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51.秦勝
玉昕上前扶起他:“別動不動就跪,自己兄弟,倒生分了。”
玉暝苦笑道:“皇上隆恩,不過金龍殿臣弟真的不敢住。”
玉昕嘆道:“朕也明白你的顧慮,不過慶陽宮人雜氣味大,我是怕你經不起。”
玉暝道:“那臣弟鬥膽請個恩旨,皇上讓我住到岳丈府上去吧。”
“秦愛卿府上?”玉昕略顯猶豫。藩王與內臣交往過蜜,尤其是武将,這可不是他喜聞樂見的事。
這時,小德子回:“皇上,周太醫來了。”
玉昕讓進,一個須發皆白的老太醫進來行了禮,便在玉昕的指示下替玉暝把脈。周太醫把了約摸半盞茶功夫,才松手問道:“王爺可是覺得胸口略有些氣悶?”
玉暝道:“只是略微悶一些,應該不礙事。”
玉昕一聽就皺起眉頭,他可不想玉暝在這個節骨眼上病倒。他對周太醫道:“到底怎麽樣?”
周太醫道:“洛王爺身子虛弱,又一路奔波,所以有些隐患。不過只要好生靜養幾日,再喝兩副藥便可無礙。”
玉昕揮手讓周太醫出去寫藥方,然後對玉暝道:“你岳丈也不是外人,你就到他府上靜養吧,這兩日你先不用進宮了,兩日後我再讓周太醫來瞧瞧你。”
玉暝又下跪謝恩,玉昕扶住他道:“本來想留你用飯的,但你身子不爽,還是早點回去歇着吧,有什麽話都等你身子大好了再說。”
玉暝下跪出來,松了口氣。要是住在皇宮,袁轶煎藥施針都不方便,幸好入城前袁轶替他把了脈,讓他吃了一丸藥,能讓他表現出輕微的病征。
玉暝摸了摸胸口,喘了口氣,就算有些不舒服,也是值得的。
陳福等人和車馬都在宮門口等候旨意,見玉暝被太監送出來,衆人都暗松口氣。袁轶上前扶住玉暝道:“王爺覺得怎麽樣?”
玉暝道:“略有些胸悶,不礙事。皇上準了我在岳丈府上靜養。”
Advertisement
陳福一聽,驚問:“王爺,你不舒服?”
玉暝怕他反對,所以吃藥的事沒告訴陳福。瞧他緊張,玉暝解釋道:“沒什麽大礙,睡一覺就好。”
衆人上車到秦府,秦勝聽人回報,早就攜了全府有點體面的人大擺排場地來迎接。陳福怕人多應酬一多,玉暝會吃不消,便讓大部隊到了正門下車,自己随玉暝坐小車到秦府角門,讓門子悄悄通傳。
秦勝得了通傳,忙散去衆人,到角門處接玉暝下車。聽說他身子不适,不敢多說話煩他,将他送到當日秦月娥的閨閣菱芳苑歇下,又問陳福要不要請大夫。
陳福道:“皇上才讓太醫瞧過了,也開了藥,王爺身邊還有孫大夫在,不必另外請大夫了。”
秦勝留了兩個婆子二十幾個丫頭十來個小厮在菱芳苑聽用,便回去了。玉暝剛睡下,就有親兵遞了信匣進來。玉暝要看,陳福堅決不肯。袁轶道:“福公公,王爺一心要看,若不看,怕也睡不好,倒不如看了,去了心事,歇得自在。”
陳福一聽有理,只得開了匣。
玉暝和袁轶一起看了信,江靈兒這一回沒在信裏發脾氣,而是認認真真寫了封百字長信,內容無外乎是這幾日吃了什麽,做了什麽,讀了什麽等瑣事,一看就是硬湊出來的。
玉暝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提筆回信。他也不求一定是千字之數,只将入京的諸事說了一番,然後說自己已安全抵京,一切都好,叫她不要挂念。最後說她的信寫得好,繼續努力雲雲。
寫完信,他又将江靈兒的信拿出來讀了一遍,含笑收在另一個匣子中。
吃了午飯,秦勝來了,聽說王爺好些了,才進來問安。玉暝和他互行了禮之後坐下敘話,玉暝道:“這回是皇上下旨有正事相商,不敢耽誤,所以沒帶月娥同行,還請岳丈不要見怪。月娥讓我捎帶的東西我都交給福伯了,待會兒就讓人送去正院。”
秦勝道:“不敢不敢,待會兒我派兩個小厮來取就是,怎敢勞動福公公。”寒暄幾句後,秦勝面色有些古怪地道,“王爺,有句話老夫不知當講不當講。”
玉暝奇道:“岳丈有話但說無妨。”
秦勝雖是年過半百,須發藏白,但常年軍旅生涯讓他身強體壯,中氣十足。可得了玉暝的允許,性子直爽的秦勝還是有些難以為情,支支吾吾地說道:“王爺,老夫戎馬半生,膝下雖有三子,但只有月娥一個掌珠,所以自小就把她寵壞了。月娥脾氣大又愛任性胡鬧,要是有什麽得罪王爺的地方,還請王爺千萬念在小女年少不懂事的份上,不要和她認真計較。”
王妃脾氣倔,又愛任性胡鬧?陳福心下直搖頭,王妃不但柔順乖巧,還總被王爺欺負,簡直就是個小受氣包!
