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錯軌
雖說太子說是怕八阿哥耽誤了功課,但這理由,誰信呢?!
只是上頭主子的事情,他們這些做奴才的,也不好議論。
而且啊,近些日子,皇上也有些不對勁。
前陣子皇後去了,也不知皇上哭得有多傷心,怕也只有太皇太後去了的時候能比得過。
皇上好些日子無心理事,自然也顧不上太子了,直到那晚太子病了,他近些日子才又常常往毓慶宮來。
太子與八阿哥看着近日有些生分,皇上特意為八阿哥出頭,讓太子殿下與八阿哥好生相處,這在往日,實在是想都不能想的事。
皇上不知有多寵溺太子,若是太子與八阿哥生分了,皇上只會先等太子消了氣再說,哪會直接開口替八阿哥說話呢?
還有,今年因着皇後新喪,皇上巡幸塞外的時間被就推遲了不少,想不到,近日傳出消息,皇上今年不準備去塞外了!
這怎麽可能?
大清歷來與蒙古交好的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皇帝巡幸塞外,莫說這位皇後只是今上第三任的皇後,便是太皇太後去了,皇上不還是照樣出巡?!
皇後去了,皇上傷心歸傷心,現在不照常地在處理政務了嗎?怎會無緣無故地便不去了呢?
如今這消息已是滿宮皆知,雖不知是誰傳出來的,但總歸是可信的居多。
直到九月都快過去了,皇帝還沒有動身的意思,所有人都明白,今年皇帝确實不打算去蒙古了。
可是那噶爾丹蠢蠢欲動,皇帝這麽做,不應該啊。
九月二十二,皇帝給皇後谥了“孝懿皇後”這個谥號,十月的時候,皇帝親自護送皇後的梓宮前往遵化山陵。
年齡足夠的三位阿哥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随駕,太子照例鎮守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就算如此的感傷孝懿皇後的去世,也沒有答應那件她心心念念的事,胤禛的玉牒上,照樣記着他是德妃的兒子,雖說是皇後的養子、半個嫡子,但他與親生母親德妃的關系如此冷淡,這半個嫡子的身份着實尴尬的很。
而且太子之外,除了貴妃鈕钴祿氏所出的十阿哥胤俄,名義上,就數胤禛這半個嫡子的身份最高,皇帝冷眼瞧着,怕是不放心。
胤俄現在已經有了被皇帝養廢的架勢了,若不是因着八阿哥的緣故,他現在與太子交好,他現在也只怕并不很得皇帝的寵。
至于胤禛麽……
說皇帝疼他,也不盡然,他與生母德妃的關系冷淡衆所周知,可是皇帝曉得四阿哥為孝懿皇後徹夜守靈暈過去了、四阿哥自孝懿皇後去後愈發的形銷骨立了這些事之後,除了賜下東西安慰胤禛一番之外,還不忘趁機借此褒獎他的生母。
兒子将一顆心全捧給了養母,皇帝還因此褒獎自己,德妃心裏恐怕被惡心得不輕。
于是皇帝在感念孝懿皇後之時,想起皇後的養子四阿哥此後無人照養,便問德妃可願接了四阿哥回去的時候,德妃推三阻四地委婉表示她不願意,她還有一個小兒子十四阿哥要養,而四阿哥已經大了……
德妃如此的嫌棄胤禛,簡直是在他的心上撒鹽,他們母子關系一瞬間降至冰點,這下四阿哥這位半嫡子在宮裏真可以說是“舉目無親”了,說皇帝不是故意打壓這半位嫡子,似乎都說不過去。
可是說皇帝打壓吧,但他還是好好安排了人來接手照顧四阿哥。
是誰呢?
乃是這宮中最大的女人,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
雖說五阿哥胤祺被皇太後養大,以至于蒙語最熟,滿語次之,漢文最差,但被皇太後養大,這位五阿哥的身份一下子就貴重了起來。
別看他和九阿哥胤禟、十一阿哥胤禌都是宜妃所出,但真要論起身份來,五阿哥的身份比大阿哥還要高一點,除太子之外的諸位阿哥之中,他僅次于貴妃之子胤俄和孝懿皇後的養子胤禛。
這大清的後宮,母以子貴,子也以母貴,若不是大阿哥占了長的名分,論身份,他還真排不上前列!
