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打電話
沈蘭還是第一次給顧爸爸顧媽媽打電話。
電話是直接打到團部的, 接線員确定了是打給顧團長的,幫她進行了轉接。聽到嘟嘟若幹聲,才有個年輕人接了電話:“喂, 您好, 請問您找誰。”
沈蘭:“喂,我找顧團長,請告訴他我是沈蘭。”
年輕人告訴她:“顧團長不在, 請在十五分鐘後再打來。”
因為轉過來轉過去,還沒聯系上人呢, 就花了沈蘭八毛錢。
十五分鐘後, 沈蘭再撥過去,接線員轉了之後,是顧團長直接接了電話, “喂, 是沈蘭嗎?我是你顧叔叔, 你找我有什麽事嗎?吃的用的還夠嗎?”
明明是陌生人, 面都沒見過,電話也是第一次通,沈蘭卻哽咽了,“顧叔叔,您好, 我是沈蘭。我吃的用的都夠。我今天給您打電話, 是想跟您說讓顧景俞回城的事。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 不用他留在大福大隊。”
沈蘭一口氣說了很多話, 沒辦法, 長途電話太貴了。
顧團長:“沈蘭, 是不是這小子不靠譜?還是他欺負你啦?”
怎麽就不往好的地方想呢, 難怪杜若歌總覺得爸媽對他比對沈蘭好。
沈蘭連忙否認,“沒有,真沒有,不瞞您說,我過幾個月,也要離開大福大隊了,聽說高考要恢複了,我要考大學。”
顧團長靜默,似乎在想怎麽措詞,良久,“沈蘭啊,叔叔跟你說句心裏話。我聽景俞說,你小學畢業就沒讀了。你現在說什麽考大學,咱們還是別想了。到時叔叔幫你留意一下,看看有沒有适合你做的事,咱們也別挑,先從臨時工幹起……”
因為話費原因,沈蘭不得不打斷顧團長:“顧叔叔,杜若歌的成績你覺得怎麽樣?”
顧團長:“杜若歌那小子呀!他是院子裏公認的成績好,不過,沈蘭,咱別跟他比,這小子打小就聰明,而且他讀完了高中。”
沈蘭就說了:“顧叔叔,杜若歌說了,我現在的水平,再學習幾個月,考大學完全沒問題!”
“是嗎?”
Advertisement
顧團長一聽,大笑,“我們沈蘭真棒,那叔叔就等着你考大學了。我也聽到消息,快要恢複高考了,你先準備着吧。至于景俞,你放心,我會讓他回來。你有需要記得跟叔叔阿姨說,以後多打電話多寫信。”
沈蘭:“謝謝叔叔。”
挂了電話,沈蘭發現這次又花了一塊二,同時,她收到一張長途電話話費收據。
沈蘭幫顧景俞搞定回城,顧景俞也帶回了好消息。
原來顧景俞送貨的時候,路過某家屬區,顧景俞看時間還早,就騎着三輪車轉了一圈,當時就有一個跨着籃子的胖大嬸叫住了他。
胖大嬸問他的床套賣不賣,得知是四件套,更是喜出望外。
顧景俞告訴對方,他帶出來的四件套是別人定了的,不過店裏還有,胖大嬸如果想要,他過幾天再送來。
他靈機一動,又問兒童被套要不要,大嬸看都是碎布做的,價格也不比正常的四件套便宜,便拒絕了。胖大嬸說兒童被套不實惠,畢竟,在農村人看來,碎布遠沒有整塊布料值錢。
胖大嬸自己定了一套,又熱心地找了幾個相熟的鄰居,一共定了五套。
顧景俞還說,他下次送貨的時候,再去其它家屬區轉轉,争取為沈蘭多找點客戶。
沈蘭:“真可惜,早知道你這麽有商業頭腦,應該多留你一年的。”
顧景俞大急:“多留一年?不行啊!一年後我再回去,那我跟老杜的差距更大了。”
陳雪梅笑着把李娥推出來:“李娥也可以的。”
李娥:“不用等杜知青回去後,明天我就有出門轉轉。”
正好,李娥有單車,只戴幾床四件套,完全沒問題。
顧景全也表示,“那我明天也出去轉。”
他是生怕沈蘭真要留下他,以父母對沈蘭的關心,若是沈蘭說想留下他來幫忙,他那偏心的父母還真幹得出不讓他回城的事。
看他們這麽努力,沈蘭尴尬,“那我明天也勤快點,做套四件套出來。”
她今天上午去了鎮上,下午就一直呆家裏看書做試卷,并沒有去縫紉鋪。
只是這麽一來,長久下去,布又要不夠用了。之前不管是幫麻紡廠的家屬,還是安表姐要的,要麽直接給布,要麽給了布票,所以并不用她出布料,反而能多少剩點碎布頭。
沈蘭手上的碎布倒是挺多,堆了半個房間,而房間的另一半,則是堆滿了布鞋。
李娥又問了:“沈蘭,你的布鞋要拿點我幫你銷掉嗎?”
