哥來說話。
皇子們都見過這位伯父,但是見他最多的還是胤礽與胤禩。
胤礽且不說,自皇帝病了以後,恨不得常住在他身邊盡孝,胤禩與胤礽的關系好,且皇阿哥們一個個地來見皇帝也不是個辦法,後頭的阿哥們畢竟還小呢,于是都是兩個兩個一同去的,胤禩便是與胤礽一道的。
胤禩雖重生後不常見這位伯父,但前世與福全的關系最好,超愈他與康熙的父子之情,自然樂得常見他。
福全此時吃了挂落,也算是落到一時低谷裏去了,胤禩也有意與他親近,聊做撫慰。
福全與皇帝的關系好,又是伯父,皇子們争鋒,他若是不參與,自然是超然物外的,可是誰讓他偏生與大阿哥胤禔交惡了呢?
大阿哥認為自己是長子,處處不忿低于皇太子一頭,桀骜不馴,皇帝怎麽想的不好說,福全卻是極膩味的。
胤禔簡直是眼睛長到了頭頂上,在他手下的時候處處不聽他的號令,整個出征期間受了胤禔不少的氣兒,再加上回來以後胤禔竟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福全的身上,縱然皇帝也有意偏袒自己,但是被好侄子這麽一折騰,福全能高興得起來才怪!
福全原也不喜歡太子,太子自年幼的時候便是皇帝親自撫養的,心氣兒高得很,縱是福全是他的伯父,也沒見太子有多謙遜的時候。
不過後頭太子與年幼的幾個弟弟親近起來,特別是皇阿哥裏出身最低的胤禩,他都帶在身邊悉心教導,與這個弟弟極為親近的模樣,而胤禩的養母還是胤禔的母親惠妃,福全由不得對胤礽改觀了。
胤礽原本就是太子,名正言順,再加上身邊有胤禩幫他刷好感,福全對這個太子侄兒是越來越滿意。
皇帝本就偏愛太子,福全如今對太子改觀了,誇獎起太子來自然是真心實意。
且福全作為皇帝的兄長,卻能不受皇帝猜忌,與他兄弟之情甚篤,自然曉得皇帝愛聽什麽話。
前頭正因為出征的事情險被革爵,福全在皇帝的耳邊說太子的好話,更加小心翼翼,避過了許多險區。
皇帝在病中,雖是喜歡太子這殷勤侍疾的樣子,卻總憂心自己的病情,又忍不住想太子是不是等着自己駕崩,好名正言順地登基。
要曉得,先帝順治禦極十八載,駕崩的時候才二十五歲!
有福全在他耳邊說好話,又極有技巧,皇帝才消了那一點疑心。
他如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猜疑太子不過是病中胡思亂想罷了。
裕親王在皇帝身邊為自己說話,太子自然曉得了,雖不知為何,卻也領他這份兒情!
大阿哥惡了福全,福全便偏向了太子,這個苗頭外人暫時還看不出來,現在他們只知道福全對太子一系比較有好感。
至于原因嘛,便是現在跟在胤禩身邊的那個“小跟班”了。
福全至今有過五子四女,但是除了第三子保泰和第五子保绶,他其他的孩子沒有一個長成,和他那子女越來越多的皇帝弟弟根本沒法比。
他實際上的長子保泰,出生于康熙二十一年,比康熙皇帝的第八子胤禩還要小一歲。
也正是這個不大的年齡差,讓保泰得以跟在了胤禩身邊一起玩耍,還在皇帝那裏過了明路。
胤禩的養母是惠妃,就算他現在和太子比較親近,但是也不能說他和胤禔沒有兄弟之情。
就是因為胤禩的特殊性,讓福全把兒子塞到胤禩身邊之後,別人也只能猜測,不能确定這位裕親王是不是在皇子中選擇了支持對象。
事實上,現在宮中的焦點不是太子,而是四阿哥胤禛和一個女人。
沒了十四阿哥胤祯,又幾乎是明言要與胤禛斷絕父子關系,曾經生育過三子三女的德妃在別人眼裏幾乎沒有了威脅。
皇帝好顏色,德妃的年紀與其他新鮮的女子相比,已經大了,曾經的皇帝為了補償六阿哥的夭折讓德妃懷上了十四阿哥,可是現在,她還有這個運氣,再次懷上皇嗣嗎?