四阿哥有位皇後當養母還不算,現在又承歡于皇太後膝下,說起來,身份更是顯得貴重了。
當然了,在太後跟前,她親手教養長大的胤祺的分量自然比胤禛要重,可是與其他的阿哥們比起來,胤禛的分量還是重了不少的。
皇帝這一手讓很多人摸不着頭腦,卻并不包括胤禩。
養在太後跟前嗎?看來,胤禛的分量,這一世,在汗阿瑪心裏,并不是很重啊……
“爺,您先歇一會兒吧。今年的聖壽節,不都……”取消行禮筵宴了麽……胤禛的貼身太監蘇培盛在他身邊這麽勸着,說到後面,見着胤禛烏沉沉的眼睛不錯眼地盯着自己,聲音變得愈來愈小,終至于無。
胤禛轉回頭,又埋首抄經,許久,方才淡淡地說道:“你懂得什麽?不能大辦,但畢竟是皇瑪姆的聖壽節。況且這一本經書抄下來也沒多少字,廢不了我多少時間,不過是聊表一下我這做孫子的心意罷了。”
蘇培盛徹底不說話了,靜默地站在書桌邊上,看着落在紙上,較之平常經書稍大的墨字。
他是胤禛的貼身太監,卻是前幾個月剛被分配到胤禛身邊來的。
前面那個因為沒能攔住主子逞兇,被重打了幾十大板。因着那人明擺是皇上為四阿哥找的替死鬼、為九阿哥找的出氣筒,想必是九阿哥想着不能對四阿哥動手,利用他來損了四阿哥的顏面也好,于是最後,那人被打完板子,早已斷氣好一段時間了。
蘇培盛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飛沖天”,來到了當時還是皇貴妃的孝懿皇後的養子四阿哥身邊,當了他的貼身太監。
宮人們私下裏都有讨論,所有的皇阿哥裏,除了母家出身比較低的八爺、天生足疾的七爺和年紀還小看不出脾氣的幾個小阿哥之外,幾乎所有的皇阿哥性子都不怎麽可親。
只是人家是天潢貴胄,傲氣天生那是自然的。
不過啊,其中有幾個,性子尤其差,伺候的奴才最容易倒黴。
首當其沖的,就是被皇上寵過頭了的太子爺。
不過太子爺在皇上跟前的面子大,心情好的時候給的賞賜也多,當毓慶宮的奴才自然是肥差。況且後來八爺與太子爺交好,太子爺心情就算是不好,也能被八爺給哄好,這裏的差事更加被人搶破了頭。
其次,是大阿哥胤禔。
大阿哥和太子争鬥多年,養氣的功夫沒半點長進,随着年歲的增長,反而越來越差。
跟在大阿哥身邊,尤其要注意他有沒有碰見太子。
見過太子之後,大阿哥的心情總是會變差,少有變好的時候,身邊的人被發作,多是在這種時候。
這第三呢,便是皇貴妃的養子,四阿哥胤禛。
皇貴妃沒有兒子,四阿哥雖說是養子,但享受的哪樣不是頂尖的好東西?
雖不像太子一般,但也确确實實被皇貴妃寵壞了。
四阿哥的性子如同爆炭一般,而且陰晴不定,皇上說他“喜怒不定”實在不錯。
後來發生了四阿哥怒剪九阿哥的辮子的事情,更是讓內侍們倒吸一口氣,真真是聞者心驚啊!
聽說四阿哥的貼身太監做了替死鬼,被活活打死了,皇貴妃要另選一個貼身太監給四阿哥,有資格的內侍,自然都不希望自己中選。
蘇培盛沒啥後臺,全靠自己嘴甜肯幹走到今天,皇貴妃最後拍板,選中了他。
既然已經是四阿哥的奴才了,那自然要凡是為四阿哥着想,少說多做。
別說,就沖着蘇培盛這覺悟,胤禛對他也頗為看重,待他也親厚了許多。
而且胤禛得了康熙那麽個評語,眼見着皇貴妃身子也不怎麽好,面色愈發蒼白不說,連吃東西都吃不下多少,總會嘔出來,胤禛自然要改改自己的脾氣。
皇貴妃去之前的一個多月,蘇培盛就感覺到不對了。
四阿哥的待遇表面上看着與之前還是一樣的,但是無論是喝的茶、衣服的料子,都沒有之前那麽精心了。
那時候宮權還在皇貴妃手上,蘇培盛想着,底下人敢這麽怠慢娘娘的養子,想來娘娘的身子骨定是要不行了。
四阿哥忍了再忍,眼見着送來的東西檔次一次不如一次,終于惱怒地去了承乾宮尋皇貴妃給他做主。
只是四阿哥回來之後面色就變得十分難看,送到乾西二所的東西又變回了從前的精品也不見他有個高興的模樣。
蘇培盛冷眼瞧着,皇貴妃,啊不,孝懿皇後去的那天,主子雖說傷感,但他總覺得,主子好似舒了一口氣似的。
他想到那一盆一盆被端出去的血水,再想到宮裏隐約的傳言,說是孝懿皇後是……
蘇培盛打住了自己危險的想象,繼續站在胤禛旁邊裝木頭。
不過主子從前有孝懿皇後照看着,過得那麽舒心,現在卻要連夜挑燈為皇太後抄寫經書,當真是,造化無常啊!
作者有話要說: 佟佳氏的死因是小産什麽的……這個資料來源于《張誠日記》……
康熙罵人的技術真是…還是要說一句,專門往人心窩裏捅刀的毒蛇狂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