沈蘭拒絕了。不管是大福大隊,還是鎮上或縣裏,都有很
因為杜若歌要回城了,沈蘭就沒有郵寄,而是由杜若歌帶回去。
杜若歌說了,他帶一千雙,等到有顧景俞回城,又可以帶一千雙。
因為做袼褙、做鞋底只能純手工,速度快不起來,沈蘭到目前也就攢了一千來雙,她并不愁賣。
看沈蘭擔心布料不夠用,杜若歌說他來想想辦法。
他向來靠得住,沈蘭就把此事交給了他。
杜若歌還沒弄到布票人,回城的通知來了,胡大隊長親自上門送喜訊。
說起來,杜若歌算大福大隊回城的第一人,胡大隊長并沒有急着蓋章,而是問他怎麽安排沈蘭。
恢複高考的消息還沒出來,杜若歌也不能說沈蘭會參加高考,只好說:“我先回城,等安頓好了,再來接她。”
胡大隊長卻并沒有見好就收,反而不依不饒,“那要等多久來接?”
杜若歌算了下高考時間,“明天七月吧。”
胡大隊長:“能做到麽?”
杜若歌知道胡大隊長也是擔心沈蘭,他也不生氣,的确有知青回城後,就斷了聯絡的,“胡大隊長,您放心,我跟沈蘭是領了結婚證的,她是我對象,永遠都是。”
胡大隊長這才放心,給他蓋了章,當然,還需要公社蓋章,胡大隊長說正好他要去公社開會,幫他帶過去。
沈蘭給杜若歌的背包早就做好,沈蘭設計了暗袋,可以用來放錢財。背包又不大,放便杜若歌随身背着。
除了背包,杜若歌又帶了兩個大蛇皮袋,蛇皮袋是沈蘭用普通的蛇皮袋拼接接起來,一個蛇皮袋只能裝一百多雙的布鞋,大的卻能裝下五百雙,一千雙布鞋,正好兩人蛇皮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蛇皮袋,用來裝其它東西。
沈蘭趁天黑,選了兩個紅薯苗,直接用了五滴生長素,要知道,平時一滴加到水裏,可以澆灌整個菜園,這五滴下去,沈蘭估計至少等于長了兩個月。
果然,原本長了不到十片葉子的紅薯苗,過了一晚上,就爬滿了幾乎總個紅薯地。他們起了個大早,挖開一窩紅薯,果然長成了,大小雖然沒有上次挖的那麽大,卻也有一斤左右一個。
他們把兩窩紅薯都挖了,看着爬滿紅薯地紅薯藤發愁。這些紅薯藤上很多黃葉,并不适合當種苗。
怎麽處理?
沈蘭提議用來喂豬。
杜若歌當即扯了一把,丢到豬圈裏,豬哼着起身,嚼起了紅薯藤。看豬喜歡吃,杜若歌又投了一把,豬卻不肯吃了,反而在豬圈不安地走動起來。
杜若歌招手沈蘭過去:“沈蘭,你看看,是不是錯覺,我怎麽覺得豬長了?”
沈蘭看了看,“我也不知道長了沒有。”
她并不經常喂豬,并不知道豬的大小。
杜若歌猜想,是因為生長素的原因,因為這次澆灌的濃度太高,豬吃了也跟着長得快。
看來是不能喂了,等下豬吃太多了,長太多,他們怎麽交待。
兩人只好把剩下的紅薯藤塞進系統空間,留着有機會慢慢喂雞和豬。
等到飯點,李娥過來做早飯,順便喂豬。
沈蘭就說:“李娥,我幫你喂過了。”
李娥于是沒有再去豬圈,也就沒有看到豬在豬圈裏走來走去。
上午沈蘭做了一套四件套,下午卻沒有看書,被杜若歌拉去河邊釣魚。
他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過來釣魚了,天氣漸涼,很多人衣服并不保暖,加上沒有釣到什麽魚,都不想來河邊來吹涼飕飕的河風了。
沈蘭的系統裏還有十來張好運卡,她用了兩張,不僅是杜若歌的魚竿老是有魚咬,就是她自己,也釣上來不少魚。
河邊沒人,他們直接把大部分魚放進系統,裝魚的桶子裏,就放了一條半斤重的鲫魚。
一陣風吹來,杜若歌問沈蘭,“冷不冷,冷的話我找點柴生火。”
沈蘭并不冷,只是她想起以前跟杜若歌不熟的時候,吃過的那次烤魚,杜若歌的手藝顯然不錯,魚烤得香氣四溢。
沈蘭:“生個火吧,我想吃烤魚。”
對于自己對象這點小要求,杜若歌自然滿足。好在沈蘭的系統空間裏,放着不少調料。
杜若歌生了火,殺了兩條魚,用洗幹淨的樹枝串好。
好運卡的時間還沒過,沈蘭負責盯着釣竿,杜若歌就負責烤魚。
一陣陣香氣傳來,沈蘭望過去,仿佛看到了第一次在河邊烤魚的杜若歌。
那個時候,兩人還不熟。
杜若歌顯然也想起來了,他一邊翻轉着魚,問沈蘭:“沈蘭,當時第一次在看邊看到我烤魚,你怎麽想的?”
沈蘭那個時候對他還沒想法呢,“我只是覺得這個杜知青身體好弱,是該吃點魚補補。”
杜若歌笑了,“原來那個時候你就心疼我了?”
是心疼嗎?沈蘭并不能确定。
杜若歌又說:“我從第一次見面就偷偷關注你。那天顧景俞讓我坐牛車,如果不是你在牛車上,我一定會拒絕。我當時身體不好,卻最恨別人把我當弱者。後來河邊遇到你,你吃我的烤魚,我原本是準備了千言萬語,結果都沒有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