現今宮裏最吸人眼球的女子,姓赫舍裏,就是元後仁孝皇後的那個赫舍裏,同小鈕钴祿氏、小佟佳氏一樣,這位小赫舍裏氏也有一個曾為皇後的姐姐,就是元後。
按說身為元後之妹,看在元後的情分上,小赫舍裏氏怎麽着也該有個妃位,也不知是皇帝不好她的顏色還是有其他嫔妃在前,她在宮中一向不起眼。
胤礽和她也不算親近,事實上,整個赫舍裏家,最和胤礽親近的是索額圖,胤礽的親舅舅、親外祖反而對他沒有特別的表現。
但現今她腹中已孕了皇嗣,再有一兩個月,便能生産了。
胤禟與胤俄自進學之後就覺得難熬得很,不過胤禩卻是不放任他們厭學的種種舉動的,再加上胤礽對管教弟弟很有興趣,他們也只好認真地學。
胤礽那種名為管教實為折騰的行為,他們實在是敬謝不敏。
加了個保泰進來,他們仗着人家是老實人,又因為保泰比他們大了一歲,沒少喊着“保泰哥”讓保泰給他們頂缸。
身為皇阿哥,又年幼,他們在宮中能去的地方不少,這天拉着保泰一路瘋跑,胤禩又被太子揪着練字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胡鬧,竟讓他們一不小心見着了難以置信的場面。
十四阿哥夭折,這代表着德妃已經連喪二子一女了。
德妃的長女皇七女早殇,次女皇九女養于皇太後膝下,最後一個女兒皇十二女只比夭折的十四阿哥大兩歲,幸而在十四阿哥之前已種過痘了,要不然,怕是十四阿哥不好的時候,這位小公主也得不好了。
十四阿哥夭折前,胤禛是去見了德妃的。自被德妃奚落之後,胤禛就不再出現在她面前了。
皇帝也知道他們二人之間的不妥之處,但是胤禛的玉牒一日未改,德妃便一日是他的母親,他除了去見“撫養”他的皇太後之外,還得抽時間去給德妃請安。
也不知德妃對這長子是有多深的芥蒂,原先是對胤禛不聞不問,請安的時候對着胤禛不哼不哈的樣子,比廟裏的佛像還冰冷,後頭又換了一種态度。
胤禟他們見到的,就是德妃對着胤禛橫加指責的一幕,他們也沒進永和宮裏頭去,只是路過,遠遠的瞧見,胤禛壓根兒就沒被準許進裏頭去,就在外面被德妃用不陰不陽的話罵了個狗血淋頭。
胤禛的手握成拳頭抓得死緊,面上卻毫無血色。
胤禟三人唏噓不已,但這時候也不能跳出來,只能悄悄兒地離開這裏。
過後一天,皇阿哥們讀書的地方,四阿哥缺席了,聽說是生了病,傳喚了太醫,病情還比較嚴重。
得了皇帝特許同阿哥們一起讀書的保泰和胤禟、胤俄面面相觑,那副樣子,簡直是告訴他們邊上的胤禩有心事。
胤禩得了他們語焉不詳的情景描述,也大概猜到了是怎麽回事,回想前世雍正皇帝和皇太後之間的關系,他也只好感嘆一聲,稱贊了胤禟他們三個人嘴巴嚴實、就算是他也不把所有的內情說出來,讓他們繼續保持,不要讓人知道了。
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六,小赫舍裏氏生下了皇子,取名胤禨。
不幸的是,這位小皇子很快就在三月初一那天夭折了。
因為夭折得太早,胤禨連皇子之間的排序都沒能排進去。
康熙二十七年的時候,也就是皇十四子胤祯出生的那年,剛修了一次玉牒,而下一次修玉牒的時間,還要再等好幾年。
但是纂修玉牒,和改玉牒,又不是一回事兒了。
康熙三十年,平妃的小阿哥夭折後不久,皇帝就命人改了玉牒。
不過玉牒的內容與胤禨無關,它的對象是四阿哥胤禛。
玉牒上,胤禛的生母終于從德妃烏雅氏變成了佟佳氏,正經兒地和佟家扯上了關系。
但是呢,皇帝這一招玩得絕,這位佟佳氏,并不是胤禛的養母孝懿皇後佟佳氏,而是孝懿皇後之妹小佟佳氏。
皇帝也不虧待這位小表妹,給她晉了位,一躍而成,升為貴妃,剛生了兒子、兒子就夭折的小赫舍裏氏也得了平妃之位,旁的宮妃根本就沒有晉升。
就是再蠢的人也知道皇帝這是給她們的補償,況且皇帝對高位的宮妃的位置把控得一向嚴,也沒人有膽子氣憤。
胤禛的玉牒改成了小佟佳氏,他那半個嫡子的身份卻是不作數了。
雖然有佟家的支持,但小佟佳氏還有自己懷孕的可能,胤禛和佟家的聯系也沒有變得多緊密。
皇帝這看似厚道實則不厚道的手筆,與宮中最近的流言也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