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安如把哥哥弟弟妹妹全部問到。
禮部官員姓李, 他對京城方向拱拱手後,認真回答:“皇上一切安康。”
“阿哥們、十五格格也都好。”
安如:…………行吧,符合官員言簡意赅的一貫風格。
具體情況她看十二達的消息吧。
她笑道:“李大人一路勞累, 先去歇歇,明日我派人帶李大人到處走走。”
李大人想起離京之前皇上殷切的目光, 行禮道:“是, 讓公主費心了。”
皇上希望通過他的眼睛看到他掌上明珠生活的點滴,以解思女之愁,他自然要好好看。
況且他也很好奇,和而泰協議到底是車臣汗王為了公主特地讓出來的功勞,還是公主真有此能耐?
就公主這功績一般男子都達不到啊。
不過目前有一事, 他躊躇了一下, 才問道:“公主,臣能不能見見文開?”
戴梓字文開。
他看安如有些驚訝, 忙道:“臣和文開乃是同年。”
安如笑道:“這個我可做不了主, 你可以先去拜貼問問。”
然後招了招桂寶,道:“這段時日, 你聽從李大人的吩咐。”
桂寶恭敬應是, 他如今是公主府侍衛統領, 既可以随時為李大人解惑, 也可以保護他的安全。
李大人立即對桂寶行禮道謝, 桂寶忙道:“李大人客氣,有事您盡管吩咐。”
然後兩人告辭後,出了公主府, 回到公主給準備的館驿站, 就開始給戴梓寫拜貼。
剛剛他已經打聽到了戴家的一些情況, 實在大吃一驚, 戴家竟然翻身了。
随即對拜貼的語氣越發尊重。
拜貼送出去後,很快就收到回帖,戴梓言明天在院中迎接他的到來。
第二天李大人迫不及待地去了公主府後院,本來準備先拜見安如的,不過安如已經去參加朝會了。
公主府的人已經習慣了,李大人卻第一次聽到這事,忙仔細問了問桂寶。
桂寶驕傲道:“公主早就參加了汗部各項政策制定,亦可以發號施令。”
那豈不是在車臣汗部能當家?
李大人拱拱手道:“公主英明。”
其實朝廷官員在皇上一意孤行讓公主們進上書房和皇阿哥們一起讀書的時候,就能猜測出一二,不外乎皇上希望撫蒙的公主能夠牽制甚至掌控蒙古。
尤其漠北喀爾喀蒙古,天高路遠,兵力達不到,要維系大清的統治恐怕只能靠公主。
只是誰沒有想到這麽快就見成效了。
難怪慧安公主如此受寵,也許是皇上親自教養了?
如果公主學到皇上三四分的本事,那麽車臣汗部就穩了。
而且從和而泰協議來看,慧安公主已經達成了皇上撫蒙最根本的目的:禦敵于外。
且因為和而泰大捷傳來後,本來在黑龍江那邊蠢蠢欲動的羅剎人全部縮回去了,順利解除了邊境危機。
這就是連帶效應。
如今年就是那些迂腐之人也說不出慧安公主牝雞司晨之話了。
很多人因此也對車臣汗部寄予厚望,希望通過它能讓土謝圖汗部和劄薩克圖汗部安分下來。
至少不要興兵作亂,牽扯了朝廷的兵力,讓朝廷專心發展中原大地。
所以這次哪怕皇上逾制賞賜慧安公主侍衛品級及數量--按照皇上的旨意,公主為貝勒配置,只能有十四個侍衛,可是慧安公主有二十個,她的侍衛統領也是一等侍衛,這可是親王配置。更加不要說和侍衛差不多卻沒有品級的護衛幾十個了。
--也沒有言官彈劾。
以往可是有言官和皇上死磕的,雖然皇上不聽,可是這是言官的責任啊。
而這次壓根沒有人提這事。
可見大家對慧安公主的功績和發揮的作用是心中有數的。
而且去年他也随送嫁隊伍來來到了過溫都爾汗,那時候可沒有如今如此繁華。
且建了很多他熟悉的磚瓦房,可見再過幾年就是和關內一樣的城池了。
這應該也是慧安公主的功績。
也許她還做了很多,這幾天他準備一一看看,然後回去禀告給皇上。
李大人邊走邊打奏折腹稿,務必寫實,讓皇上親眼看到一樣,那麽措辭就要仔細琢磨了。
還沒有想好,戴家小院到了。
戴梓帶着四個兒子親自迎接,李大人喊文開,可是戴梓卻冷淡喊着李大人。
李大人有些尴尬,戴梓這是還記得以前受難的時候他沒有出手幫忙呢,可那個時候南懷仁正受寵,誰敢幫啊?
但現在戴家今非昔比,明顯慧安公主要重用他,皇上那邊也挂了號,前途不可限量,對他冷淡點算什麽?