“王爺身子不爽,老夫本不該說這些話來煩王爺,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還請王爺體諒一二。”秦勝說着,就起身給玉暝揖手行禮。
玉暝連忙站起來謝禮道:“岳丈快別如此,月娥她平時克守婦道,柔順娴淑,把王府也打理得井井有條,有此賢妻,是玉暝的福氣。岳丈真不必過慮。”
秦勝還以為玉暝說的是客套話,坐下嘆氣道:“我這個女兒,我比誰都清楚。在家時,拙荊還有她的三個哥哥都把她寵得無法無天,眼裏沒人。我雖有心管教,可總想着她年紀尚小,等大些再教。沒想到還來不及管教,她就出嫁了。只怕她在王府沒少給王爺添氣!”說着又嘆氣。
瞧這一員縱橫沙場的猛将為了自己的女兒如此為難,玉暝心裏也有些感慨,想起了自己的父王。他剛到太子府那會兒,有一年病得厲害,父王得了恩旨進京來看他,當時老淚縱橫的樣子,玉暝每當想起,心都會揪起來。
看秦勝滿臉憂色,玉暝柔聲安慰道:“岳丈放心,我會好好照顧月娥的。”
秦勝說了這麽多,其實要聽的就是這句話,當下面帶愧色地道:“沒管教好女兒,是我當爹的過失,王爺心地仁厚,是小女的福氣。只是王爺也要當心自己的身子,若是月娥那孩子鬧得過分了,王爺全當笑話就是,千萬別氣傷了身子。”
這是怕王妃守寡吧?陳福竅想。
當年先皇把秦月娥指給玉暝,京中可有不少傳聞,說秦将軍府上鬧翻了天,秦夫人死也不肯把女兒嫁給玉暝,怕她會守寡。後來哭哭啼啼地送了嫁後,隔三岔五地就要包一堆大補的藥材寄到青州,這家書上更不知道是怎麽寫的呢。陳福覺得,要是能把王妃和秦夫人的家書拿來看看,一定很有意思。
玉暝和秦勝說完了閑話,就把主題換到了正事上。玉暝道:“昨日匆忙,皇上也沒有言明是何事召我入京。”
按理說,這話是不該問的,可是必竟是自己人,秦勝也不是那麽墨守陳規的腐儒,所以馬上接了話答道:“怕是為了端王等幾個藩王的事。約摸一個月前,端王、齊王、楚王、趙王和寧王等五位王爺就像約好了似的一齊請旨入京,說是要拜見新帝,再看看京裏的世子,誰知一來,卻和皇上說起了要加強邊境防護,向皇上要錢要兵,皇上那兒正愁沒個計較,所以招了王爺還有景王、惠王入京。惠王的封地離京最近,他前兒已經到了,景王的封地在南通州,怕是還要再過兩天才能入京。”
秦勝如今出任兵部侍郎,藩王來京都要走兵部層層報備,所以對這些事十分清楚。
玉暝聽了,心中暗嘆袁轶果然神機妙算,當下不動聲色地道:“原來如此,只是我們越國和金梁二國交好已經二十餘年了,向無兵戈,五位皇叔為何要加固邊防?可是二國有什麽不妥?”
秦勝冷笑一聲,道:“哪有不妥,還不是五王欺皇上年輕,用皇叔的身份來壓?這五個王爺也太不像話了!”
看秦勝一臉的義憤填膺,玉暝并不奇怪。自己這位岳丈過去可是名副其實的□□,對玉昕忠心耿耿。當年先帝會把秦月娥指給玉暝,也是有這一層關系在內的,因為玉暝與太子一直親厚,在所有人眼裏,玉暝都是太子的人。先帝想鞏固太子在軍政上的勢力,用聯姻來綁住玉暝和秦勝是比較方便的法子。
當然,一切的前提都是玉暝體弱多病,肯定帶不了兵,打不了仗。
玉暝沒就此事深談,而是改口道:“月娥出發時叫我代她向岳母問安,向三位哥哥問好。岳丈和岳母如今身子怎麽樣?飲食如何?”
秦勝苦笑道:“沒什麽大毛病,偶爾頭痛腳痛,也都是上了年紀的緣故,沒什麽大不了的。飲食如今倒是清淡了。只是拙荊挂念小女,昨兒聽說月娥沒一起回來,就多心了,怕那孩子惹得王爺不高興,逼着老夫來說情呢。”
玉暝嘆道:“這是人之常情。只可惜我的身份,無旨不能随便入京,月娥身為王妃,也是同理。岳母年事已高,未必經得起奔波,否則倒是可以來青州小住。”
秦勝道:“要是王爺不介意,我看拙荊倒是有此意思的,至于路上奔波,倒也不怕,青州和京城說遠不遠,馬車走個二十來天也就到了。”
玉暝笑道:“岳母不嫌辛苦就好,若要來前可先修書告訴月娥,我這邊會派親兵來接,路上也可安全些。”
秦勝連忙稱善謝恩。
玉暝又問:“三位哥哥如今好嗎,我聽月娥說大哥年下有了子嗣了?”
作者有話要說: 繼續走劇情!
這些人物到後頭都是有用的,所以花時間鋪排一下,還請親們耐心一些噢.
再有一章王爺就可以回青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