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59.丈母娘發威
秦夫人一襲大紅萬字杭綢袍子,被婆子從車上扶下來,和王爺王妃分別見了禮。
秦月娥已經有一年半沒見着母親,四目一對,眼圈不禁立時紅了,還是秦夫人馬上拿話勸住她。玉暝見了此景,體貼地道:“月娥,你陪着你娘一塊兒坐車,路上敘敘舊。”
秦月娥心中雖喜,可表面卻猶豫着沒馬上答應,而是輕聲道:“王爺,那你呢?”
秦夫人瞧了自家女兒一眼,月娥何時變得這般乖巧起來了?要是放在過去,依秦月娥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哪等人說?早已想怎樣便怎樣了。
玉暝柔聲道:“去吧,也不過片刻的功夫。”說着,親自扶秦夫人和秦月娥上了車,自己坐了另一輛車入城。到了王府,又下車來接,将秦夫人和秦月娥再一一扶下來。
王府的門子已經把王府正門左側的大紅朱門打開,一改往日神氣活現的樣子,點頭哈腰地把玉暝等人迎入,又有一堆丫頭婆子在前導引,一路往梧桐院來。
玉暝看得出秦月娥在車上已經哭過了,遞了一條帕子給她。秦月娥心裏有委屈,接了帕子也不用,只是悄悄塞進袖裏。
秦夫人對自己女兒的脾氣太了解了。車上秦月娥雖一句怨言也沒吐露,可秦月夫母女連心,早看出王爺和女兒有些不妥。此時她眼角餘光瞧見這情形,更為肯定了。月娥是個傻孩子,心裏有結,就是面上裝無事也裝不像啊!
秦夫人也不知道女兒和王爺鬧了什麽別扭,想來又是自己女兒任性惹惱了王爺,所以兩人心裏頭有疙瘩。以月娥的個性,這怕也是難免的,所以并不覺得奇怪,當下也不吱聲,裝着沒看見,依然言行自若。
進了梧桐院,秦夫人的房間安排在院內西廂,占了三間大房。王府的太監已經從角門先一步把秦夫人的行李送至梧桐院,堆在西廂的外間。秦夫人等人一到,便有丫頭服侍她在西廂內間洗臉更衣,然後到正房歇坐吃茶。
玉暝把她送到院裏,就自去了書房,留她母女說話。
秦夫人一坐下,墨鄰就來拜,秦夫人贊了她忠心,賞了一個镯子,又叫她拿了早準備好的幾十吊錢,散錢給院裏的下人每人一吊,令人人有份,個個開心。
秦月娥平時也常賞人點東西,這習慣也是打她母親身上來的。秦夫人從小就教秦月娥如何用小恩小惠籠絡人心,這項上的銀子一定不能省。
等分完錢,奴才們在正屋門口謝恩完畢散去,屋裏只留下平時近身的人,除了墨鄰,也就是雪溪和小喜子。秦夫人問了姓名,在王府裏待了多久,今年多大,然後一人賜了五兩銀子的厚賞。
母女兩人敘話片刻,便到了巳時,各院的管事婆子們來回事。秦月娥原想把她們打發了,可秦夫人道:“無事,我在青州也不是只住一兩天,你只管辦就是了。”
墨鄰便去把婆子們叫進來一個個地回。秦月娥一項一項地分派,有條不紊,很顯老練。而那些婆子們也恭敬謹慎,絲毫不敢輕慢。
Advertisement
秦夫人自顧吃茶,微笑不語。
等事情辦完,已近午時,玉暝從書房回來陪秦氏母女一同用膳,席間問起秦府上下人等的情況。秦夫人一一回了,氣氛十分融洽。
下午,因秦夫人必竟年邁,路上奔波了近一個月,終是有些吃不消,便回了西廂歇覺去了。秦月娥自在正房忙些別的。
晚膳玉暝又回院來陪着一起用,飯後,秦夫人便推說筋骨酸疼,還得早點歇着,出了正房,留女兒和王爺獨處。等到了亥時,正房那邊歇下了,秦夫人才叫貼身的丫頭小慈悄悄到正房喚來墨鄰,細問究竟。
墨鄰起初還替王妃遮掩,但經不住秦夫人兩句話就竹筒倒豆子,全說了出來。
第二日,秦夫人起得略晚,等王爺已經去了書房,才過正房和秦月娥一起吃早飯。用完早飯沒多久,江靈兒便在徐媽媽的相陪下,到了梧桐院來給王妃請安磕頭。
秦夫人留心細看,卻見江靈兒雖是穿得體面,可貧寒人家的那股子寒酸氣卻未脫去,再加上瘦得難看,毫無珠圓玉潤之感,真不怎麽讨人喜歡。這麽一個小女娃,竟是王爺心坎上的人?她怎麽看怎麽不像。
到底是月娥年紀小沉不住氣了,若是不去打這丫頭,哪會惹出這許多事來?
秦月娥要打發江靈兒走,秦夫人開口留人道:“月娥,這孩子既是與你姐妹相稱了,不必急着叫她去,坐下一塊兒說說話吧。都是服侍王爺的人,應該互相親近些,王爺看着才喜歡。”
王爺有了侍妾,秦月娥沒在家書中提過這事,現下只覺得羞愧,恨不能馬上把江靈兒打發走,聽母親這麽一說,一時愣住了。
秦夫人拉着女兒在炕上穩坐,又招呼墨鄰給江靈兒設坐。墨鄰拿來一個早備好的小腳凳放在地下,半請半迫地拉着江靈兒落坐。江靈兒坐下去,擡頭一看,卻見秦氏母女高高在上,因為逆光,形象有如兩座黑乎乎的大山,頓時就知道秦夫人不是要示好,而是要示威。
徐媽媽站在旁邊一看,也暗自皺眉。
原來這秦夫人竟如此厲害,才來府裏第二天,就幫着女兒擺布人了。
但表面上看,秦夫人又很客氣,對江靈兒說了好些好話。說了半個時辰,外頭有管事婆子來回話了,秦夫人才叫人攙起江靈兒,又吩咐自己的丫頭小慈拿出封好的二十兩銀子和一包半斤左右的燕窩賞賜給江靈兒。江靈兒愣着沒接,徐媽媽不動聲色地替她拿了。
接着,秦夫人就命守門的二等丫頭雀兒把江靈兒和徐媽媽送了出去。
兩人出了正房,院子裏的幾個等着回事的管事婆子都向徐媽媽點頭致意,卻拿冷眼看江靈兒。這丫頭算哪門子的主子?不過是仗着王爺的喜歡一時得了意罷了,竟也在王妃跟前出出進進了!她們對江靈兒的輕視都寫在了臉上。
這批婆子除了膳房的張媽媽以外,餘人都是王妃提拔上來的,自然心都向着王妃,巴不得江靈兒早些失寵。先前那場怪病,要是把她病死了倒好。而張媽媽呢,垂着頭弄衣服,假裝沒看見江靈兒經過。
徐媽媽瞧她們看低江靈兒,也不吭氣,心道:這幫老貨還不知道後頭江靈兒要主事,真是急着作死啊!
徐媽媽瞧得出,江靈兒這位主子在王爺身邊恐怕不會只紅一時,而王爺讓她試着管事一個月,也有讓她試試身手的意思在內,将來只怕還有後話。這批老貨現在得罪了她,甭管眼前是如何,往長遠看,肯定得不了好。看來王妃挑人終究是沒眼光的,這麽急着攀高踩低,不是個長久立身的樣子。
還是過去那批婆子穩當啊,徐媽媽心下暗嘆。
當年從俪太妃手裏起來的那批婆子不敢說辦差方面出類拔萃,卻個個都沉得住氣,安守本分。現下王妃帶出來的這批婆子,心浮氣躁,難堪大用。
回正院的路上,徐媽媽偷偷注意江靈兒,卻見這小主子沒動什麽氣的樣子,仍是攀花拂柳,觀魚追蝶地一路玩兒到正院。
進了屋,袁夫人已經在等了,江靈兒道:“我在王妃那兒耽誤了,叫姐姐久等。”
莫羽玲知道昨兒秦夫人入府了,料是這位老夫人絆住了江靈兒,當下淺淺一笑說無妨,也不細問經過,坐下來就光說文解字。
江靈兒毫無異樣地上完了課,和莫羽玲一起用了午膳,然後差人把她送出,自己歇坐一會兒,練了幾個字,便去歇中覺,下午起來先吃茶點,然後照舊做做針線、寫寫字、看看莫羽玲前兒送的圍棋棋譜混過時間,等用了晚膳,繼續做做閑事,接着便早早睡了。
但第二日一早,江靈兒就要徐媽媽幫她稱病,不去梧桐院了。
病是沒有的,但徐媽媽還是遣人去報了。
秦夫人可以給下馬威,江靈兒自然也可以稱病不理。
結果沒多久,墨鄰就親自捧了些上好的補養元氣之藥來了。放下東西,她借着王妃的名義問了江靈兒身子是哪裏不爽,要不要請大夫瞧瞧。
江靈兒道:“不是什麽大事,誰能沒個頭疼腦熱的,不必請大夫了。”又對雲鄉道,“去裏面妝臺上拿點玩意兒出來給墨鄰姐姐。”
雲鄉是第一次被江靈兒吩咐做此事,當下應了下去,拿回來兩枚金刻子。江靈兒淡淡一笑,微微點頭,雲鄉便把東西賞給了墨鄰。墨鄰臊得臉紅,追問的話也說不出口了,拿了金刻子便走。
兩枚金刻子一共一兩,折成銀子是二十兩,不過金子稀罕,在市面上真的去換,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叫十出九歸,就是二十兩銀子實際上只能換到九錢金子。因此江靈兒這出手,也就不比秦夫人前一日的出手遜色了。而且金刻子精巧,随便哪裏一收便是,比沉甸甸的二十兩銀子低調許多。
這麽一比較,自然顯得秦夫人送禮送得刻意,而江靈兒回禮回得體面。
不過江靈兒并沒有想到這麽多,她只是不想要王妃的賞。拿了那賞,仿佛她服侍王爺就成了當丫頭的職責。江靈兒是丫頭,現在的身份也還是未脫奴藉的半主,可她服侍王爺是因為真心喜歡王爺,并不是因為她職責所在。
秦夫人當時送銀子給她,江靈兒真恨不能拿銀子砸她。沒人可以侮辱她和王爺的感情,王妃的娘也不行!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我覺得這是個很溫柔和善的丈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