反正官場多年,他的臉皮已經歷練出來了。
于是他裝作沒有看到,熱情道:“文開,以前太忙,我們同年沒有相聚,實在是我的不是,我在這裏給你賠禮了。”
說完給戴梓作揖。
戴梓看他借着由頭賠禮道歉,心裏也沒有任何的變化,該有的憤恨和埋怨早在辛者庫已經被熬光了。
如今他看着過去的同年們也不過是陌生人。
他淡淡道:“不知道李大人有何指教?”
竟是不打算請他進去入座。
李大人臉上有些挂不住,不過想到自己有任務在身,只能繼續笑呵呵道:“文開,你還是這麽耿直了。”
“我哪有什麽指教,只是想恭喜你苦盡甘來,如今你已經是官身,不知道有何打算,可有想過回京城任職?”
他已經聽說慧安公主讓戴家一家人脫籍,并直接劃成了漢軍旗,然後慧安公主又提拔他成為了公主府的典儀,雖然只是六品,不如他以前五品的翰林侍講,可是他卻是實實在在翻身了。
而且以惠安公主對他的重視,以後大概率會再升官。再加上慧安公主地位、寵愛在那裏擺着,可比他這個禮部郎中有前途多了。
他從小主事升成郎中,也是因為願意跑喀爾喀,可是再想往上升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他只能想辦法、找後臺,如今眼前就是一件事,如果辦好了就入得那位大人的眼了。
所以他極力勸說戴梓:“文開兄,京城好多故人都期待你回去呢,我們都已經商量好了,如果你回到京城,我們送你一個三進的大宅子。”
“且我保證品級至少和你身上的品級相同,而且用不了多久,肯定就能往上提一提。”
戴梓若有所思:京官比地方官哪怕同級也要優越,更加不要說升官在他嘴裏成了大蘿蔔,可見他身後絕對占着一個大人物。
見利誘戴梓不為所動,他轉而曉之以理:“而且你的孫兒們都大了吧,你得為他們着想啊,春闱秋闱總得試試吧………”
戴梓皺眉打斷他的滔滔不絕,道:“李大人,多謝你的好意,我覺得溫都爾汗非常好,不打算離開。至于孫輩,如果有能力,在哪裏不是一樣?”
“主子救了我們一家,我們也只聽主子的。哪怕京城有金山銀山,也和我們無關。至于故人,我也不記得了。”
“李大人,如果沒有事的話,我還有要務要處理,恕不接待了。”
要不是為了套話,他才不會接待他,還說了這麽多廢話,太浪費光陰了,還不如做事。
說完他轉身就走。
留下李大人尴尬不已,桂寶眯着眼睛道:“李大人這是挖牆腳挖到我們主子頭上了?你等着!”
李大人忙道:“桂大人,我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朝廷也很看中戴梓制造火炮的能力,希望………”
桂寶不等他說完,道:“你別和我說,你和主子說吧。”
說完讓人帶李大人慢慢走,他疾跑過去禀告安如。
安如回到正殿,聽到桂寶的話,皺眉道:“讓李大人進來回話吧。”
李大人一進來就跪地認罪,道:“公主,臣有罪。”
安如淡淡道:“李大人有什麽話可以直接對我說。”
李大人愣住了,心裏卻在想:他的意思都這麽明顯了,慧安公主這是想裝傻嗎?要不是背後有人,他哪敢得罪她啊?
這事本來就不能走明路,所以他才故意帶着桂寶去找戴梓說了那麽一番話,其實也就是說給慧安公主聽的。
那麽慧安公主這麽問他,是不想放戴梓嗎?
現在他該怎麽回答?
安如一拍桌子,冷哼道:“你剛剛對戴梓不是說得挺好的嗎?現在不能說嗎?你方才是不是說過朝廷看中戴梓,朝廷指誰?”
“按說朝廷應該只指皇阿瑪,但是皇阿瑪并沒有給我下旨,信中也沒有寫相關之事。”
然後一拍桌子道:“大膽,你敢矯旨?”
眼看一頂殺頭的帽子要扣過來了,李大人吓得魂飛魄散,立即叩首喊冤道:“公主冤枉啊,給臣熊心豹子膽,臣也不敢矯旨啊,請公主明鑒。”
心裏有些後悔,早知道慧安公主不買賬,他就不接這苦差事了。
安如知道京官傲氣得很,又慣會曲裏拐彎,不耐煩和他打太極,道:“來人,把他給我捆起來,立即派人把他立即送回京城。幫我問問皇阿瑪,這其中到底是怎麽回事?”
李大人一看侍衛拿着繩子過來了,他只好老老實實道:“公主,臣交待。”
不交代也不行啊,眼看性命就要交代了。
作者有話說: